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岱峻:《发现李庄》
[打印本页]
作者:
clamstock
时间:
2009-5-13 20:59
标题:
岱峻:《发现李庄》
[attach]2906[/attach]
《发现李庄》
作者:岱峻
基本信息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页码:384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541122726
·条形码:9787541122729
·包装版本:2004年5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以翔实的资料、大量珍贵的图片,首次以图书的形式,全面介绍了“李庄”在抗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景观。它不是一般地写一个地方,而是写一段历史,写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那些卓有学术贡献的学者、先生们;它是对中现当代学术史的一次追源溯流的追问和展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相当水准的史料价值。
内容简介
长江第一镇,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的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举世瞩目的人文学术重镇,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
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笔耕不轰的书案。
烽火战乱中,同济大学莘莘学子遮风避雨的浓阴。
--------------------------------------------------------------------------------
作者简介
岱峻,本名陈代俊,四川资阳人。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职四川某报社。
--------------------------------------------------------------------------------
媒体推荐
自序
中国李庄,一段湮没的历史
李庄前缀“中国”,不是我的哗众取宠,而是一段实实在在被湮灭了的历史。
抗战期间,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李庄最盛时有一万二千人,人口绝对数不多,却多是高素质的人才。那时大大小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民家小院,四下分布着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等单位。
中央研究院是当时全国最高学术科研机构,并列于国民政府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考试等五大院。当时设有十九个研究所,人文学科有三个所,涉及历史、语言、考古、民俗、民族、人类、经济、社会、法律等学科,全都迁在李庄。
傅斯年、陶孟和、李方桂、梁思成、董作宾、童第周等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学者,常撑一把油纸伞.或捏一把折扇,行迹匆匆,出没于李庄的泥泞。单是留学欧美的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就有李济、梁思永、吴定良、凌纯声、夏鼐、吴金鼎、曾昭燏等一大批人。1948年,国民政府选出八十一位首届院士.从李庄走出去的就有九位,几乎占了人文组的三分之一。
那时寄白海外的邮件和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便能准确送达。同盟国的一些科研机构,也经常收到寄自“中国李庄”的学术刊物和书籍。
外国教授史图博(德国)、魏特(波兰)、鲍克兰、史梯瓦特、韦特(德国)、陈一荻(美国)等,曾随同济大学迁徙李庄。而犹太人魏特先生还成了永葬李庄的孤魂。
费正清、李约瑟等国际友人曾造访过李庄,并与那里的朋友傅斯年、陶孟和、梁思成、童第周等保持着长期联系。
当时的李庄,是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的四大文化中心,是抗战时期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人文中心……
发现李庄,纯属偶然。几十年随心遣兴地阅读,也看过一些东西。
我热爱丽江,横断山脉中一个“阳春白雪”的古城,有一个叫李霖灿的已捷足先登。1941年,他受聘于李庄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考察边地艺术,发现了玉龙雪山下神秘的东巴文化。几年以后,他携大批东巴经典到李庄,开始了麽些象形文字字典、词典的编纂和东巴文化的研究。几十年来,他把东巴文化的研究扩大到历史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被誉为“东巴文化之父”。
