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盛广耀]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城市群体研究篇 [打印本页]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时间: 2008-10-9 21:43     标题: [盛广耀]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城市群体研究篇

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城市群体研究篇
执笔:盛广耀


1、国外城市群体研究

2、国内城市群体研究

3、城市群体概念辨析

4、城市群体的专项研究

5、城市群体类型研究

6、城市群体形成机制研究

7、城市群体形成演化过程研究



执笔:盛广耀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18 10:10:11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时间: 2008-10-9 21:44

国外城市群体研究
执笔:盛广耀
  


     
     城市群体结构是区域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空间组织形式,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城镇密集分布的地域形态。它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两种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空间不断扩展,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的一体化趋势。
     国外城市群体的研究开展时间较早。张京祥认为,西方国家对城市群体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20世纪50年代前);由结构关系研究为主(20世纪60~70年代)转向空间机制研究为主(20世纪70~80年代);由传统的区域内空间机制研究转向新经济因素影响的全球范围空间机制研究(20世纪90年代)。刘荣增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和戈特曼“大都市带”理论的提出为界限,将西方城市群体的研究划分为初始阶段和繁荣阶段。林先扬、叶玉瑶等人也有类似的概括,并总结了国外城市群体研究的最新进展。
     最早从城市群体角度来研究城市的是英国学者霍华德,他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城市的发展。这一思想后来被恩温继承和发展为“卫星城”而广泛付诸于实践。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中提出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并预见性地将城市扩大到更大范围内而集聚形成新的城市群体形态:城市地区、集合城市以及世界城市。1918年芬兰规划师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他以“有机疏散”理论设计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这一时期,城市群体的研究渐渐受到重视,伦敦、巴黎、莫斯科、堪培拉等许多大城市的规划实践都已扩展到区域层次。1933年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提出了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后人公认为城市群体研究的基础理论。其后,研究区域城市群体分布的城市体系理论逐渐发展起来。维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城市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邓肯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一词,并阐明了城市体系研究的实际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体空间研究的开拓者当属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57年,戈特曼发表了著名论文《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首次以“Mega鄄lopolis”(希腊词,意为巨大城邦)这一崭新的城市群体空间概念命名美国东北海岸从新罕布什尔斯鲁到弗吉尼亚州的菲尔法克斯之间的都市密集地区,认为这一地区在过去三个世纪里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中枢性的关键作用,并对世界其它都市密集区有示范意义。他指出,在大都市带这一巨大的城市化地域内,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已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大城市或都市区,而是集聚了若干都市区,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联系形成的一个巨大整体。尽管美国著名学者芒福德等人对大都市带的概念提出了质疑,但自戈特曼的观点提出以后,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推崇,城市群体的研究得到了地理学、城市学和规划实践者的广泛重视。一方面,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都市带理论被不断涌现的城市群体化现象所证实。另一方面,一些涉及城镇群体空间的研究也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持,如美国乌尔曼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模式”及其模拟的城市群体运作过程,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在熊彼德“创新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现代空间扩散理论,哈格特和克里夫区域城镇群体空间演化理论,以及渐趋成熟的城镇体系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突飞猛进,发达国家对城市群体的研究进一步向区域化、信息网络化的研究方向发展。杜克西亚迪斯、费希曼、阿部和俊、高桥伸夫等学者从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过程入手,提出了21世纪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的演化必然体现人类对自然资源最大限度集约使用的要求,并针对日益显著的大都市带现象,提出了世界连绵城市结构理论。弗里德曼、萨森、范吉提斯、昆曼和魏格纳等,从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网络化、跨国公司等级体系化等研究视角探讨其对全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所能产生的影响。弗里德曼在对城市体系等级网络的研究中指出,城市体系的等级关系将成为跨国公司纵向生产地域分工的体现。范吉提斯、昆曼与魏格纳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的研究认为,大城市带实际上是产业空间整合的产物,作为新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将占据全球经济的核心位置。帕佩约阿鲁展示了全球城市系统网络化发展的模式,并对城市群的发展寄予厚望。
     总体而言,西方学者近年来十分重视新经济对城市群体的影响,对城市群体空间相关研究的尺度愈趋巨大,对城市群体发展的认识亦表现出多元化与深刻化的特征:抽象的理论性研究与形象化的规划设计并存;遵循技术路线与呼吁重视人文生态培育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的思想亦穿织、交锋。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18 10:01:01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时间: 2008-10-9 21:44

