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荐书】吉国秀 |《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10.10) [打印本页]

作者: 凉爽的夏天    时间: 2019-10-11 19:55     标题: 【荐书】吉国秀 |《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10.10)

一、图书信息


书名: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
作者:吉国秀
出版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7

二、作者简介


      吉国秀,女,辽宁清原人,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日常生活实践与中国社会转型、技术民俗学。在《社会学研究》、《民俗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等项目11项。 曾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奖,“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三、内容简介


      作者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延展了传统民俗学意义上的婚姻仪礼范畴,探讨了婚姻仪礼的变迁及其功能转换。作者认为,近20年来传统婚姻仪礼的复兴,是地方民众应对国家权力与社会变迁的一种民间策略。凭借该策略,民众重新组合传统婚姻仪礼,更新社会网络,进而通过社会网络的重构,赋予日常生活以连续性,整合过去与现在的时间体验,获得地方社会的归属感,共同转移和释放社会变迁中承受的压力,最终重新塑造了民间社会。作者提出,民俗事象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是因为它具有守恒意义与追加意义两种意义结构。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突出民众的位置,强调民众的观点和民间知识的合理性,是本书的显著特点。


四、主要结论


      (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
      本书关于清原镇婚姻仪礼的变迁是从配偶选择、订婚仪式以及婚礼三方面逐次体现。

      配偶选择方面,清原镇内的通婚超越了时间变换,成为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择偶模式。这种模式使众多的家庭牵扯进姻亲关系中,增强了个体卷入社会网络的程度,有助于姻亲之间的来往。这种择偶模式让姻亲关系成为构建当地社会网络的一个重要途径。择偶的变迁说明,民众整合了社会网络经历的每一次变化,并且将其作为可以动用的关系资源增添到择偶途径中。同时,民众也愿意加入到择偶途径中,以建构社会网络。

      订婚仪式不仅标志着姻亲关系的正式确立,还意味着家庭在社会网络中节点的增多。尽管订婚仪式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断裂,但家庭采用了复杂的策略,以使他们在变化的环境中保留了原来的实践。订婚仪式在组建姻亲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婚礼的变迁伴随着仪式中角色分配的变更、婚礼参与人的变迁以及社会网络的重建。婚礼仪式中娘家角色受到重视,娘家表演空间加大,这使得原有的姻亲关系重新改写,娘家在姻亲家庭的关系中获得了不同以往的权利与地位。婚礼建构了民间社会日常生活的秩序,也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变更。婚礼参与人的变迁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婚礼的功能已经从姻亲关系的组建延伸到社会网络的建构。多重社会关系的大规模加入,使当前婚礼呈现出的社会网络与此前的婚礼参与人群体有许多不同之处。清原镇每一场婚礼的举行都是对原有社会网络的确认、维护、强化与更新。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民众几乎把当地全部的人际关系都纳入到社会网络中。人际关系共同组建成一个全新的网络在婚礼中出现。通过这个重建的社会网络,民众可以找寻到昔日的稳定感和归属感,并且积极拓展生存下去的机会空间。民众凭借社会网络的重建,回应了急遽变迁的社会。当出现社会变迁时,民众习惯于从社会网络中给汲取力量以应对变迁。由血缘关系与姻亲关系延伸开来的社会网络的作用逐渐增强,而社会网络在择偶、订婚以及婚礼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强化与体现。因此,由婚姻仪礼扩展的社会网络成为新建立家庭社会生活的基础。婚礼提供的公共场合在民众生活中十分重要。亲属关系与社会网络存在于当地民众的观念之中,只有通过特殊的场合和情景,他们才能创建且具体体现。而婚礼恰恰提供了实施的公共情景。正是在婚礼提供的这个公共情景的基础之上,民众才能够重新利用传统的婚姻仪礼,并且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建构重建了地方社会。


      (二)守恒的意义与追加的意义
      清原镇的个案说明,传统婚姻仪礼的复兴并不只是简单的再现,也不仅仅是国家权力退出以后民俗的反弹,而是当地民众对传统仪式的重构。民众通过对民俗事象的再利用与重新解释,努力将日常生活的经验系统化,从而建立地方社会的结构与秩序,这已经成为民众应对现代国家与社会的一个策略性组成部分。而在民众应对策略中,民俗事象被重新解释的那个意义,称其为追加的意义。而与追加的意义相对照的是民俗事象的原初意义,称之为守恒的意义。意义的守恒并不是指它具有不变的,永久存在的性质,而是指它所具有的可以转化为其他意义的混沌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它既可以传承或者转换原始意义,也可以追加其他意义。守恒意义与追加意义是民俗事象跨越时空仍存在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两种意义结构,民俗事象才能够为民众再次解释,重新利用。


