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北方锡伯族的传统习俗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09-5-14 20:56     标题: 北方锡伯族的传统习俗

北方锡伯族的传统习俗

作者: 杨满良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编辑: 王力  2009-05-14



  现北方的锡伯族都已与汉民杂居,很多习俗都已汉化,只有一些老年人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一些。

  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男子内穿小白褂,外穿长袍(冬天为棉)。个别人还套马褂,脚穿白袜、布鞋,扎裤脚口,头戴礼帽。

  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传统,一对恋人中,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此外,锡伯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门帘、枕头套、枕头顶、衣服边角、鞋面上等处绣上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做工精细,展现她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锡伯族的婚俗比较特殊,择偶主要是从社会地位及经济上进行,讲究门当户对,还要注意女方母亲的人品、脾气和生活作风。他们的订婚方式,过去分为指腹为婚和一般订婚。而一般订婚要经过说亲、许亲、订婚等一系列比较繁琐的过程。锡伯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新娘必须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答谢。远亲近邻都可割一些肉拿回家中食用,主人不记账,也不收钱。

  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锡伯族对箭和箭靶都颇有讲究,古式响箭射出去会发出“嗖”的声响,饶有风趣。这种箭的箭头用兽骨制成,呈尖圆形。箭头上有4个小孔,箭离弦后,由于速度快,空气从小孔中穿过。箭靶是用马皮和毛毡特制的,用六色布做成布圈,靶心是红色的。射手射中哪一圈,哪那个圈便会掉下来,比赛成绩一目了然。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

  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他们通过翻译,广泛接触和吸收兄弟民族的文学艺术。《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几十部著作,几百年前就被译成锡伯文,而且流传甚广。弦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每逢重大节日,还要进行摔跤、射箭、赛马等传统体育活动。家家吃鱼,户户蒸肉,届时还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各家各户都要制作面酱(米顺),盛入瓦缸中,做菜肴的调味品。过节时,人们分别用鱼和瓜果祭供,所以分别称为鱼清明和瓜清明。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由于西迁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所以不论参加或未参加西迁的锡伯人都过。并把它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 (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去寻找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与所有锡伯族一样,北方松嫩草原的锡伯族人有自己的原始宗教,也曾有信奉萨满教、喇嘛教的,但主要是祭祀祖先。崇拜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宗教崇拜的内容包括了部落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动物崇拜,更有自然崇拜。锡伯族的图腾崇拜发源于古鲜卑族的锡伯族,“崇拜的鲜卑瑞兽是一种似狮非狮、似狗非狗的动物,奔腾的四蹄像飞奔的骏马,肋生双翼,鼻子前面还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弯角,昂首向天”。

  锡伯族也有一些禁忌。大约是受满族影响,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许坐、踩锅灶,也不许坐或站立在门槛上;不能在屋内吹口哨,不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等。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