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2021年第1期(总第155期)
目 录
实践民俗学 | ||
迈向实践民俗的定义 | (美)布朗纳著 蔡磊译 | 5 |
在实践中界定民俗的“实践民俗理论” ——西蒙·布朗纳教授访谈录 | 张举文 (美)西蒙·布朗纳 | 18 |
美国民俗学的实践理论 ——兼论布朗纳的有关阐释 | 鞠熙 许茜 | 23 |
从“表演”到“实践”? ——西蒙·布朗纳的“实践理论”批评 | 王杰文 | 33 |
传统的“重”与“轻” ——解读民俗实践中的重复性行为 | (美)安东尼•布奇泰利 罗文宏 | 44 |
民俗史 | ||
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 赵世瑜 | 53 |
先天之孔子:明清山东文昌崇祀的建构 | 赵树国 | 65 |
人情、风俗与礼之制作 ——以江永《昏礼从宜》为中心的考察 | 潘斌 郑莉娟 | 80 |
瘴气、瘟疫与成瘾:地方社会变迁中槟榔食俗的传播与重构 | 张恩迅 申玲玲 | 88 |
民间文学 | ||
民间文学的系统研究法 | 施爱东 | 103 |
采录和书写俗语的语境:新时期俗语搜集整理的学术准则 ——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卷》编纂为重点的讨论 | 黄涛 | 116 |
关于方言民俗词语调查研究定位的思考 | 王祥 孙剑艺 | 131 |
近代河北方言的文字化尝试 ——晚清方言民俗教材《汉语入门》底本考论 | 卢梦雅 | 142 |
《民俗研究》2020年总目录 | 150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民俗研究》2021年第2期(总第156期)
目 录
民俗史 | ||
食物边界:农业对人类饮食文明的塑造 | 刘壮壮 樊志民 | 5 |
中国民间节气中的“六月二十四”时间节点研究 | 蓝勇 杨四梅 | 14 |
河伯神话传说源流探析 | 史大丰 | 24 |
从百戏传播看“上有所好”对汉代民俗的影响 | 陈树淑 | 37 |
如愿归去紫姑还:中古荆楚地母信仰与域外文化交融 | 海力波 | 47 |
正祀与淫祀关系视角下的寒食节禁断史研究 | 马荣良 | 58 |
“接丝鞭”非婚俗考 | 彭恒礼 | 69 |
巫术信仰本质的注释:十五世纪乞丐传统的民间传说和古典文化 | (意)法布里兹奥•康提著 徐高楠译 | 79 |
民俗学史 | ||
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与早期民俗学发展 | 董德英 | 88 |
《民族艺术》:构建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平台 | 廖明君 | 97 |
韩国城市民俗学动向探析 ——以京仁地区为例 | 李泽华 林燕 邵明华 | 106 |
田野报告 | ||
驱瘟与添丁:海南移民商坊的共同体意识 ——以海口府城行符信俗为探讨 | 王琛发 宋丹 | 113 |
从香火戏到赞神歌 ——近代太湖渔民仪式文艺的嬗变 | 裘兆远 | 122 |
“地方空间理论”视角下集市空间的建构与认同研究 ——以鲁中地区周村大集为个案 | 张春 | 129 |
近四十年来土默特地区蒙汉家族的系谱编修与族际交往 | 田宓 | 13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民俗研究》2021年第3期(总第157期)
目 录
黄河文化研究 | ||
黄河改道的区域地理效应与故道遗产活化 ——以黄河故道江苏段为例 | 吴必虎 纪凤仪 薛涛 | 5 |
河流、景观与遗产互联的黄河文化生态保护 | 詹森杨 | 15 |
黄河祭祀的历史演变与新时代“母亲河”形象塑造 | 王德刚 王蔚 | 22 |
礼俗之外:清代河神朱大王形成的驱动因素探析 | 贾国静 | 32 |
民俗观察 | ||
手工艺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重塑 | 方李莉 | 42 |
村庄公共性再生产与祭祖活动公共化的蜕变 ——浙江省G村祠祭仪式考察 | 宣朝庆 葛珊 | 52 |
乡村集体记忆重构与价值传承 | 鲁可荣 | 62 |
融媒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衍生与传播 ——以年画为例 | 袁宙飞 | 71 |
非遗论坛 | ||
社区优先还是社会优先? ——民俗学的逻辑出发点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修正案” | 吕微 | 78 |
中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未来走向 | 楚国帅 | 88 |
文献、实物与活态性: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中介模式 | 陈淑君 | 99 |
共谋与协力: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源化实践 ——以恩施土家女儿会为例 | 桂胜 谌骁 | 105 |
权威话语与社会分化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参与 ——以耍歌堂的保护过程为例 | 陈岱娜 | 115 |
民俗学史 | ||
《钟敬文全集》编纂的主要问题 | 祝晓风 | 125 |
《民间文学论坛》创办时期的编辑工作及其特点 | 冯莉 施爱东 | 139 |
《民间文艺季刊》的生命史 | 郑土有 | 150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民俗研究》2021年第4期(总第158期)
目 录
学术前沿 | ||
关于“文化遗产学”与“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思考 | 潘鲁生 | 5 |
从乡村到城市: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转向 | 徐赣丽 | 12 |
