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张怀群)西汉临泾县和安定县,东汉安定郡、北魏泾州原创治所在泾川还是在镇原?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怀群    时间: 2019-8-15 15:16     标题: (张怀群)西汉临泾县和安定县,东汉安定郡、北魏泾州原创治所在泾川还是在镇原?

西汉临泾县和安定县,东汉安定郡、北魏泾州原创治所在泾川还是在镇原?至今还是一笔糊涂账。
    是清朝的《镇原县志》把西汉临泾县、东汉及晋安定郡治所写在镇原西二里
明代《平凉府志》镇原:“汉临泾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
清朝《镇原县志》卷一《古迹》:“临泾故县,在县西二里,西汉县、东汉及晋安定郡即此。”
《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九《泾州直隶州》古迹条:“临泾故城,在镇原县西二里,汉置,属安定郡。更始末,方望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居临泾。更始遣李松等击灭之。后汉移安定郡来治。建安十八年,曹操自长安围安定杨秋,以城降,即临泾城也。晋仍为郡治。后魏初,于郡置泾州。《魏书·地形志》,泾州治临泾城是也,后移州治平凉,又移治安定,而临泾县废。隋改治秋谷县。后复曰临泾。”
《大清一统志》:“临泾城,在县西二里。镇原县,本古临泾之地,历代诸志可考”。  
今人王仲荦《北周地理志》泾州条:“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五十里。”
2005年3月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临泾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东汉为安定郡治。《后汉书•刘玄传》建武元年(25年),方望与安陵人弓林,‘乃于长安求得(定安公)婴,将至泾临居立之,聚党数千人,望为丞相,林为大司马。’东汉移安定郡治此。北魏后废。”
问题:清朝《镇原县志》说,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至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东晋(317年-420年)的534年之间,临泾县治所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东汉的安定郡治所也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大清一统志》抄了淸朝《镇原县志》,也如此说。明朝《平凉府志》和今人王仲荦《北周地理志》说,汉临泾城在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没有说东汉、两晋的临泾县和安定郡治在何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说,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至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东晋(317年-420年)的534年之间,临泾县治所在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东汉的安定郡治所也在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
综述,今镇原县城西二里、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3个地方是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至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东晋(317年-420年)的534年之间的临泾县治所,也是东汉至晋的安定郡治所。
原创临泾在泾川
祝世林:《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1997年1月)
张怀群:《北魏临泾古墓及墓志铭在泾川南塬发现,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张怀群《泾川与世界遗产:西王母圣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1月)
张多勇:《历史时期临泾县地望变迁考察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西汉安定县不在泾川

祝世林:以班彪《北征赋》为证据。“西汉定安定县在镇原境。”(《平凉古代史考述》)
张多勇:以班彪《北征赋》为证据,又现场考察、比较3座汉城遗址之后认为“镇原县开边乡张庄汉城遗址在镇原县西北23km位置,距安国镇油坊庄也较近,约50km(鸟距),当为西汉安定县遗址。” (《历史时期临泾县地望变迁考察研究》)
《辞海》:安定郡,“郡名。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县地。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东晋又移置安定(今甘肃泾川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时又曾改泾州为安定郡,至德初改保定郡。”
《辞海》:“安定,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北,东汉废。十六国时复置。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名保定。十六国至隋,曾为安定郡治所。又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所。
《百度百科》:“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村。东汉废。东晋复置,为安定郡治。十六国时,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唐至德元年(756)改名保定县。”
1982年10月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西汉、东汉临泾县,标于泾河支流——洪河河谷北岸,相当于今天甘肃镇原县曙光乡川口村遗址的对岸地方,将今天泾川县城所在地标注为安定县。
问题:今镇原县曙光乡川口村遗址的对岸地方、今镇原县开边乡张庄汉城遗址是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至东汉(公元25年-220年)334年间安定县治所。

北魏泾州治所在镇原县上肖镇万俟沟圈
王荫槐先生认为:“今泾川县北30km的万俟沟圈遗址为北魏时的泾州治所” (王荫槐(《浅议泾州遗址与北南石窟寺的关系》《北石窟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问题:万俟沟圈遗址在镇原县上肖镇,胡太后父亲胡国珍墓在此。北魏时期万俟丑奴于高平自称天子,设置百官,年号神兽,是为神兽帝。孝昌元年(525)四月发生了当原(党原)之战,即北魏万俟丑奴与崔延伯之战,《魏书·崔延伯传》记:“延伯既破秦贼,乃与宝寅率众会于安定,甲卒十二万铁马八千,军威甚盛。丑奴营于泾州西北七十里党原城……(延伯)伐木造大牌,内以铁锁相连,使强兵负之而趋,号牌城,乃自泾州沿原北上。”今镇原县上肖镇与泾川县荔堡镇界的居民交错而居,因昔时本是一地,以私有耕地方位而在1949年之后登记为两县居民。古之临泾、泾州,今之泾川县、镇原县,纯粹分开你我也难。但北魏泾州治所原创地关系中国北魏历史的真实性,因为因北魏泾州治所原创地而载入中国正史的重大事件太多,其发生的条件不可轻视。

问题综合:西汉至北魏,今日泾川地面上或泾州故城内,既没有临泾县治所,也没有安定郡治所;既没有安定县治所,更没有泾州治所

综合上述问题:祝世林先生于1990年代、张多勇先生于2011年代研究西汉以来的临泾县城、东汉以来的安定郡治所北魏泾州原创治所在今泾州故城水泉寺。张怀群2000年代研究出版泾川境北魏临泾侯内史家墓和墓志铭,今泾川县北原、泾河川、南原以南皆古临泾县地成果。
除此,从上述问题的字面看,问题出自明清以来的地方志记载和今人的文字,结论很矛盾,即使肯定泾川有西汉临泾县、安定县,东汉安定郡、北魏泾州治所,又被另一个结论否定。结论也不是以在原地出土的刻有县名、治所名字样的金石等物质文本为刚性证据。也只交代了治所地,但无力交代各县县界,也无力交代历史大事件必需的原地、原路。如此,造成的书面事实是西汉至北魏的648年期间,今日泾川地面上或泾州故城内,既没有临泾县原创治所,也没有安定郡原创治所;既没有安定县原创治所,更没有北魏泾州原创治所,648年内的泾州故城水泉寺是乡野,泾川境大片国土属哪县辖属也未交代,泾川地域成了中国版图中无政府辖属的“黑地”,泾川成了独立王国、世外桃园。如果说临泾县、安定县是大县,辖今泾川县地,但现代以来却把安定临泾的王符、胡姓等名人籍贯、“天下胡姓出安定”品牌统统记在镇原名下,名人籍贯没商量。
但是,在水泉寺这个3000年“历史小村”和今日泾川地面上,却发生了载入中国史册的诸多大事,数十位皇帝来此或有缘;留下了刘玉林先生调查的商周至汉至明的泾州故城,故城内外留下了载入史册、天下有名的北魏王母宫石窟、北魏南石窟、敕赐北魏嵩显禅寺、北魏二碑,留下了汉代官印、铜器,数量可观的佛造像、佛像窖藏、北魏舍利石函等。北魏临泾侯内史家墓和墓志铭也在泾川发现。
各个结论,均有根据,写者无一信笔,艰辛或辛酸自知。但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结果却是不能让时代满意的结果。特别是明朝《平凉府志》、清朝《镇原县志》(《大清一统志》抄《镇原县志》)写临泾在镇原,并非有郡县原创治所原地出土的刻有郡县名字的金石等刚性证据,也非当地全体人的共识和意志,或是写者一两个人的心愿,只有写者知。