国内城市群体研究
执笔:盛广耀


     
    国内城市群体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开展起来的。1983年,于洪俊、宁越敏在《城市地理概论》中以“巨大都市带”的译名第一次引入了戈德曼的学术思想,开启了国内城市群体的研究。之后,周一星在我国城市的地域概念体系中,主张以都市连绵区概念与Megalopolis相对应,并归纳了都市连绵区形成的五个必要条件。崔功豪对城市群体结构的划分、形成发展机制等进行了分析。姚士谋等人在《中国城市群》一书中阐述了我国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地域结构特征、城市群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五大城市群和八个城镇密集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地区城市发展的群体化现象日益显现,国内对城市群体的研究广泛开展起来。城市群体理论的研究不断趋于深入,其中大量涉及对城市群的地域界定、社会经济特征描述、模式演进、动力机制分析、以及先进管理模式探讨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代表性的专著有:高汝熹、罗明义的《城市圈域经济论》、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的《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张京祥的《城镇群体空间组合》、刘荣增的《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朱英明的《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等。而随着国内城市群的快速成长,对各城市群发展的实证研究则十分丰富,如《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周牧之,2003)、《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周一星、杨焕彩,2004)、《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牛凤瑞、盛广耀,2006)、《城市群与城市国际化》(魏达志等,2006)等。这一时期,城市群体在我国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国家及各地方的重视,城市群区域规划也陆续开展起来。2000年《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在“形成合理城镇体系”一节中提到:“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城镇密集区的发展,与小城镇、中小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列,被确定为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在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城市群体在城镇化战略中的地位全面提升,专节论述了“城市群”的发展,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1996年,广东省建委组织编制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首次从城市群体的角度规划区域发展,开创了城市群跨境空间协调规划的新理念。2003年,广东省建设厅联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三家设计单位,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展开了调研,在上版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纲要》。而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城市群的区域规划也正加紧编制,计划在“十一五”时期将陆续出台。
     总体而言,我国对城市群体研究,初期主要是限于从事人文地理和区域经济领域研究的学者,而后有地方政府的推动和城市规划师的参与,直至中央政府的组织;总体研究水平滞后于西方,基本处于对西方学说的介绍和引用阶段,进行中西比较研究较少,切合我国实际的理论探索与模式抉择相对缺乏;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因素影响等研究尚浅,注重城镇群体内部组织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研究,而对人文、生态等要素考虑不足;分专业、分地区的单项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较少;分散的理论研究并未与实际的应用研究相结合,对城镇群体发展地区组织调控的研究欠深入。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18 9:58:17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时间: 2008-10-9 21:45

城市群体概念辨析
执笔:盛广耀
  

     
     在城市群体空间的研究中,不同学者使用不同概念,如“城市密集区”、“城市群”、“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都市密集区”、“大都市圈”等对其进行表述。由于缺乏明确的概念规范和界定标准,在概念的使用上比较混乱。一些学者试图从空间表现形式、演化阶段、内涵外延上将这些概念区分开来。
     董黎明明确认为城市群等同于城市密集区。姚士谋和崔功豪则在表述中将城市群与城市密集区区分开,认为城市群比城市密集区高一个层次。胡序威认为城镇密集区与城镇群相比,前者更强调城乡间的相互作用和城乡一体化,而城镇群则更侧重城市之间的联系与作用。而在实际使用上,这两个概念常被等同混用,很难严格将其区分。
     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都市密集区属同一概念的不同提法,都取自戈特曼的“Megalopolis”。吴启焰阐述了城市群与大都市带的区别,指出城市群是大都市带的低级形态或基础。徐清梅等认为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发展的更高级阶段。姚士谋则指出城市连绵区范围最大,其次是城市群,最小的是城市地带或大都市地区。胡序威则认为像长三角和珠三角那样的都市连绵区是城镇密集地区的城市化向高级阶段发展后所出现的空间结构形态。
     都市圈、大都市圈的概念源自日本,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在我国的使用比较混乱。如在目前的文章中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这样的城市密集地区有的称为“大都市带”,有的称为“大都市圈”。有学者认为,大都市圈呈块状分布,一般只有一个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大都市带则呈带状分布,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不能将两者的概念混淆起来。
     戴宾在分析城市群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分类的标准,认为城市群是一个具有顶层属性、涵盖范围较广的概念,包括若干典型或非典型的城市群类型。都市圈、城市带、大都市区、都市连绵区都属于城市群的范畴,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类型。
     城市群或城市密集区是城市群体空间的一个泛指概念,这种城市群体空间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都市密集区是城市密集区或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演化形成的,但不是所有的城市密集区都能发展成为都市密集区,都市密集区是高等级的(或较成熟的)城市密集区。
     有人认为产生这些概念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无法辨别什么是城市、什么是乡村。如果从景观上如此理解城市群体则是错误的。一个城市地带不能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城市实体地域,不能看成几个城市的简单相加或一个城市。它不仅注重有形空间实体,注重聚落体系的空间形式,而且更注重城市功能体系的空间形式。“一种功能而不是一种空间实体”,正如美国东北地区城市复合体即戈特曼所称的Megalopolis,感官上它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带,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依赖于城市所提供的职业和服务业的大量人口集聚地,他们的通勤、服务、产品和信息的交换等活动将各个部分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彼此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18 9:57:36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时间: 2008-10-9 21:46

