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22N301第二十小组2 [打印本页]

作者: 张雨馨    时间: 2022-9-18 21:52     标题: 2022N301第二十小组2

请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家乡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谈谈它们的价值。
作者: 张雨馨    时间: 2022-9-18 22:31     标题: 土家哭嫁歌

我来自湖南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我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土家哭嫁歌。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是以土家语言演唱的长篇民间叙事歌谣,主要流布于云贵高原余脉武陵山区、湘、鄂、渝、黔等省市土家族聚居地。“哭嫁”是土家族婚嫁礼仪程序中的一种重要礼俗,演唱哭嫁歌与“哭嫁”程序同步。用哭声来庆贺女孩子出嫁,体现了土家族独特的文化意识。哭嫁歌又称“十姊妹 歌”。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十分盛行,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谭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披’遗意也。”具体描述了土家族“哭嫁”的场景。湘西土家女子自幼都要学唱“哭嫁歌”。能否述唱“哭嫁歌”,是衡量妇女才智的一个标准。在土家婚嫁仪式中以歌代哭、以哭伴乐的习俗仍然盛行。充满了离别牵挂、喜悦欢乐的文化娱乐氛围。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在艺术风格上,语言朴素、形象生动、意境清新、音韵和谐。在表现手法上,普遍采用了比兴、比拟、夸张、谐音双关等手法。巧妙程度令人拍案叫绝。
  以女子口头文学方式传承的土家族哭嫁歌,对研究和发展中国民间文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湘西土家族哭嫁歌用土家语言述唱,对研究土家族历史、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及保护土家族语言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作者: 李沈颖    时间: 2022-9-21 19:06     标题: 杨涟故事

我来自湖北省广水市,我家乡的非遗主要有《杨涟传说》。
      杨涟传说在广水市民间广为流传,最集中的地方为广水市蔡河和郝店等乡镇一带,传说的内容涵盖了杨涟从生到死的人生历程,其中大部分都是讲述杨涟的功绩。有的故事早已流传全国,如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卷九中有《杨大洪》篇以及京剧《二进宫》,便都是对是杨涟传说故事的演绎。
      家乡的民众为了怀念杨涟,把他生前体查民情、为民办事的功绩以神话方式口头相传延续下来。杨涟传说题材丰富,主要有人物传说、地名传说和景物传说,目前收集到的杨涟传说共有28篇。其传说以杨涟的一生为脉络加以神话,体现了家乡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控诉,能真实体现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意愿。
    杨涟作为一名传奇式的历史人物,他的磊落和气节,已被史学界广为认同。广水市民间有句名谚“过路不打魏忠贤,生意买卖不赚钱”,杨涟传说在3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及历史研究价值;杨涟传说是由劳动人民编创而来,包含了他们的个人情感,因此又具有较高人文研究价值。现今能讲述杨涟传说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年轻人对杨涟其人、其事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道,因此杨涟传说亟待保护和传承。
作者: 段未未    时间: 2022-9-21 21:03     标题: 山西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形成于17-18世纪之交。上党地区很早就有戏曲演唱,众多金元舞台和古老的队戏、院本、琴戏的流传就足以证明。那时也有昆曲和弋阳腔的演出。在晋豫陕三角地带的原生梆子形成后,就有晋城人从那里学回,经过多年与本地民间艺术的碰撞融合,形成了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在整个晋东南、乃至全山西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山西晋东南地区优秀的地方戏曲文化,在中国北方地方戏曲中,上党梆子的声腔特点十分明显,其曲目的丰富性、以及对民间文化生活的依赖相融性、尤其是五种声腔的共存性,在全国实属罕见。现在,昆、罗、卷戏已经消失于舞台,除少量上党皮簧外绝大多数是上党梆子剧目。因此,保护和传承上党梆子,刻不容缓。
作者: 梁清媛    时间: 2022-9-21 21:26

我是汉族人,但我从小生活在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广西省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毛南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坐落在山乡与水乡之间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山有水有风情。

花竹帽是毛南族的传统服饰之一。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上南、中南、下南的毛南族聚居地区。在毛南语中,花竹帽叫“顶卡花”,意为帽底编花的帽。它形似斗笠,花纹美观,是毛南族的传统手工艺品的象征。花竹帽的背后蕴含着一个浪漫佳话,是男女青年的定情物,象征着吉祥幸福;同时,也可遮阳避雨,赠做礼品。这一民间工艺经过毛南人一代一代地不断改进,发展成了精美的民族工艺品,不仅为毛南族的青年、妇女所喜爱,还远销外地,并在全国少数民族工艺品展览展销中获得好评。

花竹帽是以当地特产的金竹和墨竹为编织材料,借助帽模将铜鼓与圆锥两种形状浑然地结合为一体,设计巧妙,结构严谨。从选篾、制篾、上模、结形、编织、填衬到定型、整合、勒边、护顶,最后涂涮油料,操作程序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作为文化历史中的定情信物,它既是荣誉和美好幸福的象征,更是勤劳和爱情的激励,也反映了毛南族女性追求恋爱自由和崇尚勤劳慧巧的择偶观念,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作者: 唐雅萱    时间: 2022-9-22 15:22

我的家乡是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我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彩调。
彩调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农村歌舞、说唱艺术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分布甚广。彩调活泼,通俗易懂,剧目内容十分贴近群众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2006 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见的彩调戏有《王三打鸟》《三看亲》等。彩调最初为“双簧”形式,单人表演男女两个角色,而“对子调”则由男女同台表演。桂林彩调演出采用桂林话,本市内各民族都能听懂。
诞生于秀甲天下的桂林这片沃土上的彩调剧,深深地融入了桂林人的血脉之中,是广西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百年来,深受群众热爱,有极强的生命力,从历史、人文科学、艺术价值等方面看,它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值得被更多的人知道。
作者: 杨凡立    时间: 2022-9-22 18:57     标题: 宜城兰花筒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宜城“兰花筒”又名“楠竹筒”。发源于何地,始创于何时,已无文献可考。仅按师承关系推算,宜城的知名艺人有五代传人:最早一代职业艺人白金生(1855-1935)、孙全才等;第二代艺人有梁广元(1908-),望义广等;第三代艺人有胡天喜、王英华等,-艺人有刘道成、雷传刚等,第五代艺人有胡锐诗、姚志菊等。按五代师承推算,宜城兰花筒的流传时间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宜城兰花筒的演唱形式为单档徒歌“不拘乎地,不择乎人,不限于时,不滞于礼”。技艺高超的坐馆说唱,称之为“品上把位的”,技艺一般的,身背褡裢游乡串户、即兴而歌,近于乞讨。演唱者怀抱兰花筒兼云阳板,右手三个指尖拍击兰花筒簿膜,边说边唱、说唱相间。唱腔板式严谨、字正腔圆,不能空口倒字、差音掉板。说白分散白与韵白,散白接近口语,韵白讲究排比、对偶。唱词的基本句式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两种。兰花筒的音乐属于“一道腔”结构。主腔为平腔,其它不同的板式有板头、散板、苦平板、垛板等。平腔属徵调式上下句结构,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音乐特点。
宜城兰花筒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加强宜城兰花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