      清原镇婚姻仪礼的变迁,不是民众的被动应答,则是民众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展现,是民众理解与解释的结果。民俗的传承需要民俗事象具有守恒意义与追加意义,只有在守恒意义之上民众重新赋予了追加意义,民俗事象才能历经时间与社会的变迁而存在。如果民俗事象不具有守恒的意义,就没有一种可供解释的混沌结构,原始意义的刚性特征就会妨碍民众对民俗事象的重新解释和利用,因而它就会泯灭于时间的流逝。民俗的守恒意义与追加意义也说明,民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传统。民众赋予民俗无所不在的文化意义,重新解释设计、刷新、组合民俗事象,从而使民俗具有创新的性质,满足不同时期民众的心理,取得民众的认同,并且成为民众生活的惯性。


五、评论


      作者突破既往婚礼研究中的封闭自足模式,把仪式与社会结构、仪式的演化同社会变迁联系起来,……理出中国村镇现代约半个世纪婚礼功能转化的脉络,解析了婚礼在社会网络重建中所起作用的消长和变化,走出了自己的学术道路,展现了自己独到的研究创意和学理追求。这一成果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一一刘魁立


论文充分体现出对民众的人文关怀,真正克服了以往民俗文化研究缺少“人”的局限,可以说已将此类课题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也给那些缺乏民间文化眼光的研究者以有力启发。这是一篇具有创新开拓意义和用力甚勤的优秀论文。

一一刘铁梁


      作者突破了人类学常从结构上讨论亲属制度,从文化上理解婚礼诸表征的研究取向,对民俗学学科建设作出了自已的贡献。本文是一篇具有独创性的论文。

一一赵世瑜


      这是一篇创造性地界定研究对象与论题的民俗学博士学位论文。从理论上说,它通过对“民”的实践的重视而使对“俗”的界定获得突破。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一一高丙中



六、图书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资料来源
 五、框架结构
第一章 清原镇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清原镇依托的自然环境:一个典型的辽东山区
 第二节 清原镇:地理位置与名称由来
 第三节 清原镇的社会变迁:置身于其中的参与者
 第四节 清原镇的居民:同质性与异质性
第二章 民间话语中的婚姻仪礼
 第一节 婚姻构成及其地方性术语
 第二节 姻亲关系及其地方性称谓
第三章 民众生活中的配偶选择
 第一节 择偶理论分析
 第二节 清原镇的通婚半径
 第三节 择偶途径的变化与决策模式的转换
 第四节 择偶标准及其变化
第四章 订婚仪式中的姻亲关系
 第一节 订婚仪式的变迁
 第二节 结婚日期的选择与姻亲关系
 第三节 婚姻支付的协商与姻亲关系
第五章 婚礼中的社会网络
 第一节 清原镇婚礼的变迁
 第二节 婚礼中的角色分配与姻亲关系
 第三节 婚礼中的冲突与姻亲关系
 第四节 婚礼参与人与社会网络
结论
 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
 二、守恒的意义与追加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英文目录

撰      稿:常莹莹
图文编辑:常莹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fK-15dG7fY8bnIfw8h7pA

作者: 凉爽的夏天    时间: 2019-10-27 18:29     标题: 【荐书】邵凤丽 |《朱子<家礼>与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实践》(10.13)

图书信息
书名:朱子《家礼》与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实践
作者:邵凤丽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一、内容简介


      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的发展,深受朱子《家礼》的影响。作为生活礼仪范本,朱子《家礼》创制了经典祭祖礼仪模式,并被宋代以来民间社会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模塑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形态的重要文本。本书从历史民俗学的角度切入,对朱子《家礼》文本与民间祭祖礼仪实践关系进行研究。作者首先梳理中国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然后分析朱子《家礼》在宋代形成的原因,以及它所创制的民间祭祖礼仪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解析朱子《家礼》与民间祭祖礼仪实践的关系。在综合分析之后,本书归纳、总结经典礼仪文本与民间祭祖礼仪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民间社会的能动性。