城市群体的专项研究
执笔:盛广耀

   
     
     近年来,城市群体的研究不断深入,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对城市群体开展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
     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刘君德、王德忠分析了我国城市群区行政组织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西方国家城市群区管理的许多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城市群区管理的三种可能方案:建立高度集权的城市群政府、建立松散的城市协调机构(非政府机构)、建立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城市联合政府。陈湘满、刘君德对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组织与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李婕提出应建立双层制大都市区管理模式,认为有必要借鉴国外大都市管理的实践,建立一个区域性的、法制化、更有力的跨行政区的城市群联合政府。靳景玉、刘朝明分析了我国城市群运行的组织制度缺陷,提出城市联盟是城市群的组织形式,并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城市联盟这种新型超边界组织的运行机制、合作动力进行分析。
     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崔大树认为,影响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制度障碍:城市群跨界需求与行政区分割的障碍、缺乏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政策、没有形成有效的空间管理机制。他提出,制度创新应是发展我国城市群的关键所在,重点是在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郁鸿胜也认为,城市群发展的重点是制度创新,重点是在土地集约化、农民市民化、区域一体化方面最终形成区域制度的协调化,构建一系列新制度雏形,为城市群的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奠定市场联动的基础。李婕认为,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机制是制度创新的重点。丁芸、赵文依据其所论述的有关“城市分工与合作”以及“城市组团集群扩大区域性市场”的基本观点,认为城市群制度创新基础应该是围绕城市群区域范围内的市场有效一体化问题,从发展机制、协调机制和区域政策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
     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刘成昆从理论分析、实践检验和问题对策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群的整体效益。林先扬、陈忠暖在分析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及模式,提出了城市群经济整合的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点轴联网辐射整合模式、职能分工整合模式、集群化整合模式。刘静玉、王发曾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群发展两个视角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分工与合作、城市群内部的产业集聚与扩散、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扩张和内部的网络化组织的促进作用等方面就城市群经济整合进行了理论阐述,并从城市群内部的产业整合、市场整合、基础设施整合和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四个方面进行城市群经济整合实证方面的研究。林先扬、周春山对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以及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了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空间联系与传递过程、分工与互补过程、空间组织过程和空间竞合过程。
     城市群空间组织研究。朱英明提出,城市群地域结构是城市群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其主要特征有:分形特征、“二次极化”、交通制导、传动作用与网络组合。方创琳等认为,城市群结构体系是由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等级、不同行政隶属关系、不同成因和空间区位的城市群,通过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知识流有机耦合而成的空间聚合体和综合集群体。通过对我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综合分析后发现,我国城市群总体发育程度低且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并呈现出发育的阶段性、总体分布的不平衡性、空间分异的规律性、内部集聚的异质性和明显的分化性等空间分异特征。而熊剑平等则对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此外,学者们还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产业发展、交通体系建设以及城市群比较开展大量研究。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18 9:55:59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时间: 2008-10-9 21:46

城市群体类型研究
执笔:盛广耀

  
     
     不同城市群由于在发展条件、历史基础、经济结构、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其发展状况、规模大小、影响范围及演化趋势亦各具特点。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群类型进行了划分。
     代合治以城市群的面积、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数量和城市等级结构为指标,划定我国4个等级共17个城市群。
     姚士谋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特征以及城市群的规模、功能结构与布局形态把我国的城市群划分为不同类型:按城市分布的地域范围与规模等级划分为超大型城市群、中等规模城市群和小型城市群三种类型;按城市组合的区域布局形式划分为组团式城市群、带状城市群和分散式的放射状或环状布局的城市群。
     刘荣增通过建构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进行了定量分析,划分了相对成熟、过渡发展和初级发展三个阶段类型。
     朱英明认为,城市群区域是由国家级大都市(全国中心城市)、区域性大都市(大区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地方性中心城市组成的城市体系,因此可按城市群空间等级结构将城市群划分为国家城市群、地区城市群和日常城市群,
     方创琳等根据城市群发育程度指数模型计算结果,将我国城市群划分为三个等级。
     盛广耀从发育程度将我国城市密集区划分为成熟阶段、成长阶段和形成阶段,从规模等级将其划分为全国性影响的大型城市密集区、区域性影响的城市密集区和地方性影响的城镇密集区。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18 9:55:37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时间: 2008-10-9 21:47

