Board logo

标题: 家乡(十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印本页]

作者: 陈宛丽    时间: 2009-6-5 09:34     标题: 家乡(十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的6月14日是星期六,也是我国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我的家乡是十堰,那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2006年11月,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了10个项目共43名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单,为房县九道乡、桥上乡等三个乡镇的民歌乡命名并授牌。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堰市有3项列入名录。去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十堰市有1人被列入;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堰市有10项被列入。今年1月,国务院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十堰市有3项被列入。前不久,十堰市的《汉调二黄》等3个项目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十堰市有《郧西三弦》等23个项目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郧阳凤凰灯舞》等10个项目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武当武术》等6个项目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人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伍家沟民间故事
    伍家沟村是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的一个行政村落,紧临丹江口库区,素有“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之说。伍家沟故事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分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等六大类别。目前,伍家沟村已发现民间故事1000多个,民歌千余首。已经出版的有《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一、二集,共76万字。
    在传承民间故事方面,伍家沟与河北耿村齐名,民间文艺界称之为“北有耿村,南有伍家沟”。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摄制了该村的有关纪实录像片,并向全世界发行。
    2.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为武当道人张三丰所创,具有很高的养生健身价值。主要包含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诸多门派,其拳功体现出了中国道家文化的精深奥妙,是中华武术的一颗璀璨明珠,堪称国宝。
    武当武术的产生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2500年来,武当山有无数高隐之士栖息,这里聚集着一批批专业修道的队伍。经过不断地创造,终于在元明之际创立了道家理论与武术巧妙结合的武当武术,找到了一条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养生健身的有效途径。自明中叶传入社会以来,武当武术更加广泛地造福于人类,深受人们的喜爱。
    3.武当山宫观道乐
    武当山宫观道乐是我国秦巴地区优秀民间文化与唐代至明代宫廷音乐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
    武当山宫观道乐大多数情况下是集“歌、舞、乐”于一体,按体裁形式的不同而分为“韵腔”(相当于现代概念中的“声乐曲”)和“牌子”(相当于现代音乐语“吹打乐曲”)两大类。根据演奏场合、对象与目的的不同,又将“韵腔”分为“阳调”、“阴调”;“牌子”分为“正曲”、“耍曲”、“法器牌子”三类。按其活动内容,大致分为修道法事、斋醮法事和纪念法事音乐三大类。修道法事音乐是道士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课,简称“早晚课”或“早晚坛”。斋醮法事音乐是道教祭祀祈祷仪式活动的音乐,供斋念经超度各类孤魂野鬼或亡人,借以求福免灾。武当山的纪念法事活动主要有三月三(农历)、九月九(农历)、七月半(农历)、开光等。
    4.吕家河民歌