二、主要结论


      1、朱子《家礼》与中国祭祖礼仪传统

      《家礼》祭祖礼仪模式产生于宋代,是宋代剧烈社会变迁中儒家思想复兴的重要途径和表现,也是解决宋代民间家族礼仪发展需求的方法。在“礼下庶人”的宋代,庶民家族随着自身力量的壮大,冲破传统礼制的束缚,获得了祭祖的文化权利。在庶民祭祖礼仪问题上,朱熹全面、深入地总结了张载、二程、司马光等人的祭祖思想和理论创见,开创性提出尊重古礼、援俗入礼的新型祭祖主张,创制了《家礼》祭祖礼仪模式。在新型祭祖礼仪模式的创建过程中,朱熹特别强调要将古礼和时俗有机融合,既沿袭古礼传统,又对其进行适应性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庶民家族祭祖礼仪发展的需求。

      朱熹生活的时代,庶民家族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民间社会,在不断获取社会地位的同时,他们的礼仪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且表现形态纷乱无序。如何引导、规范庶民家族礼仪问题,是当时文人士大夫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朱熹看来,庶民家族礼仪问题不限于礼仪本身,也关系着家族形态、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和国家基层管理等问题,于是他要在前人已有的理论主张基础上,将这个问题继续推进,并且付诸文字,形成可以被直接运用于民俗生活,建构起他所期待的生活范式的理论主张。朱熹通过创制《家礼》,从理论高度为祭祖礼仪的推行提供保障,引导祭祖礼仪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尊卑有序的庶民家族生活秩序的形成。

      在中国祭祖礼仪发展历史上,《家礼》祭祖礼仪模式的提出,改变了祭祖礼仪专属社会上层的分层特性,实现了祭祖礼仪的庶民化、普世化。《家礼》为庶民祭祖礼仪提供了参考文本,指明了祭祖礼仪的未来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宋明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祭祖礼仪是在《家礼》祭祖礼仪模式框架下运行和发展的。


      2、《家礼》与祭祖礼仪文献书写系统
      作为家族礼仪经典文本,朱子《家礼》创制了经典祭祖礼仪模式,并被元明以来民俗社会接受和广泛使用。《家礼》对传统祭祖礼仪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以《家礼》文本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分层明晰、结构严谨的《家礼》祭祖礼仪文献书写系统。按照社会分层不同,以及在《家礼》祭祖礼仪社会推广中地位、功能的差异,可将《家礼》祭祖礼仪文献书写系统分为国家礼典、文人礼书和民间日用知识读本三个主要类别。

      国家礼典是涵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国家意志,意在指导和操控民俗礼仪生活的发展方向。《大明集礼》《明会典》《大清通礼》等国家礼典对《家礼》的肯定、吸纳,赋予了《家礼》国家礼典的特性,为《家礼》在全社会的广泛流传夯实了基础。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能够在国家权力和普通民众之间、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之间起到知识传递、文化传播作用的是文人阶层,他们对《家礼》的注释与阐发,为《家礼》推广到民俗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家礼》走向民俗生活时,它经由国家礼典确认了话语权威,辅以文人礼书的理论支撑,所缺乏的是一种可以直接与民俗生活实践相对接的途径。这时,以服务于日常民俗生活为目的的日用知识读本成为祭礼知识下移的重要路径。

      《家礼》祭祖礼仪文献书写系统以三分层的方式将整个礼仪系统进行有序划分,三分层之间既相互区隔,具有明显的社会分层特点和价值取向差异,同时又相互依存,逐步推动《家礼》祭祖礼仪知识的下移,最终共同协助《家礼》祭祖礼仪文本来规范庶民家族祭祖礼仪实践。


      3、朱子《家礼》与民间祭祖礼仪实践
      在《家礼》走入民俗生活时,人们试图按照朱熹所设定的祭祖礼仪模式来实践礼仪,建构新的生活秩序,但在将《家礼》文本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接时发现,生活的多元性远非《家礼》一个固定的礼仪模式所能涵盖,朱熹的祭祖礼仪设想无法直接被运用到实践中,现实生活的多元性对祭祖礼仪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家礼》文本出自于朱熹建构新型生活秩序的理论设想,具有普世性价值和意义,但它忽略了地域文化小传统的特殊性。在将《家礼》推广到地域社会并与地域文化传统相结合时,很容易产生摩擦与不适应。不同地区家族在接受《家礼》时都进行了适应性调整,表现出强烈的具体时空下的区域人群能动性,并呈现出地域性特点。