王世襄是一个快活老头。当年,他曾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助理研究员,跟随梁思成到李庄。前些年,他的一部三卷本文集《锦灰堆》出版,一时洛阳纸贵。内中多篇论文写于李庄,其中一篇便是对李庄宋墓的测绘与考证。
一个朋友说过,若是旅途消遣只携带一本书,那就带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那也是一本写于李庄的书。青年学人罗尔纲,1943年受聘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所,依据资料研究和悉心考据,写出《世传太平军奸淫杀戮考证》,并重新开始对旧作《太平天国史纲》进行修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成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权威。他一生的著作中,好多文章都郑重地写上:“某某年写于李庄”。
……
目录
自序 中国李庄,一段湮没的历史
楔子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
第一节 夏夜梆声
第二节 喜极而泣
第三节 梁思成与傅斯年
第四节 悲欣产集
第一章 从昆明到李庄
第一节 山重水复迢迢路
第二节 动议迁川
第三节 古镇李庄
第四节 山坳里的书案
第五节 安居不易
第二章 史语所与中央博物馆
第一节 谔谔之士傅斯年
第二节 谦谦君子董作宾
第三节 那时的先生些
第四节 《六同别录》
第五节 李庄的姑爷们
第三章 陶孟和与社会科学所
第一节 社会调查所到社会科学所
第二节 石崖湾与门官田
第三节 高山流水失知音
第四节 战时经济研究
第五节 幻想与破灭
第四章 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营造学社
第一节 营造学社的冬季
第二节 李庄的“太太的客厅”
第三节 中国建筑科学之父
第五章 风雨同济
第一节 东岳庙与工学院
第二节 禹王宫校本部
第三节 镇中心慧光寺
第四节 小镇之恋
第五节 童第周
第六章 十万青年十万军
第七章 走出李庄
第一节 念兹别离 永怀缱绻
第二节 去留两徘徊
第三节 天下同济
第四节 史语所在台湾
后记
书摘
这是六十多年前,罗常培先生记下的从李庄到板栗坳的路线图。而今那条路基本废弃了。机耕道绕开长江,顺另一道山梁曲里拐弯进了板栗坳,乡民去李庄赶场都是坐“嘣嘣车”(拖拉机改造的小农用车),一元钱坐达镇上,谁也不愿再受爬坡上坎的累。
板栗坳是一人地名。坳上的栗峰书院,是张家几辈人建成的大宅院。据说,当年张家先祖在这犀牛山山坳里置房造田,曾请高人看过风水。
犀牛山,呈众星拱月之势。栗峰书院建在山脊上,当地人讲,那是一条犀牛背。阴阳先生风水看得太准,张家连连出了大官,却折损了阴阳先生的精气神而瞎了双眼,长住张家,遭人嫌弃。阴阳先生的徒弟忿忿不平,找到张家人,说要惠及子孙,代代发人,得在大宅院四方再挖四眼水井。张家哪知是计,四眼井一成,犀牛四条腿便塌陷下去,从此张家走下坡路一蹶不振。
板栗坳是张家聚族而居的场所,从明代晚年(万历时期)经过了清代,陆续修建,修成了七处大院子,还附带 一个戏楼院……最北的是田边上,然后是老房子、柴门口、牌坊头、戏楼院及新房子。在田边上的对面是一个分开大院,桂花院。
何兹全是北大文科研究所毕业后进史语所的青年研究员,他详细记下了史语所在板栗坳的分布情况:
……田边上斜对面是傅斯年先生住的桂花院。田边上是图书馆,也有几间研究室。进大门往右手转,三间厢房还住了两家青年研究员,我和胡庆钧各占一头。图书馆面对大门。后面还有院子,单身职工都住在这里。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也住在这里。
柴门口是眷属宿舍,长方形四合院,主房五大间,各有隔山隔开。中间一问空着,左手间劳干家住,右手间潘悫家住。左手头上还有一问,逯钦立家住,向跨院开门。右手头上一间,是管财务的萧家住,向院中开门。岑仲勉先生家、黄彰健家、何兹全家、董同林家、李莲春家住对面。芮逸夫家住左手边偏房,劳干的父亲住在对面。柴门口去牌坊头过道处有个跨房,
王叔岷家住。
牌坊头是主院,史语所占用前厅,后院厅房和配房仍由主人家住。前厅中间大厅是史语所子弟小学的课堂:左手边是小卖部,卖些油盐酱醋日用品:右手是职工食堂,没有家属的人都在这里吃饭.小卖部的后面有个小跨院,住着董彦堂先生一家。
戏楼院,真有个戏楼,可見四川地方乡绅的气派。考古组住在这里。戏楼院外顺小路再往前走,还有一个茶花院。院子不大,院中有两棵茶花,枝叶茂直,可遮盖大半个院子。傅乐焕、陈槃庵,住在这院子里。
迁川半年后,罗常培与西南联大的梅贻琦、郑天挺等先生来板栗坳,参加附读在史语所的北大文科研究所的研究生答辩,当时板栗坳还挂着北大文科研究所办事处的牌子。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学生留在李庄的有任继愈、 马学良、刘念和、李孝定四个人:马刘两君受李方桂、丁梧梓两先生指导,李君受董彦堂先生指导,李董丁三位先生对他们都很恳切热心。据马君告诉我说,李先生常常因为和他讨论撒尼语里面的问題竟至忘记了吃饭,这真当得起“诲人不倦”四个字。任君研究的題目是“理学探源”,他在这里虽然没有指定的导师,可是治学风气的熏陶,参考图书的方便,都使他受了很大的益处,这一天听说有空袭誓报。但是史语所同人仍然照常工作没受影响,专从这一点来说,就比住在都市里强得多:天还是照样闷热,汗不断地在淌,中午太阳晒在背上好像火烤一样。