    丹江口市(古称均州)官山镇的吕家河民歌村有190多户700多人,全村男女老少均爱唱民歌。能唱2小时以上民歌者有80多人,能唱千首以上者有4人。吕家河民歌分为阴歌、阳歌和叙事诗,曲调达79种,全国罕见。
    专家称,吕家河是中国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相互影响、交融、结合的必然产物,它生存于神农架与武当山之间,汲取了神农架的神秘文化与武当山道教文化的丰富营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既有绚丽的表现色彩,又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堪称我国不可多得的集百家艺术特色的民间文化宝库。
    5.汉调二黄(山二黄)
    山二黄又称汉调二黄,系十堰地方戏曲剧种,具有汉剧之母之雅称。经地方剧种考证申报认定,山二黄被载于《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成为湖北省22个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并录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存目,是我国稀有剧种之一。山二黄属皮黄腔系,以唱功见长。其声腔、韵白等方面在中国戏剧表现形式上有着独到之处。各类剧中生、旦、净、末、丑俱全,演艺古朴,彰显原始风范。
    6.武当山庙会
    武当山自古庙宇林立,香火旺盛,由庙宇产生了各种庙会,形成武当山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生活。庙会既是汇集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又是古代传统市集的一种形式。
    唐贞观年间,武当山始建五龙祠,自此以后,道教的正一、全真等教派先后入山开宗布道,历代高道名师也相继在此隐居修炼,并长期进行宗教活动。相传,道教所崇奉的“真武大帝”(玄武帝),传世时曾在武当山修炼得道“飞升”,成为当地人们崇拜的对象。每逢真武的诞辰、飞升(忌日)和节日,信士们都会不远万里地到武当山祭祀真武,渐渐地,民间就形成了农历三月三、九月九庙会,特别是清朝至民国期间,庙会香火更为旺盛。解放后,庙会曾一度取消。现在,武当山三月三庙会、九月九大法会在民间逐渐兴盛起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尹吉甫传说
    尹吉甫,房陵(今房县)青峰人,死后葬于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和代表性作者。
    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靖即位,选贤用能,国家兴旺,周室中兴。他任用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为大臣。尹吉甫文武双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被封为太师。周宣王还亲命大臣作诗为颂“文武吉甫,天下为宪”。
    古房陵有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步的文明史,千里房陵中,有尹吉甫的大量文化遗存。西周以后的封建王朝一直把尹吉甫推崇为“忠义”至尊的化身,成为后世王宫大臣们做人为官的典范。特别是房陵历朝历代官员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尹吉甫建墓、修祠、造庙,不仅是为了纪念尹吉甫房陵出生、食邑房陵、采诗房陵、葬于青峰的历史事实,更是为了启迪后人做“忠孝”的榜样。
    2.牌子锣(黄州点子)
    “黄州点子”是一种民间吹打乐。它融宫廷音乐的典雅大气、道教音乐的悠然超凡于一体,演奏完整首乐曲需20分钟。因为乐曲是在行进中演奏,民间又称“晃走点子”。
    据专家介绍,“黄州点子”起源于黄州,但在黄州本地已经失传。经考证,现在流传于竹山的“黄州点子”是明末清初黄州商人查德福(第一代)迁入竹山定居随其落户竹山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目前,“黄州点子”仅有1名传人(第四代)查先明先生。
    3.郧阳凤凰灯
    “郧阳凤凰灯”是鄂西北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民族民间花灯(舞蹈)。其音乐地道、淳朴,富有浓厚的民间传统风味。“凤凰灯”的音乐统称“凤凰点子”。传统的习惯是用民间大鼓、板鼓、大锣、大钹,马锣、勾锣等击乐和一对唢呐伴奏。曲调旋律粗犷豪放,幽默柔和,欢快热烈,富有浓厚的戏曲色彩和山乡民间风味。
    4.武当山道教医药
    武当山是举世闻名的道教圣地和道家修身养性的地方,它孕育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武当山道教形成后,历代道士在草木丹药、内丹术、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八宝紫金锭”、“万银锭”、“黄龙洞眼药”等武当道士研制的药品,至今仍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武当道教思想不仅影响了葛洪、孙思邈等著名古代医学家的养生观和疾病防治学的形成,也成就了很多道教医药家,他们经过不懈努力,不仅创造了理论完整、临床疗效神奇的道教医药,而且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5.均州吹打乐