庙会民俗的认知范式研究 ——一种人类学视野中的华北乡村生活实践 | 赵旭东 | 27 |
非遗论坛 | ||
以实践探索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之路 ——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说起 | 王晨阳 | 41 |
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 ——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 | 杨利慧 | 47 |
在两种对照性背景中检视非遗训练的价值:以非洲南部和美国为考察点 | [美]丽莎·吉尔曼著 贾志杰译 彭牧校 | 59 |
民俗史 | ||
地方社会的世界性:藏戏、遗产和博物馆 | 张帆 | 65 |
运河、农业与景观:明晚期嘉兴地区的韧性景观建构 | 龚珍 | 78 |
日本游女百大夫信仰与傀儡子百神崇拜之关系溯考 | 朴慧淑 张艳琴 | 87 |
民间文学 | ||
江南宝卷创编的地方性进程 ——以常熟宝卷为例 | 陈泳超 | 95 |
《小放牛》创编年代与剧种考 | 马兰 | 110 |
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以韦大列和何德兰为中心 | 湛晓白 赵昕昕 | 122 |
礼俗社会研究 | ||
从“错法俗成”到“匡饬异俗”:中国早期的法与民俗 | 金方廷 | 135 |
魏晋至隋唐时期莫高窟经变画的世俗化 | 曹暇 | 142 |
以俗观雅:庞朴“民俗的方法”及在其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应用 | 韩博韬 | 148 |
《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总第159期)
目 录
非遗论坛 |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 | 黄永林 邓清源 | 5 |
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 | [美]张举文 | 14 |
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教育的现状和启示 | [韩]郑然鹤 庞建春 | 21 |
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 | 何彬 马文 | 31 |
武术民俗研究 | ||
中国传统社会暴力治理的文武之道 ——武术“德、智、力”文化基因及其表现 | 戴国斌 岳涛 | 39 |
《侠客行》的故事结构与游戏规则 | 施爱东 | 46 |
武侠影视作品人物形象嬗变背后的“江湖”逻辑 | 彭伟文 | 58 |
“在乡的江湖 ”:近现代冀南乡村梅花拳的组织传统考察 | 张士闪 | 75 |
礼俗社会研究 | ||
拜:礼俗与中国民间信仰实践 | 彭牧 | 85 |
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顾炎武风俗教化观及其现代启示 | 李富强 | 95 |
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 | 王均霞 | 109 |
道士下山:乡村公共空间的共建与分化 ——以鲁中“锦屏山”的神圣建构为例 | 朱振华 | 119 |
传统民俗技艺再生的“互动圈”与“流动链” ——青岛市港东腌鱼的“礼物”身份转变研究 | 王新艳 | 132 |
地方精英与边疆治理:以改土归流后滇中哀牢山区“三属地”的礼化实践为中心 | 熊开万 桂胜 | 14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民俗研究》2021年第6期(总第160期)
目 录
黄河文化研究 | ||
河流与人类文明 | 葛剑雄 | 5 |
黄河改道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 | 江林昌 李笑笑 | 14 |
大河上下 灵岳之间 ———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文化联系与族群融合 | 方辉 郭晓娜 | 25 |
汉代黄河河套区域农业发展与边疆农牧文明的互动与融合 | 王方晗 | 33 |
“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 韩若冰 黄潇婷 | 43 |
运河文化专题 | ||
眼光向下:大运河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 | 王加华 李燕 | 53 |
祖先记忆的再创作:一个运河沿线丝业市镇家族的故事 | 吴滔 | 63 |
明清时期京鲁运河的盗贼及其防治 | 龙圣 | 74 |
运河社会变迁与扬州杖头木偶戏的艺术重构 | 路璐 吕金伟 | 87 |
民俗观察 | ||
并轨:扎根乡村的田野工作与促进变革的行动研究 | 孙庆忠 | 95 |
大禹传说作为中华正统观念中原叙事的意义 ———以登封大禹、启母与少姨的传说与信仰为中心 | 朱鹏 | 107 |
集体化时期的国家动员与民众参与 ———以20世纪70年代淄东万米山洞水利工程“出夫”实践为例 | 刘仁健 | 117 |
民族传统音乐与当代城市精神建构 | 周甜甜 | 126 |
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 | 马滟宁 | 135 |
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能性与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一项基于辽宁省非遗研究(2007-2020)的可视化探索 | 吉国秀 郭晓宇 | 14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