城市群体形成机制研究
执笔:盛广耀


     
     国内学者多从影响因素和空间集聚-扩散理论分析城市群体的形成演化。
     李世超提出城市带由产业带转化而来,但转化过程取决于位置条件的优越程度。
     周一星归纳了都市连绵区形成的五个必要条件:具有两个以上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崔功豪认为,城市带的形成应具备特定的区位、一定的历史演化过程、人口的聚集、产业的转换以及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等。
     吴启焰从城市群和大都市带的区别与联系角度分析了城镇密集区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其从城市群向大都市带的演化机制:(1)经济、技术与人口的聚集是转化的动力;(2)交通走廊的形成是转化的前提;(3)农村人口的充分转化和大量流动是转化的背景;(4)从产业带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转化的实质。
     阎小培和顾朝林还探讨了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对城市群空间的影响。
     张京祥则从城镇群体角度全面考察了城镇群体空间建构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把群体空间发展作为一个自构与被构相复合作用的过程,从区域与圈域两个层面对空间的演化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徐永健等从政策制度和跨国资本流动角度探讨了我国典型都市连绵区形成的基本原理。他认为,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可理解成交易网络扩张,中心城市将周围县(市)纳入其交易空间,共同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
     刘荣增从传统因素(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交通网络和社会文化)和现代因素(信息技术、复合快速交通轴、经济全球化和其他新经济因素)探讨了对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影响,并在综合分析城镇密集区的发展演化机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体制政策机制和聚集与扩散动因机制。此外,还以苏锡常和中原城镇密集区为例,从历史、区位、发展动力源、投资资金来源以及开发区建设等方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进行了探讨和比较研究。
     刘静玉、王发曾认为,产业集聚的驱动、产业扩散的驱动、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的驱动、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驱动、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驱动、城市功能集聚与扩散的驱动六个因素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同时他们以国内外典型城市群为案例,对其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认为,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发展阶段,由于区域城市化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的差异,不但国内外城市群的形成发展存在差异,而且每一个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也各具特色。
     阎小培、薛东前、储金龙、顾朝林和张敏、官卫华等还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关中、皖江、福厦等城市群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18 9:54:08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时间: 2008-10-9 21:47

城市群体形成演化过程研究
执笔:盛广耀

   
     
    中外大都市带虽在形成机制上有所差别,但其形成、演变过程具有相同特点。学者们普遍运用集聚与扩散理论、核心—边缘模式来分析城市群体形成演化过程。
     崔功豪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前瞻性地将城镇群体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和巨大都市带。以此为借鉴,吴启焰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水平、集聚扩散特征,也将城市群分为三种阶段类型:城市区域阶段、城市群阶段和城市群组阶段。官卫华等将城市群的发展阶段分为城市区域阶段、城市群阶段、城市群组阶段、大都市带阶段四个阶段。
     顾朝林、赵晓斌运用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将城市体系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不同组织阶段,即孤立体系阶段、区域体系阶段、区际体系阶段和大区体系阶段,并认为第四阶段的城市体系会进一步演化为大都市连绵区乃至世界都市带。
     赵永革通过分析中外已有大都市带的发展历史,将大都市带的形成演化归纳为6个发展阶段:(1)多中心孤立集聚阶段;(2)多中心郊区化扩展和乡村非农化发展阶段;(3)多中心强联系导致都市连绵区形成;(4)都市连绵区扩展阶段;(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都市带或都市连绵区聚合形成都市连绵区联合体;(6)国际性巨大都市连绵区联合体的形成。
     张京祥认为,城市群空间的形成和扩展经历了多中心孤立城镇膨胀阶段、城市空间定向蔓生阶段、城市间的向心与离心扩展阶段和城市连绵区内的复合式扩展阶段四个阶段。
     朱英明从城市群地域结构的功能组织递嬗的阶段性规律,将城市群的演化划分为分散发展的单核心城市阶段、城市组团阶段、城市组团扩展阶段和城市群形成阶段四个阶段。
     宋迎昌通过观察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都市密集区发展历程,将其发展演化过程归纳为“强核”、“外溢”、“布网”、“整合”和“耦合”五个阶段。
     尽管学者们对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却包含着一个共同点,即城市群的发展必然是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进过程;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关系由松散的关联发展到紧密的联系;城市群内部城镇之间的分工合作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最终形成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城市群的结构和功能趋于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18 9:53:28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时间: 2008-10-9 21:47

-------------------------END-----------------------------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