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2022N301课堂第十六小组 (4)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宁怡
时间:
2022-10-5 16:24
标题:
2022N301课堂第十六小组 (4)
大家对我们小组第十周的非遗/故事分享有什么想法嘛?
作者:
江宁怡
时间:
2022-10-5 19:43
婺源傩舞,亦称婺源"鬼舞"或"舞鬼",属赣傩体系中重要分支。源于唐代,盛行于明初。婺源鬼舞傩班全盛时,遍及全县,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誉。狮班舞狮又跳傩,狮傩同演,又称狮傩班。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傩舞,又称鬼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婺源傩舞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初叶就有婺源傩舞外出表演的记载。 是一种古代的宗教舞蹈。源于原始巫舞,一种驱鬼逐疫的祭仪时跳的舞,又称舞鬼戏。
舞者头戴假面具,手执干戚等兵器,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比鬼疫更凶猛狼狞狰之傩神,随着强节奏的鼓点,跳着狂热的舞蹈来驱邪。婺源傩舞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初就有婺源傩舞外出表演的记载。婺源傩舞的起源,各说不一,秋口长径村的傩戏传说是做官的从外带回婺源的。明嘉靖壬戌年进士程义春,是秋口长径人,他任陕西苑马寺郎时,从当地将傩舞带回家乡。很快在婺源流传开来,便有了长径"驱傩神班",段莘庆源的"万顺班"和"人和班"等,历史上曾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说。据传长径村的一柄古铜斧,斩妖祛邪时,挨家门上劈一斧,便斩绝了一年之孽根,上年有过不测的牛栏猪舍,只须猛地一剁,便促六畜兴旺。傩舞舞者头戴的面具,最早为用铜所铸。可见其狰狞闪亮。相传,明朝未年间,茶戏班一小孩自戴面具玩耍自娱,后取不下来,窒息而闷死。村人并将小孩与傩面一同下葬,并从此改为彩绘木制。旧时相邻把傩面具奉为"神",开橱取傩面具时,要由两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将绳子绑在橱门的环把上,站在两侧慢慢拉开橱门,然后敬重地把傩面具请出,封存傩面具时还要举行一套奠祀的仪式。今日活跃在婺源乡间的傩舞,剧目有《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刘海戏金蟾》、《太白金星下凡》、《张天师遣四将》、《判官醉酒》等。
作者:
林萌昕
时间:
2022-10-5 20:20
潮汕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 ,流行于广东的汕头、揭阳、潮州、汕尾等地 ;中国香港 泰国
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 。
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揭阳市普宁市、惠来县, 汕尾市陆丰市 ,潮州市潮安区,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地区。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阳英歌源溯明代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在农村,英歌被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一般参加英歌队者都应是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子。表演英歌舞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周围群众关系极好,朋友也多。姑娘们对他更有一种爱慕之情,常常从英歌队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特别是头槌和二槌,更是姑娘们追求的对象。跳英歌舞历来被视为吉祥的化身,人们认为跳英歌舞是“好彩头”。这年谁能够进入英歌队,这年办事就顺利,事事如意。
普宁市是流行英歌十分广泛的地方,这里的村民认为跳英歌能把妖魔鬼怪、歪风邪气驱赶净尽,以正压邪,确保平安。所以,一些大型建筑的奠基、办公大楼落成、大桥通车、学校庆典仪式举行时,都免不了要请英歌队大舞一番。在乡村,百姓们只要听到英歌声,就在门口作好了迎接准备。英歌队来了,户主就鸣炮邀请,这时英歌队就得进入院内,在院内表演一番。人们认为,经过英歌队舞过的房屋,能永保平安。
作者:
李沈颖
时间:
2022-10-5 21:10
标题:
曾侯乙编钟
1978年曾侯乙编钟在随州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2010年随州被誉为“中国编钟之乡”;2021年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历史源远流长。“编钟”一词始见于两千年前的《周礼》:“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甲骨文中“万其奏”之“万”即商代演奏钟乐的乐师;《考工记》所载“凫氏”,即为宫廷铸钟匠人家族。《考工记》所载原料配方:“金有六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剂。”故编钟制作技艺始于商周之际,盛兴于春秋战国与秦汉,延续至宋元明清。民国时期,随州还有少量铜钟制作匠人,为宫观庙宇铸钟,以民间师徒及家族方式传承。
据《随州志》载:“清光绪元年(1875年)境内古城畈、柳林店的铸铜厂以土法铸造铜钟,至民国37年(1948年)铜器作坊(铺)发展到12家,从业者76人,年生产编钟百余套。”
1949年后,伴随大量各历史时期青铜编钟在随州出土,如:西周曾侯犺所铸5件乐钟、春秋曾侯與所铸9件乐钟、战国曾侯乙所铸65件乐钟,元代泰定四年(1327年)报恩寺所铸洪钟、清代光绪年间海会寺所铸梵钟、民国33年(1944年)所铸庙钟等,证实了史籍记载。随州文博部门联合相关单位及民间铸钟匠人进行复制,延续了古法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