条件虽苦,但有师友,有图书,有清静的环境,读书人也就得其所哉。相比之下,陶孟和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所就没史语所那种福气。
1940年秋陶孟和曾致信傅斯年,“张家大院之房务请拨几间给社所暂用,顷社所已去十余人。”
张家大院勉强塞进史语所,要再挤进社会所显然不行。
博斯年当然不会不顾及陶孟和的困难。但直到1941年的春天,社会所的办公室还一筹莫展。傅斯年与陶孟和曾联名写信,向民生轮船公司的老总卢作孚求助,川江沿岸码头都有他们的仓库,他应该慨然应允,“拟借用贵局在李庄张家祠仓库三个月,为两所临时办公之用,如承慨允,祈电饬该库管理人员以便商洽。”①
许是各有各的难处,卢作孚回电,“承嘱暂借李庄张家祠仓库一节,歉难应命,希鉴察。”
社会所只好分租两处,一处在石崖湾,一处在门官田,距镇上都有四五里,两处也相隔四五里。
中国营造学社人不多,选址在李庄上坝竹阴丛中的张家老房子。
费慰梅的文章细致人微地再现了当年的情景:
营造学社在李庄的总部是一座简单的L形平房农舍,它的长臂是南北走向。这一臂的一侧从南到北是一个打通的工作间,备有供画草图和写作用的粗糙桌竞。对面是女仆的房间、储藏室和三个初级研究人员的卧室排成一行。走过一条狭窄的走廊,就是向东延伸的L形的短臂。
一穿过走廊就是两间卧室,一间是外婆和宝宝的卧室,另一间是儿子的。再过去就是梁氏夫妇的两间房,一间卧室、一间书房,这就是短臂的全部了,他们的房子是朝南的,窗外是浓阴覆盖的,赏心悦目的一个院子。徽因的帆布床就安在这间房里(大家睡的则是光板和竹席)。
对面,在L形长臂的西边,是一处更大的天井,大部分是参天的樟树,点缀着小丛的香蕉林。在院落申还散落着一些小平房,一间做厨房,远些的一间是食堂,留出些地方给莫宗江睡觉,最远的一处则是户外厕所:
工作间的布置和装修是沿着当年工作间在北京皇宫院里的时候策划的营造学杜正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刘敦桢安家的地方离得不远。思成多年的初级助手荚宗江、刘致平和陈明达都可随叫随到。①
长江,自宜宾以上称金沙江。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
李庄是宜宾下游的第一个古镇,因此也叫万里长江第一镇。
江,还是那条江,但从雪山下来,经过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进入四川盆地,表现出另一种气度:千曲百回,不矜不慢。它在静静地流淌中蓄积冲破三峡的伟力。
……
作者:
clamstock
时间:
2009-5-13 21:00
《发现李庄》令人深思
新华网 2004年10月20日 08:42:13 来源:人民日报
近读岱峻著《发现李庄》(四川文艺出版社),从字里行间捕捉到一个颇有质感、令人深长思之的意象。
李庄的旋螺殿,被饮誉世界的建筑研究大师梁思成肯定为“颇足傲于当世”的明代建筑;在李庄,不经意间就可以掘出有“崇宁”“大观”年号的酒坛,见到陆游《老学庵笔记》曾言及的“省油灯”;有人一不小心就在县府旧库找到段玉裁“手批公牍”……一代学人傅斯年惊叹李庄“一邑中人文之盛,诗人辈出,先后相踵”。
但是,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时候:“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当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又有多少地方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七七事变”以后,四川成为抗战的大后方。当时,北方的著名高校南迁,由长沙而昆明。可是,随着战事的扩大,日本侵略者对昆明的轰炸越来越紧,堂堂同济学子,就有死于轰炸者——平静的书桌安在哉?于是,李庄——我的故乡宜宾市的一座古镇,在危急的关头,勇敢地开始了它义不容辞的历史担承。同济大学拟迁李庄;傅斯年也在为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学所、体质人类学所等单位的搬迁而思虑,他要寻找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正因为此,李庄作为一个意象,进入了我的脑际:李庄——中国的书桌。
秦以前,李庄属僰侯国,至隋以后属南溪县,它是长江上游的水路驿站,长江第一古镇。千百年来的历史人文积淀,抵御外侮、抗战炽兴的严峻现实,使李庄注定要成为中华名镇。