临泾,因水为名

只要从地名学切入,把临泾县名诞生的一刹那,即把原创的朝代、原创的本义、原创的原因、原创的根据紧紧抓住不放,就足够了。这也只有临泾县诞生的那一瞬间、西汉那一位或若干位命名者知其初衷,命名之后不必再怀疑其原创时的特指性。正如人出生后有以出生地、出生处取名者,只有父母知道,以后走到天涯海角,一般不再更名,也不改原创名成因。地名中以山水、姓氏取名者很常见且通俗易懂。地名学与地理学、语言学、历史学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名由语词构成,从词汇学、词源学、文字学的角度,对地名进行语词分析,临泾属于描写自然景观的、属于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之类型(如海岸、河道、湖泊等)。地名是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特定包括特定的主位、特定的范围、特定的时间,也就是特定的时空。
临泾,近泾河。泾州古城距泾河1里,临泾县诞生时因泾水而原创县名。西汉临泾县原创地因此在今甘肃泾川县。因为镇原县城距泾河140里许,临蒲河。屯子镇距泾河90里许。镇原曙光川口村距泾河80里许,在洪(横)河川。如此而已。
我们天天都在讲文化自信,我们要坚信西汉时的祖先至少不会比我们笨多少,至少熟悉汉字,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要坚信西汉时的祖先对汉字是敬畏的,对汉字本义、汉字组成之词的原义的运用能力是及格的,他们绝对深谙对汉字组成的名词的特指性、专用性、权威性是不可以讨论的,对安定郡每一个县的县名原创是严肃的,而不是苟且的。在立郡设县的第一时间的特定情况下,县名字义是直指、是特定的、唯一的,没有第二种解释。泾,当然指泾河。临,指近泾河。也非指邻泾州、泾川县域(如陜西因在河南省陕县以西而名),因为当时泾州、泾川建置还未问世。如果对临泾这两个汉字的本义和特指之义在两千多年以后还要讨论,诚如今人怀疑河南河北之河是否是黄河?湖南湖北之湖是否是洞庭湖?如果临泾县原创时在镇原,为何不依镇原县境的蒲河、茹河、洪(橫)河而原创为临蒲、临茹、临洪(橫)?如果是因为泾河入了《诗经》,全长455.1公里(蒲河全长204公里、茹河全长171公里、洪(橫)河全长187公里),名气从商周起就远远在蒲、茹、洪(橫)河之上而取泾,这要有西汉时的文献作证,否则也只能是猜测。这正如把古泾州和金朝起名的泾川县原创名如果定为蒲州、蒲川县、茹州、茹川县、洪州、洪川县一样,是很荒唐的。至于原创即隋以后的临泾在镇原,那是地名迁移,大家懂得。
对以泾水为州名、县名,史书有载:《通典》:“后魏太武帝置泾州,盖以泾水为名”。
《元和郡县志》载:“后魏太武帝神麃三年于此治泾州,因水为名”。
《元和郡县志》载:“保定县,上,郭下。本汉安定县地,今临泾县安定故城也……属安定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泾州。至德二年改保定县。泾水在县东一里”。(注:因安史之乱厌恶安禄山之安而改安定为保定),唐代的保定县就在汉安定县地,汉临泾县在汉安定郡故城,汉安定郡故城就在唐保定县。泾水在唐保定县县东一里,这句“泾水在县东一里”,给原创临泾县城址划出了刚性界线,古今未变。
《太平寰宇记》:“《晋太康地志》云:安定郡领临泾、朝那、乌氏、鹑觚、阴密、西川六县,属雍州。及魏神麃三年于此置泾州,盖因水为名”。
我在《泾川文化遗产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6月)中撰文认为:临泾原创之意,无论如何分析都是临泾水之意,这种临水地名从古至今在中国存在的例子很多,世人皆知,如临汾临汾河,临澧临澧水,临漳临漳河,临汝临汝河,临沂临沂河,临武临武水,临沭临沭河,临湘临湘江,临洮临洮河,临夏临大夏河,临泉临泉河,临桂临桂河,临颍临颍河。如果临泾地名原创时在镇原,镇原县城临蒲河,就是临蒲。
行文至此,临泾县原创地和原创地名之论己经完成。本文盖因泾州故城出土有汉代3枚官印和数百枚汉币及汉代遗址;泾川太平镇发现有北魏临泾县域的墓和临泾民、临泾侯内史、北魏临泾县中原在今泾川南原之文字记载的墓志铭,泾川存在北魏临泾、安定字样的北魏二巨碑;有北魏宣武帝元宏敕赐的安定临泾古城南山之嵩显禅寺和碑记;有写回中就是泾州、汉武帝多次到泾州拜王母的出自《全唐诗》的咏史诗,有因汉武帝通回中道、拜王母而形成的汉乐府《上之回》宋代考证碑、诗碑在泾川而不在镇原等等刚性之证据未被明朝以来写临泾的写者所引用。如果本文不强调,作为临泾的定性史料,或许长久被视而不见。还有西汉安定县不在泾川,北魏泾州治所在镇原县上肖乡万俟沟圈,需要重述泾川出土的相关文物、泾川发生的重大历件的地理方位和交通条件等材料。如此,特赘述如下。

泾川临泾故城出土有汉代3枚官印和数百枚汉币

一. 汉“别部司马”印,1984年,在水泉寺泾州临泾故城东城壕的山坡上发现别部司马墓,出土铜印“别部司马”印、西汉后期剪轮五铢和直一小钱200多枚,另有货布2枚、大泉五十数枚,其年代当在西汉末年或两汉之间。(刘玉林《甘肃泾川出土的古代官印》《文物》1988年第1期)别部司马,中国汉代官职名。汉有军司马,为大将军属官。大将军营(即大将军直属部队)分五部,每部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秩比千石。不置校尉之部,单设军司马一人。其余将军领兵征伐时,所属也有司马等官领兵。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二. “汉率善羌长”印1965年,在水泉寺泾州临泾故城出土“汉率善羌长”印,是东汉羌族自治官吏的官印。(出处同上)
“汉朝对羌族归附的许多部落首领多封官授爵,有王、侯、君、长等。同时颁发印绶,有铜质、银质、金质等。“汉归义羌长印”为1953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乌什喀特古城遗址中发现。这枚印章应该是当时汉朝颁发给新疆南部地区古代羌族首领的印章,也是汉朝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的见证。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1965年甘肃泾州古城内水泉寺村曾出有一枚“汉率善羌长”印。铜质,印面为方形,驼纽,通高2.6厘米,厚1.1厘米,边长2.4 厘米,印面阴刻篆书“汉率善羌长”五字。该印印纽为驼,但羊和骆驼都带有少数民族官印的特色。印的大小、印面形状都相差不多,而印文中的“汉”、“羌长”三字几乎完全相同,由此推断两印可能为同一时期的印。根据“汉率善羌长”印的出土情况,该印的年代较易确定。该印的出土地在汉代时属安定郡,根据史书记载,安定一带羌人活动频繁的时期是在东汉,主要是汉羌之间的战争。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春,安定降羌烧何种反,郡兵击灭之”,“羌既转盛,而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徙衙”,帝永和六年(公元142年),“冬,十月,癸丑,以羌寇充斥,凉部震恐,复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翊”。从永元十四年至永和六年这四十年间,汉羌战争持续不断,安定郡频遭战火,致使郡治两次迁移。汉羌战争对东汉的国力损耗极大,东汉政权不得不采取一些招抚政策,“汉率善羌长”印可能是在这种情况下封赐给羌族某部首领印,也极有可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从其他类似授印规制来看,东汉时期赐予少数民族的官印似已有统一形制,印文所采用的字体、铸印材质、大小规格、印纽等都体现了出了官印的一致性。“汉归义羌长”印的特征基本符合了上述一批东汉印的特点,因此可以断定该印的年代为东汉时期。”(360个人图书馆)安定郡东汉时迁至泾川,除文献记载外,该印是刚性证据之一。
三. 汉“广武令印”,1982年,水泉寺泾州临泾故城西1.5km处出土汉“广武令印”,“长宽2.5cm, 铜质, 方台状, 背桥形纽。印文为阴刻篆书“广武令印” 四字该印形制规整小巧,是汉代官印中的珍品为研究汉代官制及泾川建制的重要实物资料。” (魏海峰《泾川馆藏文物精华》2018年8月)
问题:如果西汉安定县、东汉安定郡与县不在水泉寺,临泾县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或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3个地方,水泉寺仅是村野, 以上汉朝的将军官印、东汉朝廷封赐给羌族某部首领的官印、汉代县长官印为何不在镇原县城西二里、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而在泾川水泉寺泾州古城出土。

