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国际视野下的高原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 [打印本页]

作者: Mason    时间: 2019-12-6 16:43     标题: “国际视野下的高原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

“国际视野下的高原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


  2019年11月30日,由中国民俗学会、青海省社科联、青海省民俗学会、青海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联合主办“国际视野下的高原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成功举办。来自北京以及台湾、广东、广西、贵州、甘肃等省外研究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学者,青海省内各高校的民俗学者、专家及市州的地方民俗研究者共6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俗学会会长、青海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宗福教授主持开幕式,青海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河生花、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冶成福和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朱刚等出席并致辞。
  本次会议从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大视野,聚焦具有鲜明地域与民族特征的高原多民族多元民俗文化,旨在国际视野下观照高原民俗文化,拓展高原民俗文化研究视角,使国内外进一步认识高原民俗文化,推动高原民俗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学术渠道提升高原民俗的文化影响力,同时借助大美青海的人文积淀与多元民俗文化的独特优势,为建设青海文化名省贡献智力支撑。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参会论文37篇,20多位学者在研讨会上做了精彩演讲。讨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地方民俗文化研究有借鉴意义的国际学术话题,如朱刚副研究员用“纪事本末体”式的阐述方式,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化过程及重要事件的前后始末进行了历史回溯,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颇有启示意义的价值论断;赵宗福教授则对跨国界多民族的越南民间叙事诗《昭君新传》作了文献的勾稽爬疏,探析该文献应有的民间属性,凸显了中华文化在亚洲汉文化圈内地影响力与辐射力,认为通过这种文化传播现象,可以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研究高原历史人物传说,具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二是基本的民俗学理论问题研究,如民俗文化学视阈中的仪式分析问题、人类文明史眼光中的萨满问题、民俗信仰中的文化价值与人文特征等。三是昆仑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研究,如赵逵夫先生就楚辞中的“西海”“昆仑”与“於菟”的文化关联“发微阐幽”,阐述南方楚文化与西部昆仑神话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米海萍教授就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的昆仑意象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从而探索了云贵高原民族文化与青藏高原民族文化的关系;鄂崇荣研究员通过对昆仑文化的多地域流动研究,认为昆仑既是多民族追忆祖脉和中华民族不断认同凝聚的象征,也与中华版图不断扩大形成息息相关等等。四是河湟“花儿”、格萨尔文化以及历史民俗、考古民俗、口承民俗、村落民俗、工艺民俗等地方民族民俗事象的探究。整体来看,不论是理论方法探索,还是文化事象研究,参会者都基于细致入微的田野调查和精细分析的理论思考。报告人与听众进行了一场广阔视野下的民俗文化学术对话,收到了较好的学术效应。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