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张怀群.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书法作者是赵贞固[1]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怀群    时间: 2020-4-1 22:31     标题: 张怀群.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书法作者是赵贞固[1]

[平凉日报]2020年3月27日

  1964年至今认为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书法作者阙名

  “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盖上,有“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个隶书大字,楷法味较浓,系典型的唐隶风格。字已被放大、平刻在大景区广场里,成为旅人不可不看的文创作品。石函四面刻有近千字铭文,据考是现存中国古代舍利函铭中最长的一篇,其正书小楷,较同期楷书更多意趣,不乏魏晋南北朝遗风,气韵高逸,笔致婉丽。公众只知是唐代人所书,古意扑面,肃然起敬。但自1964年发现至今的55年间,多认为是无名氏的传世遗墨,不知道作者到底是谁?金石书丹一般在题目之下或文章末尾落款,作者在金石发现之日就被发现了。此石函因篇幅和官职排序所限,书者名并未按常规排在应有位置。

  在题名落款的倒数12行,有“豳州宜禄县尉检校营使汲人赵贞固书”一句,这实际就是石函文字书写者,一目了然,但除了研究者知道外,赵贞固就是书者还不为大众所知,有时候还把“赵贞固书”当作人名全称,疑为少数民族。

  豳州(今陕西彬州市一带)宜禄县(今陕西长武县),“县尉”,多主管治安,“检校”为朝廷外派散官或加官,不事职权,更多具有监督性;营使,或与军事兼军屯田事宜监督有关。其墓碑有“因巡田入陇山”句,应是营田使,监督掌管屯田诸事宜之官,以监督屯田为主。屯田供边防军粮所需。以现代官职对应,赵贞固在长武县行公安局长、军需屯田等监督有关的职责,唐朝县尉也曾负责行政、司法、财政等庶务。汲(今河南卫辉市)人。他应孟诜和邻县安定(今泾川)县县长之邀,以名士兼长武县政府代表来泾川庆贺典礼,和今天旅游节时周边各县去领导庆贺的世情相似。赵贞固赴盛会不仅出席仪式,历史性贡献是写了函名和函铭全文,借此记下了参加庆典的泾州(今泾川)和来自沙州(今敦煌)、豳州宜禄(今彬州长武)、泾阳府(泾州七府之一)、同州(今陕西大荔)、长社(今河南许昌)6个州县的24名朝廷、州县官员和17名高僧姓名。

  不朽的是,石函盖上“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字,是佛舍利身份的证明书,使1300多年后的人一看便知,不需再考。郭沫若说的“舍利石函,贵在石函”之价值在此。

  庆典上共有5位河南人,庆典举办地、安定(今泾川)县长叫陈燕客,颖川(今河南许昌)人;石函铭文作者行司马孟诜是平昌(今河南汝州)人,为朝散大夫、从五品下官衔,此处称司马应指他任过台州(今浙江台州)司马,是兼任的军事官员;还有长社(今河南许昌)县尉窦少绎、安定征事郎行安定县尉窦少微。这并非河南老乡县长请来河南老乡赵贞固,而是赵贞固世为大儒,已忝名流,老乡兼好友孟诜认为只有赵贞固书写石函铭文最理想。 

陈子昂写有《赠赵六贞固》等诗

   写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写有《赠赵六贞固》,诗开篇的文学地域直指泾州:“ 回中峰火入,塞上追兵起。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赵六贞固,应是赵贞固排行老六,唐朝时,人名中的数字表示同祖父母或同曾祖父母兄弟之间的排行。如黄八(黄庭坚)、柳八(柳宗元)、元九(元镇)、李十二(李白)、韩十八(韩愈)、白二十二(白居易)。 

  诗达22行,陈子昂两次从军到西北边塞,在陇上触景生情,写烽火常燃的回中(唐代诗人都确认回中即泾州),以思念在回中地区(泾川相邻的长武)公干的赵六贞固正经历诸葛亮“躬耕亦慨然”、“金石徒精坚”的岁月,同情不得志,“屈身泥蟠,求祿下位”的赵贞固。 