泾川出土有比泾川南石窟寺之碑早三年的北魏临泾民、临泾侯字样的及北魏临泾县中原在今泾川南原记载的墓志铭和北魏临泾县域中部的墓

2001年6月21日,我带队田野调查,在泾河之南的原区太平乡三星村发现北魏临泾古墓和墓志铭,铭共三砖,大小如汉砖。当时我用胶卷相机拍了照片,又拍了共约5000页砖和墓址照片。即通知县博物馆收墓志铭、小陶碗藏于馆,5000余墓砖存太平乡三星村大岭上。
    2001年4月,泾川县太平乡三星村大岭上某农民在现住的庄基旁申请到一处住宅地皮,在修平院内地基时,发现一古墓,墓墙呈正方形,长宽均为5米,上如蒙古包穹顶,砖头衔接处极其坚固。据农民讲,内有一床靠北墙,床有一尸骨,骨节极长,墓中间与南墙无床,又发现一小陶碗。墓道向南约5米长,墓门处发现墓志铭三砖。
    农民为寻陪葬宝物,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气力,才把古墓穹顶打开,一点一点拆取砖头,再将墓穹顶、墓墙全部拆除,砖头码在院内,另有残砖两大堆在大门外堆放,共约5000页,可装满3辆货车。
    墓志铭为魏碑正楷书法,有“石门十三品”之书法遗风,铭文为浅刻白色涂字,部分字辩认不清,现按三砖每行字数照录(竖改横)如下:
    第一砖
    恭惟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临泾民王明生
    积业精微二尊并背不能殒没偷囗从礼仰
    先灵坟域分散府悼不孝罪累三千哀茕劳
    感启诚遂迁众栖集葬中原诞窗高累飞魂
    天课归厥祖难囗出自太原裘在石囗爵班朝自内参
    华佩冰封临泾侯内官受任遂乃
    第二砖
    马鞍饮祖王吞乐散囗贤囗上泰
    始自马年为不致进军生父琐珠
    为行端囗囗有金誉时年铨举为
    州郡州正春秋未高疾症卒亡回
    第三砖    .
    新(域)故改动三世并母囗氏有弟伯通
    一时合葬集为祖坟塔周回方遄东
    齐三冢西至王营南接北坎北盖泾
    水闲黎囗居皆是王薅刊石立
    铭记之云兮
    首墓户邢殷苏孙
“首墓户邢殷苏孙”7字为第二人所书。(张怀群《泾川与世界遗产:西王母圣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1月)
2019年7月27日,经我们18年间多次讨论之后,泾川大学问家、可信口回答中国古籍内容和传统文化典故的王金生先生对铭文作了翻译:
     泾川太平镇三星村出土北魏墓志砖铭文今译
文/王金生

第一砖:
时在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西历507年)。临泾县民王明生,勤奋向学,经术精深洞彻,双亲相继辞世,(民生)以不能以己身代之为憾。只能趁冬暇祭奠如仪。鉴于王氏先代坟茔分散,祭悼不周,(不能尽礼)罪孽莫大。故倡议族人(将分散之坟茔一一动迁,使灵骨栖集葬于临泾之中原,愿先人魂兮有灵,蒙天地恩德,归来于新茔)。
王氏初祖,字讳难稽,郡望出于太原,后有王裘,以石门立功得赐官爵,供职朝廷,固才华出众,品德高洁,受任临泾长史,遂移居临泾,对太原之祖只能遥祭。
第二转:
(明生)祖父王吞乐,囗散敬贤,性情平和。父琐珠行为端庄,驰誉朝廷,被铨举为州正之职(相当于今省部级),惜英年早逝,痰症早亡。
第三砖:
(琐珠)灵回新域,故改造三世葬式。与母某氏之弟名伯通者同时合葬。是为祖坟。建塔于中,平面形如“回”字。族人祭扫极为方便,新茔东与三冢平齐连接,西接王营,南到路边土坎,北边頻临泾水,此范围内都属王氏庄园,刊石铭记以为标识。
负守护墓者:邢,殷,苏,孙。四姓。