      徽州地区家族积极倡导遵循《家礼》祭祖礼仪模式,模塑徽州地区家族祭祖礼仪形态,使得徽州地区成为实践《家礼》祭祖礼仪模式的典型。在拥有发达的教育、经济和宗族制度的背景下,再加上朱熹与徽州的特殊关系,徽州人怀着强烈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和优越感,主动提出要严格按照《家礼》文本规定来实践祭祖礼仪,确保徽州地区的祭祖礼仪实践符合《家礼》文本要求。徽州地区家族非常积极地主张祭祖礼仪要遵循《家礼》文本,但实践表明,《家礼》为徽州祭祖礼仪提供了基本框架,每个徽州家族在举行祭祖礼仪时,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其家族文化特征。无论是祭祖时间的选择,还是祭祀对象的确定、仪节的增损、器物祭品的备办,都有鲜明的家族性。

      与徽州人特别强调要将祭祖礼仪实践与《家礼》文本保持一致不同, 福建地区宗族没有突出强调祭祖礼仪要遵循《家礼》文本,而是从服务民俗生活角度出发,将《家礼》内容直接融入祭祖礼仪实践当中。福建是朱嘉生活、为官、讲学的地方,也孕育了《家礼》祭祖思想。福建地区的祭祖礼仪受到《家礼》文本的直接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在民俗生活中长期酝酿、逐渐产生的,伴随着民俗生活的发展而不断衍化。

      在徽州、福建以外,人们从法定经典礼仪文本的角度解读和接受《家礼》,将其作为祭祖礼仪实践的指导范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家礼》祭祖礼仪模式对民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即使没有直接接触《家礼》文本的部分家族,他们的祭祖礼仪实践也在民俗生活的浸染中受到了《家礼》祭祖礼仪模式的影响。

      从《家礼》文本与祭祖礼仪实践关系的角度看,《家礼》 文本创制了一个典型的祭祖礼仪模式,模塑了传统社会祭祖礼仪基本形态,但在《家礼》文本指导、规范民间祭祖礼仪实践的过程中,家族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也影响了民众对《家礼》文本的接受方式和态度,即民俗社会对《家礼》祭祖礼仪模式的接受具有能动性,它们要在特殊的地域文化氛围中接受《家礼》,必须将《家礼》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在保持其原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家礼》祭祖礼仪模式,用以规范祭祖礼仪行为,建构、维护家族生活秩序。因此,不同地域家族在使用《家礼》时,都遵循了秉持祭祖礼仪基本模式整体不变和操作方式可变的原则,在变与不变的调整过程中将《家礼》祭祖礼仪模式融入地域家族礼仪文化建设中,发挥礼仪文本对祭祖实践的规范、指导作用。


三、学者评价


      邵凤丽博士修改博士论文为专著出版,虽然缺少了博士论文中很出彩的当代徽州调查部分,但集中探讨了《家礼》文献与各地家族祭祖仪式的主题,在历史民俗学研究上做出了贡献。……家族文化是古老的文化,也是正在活跃的社会文化,我们理解与研究中国必须深入了解中国人的根脉意识,对于祖先的祭祀与礼敬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是传承民族文明的特别方式。我们礼敬祖先,我们尊重历史,我们期待未来!

——萧放


四、作者简介


      邵凤丽,女,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民俗研究》《文化遗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文史知识》等报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朱子<家礼>与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实践》、《写给儿童的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礼仪》、《我们的传统节日(春夏秋冬)》、《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节气》、《我们的礼仪》(第一作者)等,编著《满族传统礼仪》。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一项及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先后获第三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会生命树奖”、辽宁省“家庭家教家风”高层论坛征文二等奖等。


撰      稿:张国莉
图文编辑:张国莉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cNWTp_3r4WuXvjhiZwxIg

[ 本帖最后由 凉爽的夏天 于 2019-10-27 18:33 编辑 ]
作者: 凉爽的夏天    时间: 2019-10-27 19:14     标题: 【荐书】江帆主编|《中国民俗记忆系列丛书》(10.19)

      勾勒中国民俗文化镜像,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民俗记忆系列丛书》



入选《2019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

荣获2019年第一届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大赛入围奖


一、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民俗记忆系列丛书》
主编:江帆
作者:黄旭涛 祝秀丽 詹娜 尹忠华 隋丽 邵凤丽
出版社: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

