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俗摄影?民俗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相机之家 日期: 2008-7-2 类型: 转载 作者: --
中国的民俗摄影着实很火,单看中国民俗摄影学会那与日俱增的规模就应该略知一二了。正好有几位朋友也想和我讨论有关民俗摄影的问题,在此一起聊聊。 [attach]146[/attach] 什么是民俗摄影? [attach]147[/attach] 精神民俗是形成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是人类在顺应、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形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行为方式(模式)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和民间艺术等。
民俗摄影自然是有关民俗的记录性摄影(不是表现性的艺术摄影!),问题多半或者常常出在我们如何确认何为民俗上。那么,什么是民俗呢?
民俗也就是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某个地域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其相关的生活内容(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等。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包括生活文化),但并非所有民间文化都是民俗。民俗只是那些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心理影响的方式向不同地域扩展并代代传承。同时,因为民俗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所以看一种民俗它是否存在、是否具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是否还能发挥社会功能。
摄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文化方式,因此有相当多的摄影人特别重视实践,而比较轻视读书学习,具体到民俗摄影就是我们不了解民俗的含义。即便是在农村,当地的民俗难道就是端着大碗吃饭、挪着小脚走路、坐着花轿结婚吗?其实,这和真正的民俗完全是两码事。而对民俗的无知,势必导致“民俗摄影”对拍摄对象把握与判断的失据,进而对民俗事象表达失言,或者把泛民间生活文化都当作民俗;或者把已经没有传承并且不能发挥民俗社会功能的某种残留物当作民俗;或者把“民俗摄影”的焦点只锁定在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亦或所有民族的农村而独缺城市。
如此一来,中华大地上绚烂多姿的民俗风物就被我们摄影师的无知阉割得所剩无几了,比如“裹脚”这一残害中国妇女身心好多世纪的旧式习俗,作为民俗它早已不复存在——它不再发挥其社会功能,也不再作为民俗具有生命力,那么“小脚”还是什么民俗吗?可为什么有些人愣要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认为凡是“过去”的就是“文化”的?就是民俗的?同时,“民俗摄影”界乃至我们摄影中明显存在的这种对民俗知识无知,不仅暴露出摄影人文化准备的严重不足,而且也同样导致并暴露出“民俗摄影”批评的“失语”和“弱化”。而有些批评者对民俗的“误读”又导致其批评的“迷失”,进而进一步加深“民俗摄影”的“迷失”。
民俗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
总的来说至少应该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这样几大部分。
物质民俗的主要是那些人们在创造和享用物质资源过程中不断重复、带有模式性的活动,及其由此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通讯、医药保健等方面的民俗。
社会民俗又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规范着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交往、结合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如习惯法、人生仪礼等)、岁时节日(节气)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
语言民俗是人们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照您这么说世间的民俗是如此丰富多彩,为什么我们的“民俗摄影”又如此的贫乏单调? 客观地讲,有些民俗并不适合用摄影的方式加以记录,比如语言民俗和某些精神民俗。但从摄影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许主要是出在对民俗的某些认识上。
对于民俗我们应该采用哪种类型的摄影?
我们在前面说过民俗摄影是有关民俗的记录性摄影而非表现性摄影。
民俗作为一种民间生活的传承文化,其主体部分形成并植根于过去,属于广义的民族或者民间的传统文化,然而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民众当下生活的一部分,并伴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某一地域民众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我们首先要明白这里说的这个“过去”并不等于是“古代”。有些人认为民俗就是我国古代人民生活的“活化石”,需要加以抢救,其实稍稍有点民俗学常识的人都明白事实并不是这样。尽管你完全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抢救”民俗,但你首先要明白你要“抢救”的是民俗,不是要你去“表现”也不是要你去“艺术”,否则,你过重的“艺术”情结将会把“民俗摄影”变成有民俗招牌而无民俗内容,更无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某种非驴非马的“文化表现”活动。其次,因为民俗形成并植根于“当今”的“过去”,其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因此,民俗如若没有消失就必须也只能是浸润在民众当下的生活中。其三,今天的民众正在也必然会再创造出新的民俗来,有鉴于此,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着许许多多的“过去”,甚至只是盯着“古代”,而忽略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要去密切注意当今当下已经存在和正在出现的民俗并加以记录,就只能导致一代又一代摄影家周而复始地进行“文化抢救”。
假如你真是想记录民俗,比如你以科学的严谨的态度,用影像和文字的方式去记录、整理、研究民俗特定的形式、内容、结构……等等,得到的将不仅是一份民俗的影像图录,也是一份影像与文字互为印证的人类文化学意义的文献报告。由于文字可以记叙民俗事象的分类、性质和发生发展过程——记叙这些积淀着民俗成因和丰富文化内涵又跨越时空限制的东西恰恰是文字的强项而非图像所长;但影像却可以记录民俗外观表现的总体特征和局部细节特点——假如它可以被记录的话,从而使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可以通过这些形成于过去、延伸于当今的民俗影像,把人们当下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与历史“链接”起来,进而围绕某种民俗建立起有关一个个“文化圈”的民间生活文化平台。
我们应如何把握民俗影像呢?
从民俗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的角度来看,除了文献学方法,田野作业就是最重要的方法,而摄影无疑是它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并且在田野作业中,为了提高资料的可信度,还要在与被调查者直接交谈的基础上,深入民众共同生活,从生活方式的参与,进而到民族意识、文化心理的参与,这种绝不同于一般“采风”的全面整体的文化参与(“参与法”),对于确保通过民俗摄影采集民俗影像资料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你所作的田野作业——调查、记录、整理、考辨、研究——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影像的抑或是物质的,毫无疑问应是学者式的学术性的。在这里,你拍摄的只是照片,是类似司法上用的“证据”,而且你的照片绝对讲究民俗外部特征(整体的、局部的)的影像质量,而非“艺术性”,它不是摄影创作,当然也不是什么艺术摄影。“自我”在你的照片中也是“零度表达”。许多摄影师的 “民俗摄影”非常强调“艺术性”,一方面是摄影家被“艺术情结”所囹圄,另一方面更是摄影功能单一化的观念泛滥所致,从而导致了这类摄影一再地变味变相。或许,这正表明“民俗摄影”在中国被多大限度地误读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