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黄柏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打印本页]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09-5-14 22:33     标题: 【黄柏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和精神的归宿,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的源头活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单纯地“恢复”过去的文化,更不是简单地“移植”外来的文化,而应在继承传统、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华文化。



  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院院长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要坚持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则,坚持各民族文化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的原则,坚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原则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先秦以前就有了中原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分野,这种分野为以后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是,中华各民族文化自古就有密切的联系,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的交往更加频繁。特别是在秦汉统一以后,汉文化作为主流文化逐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从文化的认同发展到政治认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过多次短暂的分裂,但统一是主流,是大趋势。短暂的分裂后是进一步的民族交往与融合。元朝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和强大。已故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经过长期研究后,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性。因此,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候,在体现各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和精神特质的同时,要特别强调中华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民族精神,使之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
  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创造和成长起来的,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也有自身的优点和缺陷。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候,一方面,国内各民族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因为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结晶,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成果。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候,更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要“洋为中用”。借鉴和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吸收各种文化的有益成分,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和完善,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充满生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因为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离不开与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与交流。抓住机遇,建立民族性和开放性兼备的文化机制,按照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新的内容,保持中华文化的永久活力。
  任何民族文化都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产物,都有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都是在既往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否定传统,割断历史,民族文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精神家园就会丧失根基。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大道运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以人为本、重义轻利的伦理观;贵和尚中、中和协调的哲学理念。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兼容并包、中华一体、协和万邦、爱好和平的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保持民族文化的特性是维系民族认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和根本。在全球化条件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很好地传承,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精神力量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创新和与时俱进。在人类历史上,许多辉煌一时的古代文明之所以走向衰落,除外力作用外,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华文化之所以延绵不绝,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曾中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继承发展中不断创新。比如,在爱国主义方面,先秦时有屈原“上下求索”的忧国忧民情怀,宋朝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居安思危之情,明末清初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近代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历史上形成的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要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股拼命精神;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六十四字”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2001年又提出要宣传和弘扬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因此,在继承传统、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华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永葆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