二、丛书简介


      本套丛书由民俗学领域的学者江帆教授主编,写作团队为当下在中国民俗学界活跃的教授、副教授等学者,他们分题担纲,以科普的行文风格撰写,以“大家写小书”的形式为出发点,将内容庞杂但有趣的中国传统文化凝练在色彩鲜明、活泼生动的绘本式图画中,用轻松活泼的语言叙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民俗故事,为青少年读者展现属于我们的民俗记忆,告诉青少年,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值得我们尊重、骄傲并加以传承。

      丛书首批七本:《我们的出行》《我们的居住》《我们的饮食》《我们的服饰》《我们的节日》《我们的礼仪》《我们的节气》。上述内容涉及我国传统民俗的几个显性领域,聚焦我国传统民俗斑斓景观中的这几个亮点,将其清晰放大,撷取正在发生的、行将消亡的、消亡未久的这部分常见的生活类民俗,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和绘图,讲述这些民俗事象生成的原因、本质特征、社会功能、传承特点、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深蕴其中的文化内涵,将读者引向温馨的家园乡曲中,重温熟悉的民俗故事,以文化之眼洞察民俗之美。

三、作者简介


      (一)丛书主编
      江帆,女,教授,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东北区域民族与文化、生态人类学与民俗学、民间文学及传承人研究。近十余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要著作有《生态民俗学》《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山林·人·文化——辽北山区生态民俗与可持续发展》《民间口承叙事论》《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合著)《中国民族村寨调查——沈阳锡伯族新民村》(合著)等。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说部一一叙事类型的文化透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节日志”子课题多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城市新移民及其对策研究”子课题等。其中《生态民俗学》《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谭振山故事精选》三部著作先后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论文《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一一以故事家谭振山叙事为对象》获中国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一等奖。

      (二)《我们的出行》 作者
      黄旭涛,女,山西盂县人,民俗学博士,2014-2015年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天津市社会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文化社会学、民间文艺学。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著作《晋阳民间艺术》、《民间小戏表演传统的田野考察》、《我们的出行》,在《民俗研究》《文化遗产》《民族艺术》《江西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三)《我们的居住》 作者
       祝秀丽,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副教授,辽宁辽中人。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民俗学硕士学位,师从乌丙安教授、江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民俗学博士学位,师从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主要从事民间文学、文化传播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现当代包公民间传说的共时性研究”等课题,撰著作《村落故事讲述活动研究》、《聆听黑土地上的古儿》、《我们的居住》,论文30余篇。2018年,受聘为中国文联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辑专家委员会“民间传说组”专家。同年,入选新一届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四)《我们的饮食》 作者
      詹娜,女,满族,1978年11月生,辽宁本溪县人,民俗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民间文艺学、文化社会学。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副主编、参与撰写著作十余部。学术专著《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金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文化部、省教育厅等各类国家级、省级项目20余项。先后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沈阳市拔尖人才”。现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辽宁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库专家、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咨询专家等。

      (五)《我们的服饰》 作者
      尹忠华,女,1982年出生,辽宁大学民俗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乌丙安、江帆教授,副高职称,工作于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非遗保护部主任,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调研、传承、保护等工作。主要代表作有个人图书专著《我们的服饰》,发表论文《在创新中保持传统,在传统中与时俱进》《反观非遗申报的“韩国节奏”》等120余篇,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职业教育重点课题、省社科联等多项课题研究。2017-2019年度,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汪秀霞、古渔雁民间故事刘则亭、凌源皮影戏刘景春)获全国3个优秀。

      (六)《我们的节日》作者
      隋丽,女,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海城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故事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美学学会理事。2008年获辽宁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同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交流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方少数民族民间叙事、民俗学。著有《现代性与生态审美》、《满族说部研究:叙事类型的文化透视》(合著)、《我们的节日》,编著《满族传统婚礼》、《民间故事家张文英故事选》等,在《民族文学研究》《西北民族研究》《山东社会科学》《求索》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曾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奖励。

      (七)《我们的礼仪》、《我们的节气》作者
      邵凤丽,女,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民俗研究》《文化遗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文史知识》等报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朱子<家礼>与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实践》、《写给儿童的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礼仪》、《我们的传统节日(春夏秋冬)》、《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节气》、《我们的礼仪》(第一作者)等,编著《满族传统礼仪》。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一项及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先后获第三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会生命树奖”、辽宁省“家庭家教家风”高层论坛征文二等奖等。

撰      稿:邢天月
图文编辑:邢天月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Vt-355cwGgZHgbuX1kkMA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