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皇城根儿下的九门路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5-22 22:00
标题:
皇城根儿下的九门路
皇城根儿下的九门路
作者:时代商报
标签:盛京老街巷
九门路 位于沈河区北部,西起正阳街,东至东顺内街,即在大北门与小北门之间。曾名东、西顺城街,内有九门南巷及其一至四巷,原有九门里胡同,还有九门外胡同。1989年,以路北原有古城九门而得名为九门路。
在明代,沈阳古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其北门称安定门,又叫镇边门,即后来俗称的“九门”。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从辽阳东京城迁都沈阳,当时在镇边门里修建了一座宫殿,即“太祖居住之宫”(汗王宫,宫址见清初《盛京城阙图》)。不久太祖病逝,皇太极继位后,重修沈阳古城,将明代的四门改为八门,即南向的德盛门(大南门)、天佑门(小南门),西向的怀远门(大西门)、外攘门(小西门),东向的抚近门(大东门)、内治门(小东门),北向福胜门(大北门)、地载门(小北门)。古城内的原十字形街道改为井字形道路,并将沈阳改称盛京。
在修建八门时,将原四座城门拆掉三座,唯独北门即镇边门因有先皇之宫,被扩进城墙之内。据《辽东志》记载,明代北门为一座瓮城门,整个城门皆为砖筑,由九个卷拱组成一体,门楣上镶有“狮子滚绣球”、“牡丹”等花纹装饰,门道上铺青石板,卷拱跨度5.48米,地面至卷顶高约7米,建筑面积约700多平方米。明代修筑此门主要为防御外侵,内置火炮等武器,其中既可屯兵又可出击,是一座重要的军事设施。
九门因长年累月阴暗潮湿,繁衍滋生不少蝎子之类毒虫,使城墙附近居住的百姓深受其害,旧社会封建迷信,曾流传“九门闹怪”且说法五花八门。直至沈阳解放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始由原北关区教育局为修建校舍,人们到此取土拣砖中发现此砖卷门及题有“镇边门”的主卷门额石(明万历二十四年刻),随之九门之谜才真相大白。
如今,九门遗址已荡然无存,由宽敞的九门路所替代。唯一能见证九门的实物“镇边门”门额,现珍藏在沈阳故宫内供中外游客参观。
小河沿路 小河沿路位于大东区南部,西起大什字街,东至长安路,长3098米,宽30米。清代该地已形成便道,1952年,将清代土路拓建为沥青路。1957年,命名为小河沿路,因此处有万泉河,路在河岸边,故名。
自清以降,凡举沈城的八景、十景入选者,小河沿均位列其首,更为清代以来诸多文人所咏赞。小河沿路原为小河沿北上坎胡同及周家园子胡同。附近还有些曾取名典雅的如“声闻”、“听雨”之类的胡同。据《沈阳县志》载:“在邑城抚近关(大东关)之东,源出观音阁之涌泉,西流入东水栅栏至魁星楼,过虹桥而南注逾南水栅栏,与二道河会,俗呼小河沿,即小沈水也。清波一泓,珠泉万孔,而四时不涸,故又名万泉河。旧时旗亭卖浆者,惟沿岸设席棚,土锉烹茶,盲词进曲,供倦游驻而已。”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始有沈姓诸人经营此地,点缀修建。民国二年(1913年),移归东三省官银号,设专员管理,将河两岸商家的棚、亭、书场及其曲艺杂耍、叫卖摊贩等,统统移至虹桥的西南角处。虹桥以东植花木、砌山石,辟为“万泉园”。清末沈阳籍名士缪东霖著《沈阳百咏》内即有竹枝词赞云:“万泉河畔引清流,白舫蓝舆作冶游。六月莲花三月柳,醉人风月似杭州。”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血腥侵占沈城后,直至沈阳解放前,“万泉园”内的树木被大量砍伐,楼亭建筑惨遭毁坏,三十多万平方米的公园变成一片荒草野地。解放后,进行大规模修复,扩建至62万平方米面积,曾被辟为沈阳动物园,不久还将要在此建立展示民族风情的旅游景观之地。
撰文:沈阳市民俗学家 齐守成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