  还写有《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40句长诗,是赵贞固去世后,写与赵贞固、宋之问、卢藏用等的兄弟情。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武则天称帝,陈子昂写了颂武则天的《大周受命颂》、《上大周受命颂表》。武则天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曾于26岁、36岁两次从军西北边塞,使他对边塞形势和西北地理、地望、民生有刻骨铭心的见解和感情。  

载入正史的“方外十友”赵贞固b]


  赵贞固、陈子昂等本是武则天时代的骄子,年轻时命运特征相同,即才华出众,好论辩,却不合时宜,因此不容其高,怀才不遇,而成就了岁寒之交、“方外十友”。 

  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起,赵贞固、陈子昂等10人常郊游于嵩山、洛阳等地,被时人称为“方外十友”,也指唐初不拘世俗礼法的十位好友,是唐初十诗人的并称。方外,世俗之外、世外。 

  《新唐书?陆余庆传》:“(余庆)雅善赵贞固、卢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时号‘方外十友’。”“十友”中,陈子昂文学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杜审言、宋之问为初唐著名诗人,卢藏用、司马承祯存诗甚少;其他5人诗作无存。

  “方外十友”,几乎都人生不俗,史上有名,但赵贞固无传世诗作,为何?并非诗少或诗俗而未传,因天灾人祸一次性毁稿或是主因。赵贞固能得到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等名士赏识,在方外赏游,陈子昂能专门给赵贞固写诗、写碑文,只因十友之才华、学识、人品相当。十友的人生风景,互相折射出各自的人生光芒,史书上也多因记九友而记了赵贞固。

  十友中,陈子昂已述,还有杜审言,杜甫的祖父,进士,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诗圣杜甫比陈子昂小53岁,因与其祖父杜审言、赵贞固等9人为“方外十友”,杜甫仰子昂之高标,曾专程到射洪寻访“诗骨”遗踪,留下了寄志寓情的诗篇,如《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涪右众山中,金华紫崔巍。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双鸿有余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陈拾遗故宅》:“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杜甫也仰慕“同游英俊人”,“盛事会一时”之“方外十友”。

  陆馀庆,以博学称。少与陈子昂、宋之问等交游,举制策甲科。武则天时,擢监察御史,累迁凤阁舍人。玄宗开元初,迁大理卿。官终太子詹事。

  卢藏用,举进士,刑部尚书卢承庆侄孙、魏州司马卢璥之子。授左拾遗,礼部侍郎,兼昭文馆学士。与陈子昂友善,是陈子昂诗文变革的积极支持者。能属文,工草隶、大小篆、八分。书则幼尚孙过庭草,晚师王羲之,八分有规矩之法。有文集三十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 

  宋之问,与沈佺期并称“沈宋”。进士及第,深得武则天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后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五代末宋初,石恪将其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毕构,父亲毕憬,武则天时为司卫少卿。毕构年少时便中进士,后升任中书舍人、吏部尚书、广州都督、陕州刺史、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充剑南道按察使,曾受睿宗玺书嘉奖,后任御史大夫、封魏县男。又任河南尹、户部尚书。逝后追赠黄门监,谥曰景。与司马承祯、李白、陈子昂、王维、宋之问、孟浩然、王适、卢藏用、贺知章为“仙宗十友”。

  郭袭微,三国名将郭淮十二世孙,西魏侍中郭崇五世孙,隋朝大臣郭衍曾孙。陈子昂之友。武则天时,列“方外十友”。官至左拾遗。

司马承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馗的后人。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文学修养极深,善书篆、隶,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命他以三种字体书写《老子道德经》,刊正文匍,刻为石经。

  释怀一,崔颢写有咏其生平的《赠怀一上人》:“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作者: 宁锐    时间: 2020-4-2 07:15     标题: 读《张怀群.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书法》

大云寺发展要兑现,和尚应该虔心把经念。只有香火永不断,游人才会排成串!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