临泾县民王明生初祖字讳难稽,郡望出于太原,后有一位先祖名王裘,以石门立功得赐官爵,供职朝廷,因才华出众,品德高洁,受任临泾侯之长史(秘书长),因此移居临泾。明生祖父王吞乐,未做官。明生父亲琐珠被铨举为州正之职(相当于今省部级),惜英年早逝,明生迁父母灵骨至新坟域,又与舅父伯通合葬。是为祖坟。中间建塔,平面形如“回”字。
该墓原址在太平乡的南部边沿,南临黑河,近临沟壑,沿沟有一条半边胡同,即古时大道,农民在古道北,依次修建了座北向南的半明半暗庄基,约几十户,有百年以上历史,古墓在现还住人的庄基之间。墓之四址记载与今日地形几乎无变化,完全可照应清楚,特别是“东齐三冢”,证明如今的太平乡三星村境北魏时有高大的三冢(汉墓或是民生祖上之墓),“三星”应是“三冢”的音转。“西至王营”,证明在太平以西、高峰寺一带有“王营”即驻军之地或是明生祖上领兵兵营;“北盖泾水”就更清楚了。“南接北坎”,即古墓(农民庄基)南是大路,路之南是山洼与沟壑的北坎,沟口即黑河川,川南是灵台县什字原。
     东至三冢,距离不详。西至王营(高峰寺)约5公里,南边北坎在100米许,北至泾河川约12公里,即今太平镇太平关、大岭上至罗汉洞乡何家坪村的泾河南岸的山川地域都属王氏庄园,负责守护墓者有邢、殷、苏、孙四姓人家,应是经营山庄的农户。这座北魏墓和墓志重要性有四。
重要之一:临泾是临泾侯的封地,汉至北魏临泾县县域区划变动不大
王氏祖上是太原王姓郡望,因王裘有功升迁至某临泾侯封地临泾(今泾川),任临泾侯之长史(秘书长),定居临泾。临泾侯是谁,不知。何朝代的临泾侯,不知。但从“先灵坟域分散府悼不孝罪累”“新(域)故改动三世并母囗氏有弟伯通一时合葬集为祖坟”看,改造三世葬式指舅父也入了祖坟,而非三世祖坟。祖坟内是否有王裘墓,未详。王裘可能是曾祖父以上之先祖,故难考世系。王裘何时从太原来临泾侯的封地临泾任职并定居泾川,时亦难考,因此铭文未记。如在北魏当朝或早北魏一二百年,是能考清的。考不清,其间当历数百年,此为汉、魏、晋的临泾侯或有可能。不知名的高官被封为临泾侯,是“公侯伯子男”中的公爵之后的第二等爵位侯爵,(建南石窟寺的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西将军泾州剌史奚康生仅是开国男,第五等爵男爵)临泾县是他的封地,可见临泾县的重要性,也可见自西汉至北魏,临泾县县域区划变动不大。
重要之二:王民生祖坟地今泾川县太平乡在北魏临泾县的中原
“遂迁众栖集葬中原”之“中原”一词,不可忽视。
乾隆《泾州志》载:“南原,在治南十里。北原,在治北二十里。中原,在治西五里。”此记载与今日泾川南、北、中原区域吻和,即今泾川县的南原指太平镇、高平镇、飞云镇、窑店镇。北原,今泾川县的丰台镇、玉都镇、党原镇、荔堡镇。中原,今泾川县的城关镇、王村镇部分村。
王民生先祖灵骨集葬中原之“中原”一词本义:1.平原,地面平坦的较大区域;2. 原野,平原旷野,辽阔的原野。王民生祖坟地南约100米,是沟壑的北坎。北距太平塬边约2公里。这里是泾川南原的西端部位最窄之处,南原至高平、飞云、窑店原才可称字面之义中的中原(平原、原野)。那么,此中原应该不是指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或泛指中国,也非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更不是淸朝至今的泾川县中原,而指今泾川县的南原(太平原)是北魏临泾县的中原,王明生的祖坟地今泾川县太平镇三星村一带在中原内。
重要之三:北魏临泾县域有多大? 南至灵台的什字原,北至泾川镇原原区组成的北原
也就是说,今泾川县的南原即太平镇、高平镇、飞云镇、窑店镇是北魏临泾县的中原,距今镇原县城约166里。北魏临泾县有中原就有南原、北原,今泾川县的北原即丰台镇、玉都镇、党原镇、荔堡镇和相邻的镇原县原区乡镇是北魏临泾县的北原,北魏临泾县的南原,就是越过今泾川县的黑河川再往南延伸至今灵台县的什字原,距今镇原县城约200里。临泾城如果在今镇原县西2里,则偏之又偏。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实质。
重要之四:北魏临泾县域中部的地理座标和刻有临泾县名文字的县名标志实物己找到,北魏安定临泾人物的籍贯也在今泾川县
北魏临泾县城在何处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临泾县城城址未有令世人皆信服的定论之前,发现了北魏临泾县域中部的地理座标和刻有临泾县名文字的县名标志实物,如县名碑,其出土的原地最重要。即使如明代《平凉府志》、《大清一统志》、清朝《镇原县志》、《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等写汉临泾城在今县东南50里、在县西2里、在镇原县东南50里屯子镇,这座不可移动的北魏临泾侯内史家墓和地下出土的墓志铭已成了北魏临泾县域中部的地理座标和刻有临泾县名文字的县名标志实物,如县名碑(或是西汉21县中出土北魏“县名标志碑”,极为罕见),其出土的原地最重要,因为原地不可挪,而地上疆域界碑还可移动。如此,足以证明北魏临泾县域在今泾川县域之南或南延至灵台县域,北魏安定临泾人物的籍贯当然也在今泾川县。
重要之五: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是泾川籍皇太后胡太后的丈夫,正是他做皇帝时,在泾川建起了北魏朝廷命官的祖坟,比南石窟寺早建3年
“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纪年清楚,正始四年,即公元507年,正是北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执政之时,元恪是泾州(安定)籍皇太后胡太后之夫,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之父,即正是泾州女婿做皇帝时,在泾川建起了北魏朝廷命官的祖坟,比南石窟寺(永平三年、510年)早建了3年。
铭文有“泰始”二字,因上下字缺与不可辨,暂难解读完整原义。如是西晋司马炎年号(265-274),则临泾侯及明生祖上任官在西晋?或有他义。如非泰始年号,期有最新技术读准全文,皆大欢喜。因书写和砖刻技术所限,使铭文辨抄难度空前,缺字致其义不确处期订正。
结论:泾川太平镇发现的北魏临泾侯内史家墓及墓志铭,实指、断定北魏临泾就在今日泾川。

泾川有出现6次北魏“临泾”字样的北魏二碑等5件金石,西汉安定县,东汉至晋安定县、安定郡治所不在泾川、北魏泾州治所也不在泾川之猫腻所在

泾川有出现6次北魏“临泾”字样的北魏二碑等5件金石,一是北魏《敕赐嵩显禅寺碑记》,刊于大魏永平二年岁在已丑戊申朔八月乙卯(509年),原创时立于泾州古城南2里高峰寺山巅。二是《南石窟寺之碑》,刊于大魏永平三年岁在庚寅四月壬寅朔十四日乙卯(510年)。原创时立于泾州古城东7里,同在泾水之阳、同为一个山脉的北山之麓的南石窟寺。三是泾川太平北魏墓志铭,刊于大魏正始四年十一月五日(507年),出土于泾州古城南24里的太平镇三星村北魏临泾侯内史家墓。
北魏“临泾”字样的5件金石,是第一时间在北魏现场刊刻,有绝对的真实性。《元和郡县志》、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大清一统志》、甘肃、平凉、镇原地方志等后世追述北魏临泾历史之文本,并非全部记载了历史真相。
北魏嵩显寺碑碑阴、南石窟寺之碑碑阴题名中,有临泾令、临泾县开国子参与了嵩显禅寺、南石窟寺建造。
两碑题名对照、互补来读,发现是两个河南人同时参与了南石窟寺、嵩显禅寺建造,因而“临泾”字样在两碑中出现了4次。因为两人同时在两个现场出场,对照互补后的官衔、姓名、字如下:
宁朔将军赵平太守临泾县开国子□□字宏明,河南人。
临泾令居延男茹荣字□生,河南人。
一个是河南人字宏明者,为宁朔将军、赵平郡太守、临泾县开国子,临泾县是他的封地,子之爵位。一个是河南人茹荣,时任临泾县长,居延县是他的封地,男之爵位。
世人特别关注安定临泾在泾川或镇原,只因为胡太后是安定人,安定胡姓遂成为耀眼的大姓,是“天下胡姓出安定”的根本原因。这里,难得的是有4个安定胡姓人参与了南石窟寺建造。意味深长的是,这4个安定胡姓人籍贯直指安定。
他们是:
别驾从事史安定胡武伯。
平漠将军统军兼别驾主簿安定胡文安。
省事安定胡季安。
平凉郡丞济南侯安定胡□(虫刂)。
该碑题名中有18个姓名在刻字部位恰巧缺字,不排除是否还有胡姓人。  
刻在泾川存在的北魏二碑上的“安定”“临泾”字样及官衔、姓名和字、籍贯昭昭,是北魏安定临泾原地绕不过今日泾川的实证。
意味深长的还有,有的正史和早期的碑刻或直指安定胡姓人籍贯是安定而非安定临泾,这也是西汉安定县,东汉至晋安定县、安定郡治所不在泾川,北魏泾州治所也不在泾川之猫腻所在。隋唐以后临泾、安定县治所地不再有争议,因为尘埃己落定,王符、胡太后等名人籍贯己坐实,上述4个安定胡姓人籍贯直指安定可谓证据。
《南石窟寺之碑》作者不可忽视,《陇右金石录》张维有按:“碑为奚康生所立,与嵩显寺碑较相距不过一年。文中“颂圣”诸语词意亦复略同,铭词中“遂兴颂曰”四字,尤为此二碑独创或竟属一人手笔。而书法则此碑较胜,碑石粗疏,自发现迄今,才十余年,而磨泐之字己多。今据最初拓本及碑阴可辨之字一并采入,碑之两侧当时亦有刻字,而拓本遗之,无从并录”。
《南石窟寺之碑》为奚康生所立,与嵩显寺碑相距不过一年。文中“颂圣”诸语词意略同,铭词中“遂兴颂曰”四字,尤其能证明此二碑独创或竟是一人所写。碑之两侧当时有刻字,而拓本未拓,可惜。
问题:庆阳北石窟开凿于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川南石窟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510),被称为姊妺窟,天下著名,主体内容一致,是泾州刺史奚康生一人所造。此原创定论刚性依据是现存泾川的北魏泾川《南石窟寺之碑》,碑上刊刻北魏永平三年(510)四月十四日立碑日和造窟者奚康生官衔姓名,但只字未提庆阳北石窟开凿时间和开窟者。庆阳北石窟原创时间和原创者说法是1950年代以后的人依据南石窟寺之碑所载开凿时间和开窟者推断形成的。庆阳北石窟有无原创开窟牌?或未找到?或被毁?均是未知,这为西汉临泾原创治所、东汉安定郡治所和北魏泾州原创治所在镇原、安定胡姓出安定(镇原临泾)等一系列历史遗产品牌原创地定论未能提供原创地的原创刚性证据,而刚性证据却在今日泾川,令今人不可思议。至于北魏以后的碑刻、史志追述上述历史遗产品牌原创地在镇原,和明清地方志突然说西汉临泾原创治所和东汉安定郡治所在镇原、今人说泾州原创治所在万俟沟圈一样,是追认的结果,而非原地原创为证之结果。