我们从当时李庄的重要人物罗南陔等发出的欢迎电文可以看出一种敢于负责的精神,有容乃大的识见,心忧天下的风度,热心文化的情怀。电文是如此简明扼要、掷地有声:“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就这样,一个对中国文化注定要产生深远影响的行动,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中,在侵略者野蛮的叫嚣中悄然进行。为了保存和发展中国的一脉文化,李庄事实上成为了中国的书桌。同济大学来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等赫赫有名的单位来了,李庄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接纳了文化。不是有某些政要借口“小庙供不起大菩萨”而婉拒他们于千里之外吗?不是有些“贤达”“忧心”“外来人”破坏乡风民俗吗?不是有本地人唯恐“下江人”进入而把小菜卖贵、打乱了自己的小日子吗?这是国难当头的时候啊!李庄反其道而行之,实为深明大义之举。
李庄的书桌是中国人文抗战的鲜明象征之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方面是以其明治维新以后发展起来的物质力量,动用大量炮火炸弹、先进武器的武装侵略;一方面是扬言其“倭文化”的“先进性”,同时欲以其倭文化灭我中华文明的文化侵略。中国在正面战场和游击战场上所进行的斗争,是以反侵略的武装对付侵略武装的武装抗战。与此同时,广大学人和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在炮火声中艰难地进行着学习和研究,也是在对抗着日寇的文化侵略,以昂扬的文化精神、坚忍的文化态度进行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人文抗战。前来李庄的一大批文化人中,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等等,全都是现代文化史上响当当的精英人物。他们在李庄多年的劳作,使中国的一脉文化得以薪传和发展,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亡我中华文化之心。
历史李庄的文化人,他们的心态和学风,是真正的人文精神最生动、最形象的注解。他们孜孜矻矻、踏实勤奋,不讲环境条件,国家让他们搞研究,他们就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几十年风云变幻,数十载历史沧桑以后,一部当时出版于李庄的《六同别录》,对此默默地作出证明:他们不为蝇头小利尔虞我诈,不为权柄乌纱两面三刀,当然也就不会在玩权弄术者面前低三下四,为分一杯羹趋炎附势、甘心为奴,而永远高张的是学术自由之帜。正如蔡元培所言,大学侧重于博大,而研究院侧重于精深,非专心向学问、能坐冷板凳之人不能称其职。另一方面,那时有个对联式的口号:“一滴汽油一滴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时在李庄的同济大学三百多位“知识青年”投笔从戎,是人文抗战的又一个绝好例证。读书投笔,皆系兴亡!
中国不能只有周庄,中国实实地还需要李庄。中国需要周庄的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中国还需要李庄的青灯黄卷苦读,热血挚情坚忍!(唐宋元)
作者:
clamstock
时间:
2009-5-13 21:00
历史重现:《发现李庄》
--------------------------------------------------------------------------------
新浪读书 2005年11月01日 13:53 北京晚报
书名:《发现李庄》
作者:岱峻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书名:《李庄往事》
作者:岳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位于四川南部、长江之畔的小村李庄,曾经是二十世纪抗日战争艰苦时期一代中国学者发奋图强、坚持守卫中华文化不间断地向前发展的地方。然而近半个世纪,却几乎无人道及这段动人的历史。去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岱峻的《发现李庄》,今年浙江人民又出版了岳南的《李庄往事》,把这段历史重现在人们面前。
1940年日军紧逼云南,昆明的临时文化中心处于危机之中。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社会学所、中博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等先后迁入四川长江畔相对安全的小镇李庄。李庄热闹了起来,当时中国的大学者如傅斯年、陶孟和、李济、董作宾、梁思成、罗常培、林徽因、童第周以及稍年轻些的王世襄、罗哲文等都集中在这里。书中以极大热情撰写了在非常困难条件下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不懈努力的情景。
《李庄往事》作者岳南以巨大的工作热情把当时李庄的人和事、学者的生活、事业成就细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读起来令人激动不已。历史的意义在于促进现实,读正史需要一种理性的思考,读回忆、怀旧、自传等等“外史”则需要感情的投入,也许更能感人、育人。
(编辑:心怡)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