    均州吹打乐种类繁多,曲目丰富,源远流长。据不完全统计,均州吹打乐包括三大类别、七大品种。
    均州城位于武当山下。自战国迄汉朝,武当山已是中国宗教活动场所,自那时起,武当山就有了吹打乐。到了唐朝,道教的法事、道场、打醮等活动吹打形式很多,均州吹打乐多为道教法事所用。明永乐皇帝大建武当山后,武当山道教达到鼎盛时期,并逐步形成了道教圣地,均州吹打乐便有了较完整的体系。后来,随着南阳、襄阳、郧阳土生土长的“三阳民乐”的逐渐成熟,均州吹打乐从体系上也更加规范。《均县志》记载,均州曲艺起源于清同治年间,它发展成为一种较完整、独立的曲艺形式,约在清朝末年。
    6.薅草锣鼓歌
    薅草锣鼓歌是农耕时代人们在生产劳动、采药、打猎的过程中,以歌取力、以歌解闷、以歌助乐的娱乐形式。它是民歌的一种,种类繁多,曲目丰富。在十堰地区,最有代表性的薅草锣鼓歌当数房县薅草锣鼓歌。
    房县薅草锣鼓歌旋律优美,激越粗犷,唱腔独特,具有楚调、巴音、秦韵的特点。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传承不同和地域差异,形成了很多流派:以门古寺、九道、桥上、化龙堰、青峰、大木厂、上龛等乡镇为主要区域,各有特色,有的薅草锣鼓歌是歌师世代相传的古本,有的是由神话戏剧情节演化的,有的是歌师即兴创作的,包括歌师之间相互的挖苦、调侃、幽默、凑趣等,内容丰富多彩。
    7.房陵锣鼓歌
    房陵锣鼓歌遍布在千里房县的20多个乡镇300多个村庄,尤其是在门古寺镇、桥上乡、上龛乡、九道乡等高山地区,流传的房陵锣鼓歌最为历史悠久。
    房陵锣鼓歌的种类繁多,曲目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房陵锣鼓歌包括阳锣鼓、阴锣鼓、喜庆锣鼓和庙会锣鼓四大类。锣鼓歌是房陵民歌的主题歌。由于大部分民歌是以锣鼓为伴奏乐器,所以唱起来声震山野,给人一种粗犷豪迈、气壮山河的感觉!房陵锣鼓歌堪称鄂西北生活的百科全书,基本涵盖了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神话故事、花鸟鱼虫、山川河流、民间传说、风土人情、道德伦理、忠孝节义、工匠技艺、占卜禁忌等各个方面。
    8.向坝民歌
    向坝民歌(竹溪民歌)涉及竹溪县15个乡镇,有山歌、田歌、情歌、薅草锣鼓、船工号子、竹溪花鼓、竹溪丧鼓等表现形式。2003年,竹溪县有关部门出版了《向坝民歌集》;2005年,竹溪县向坝乡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省级民歌之乡”。
    9.郧阳花鼓戏(郧阳二棚子戏)
    根据艺人追溯和郧县《地方志》佐证,“郧阳二棚子戏”其源流与移民有关,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至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是流行最兴盛时期。先后流行于鄂西北的郧西县、上津县(现并入郧西县)、均县(现丹江口市)、竹山县、竹溪县和房县等地,郧均一带尤为盛行。光绪初年因遭受水灾,大批移民入陕,随着移民变迁流传于陕西商南、 雒南一带。1919年前后,郧阳(今郧县)就有9个“二棚子戏班”在鄂、豫、陕、川一带巡回演出,农村小镇的“家园班”亦盛极一时。
    10.郧西三弦
    郧西三弦又称“郧阳曲子”,是流行于原郧阳地区(现十堰市)的一种弹唱艺术,因其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又以郧西县最为流行,故而得名。
    郧西三弦唱腔曲牌十分丰富,有 “越调头”、“越调尾”、“慢诉”、“紧诉”、“背宫”等40余种。这些唱腔曲牌,根据其使用情况又可分为核心唱腔、变体唱腔和辅助曲牌三大类。其表现力各有特点,有的长于叙事,有的长于抒情,有的幽默风趣,有的豪壮悲怨,各不相同。
    11.郧阳四六句
    郧阳四六句源于郧县,流传在郧县及周边几个县市,在与鄂西北接壤的豫、陕两省边界地区也较为流行,郧县、十堰一带的男女老少,不少人会演唱。四六句是以四句、六句一段为主,故称“四六句”。后来在演唱实践中,也常有人打破这种传统格式,使之适应于内容需要,可长可短,运用自如。“四六句”与一般民歌、灯歌风格有别,与一般花鼓曲调也有不同。在“四六句”的发展过程中,它保留了锣鼓曲中的欢乐部分,在说唱中发展了它具有曲艺特色的抒情部分,使之能够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感情。
    12.郧阳黄酒制作技艺
    郧阳黄酒历史悠久,郧县各乡镇几乎家家会酿造,人人都饮用。郧阳黄酒酿造是一种传统手工制作的工艺。酿造成的黄酒是橙红色的液体,饮之口味甘甜、醇香,营养丰富,为上乘的饮料。
    郧阳黄酒按其用料及做法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正宗郧阳黄酒、郧阳双头黄酒、郧阳药黄酒、郧阳女儿红、简易郧阳黄酒等几种。正宗郧阳黄酒的制作过程分为:上山采药、熬水踩曲、发酵晾晒、蒸米拌曲、装坛存放、打头、封口。
    13.房县黄酒制作技艺