北魏宣武帝元宏敕赐临泾城南山嵩显禅寺碑记

嵩显禅寺原址位于泾州临泾古城南面的高峰寺山上,建筑宏伟,北魏始建,唐、金代多次重修,可惜毁于兵燹。清代犹存北魏敕赐嵩显禅寺碑,与南石窟寺碑共膺著名的泾州北魏二碑。敕赐嵩显禅寺碑现存拓本,存省图书馆。据传此碑与泾川至少20多座古碑聚在今泾川县中街小学操场下,近10年修东西向教学楼打井桩时曾遇碑平躺,遂请石匠以錾成井型穿越,期今后技术发掘。据《陇右金石录》张维按: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文昭皇后为渤海高飏的女儿,元恪即位后,为了表达对舅父的追思,诏封高飏的嫡孙高猛为渤海公,又将高猛招为同母胞妹长乐公主的驸马,出任雍州、泾州刺史。嵩显寺即为高氏感报皇帝恩施所建”。“敕赐嵩显禅寺碑记”是受皇帝之命于永平二年(509)而立的建寺碑,因而嵩显禅寺又叫高公寺、高峰寺,山名也叫高峰寺。此碑此寺是因安定临泾城在泾川而产生。

北魏泾州刺史抱嶷开凿陇东最早的石窟泾川王母宫石窟

泾川王母宫石窟位于临泾(泾州)古城前照王母宫山山脉之头鼻孔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南石窟早开凿16年许。
“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抱嶷这时回到家乡泾川,担任泾州刺史。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所立的《化政寺石窟铭》,明确提出化政寺石窟为北魏泾州刺史杞嶷主持开凿,北宋《金石录》予以登录,并将“杞嶷”考定为抱嶷,极为正确。实际上,曾担任大长秋卿的抱嶷回归故土,将姓氏改回“杞”氏,本身就带有归依泾州世族的意趣,……。”
“而近年,有关专家学者根据王母宫石窟的规制和造像特征也基本判定王母宫石窟的开窟时间在太和末年至景明初。这与《魏书》记载抱嶷于太和末年至景明年间在泾州担任刺史的史实不谋而合。因此可以断定,现在泾川的王母宫石窟即抱嶷所开凿的“化政寺石窟”,时间应当在公元494——500年之间。” “因回山上有西汉建造的王母宫,回山也称王母宫山,山下的化政寺石窟遂被后世称之为王母宫石窟”。(魏海峰《陇东最早的石窟——泾川王母宫石窟考》《平凉日报》2014年3月8日)

汉代临泾县城水泉寺出土的文物

乾隆《泾州志》陵墓条载:汉陵,在治南五里(正是水泉寺泾州故城地)相传汉宗室葬此。” 陈平墓在回山岭(距泾州故城3里,墓今存)。现代的部分考古发现,印证了《泾州志》对汉陵的记载真实。汉宗室陵或还未发现,或己被当地人、外地人发现后未报。
一. 水泉寺村民在村幼儿园西侧挖出两座西汉土坑墓
平凉市博物馆原馆长、考古学家刘玉林先生称:“70年代水泉寺村民在村幼儿园西侧取土时挖出两座西汉土坑墓,出土文物十多件,后追回县博物馆收藏。一座东汉砖石墓挖残一角,因砖砌坚固未被挖完,由我进行了淸理,出土铜镜、鎏金柿蒂形铜泡饰、灰陶甑、陶灶,狗、鸡骨等文物。文章发表于《考古》1983年第9期。……这次修铁路据群众反映挖出古墓近十座(有的说五六座),出土文物有铜器、玉器、陶器,全部被私人拿走。我们调查时,在一段路基边沿发现己朽的棺板、四枚五铢钱和多块汉砖,显然是古墓中所出……我购得汉代鸡骨白玉蝉一件……据出售者讲都是修铁路时挖出来的。”(刘玉林《三鸭堂文稿》2016年8月)
二. 城内的山上两组东汉墓群刘玉林亲自清理过
刘玉林先生称:“城内的山上有两组汉墓群,自己亲自清理过,出土大量陶器和铜器,其中出土一铜鼎,上有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铭文,今藏泾川县博物馆。(建宁元年,正是段颎破羌,二次内迁郡县得返本土时期)”。三.水泉寺遗址发现含有绳纹瓦片的汉代地层,大云寺西侧南侧发现绳纹瓦片,大云寺大雄宝殿地基开挖发现东汉砖砌井古
“水泉寺遗址发现含有绳纹瓦片的汉代地层,大云寺西侧50m地层发现绳纹瓦片,大云寺南有大量绳纹瓦片,说明水泉寺遗址在汉代是有城池。2013年大云寺大雄宝殿地基开挖,发现东汉砖砌井古。“古井,距地表深7.5米,直径纡0.8米,井底以青砖立砌数层(未见底),井壁以青色子母砖漂砌至井口,井壁与砌砖之间的空隙用粗沙填塞,砌砖已基本脱落于井内,井壁全用子母砖和砖面有粗绳纹的大青砖砌筑,这种砖为东汉时期普遍使用的建材,常见于砖室墓起券之用,七十年代附近出土过一座东汉砖石室墓,所用券砖与井内母砖相同,此井当为东汉所造”。(刘玉林《三鸭堂文稿》2016年8月)
四.水泉寺发现汉祭祀坑
“2013年,甘肃省考古所在水泉寺进行考古发掘,4号坑出土大量绳纹瓦片,以及汉代以前的遗物,有马头、狗骨,当是祭祀坑”。(刘玉林《三鸭堂文稿》2016年8月)
五.水泉寺发现汉陶壸、瓦、瓦档
水泉寺发现“汉代褐釉狞猎纹陶壶、汉代大板瓦、云纹瓦档。现藏县博物馆。”(刘玉林《三鸭堂文稿》2016年8月)

