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8年10月8日 | |
韩丛耀和他的《图像》 |
■杨小民 |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时代,电视、电影、绘画、摄影、广告、设计、建筑、动漫、网络、游戏、多媒体等互为激荡汇流。在这个充满求新变异的图像消费社会里,人们用以了解生活、研究世界的方式已经转向,正试图建立一套以视觉性为标准的认知制度甚至价值秩序。针对视觉图像的研究是西方近二三十年来出现的新研究领域中的基本课题,而在中国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韩丛耀教授从事图像传播教学,曾留学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师从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特级研究员Bastid-Bruguiére教授,从事图像学研究的韩丛耀教授有着复杂多样的学术背景和经历,美术系、哲学系、摄影系,他都读过;刑警、摄影记者、军人、大学教授,他都当过;他数次攀登珠穆朗玛主峰,挑战生命的极限;带领学生重走长征路,艰难跋涉在雪山草地之间;组织学生走向圣地走向延安,再问“文艺到底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他远赴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典、瑞士等国家和台湾访学或讲学。这些背景和经历成为他做学问的广博而又雄厚的并且充满生命力的储备。当下世风浮躁,韩丛耀却沉潜在“现实主义”的旋涡里,做着“理想主义”的梦,寒窗苦读,其间甘苦,外人怎知?最近,他的专著《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出版,这是图像学研究领域的又一理论成果。 图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各个视角去审视它,图像研究的目标是揭示图像所显示的意义;而图像研究这种跨文化、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本身就充满着各种挑战和智力的伸展空间。本书正是在此研究背景之下,颇显作者的学术功力和知识素养。与其说这是一本著作,倒不如说是作者的读书笔记或是个性化思考轨迹,他曾带着这些读书笔记周游世界,“干着世界上最蠢笨的事,也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不求其他,只愿思想能与身体同行”(韩丛耀语)。 图像学研究是一项跨文化研究的课题,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西方学者在图像学研究领域走的更远一些,因此,书中引用了较多西方学者的图像研究理论成果。书中随文附有106幅插图,与文字互补互证,相得益彰。 毋庸置疑,图像为人文社会科学在符号学之后的重新发现,成为视觉文化的核心。 本书装帧设计由韩丛耀教授亲自操刀,立意新颖别致,“图像”用黑色和灰色作“镜像”的正反处理,在视错觉与视幻觉的作用下构成了虚幻的空间效果。与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标志一样,本书也使用中国元素——印章,居中置放,微微凸起,纯正的“中国红”释放的是热情和自信,与作者性情相恰。尤其牛皮纸的使用使本书具有了“平民”化的色彩,朴素中蕴涵着亲和力。整体设计格调大气简约,严谨而不失优雅,可谓“低调的豪华”。 封面的“点睛”之处则是借用了比利时艺术家马格里特(Magritte)的作品《这不是一根烟斗》(又名《形象的背叛》),马格里特用超现实的图景干扰理性思维的正常逻辑,利用制造出来的矛盾去揭示生活本身的深奥、复杂甚至荒谬,从而颠覆或者质疑“图像是再现真实”的论断,这幅作品具有图像学标本的典型意义。像马格里特在艺术创造中彰显出的思辨性一样,韩丛耀教授也用诗人的眼睛与哲学家的思辨方式对图像进行一种“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有必要提出的是就在本书即将付印之时,四川省汶川县突发8.0级大地震,此时,韩丛耀教授正在出差深圳的路上,面对人类史上罕有的灾难,作为知识分子的韩丛耀教授在经历了震惊、绝望、痛苦、希望之后含泪作《三色图记》一篇,随即通过手机嘱我用黑底白字附于书后,为逝去的生命哀思,为地震幸存者祈福,以永世铭记“5·12”大地震后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英雄壮歌。因此,这本书不再是一本没有温度的学术著作,它流淌着人类大爱的温暖血液,散发着人性的璀璨光芒。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