    房陵(今房县)黄酒历史悠久,制作别具特色。相传唐中宗李显被贬为庐陵王时,将宫廷中的酿酒秘方带到了房陵。宫廷酿制秘方与本地的矿泉水、糯米和小曲完美结合,先进的酿酒技术,结合房县独特的自然气候、水土资源及大气微生物菌群,造就了房陵黄酒的独特品质。房陵黄酒是惟有用房县的水才能酿造出的醇香美味,在其它地方,以同样的工艺酿造的黄酒,都不具备房县本地黄酒甘洌、绵厚、醇香的特色风味。
    14.武当山民间医药文化
    武当山地区是华中地区的“中草药宝库”。武当山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中草药资源的生产和民间用药习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偏(单)方治大病”的说法在民间有极大的市场,家家种药识药,户户懂药用药,每户都知道或收藏有几个能治病的单方。民间的草医和游医更是将这些简单而实用的医药知识视若至宝,由此,形成了武当山地区丰富多彩的偏方文化和医药文化。
    15.武当山民间医药歌谣
    武当山道人和鄂西北民间医生在收集整理、推广实践武当山民间验方的过程中,将每味中草药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道教验方、真伪品鉴别知识、防止毒副作用的经验等医药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创作成歌谣这种文本形式。
    为发掘整理道教医药文化,传承民间医药习俗,我市专家编纂的《中国武当中草药志》等系列专著,汇集了武当民间医药歌谣。医药歌谣通俗易懂,记忆、传诵方便,颇受群众欢迎。武当民间医药歌谣包括三部分内容:民间保健习俗、民间偏方、民间医药歌谣。
    16.武当武术之武当纯阳秘功
    武当纯阳秘功在武当武术中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流派体系。它由功拳精要(功理)、内功(养生与功力)、拳械套路、技法应用等方面构成。
    道家内修秘功。武当纯阳拳法根本宗旨是为了“修心养性,修性养命”,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通过功拳系统练习,内炼纯阳正气,外修纯阳童体,二者互为表里。所谓纯阳正气,就是道家所讲的“人先天之真元”。习练并得到它,人就精足、气充、神溢,能够度过百岁之年,达到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境地,表现出神形相依的美好景象;体表效应呈现“纯阳童体”。纯阳之躯,静则毛孔开闭,内气运转,兼及祛病之神效;动则圆活一气,节节贯穿,各节相应;行则百骸顺畅,身轻步灵;变则随心所欲,难测端倪,并济刚柔之奥妙。
    17.武当武术之武当丹道
    “丹道”即自陈抟、张三丰祖师及徐本善道长一脉相承的武当全真龙门派丹法。武当山有《心性图》、《修真图》、《内景图》“修真三图”,提供认识、区别道家普遍的、不同门派的内丹修炼方法。
    武当丹道修炼法,简称武当丹道,是指武当山道士们为了健康益寿、长生久视、修仙成真,千百年来坚持采取一定的动功、静功及其它功课修炼的行为。它通过自身的体悟、体证,求得“金丹”,进而通往“大罗仙境”的一种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修行方法。这里所说的“金丹”,是指丹道修炼家修炼到一定程度,身体内出现的一种可以自我控制和操持的体征。这里所说的“大罗仙境”,除去宗教外衣,应该是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剑英
    赵剑英,女,生于1926年,丹江口市人。为武当武术内家拳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武当山嫡传武当太乙五行拳正宗传人,现任武当山剑英国术馆馆长、武当山道教武术总教练、中国武当拳法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体育武术科学研究会委员、十堰市武术协会顾问,原十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1932年随名师习武,代表湖北省赴山西太原,出席全国武术观摩交流运动会,被武当太乙五行拳正宗传人金子弢收为武当山嫡传弟子;1982年,代表武当武术界赴中南海参加全国武术工作会议;1985年5月,赴武汉参加 “国际太极拳剑邀请赛”,荣获银奖;1987年,应邀参与组织策划中国武当武术擂台赛,并出任武当山道教协会领队和武术总教练;1991年,接受邀请出席第一届中国武当文化武术节,正式担任武当山道教武术总教练;1992年起,出任十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出席第二届中国武当拳功理功法研讨会、第三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等。据不完全统计,赵剑英在历次大赛和交流演出中,共获得金牌166枚、银牌211枚、铜牌78枚,并多次获得优秀奖。

[ 本帖最后由 陈宛丽 于 2009-6-5 09:42 编辑 ]
作者: 希望在身边    时间: 2009-6-5 19:31

不错啊! 哪天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1-10 12:04

我们都为一个目的,不知你是07级的?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