   因安定、临泾在泾川,西汉至北魏9位帝王亲至泾川以及历史大事件发生

汉武帝通回中道、多次到泾州拜西王母,而产生了汉乐府《上之回》、《全唐诗》中的《回中》咏史诗、宋代考证碑、宋代《上之回》诗碑  
汉武帝一生中大的巡幸活动有20多次。据《汉书·武帝纪》、《汉书本纪》载,公元前112年至公元前90年,在22年之间,汉武帝共有11次之多的“回中”、“安定”之行。其中在公元前107年,为巡幸方便,还开辟了“回中道”。因此而产生了汉乐府《上之回》。南朝(梁)简文帝、南朝(陈)张正见、隋萧悫,唐李白、李贺、沈佺期、卢照邻、陈子良,宋陆游、明汤显祖及宋、元、明20多人以汉武帝到回中为题材写有《上之回》。“回中”、“安定”、《上之回》与今日泾川有何联系呢?汉代学者应劭解释:“回中在安定”;唐代咏史(以历史事件写诗著名)诗人胡曾《回中》诗云:“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欲问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全唐诗》卷647),清楚地交代了回中就是泾州,汉武帝多次来过泾州。泾川现存宋陶谷《重修回山王母宫颂并序》碑载:“王母事迹其来久矣,名载方册,理非语怪。……汉武之祷灵境也……故乐章有《上之回》曲。……则回中有王母之庙,非不经也。” 陶谷是新平(今陝西邠县)人,当熟悉邻地泾川地理与建置,他是四朝元老、宋朝开国元勋、翰林承旨八座刑户部二尚书知制诰,是皇帝之外地位最高、名望最大、学问最大的显赫人物,他认为汉武帝来过泾川、《上之回》是与泾川回山相关之史料。《陇右金石录》载:“《上之回》诗碑,在泾川王母宫今佚。叶盛《菉竹堂碑目》:“上之回碑,在泾川王母宫,大观四年八月。”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时人在泾川回山立有《上之回》诗碑。 毛泽东评点过的二十四史《后汉书·帝纪》篇注释:“安定,郡名,今泾州县”。毛泽东在泾州县三字下还批了一笔。(《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手迹精编》《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时事出版社1997年12月)
问题:汉武帝通回中道、几烦龙驾到泾州躬祀西王母,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也是文化大事件,泾川是事件原地,世人皆知。从以上地理史料看,从汉代起,回中、安定、泾州(临泾)实为一地。如果当时泾川既无安定县治,又无临泾县治,泾川还是村野,以俗人之想,镇原县西、屯子镇、曙光乡、张庄汉城分别距泾州古城140里、100里、80里、190里,安定、临泾官员如何在20余年中11次迎驾?(当然,11次并非都来泾川境)用水、食、住、行、安全,11次回中、安定之行中有6年逢冬季,如何抗寒?似乎不可想象也于理不合。退一步想,如果泾川当时确实无安定县治,又无临泾县治,那么,这一20多年间发生的中国历史大事件、中国文化大事件应该给镇原县西2里或镇原东南50里的屯子镇、镇原开边乡张庄汉城、镇原洪河川曙光乡川口村留下与此事件相关的些许文物遗迹和西汉至宋朝的非本地人所著的《上之回》金石、文学作品。否则,也不合于理。
东汉临泾大事件
东汉更始三年(公元25年)春,平陵人方望与安陵人弓林,共立前定安公刘婴(王莽篡汉时所废的小皇帝)为天子,居临泾(今泾川),聚众数千。更始帝刘玄派丞相李松击破后全部斩杀。
建武二年(26)正月,赤眉起义军由长安挺进安定郡、北地郡, 割据一方自称西州大将军的隗嚣派麾下将军杨广在泾川一带阻截。由于遭遇大雪,起义军缺少御寒衣物,冻死甚众,之后败退。铜鼎,上有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铭文
建武六年(30),光武帝刘秀想统一,要借道天水讨伐西蜀政权,隗嚣不予合作而交恶。隗嚣率步兵3万欲攻长安,在泾川东部一带被刘秀手下的大将祭遵、冯异击退。
永初五年(111)三月,北地、安定一带的羌族起义,汉军败退。地方上层集体上书朝廷,汉安帝刘祜命令官民全部迁到美阳(今陕西扶风)一带。但有的百姓留恋故土,不愿离去,官军即糟蹋庄稼、毁坏房屋,强迫迁移。同年又遭遇蝗虫灾害,兵乱天灾,很多百姓丧生。
永初七年(113),护羌校尉侯霸、骑都尉马贤在安定斩杀犯境的羌族军千余人。
元初四年(117),汉将任尚带领所属兵马与马贤并进北地进击羌族先零王朝佐政(宰相)雕狼莫。马贤先到安定,狼莫派兵击败马贤于青石岸(今泾川县城关、党原一带)。
永建四年(129),羌族势力衰败,安定郡从美阳迁回,但未回高平(今宁夏固原)原址,就留在了临泾。因为安定郡东迁,18年后的高平旧城已被毁,战争仍在继续。当时的安定郡领八县,临泾是第一县。此时整修城廓,设立驿站,兴修水利,开垦土地。并于次年将全国各地被减刑的囚犯调到这一带,协助防守边疆。
永和六年(141)十月,羌族部族军联合攻打长安,杀高官,毁贵族陵园。汉顺帝迁怒于安定太守郭璜,以防守不力下狱处死,又一次将安定军民迁至陕西扶风。何时迁回,待考。
从西汉至东汉顺帝时期,因战争和饥荒,百姓生灵涂炭,安定郡人口由42725户、143294人减少到6069户、29060人。
问题:上述大事件特别是杨广在泾川一带阻截赤眉起义军,隗嚣步兵3万在泾川东部一带被祭遵、冯异击退,侯霸、马贤在安定斩杀犯境的羌族军千余人,狼莫击败马贤于青石岸(今泾川县城关、党原一带)这样的大事典型在泾川一带发生,其真相细微渺不可寻,但泾州古城偶然出土的汉代大将军属官“别部司马”印,东汉羌族自治官吏的官印“汉率善羌长”印、汉代城池遗址和古井等能证明上述大事件并未绕开泾川(临泾 )。
曹操破马超于潼关追奔至安定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破马超于潼关,追奔至安定。
问题:此时安定县已废,安定只能是安定郡治所临泾,临泾如果在镇原,曹操实际是追到了今镇原县城西二里或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今镇原县曙光乡川口村遗址的对岸地方、今镇原县开边乡张庄汉城。
前秦宣昭帝苻坚置雍州复安定县以为治所
东晋升平四年(360)正月,苻坚分司、隶置雍州,复安定县以为治所。
东晋太和三年(368)苻坚之弟苻双、苻坚伯父景明帝苻健之子苻柳叛于苻坚,苻健之子苻武据安定以应之。苻坚使王猛、吕光讨之,苻武弃安定奔上(今天水)。
问题:如果此时泾川无安定县,安定郡治所临泾和临泾县在镇原,苻坚只能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或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今镇原县曙光乡川口村遗址的对岸地方、今镇原县开边乡张庄汉城遗址为安定县以为治所。

后秦首任帝武昭皇帝姚苌来过安定临泾古城
东晋太元十年(385)正月,十六国之一的后秦首任帝姚苌率兵攻打安定,擒获了前秦渤海公苻珍。七月,姚苌从安定移师新平。次年正月,姚苌返回安定。四月,姚苌又从安定兴师伐前秦扶风王苻麟,随后,姚苌即皇帝位于长安,史称后秦。六月,姚苌将安定5000户居民迁往长安。八月,姚苌从安定率兵与其弟姚硕德会师于冀城,联合攻打前秦秦州(今天水)刺史王统。王统降后,姚苌返回安定。九月,前秦帝苻登攻秦州,姚苌自安定前往救援,兵败受伤,逃至上邽(今天水)。
太元十二年(387)正月,姚苌将秦州民众3万户迁徙到安定。以后姚苌与荷登相持,皆以安定为根本,姚苌以太子姚兴驻守长安,于安定置行宫,坐镇安定指挥战争,在长安时少,在安定时多。
东晋太元十三年(388)十月,姚苌返回安定。苻登率兵包围了姚苌的大营,并让士兵四面大哭,企图以心理战术瓦解姚军的斗志,姚苌命营中士兵也嚎啕大哭,苻登见势不敌无奈退走。
东晋太元十四年(389)三月,苻登攻克平凉后,据苟头原(今泾川西北)进逼安定,诸将劝姚苌与其决战,姚苌欲以智谋取胜,于是留尚书令姚旻守安定,自率3万轻骑乘夜再袭前秦辎重地,大胜。姚苌见安定地势狭隘,且离苻登很近,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就让姚硕德镇守安定,将安定千余家人迁往阴密(今灵台一带),派其弟征南将军姚靖前往镇守。
东晋太元十六年(391)十二月,姚苌在安定城东打败苻登。
东晋太元十八年(393)十月,姚苌因病从安定返长安,十二月去世,太子姚兴任第二任帝,命姚苌同母弟姚绪镇守安定。
问题:如果此时泾川无安定县,安定郡治所临泾和临泾县在镇原,姚苌之大事,只能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或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今镇原县曙光乡川口村遗址的对岸地方、今镇原县开边乡张庄汉城发生。姚苌将上述某一个地方的5000户居民迁往长安,姚苌又将秦州民众3万户迁徙到上述镇原某一个地方。姚苌自率3万轻骑乘夜从上述镇原某一个地方再袭前秦辎重地。
后秦文桓皇帝姚兴来过安定
东晋太元十九年(394)五月,姚苌之子姚兴即皇帝位于槐里(陕西兴平),后经安定去泾阳,与苻登交战并将其斩杀。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正月,姚兴将岭北各郡都划归雍州刺史,镇安定。
问题:如果此时泾川无安定县,安定郡治所临泾和临泾县在镇原,姚兴只能在上述镇原某一个地方设雍州领岭北各郡。
夏武烈皇帝赫连勃勃来过安定
东晋义熙三年(408),十六国之一的夏国王赫连勃勃与后秦将杨佛生于从南攻安定,在青石北塬斩俘5700人(又名青石岭,青石北塬即今泾川王村、城关、党原交界处,著名古战场,唐郭子仪在此击败吐蕃)。
义熙八年(412)十月,赫连勃勃率3万骑攻安定,姚兴派雍州刺史杨佛生又战于靑石原,杨被俘自杀。俘虏军士4.5万人,马3000匹。后秦将亡,征北将军姚恢弃安定,率安定镇户38000返回长安。
义熙十二年(416)七月,赫连勃勃攻占阴密(今灵台),无奈之中安定人胡俨等率户5万投降于赫连勃勃。赫连勃勃派镇东将军羊苟儿和鲜卑士卒5000人镇守安定,后来赫连勃勃败于眉城(今陕西眉县)退回安定,胡俨紧闭城门,并杀死了羊苟儿和鲜卑守军,安定重新降于后秦。后秦将领姚绍进击赫连勃勃,在马鞍坂(今王村中原)大败赫连勃勃。
义熙十三年(417)正月,后秦姚恢率安定守军3.8万去长安欲谋作乱,后兵败。九月,东晋将领刘裕剿杀姚泓,后秦灭亡。赫连勃勃则乘虚而入,重新占领了安定。以梁州刺史镇安定。
问题:如果此时泾川无安定县,安定郡治所和临泾县治所在镇原,赫连勃勃就纯粹视军民生命为儿戏,有精神抑郁之嫌。比如,赫连勃勃与后秦将杨佛生于从泾川南攻上述镇原某一个地方之后,再掉头南下100至200多里在青石北塬(今泾川)斩俘5700人,赫连勃勃率3万骑又掉头北上100至200多里攻上述镇原某一个地方,再掉头南下100至200多里在青石北塬(今泾川)俘杨佛生,杨自杀,俘虏军士4.5万人、马3000匹,一下子南下100至200多里回到上述镇原某一个地方。姚恢弃安定,率上述镇原某一个地方镇户38000人返回长安。先不说军民在屯子镇吃什么,而是塬区如何解决数万人、数万军马用水?长途运水用何水器?今镇原县曙光乡川口村遗址的对岸地方处于红河谷,最宽处也就500米,屯子镇或川口村突然间涌入3万骑兵,粮草消耗量惊人。突然有4.5万俘军、马3000匹涌入屯子镇或川口村,又突然率屯子镇或川口村镇户38000人去长安?当然,数万兵马肯定在易取水、粮草富集之地安营,数万镇户从各县汇集,但指挥中心肯定在县治、郡治,即屯子镇或川口村这样的地方,在川口村这样的地方解决数万兵马、镇户短时间的吃喝住宿诸事的难度也是不可想象的。
夏2任皇帝赫连昌与安定
  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九月,安定降魏。
大夏末年,赫连勃勃笫三子、大夏二任帝赫连昌失统万城,徙诸城民7万户于安定,欲在此立都。
神䴥元年(428)二月,北魏司空奚斤进驻安定,和守将丘堆、娥清合军后,被赫连勃勃之子、夏主赫连昌围困。监军御史安颉劝奚斤出击,奚斤不听。一日赫连昌攻城,安颉主动出战,擒获赫连昌于安定城下。
问题:如果此时泾川无安定县,安定郡治所临泾和临泾县在镇原,赫连昌作为更惊煞人心,一下子迁7万户于屯子镇或川口村这样的地方,又准备在屯子镇或川口村这样的地方立都。
夏3任皇帝赫连定与安定
神䴥元年(428)三月,北魏将领奚斤率兵去平凉攻打赫连昌之弟夏王赫连定,兵败被擒。北魏将领丘堆在安定听到消息后,弃辎重奔逃长安,安定归夏。
问题:如果此时泾川无安定县,安定郡治所临泾和临泾县在镇原,北魏将领奚斤率兵从屯子镇或川口村这样的地方去平凉攻打夏第3任皇帝赫连定,兵败被擒。北魏将领丘堆听到消息后,弃辎重奔逃长安,安定归夏。兵马行程艰辛可想而知。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来过泾州古城
神䴥三年(430)十一月,魏军在鹑觚(今陕西长武,当时系安定辖区)大破赫连定,夺回安定。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到安定,亲自将牲畜、财物分赐将士。并在同年设置泾州,治所为临泾城。《元和郡县志》载:“后魏太武帝神麃三年于此治泾州,因水为名”。据《魏书·地形志》记载,泾州领六郡十七县,即安定郡辖安定、临泾、朝那、乌氏、石堂;陇东郡辖阳泾、祖厉、抚夷;新平郡辖白土、爰得、三水、高平;赵平郡辖鹑觚、东槃;平凉郡辖鹑阴、阴密;平原郡辖阴槃。当时,泾州、安定郡、安定县三级治所均在泾州古城内。
问题:魏军在鹑觚(今陕西长武一带)大破赫连定,夺回今镇原县城西二里或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今镇原县曙光乡川口村遗址的对岸地方、今镇原县开边乡张庄汉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上述某一地方亲自将牲畜、财物分赐将士。并在同年设置泾州,治所在距泾州古成60余里的今镇原县上肖镇万俟沟圈。临泾城此时也迁到万俟沟圈。以王槐荫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在镇原县上肖镇设置泾州,万俟沟圈也就是临泾城、泾州州治了。这不符合《通典》“后魏太武帝置泾州,盖以泾水为名”和《元和郡县志》“本汉安定县地,今临泾县安定故城也…… 泾水在县东一里” 的记载。泾州古城距泾水1里,万俟沟圈距泾水40里许。当时,泾州、安定郡、安定县三级治所均在泾州古城内。泾州、高平皆置镇将,屯有大量军队。军政、民生大事暂且不论,仅三级行政官署用地、屯军驻地用地、军需和军马用地、为军政服务的居民人口驻地用地知多少?北魏当原之战双方有兵20万与泾州城有关,其总人口、马匹用水量和水源在何处?

载入史册的北魏泾州数十战事中心在上肖镇万俟沟圈?

因十六国割据余波,统一大势和人民渴望和平安定世相相悖,北魏泾州可谓年年兵祸,月月箭戟。
延和二年(433)二月,征西将军金崖、泾州刺史狄子玉与安定镇将延普因为争夺权利而内讧,朝廷调虎牢镇大将陆俟为安定大将,对金崖等进行了武力镇压。
太平真君七年(446)八月,安定卢水胡族的刘超起义,朝廷派陆俟平叛。
延兴元年(471),泾州民张羌郎等起兵。
正始三年(506)正月,泾州人陈瞻聚众称王,太仆卿杨椿平叛。
是年,魏主命薄古律真镇将刁雍及高平、安定、统万四镇共出车5000辆,运粮50万斛到沃野镇(今内蒙乌拉特旗南)以供军需。
永平二年(509)正月,泾州沙门刘惠汪聚众造反,华州刺史奚康生平叛并担任了泾州刺史。
当原之战,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四月,万俟丑奴等进兵泾州,泾州守将卢祖迁吿急。北魏征西将军、都督崔延伯在河西一带平羌人起义后,率大军撤回陇东,在泾州与征西主将肖宝夤会师甲卒十二万铁马八千。当时高平王胡琛的大将万俟丑奴在泾川当原城安营扎寨。崔延伯伐木造大排,内以锁相连。辎重在内,战士在外,谓之排城使強卒负之而走,自泾州沿原北上挑战敌方。对方几百名骑兵在阵前请降,不料万俟丑奴的部将宿勤明达率大军从东北袭来,请降的骑兵从西而下夹击崔军。崔延伯带头冲杀,杀进敌营。丑奴军反击,冲入崔军排城内,杀死兵卒两万人。萧宝寅退保泾州,崔延伯退回泾州稍事休整,耻于战败,乃募骁勇,缮甲兵,再次从泾州向当原城进军。崔攻破好几个营寨,崔军却转向劫掠财物, 丑奴军掉头反击,崔军惨败,崔延伯被乱箭射死,万余北魏兵被杀。此役,双方动员在20万左右,北魏共折兵3万有余,崔延伯、杨大眼、奚康生是当时的三大勇将,延伯死,朝野震动。
永安三年(530)七月,魏雍州刺史尔朱天光追袭万俟丑奴到安定城下,万俟丑奴所派泾州刺史侯几长贵献城投降,万俟丑奴逃到平凉被擒,后被送到京师洛阳处斩。
永熙三年(534)四月,魏关西大都督宇文泰命寇洛为泾州刺史。   
(《曹操破马超于潼关追奔至安定》至本条引自《资治通鉴》、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泾川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问题:长安镇将陆俟平泾州刺史与安定镇内讧,平安定卢水胡族的刘超起义,泾州民张羌郎等起兵,泾州杨椿平陈瞻聚众称王,奚康生平泾州沙门刘惠汪聚众造反,所需之兵马、军需都从上肖镇万俟沟圈出发、调谴、策应。万俟沟圈解决驻军、泾州官员、兵民的用水为第一难,即使大军、疆场在各地分布。
从薄骨律(今宁夏境)、高平(今宁夏境)、安定(今陇东)、统万(今陝北)等四镇共出车5000辆,运粮50万斛到沃野镇(今内蒙乌拉特旗南),其5000辆车、50万斛粮,从四镇几百里之间调度,集合成浩浩荡荡粮车长龙,后在牵屯山(今固原清水河一带)建造木船200只,由高平川运入黄河,转到沃野(《魏书卷38. 刁雍传》)。万俟沟圈是千里运粮的中枢,仅通信畅通一项,可谓奇迹。泾州古城似乎被北魏绕过去了,其水源、仓储、交通优势被闲置,把上肖镇万俟沟圈推上了历史潮流的峰头,其重负即解决驻军、泾州官员、兵民的用水为第一难,即使大军、疆场在各地分布。
当原之战,双方至少七出七进泾州城,如果泾州治所在泾州古城,距当原(今泾川党原镇)30里,也符合“自泾州沿原北上” 史载方位情理。但泾州治所在万俟沟圈,距当原(今泾川党原镇)100里许,需先下上肖原、涉红河川、上丰台原抵党原,来去往返7趟,却闲置上原30里即达党原,其水源、仓储、交通优势充分的泾州古城,总觉别扭,颇具戏剧性。

问题综述: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至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东晋(317年-420年)北魏(431-534)的648年之间,称帝、欲立都、战乱、军事工程、数万兵骑、数万移民出入数百里外,从全郡数百里之间征收皇粮国税,数十万、数万军民用水、吃饭、军民服装缝制、住宿、重型车辆及交通运输以及医病、取暖、抗旱、防洪、防疫、婚嫁、年节、丧葬、祭祀、城市维护、耕作收获、畜牧、磨面碾米、商业贸易、粮油肉菜百贷供给、扶幼、养老、教育等人间烟火内外的大事难以统计,仅以648年之间与安定、泾州有关的史实为例,以战争为例,以古战场原地为例,以交通道路为例,以9位皇帝驻地原地及大将军经历的事件原地为例,以安定周边的潼关、兴平、天水、平凉、灵台、长武的地理交通关系和地形方位为例,似乎都与泾川无关。古代用水是第一难,以十数万、数万军民用水为例,放着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泾河的水源不用,却非要在泾河的支流蒲河、蒲河的支流茹河、泾河的支流宽处500米的洪河川取水、驻军、欲立都;屯子镇、万俟沟圈在塬区,远水不解近渴;吃粮可以上万苦力长途肩挑或车运兼杀牛宰羊解决,十数万人用水如何从几十里外有限水源的山泉运水上塬。但648年之间历史的一切壮阔细微都在镇原县西或开边、曙光、屯子镇、万俟沟圈为中心而发生,泾川当时全被绕过去了。因为泾川水泉寺当时既不是临泾县、也不是安定县治所因而也不是安定郡治所,更不是北魏泾州治所。

只因为了王符和胡太后胡充华的籍贯,泾川北魏二碑题名中安定籍官员和客籍安定官员名录

西汉安定郡21县,许多县的名字世人早已遗忘,如高平、复累、安俾、抚夷、泾阳、卤县、阴密、参䜌、三水、阴槃、安武、祖厉、爰得、眴卷、彭阳、鹑阴、月氏道县,唯临泾、乌氏、朝那、安定四县古今走红,只因这四县出过王符、皇甫谧、张轨,特别是临泾更红更热,因为出过胡太后,天下胡姓出安定。争名人籍贯,全为了争文化旅游资源,光前裕后、后来居上的做人精神汲取为其次。
安定胡氏作为西汉、三国、西晋、北魏、隋、唐等皇室的功臣与外戚,保持门阀族望长达近800年的时间。安定郡、安定胡氏成为天下胡氏最为显达最为庞大的一支,安定成为后世胡氏最普遍、最响亮的郡望、堂号,有“天下胡姓出安定”的品牌。
这里,难得的是有4个安定胡姓人参与了南石窟寺建造。意味深长的是,这4个安定胡姓人籍贯均未注安定临泾人,而统一直指安定人。
他们是:
别驾从事史安定胡武伯。
平漠将军统军兼别驾主簿安定胡文安。
省事安定胡季安。
平凉郡丞济南侯安定胡□(虫刂)。
该碑题名中有18个姓名在刻字部位恰巧缺字,不排除是否还有胡姓人。
安定胡姓籍贯还牵扯胡遵、胡奋、胡烈、胡渊、胡芳、胡义周、胡方回、胡叟,还有宣武灵太后之父胡国珍、胡国珍之子胡祥,胡国珍兄胡真之子、雍州刺史胡僧洗,僧洗兄、泾州刺史胡宁,徐州刺史胡虔,胡国珍兄长的孙子、孝静帝的舅舅胡僧敬,还有胡国珍的曾侄孙胡延之及女儿胡皇后武成皇后,她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还有胡喜、胡智,还有胡太后的堂姪女,后被封为清河王妃,生一子,名善见,后为东魏孝静帝。有北齐后主高纬第二任皇后胡皇后之父、陇东王胡长仁,他是北齐武成皇后胡太后之兄长。有胡长仁从祖兄、赵州刺史胡长粲等。
泾川县胡姓至2010年有3331人。大村有泾川窑店镇东坡村传今61代,仍居东坡者1788人。与镇原相邻的玉都镇李胡村聚居胡姓人。城关镇天池村有上胡家社34户150人左右,下胡家社20户90人左右。高平镇胡家峪村即我的故乡,与窑店镇东坡村同在泾川南原北部,两村泉水水域均为泾川较大的小流域水系,北入泾河。胡家峪村是塬区大村,近高平镇,全村2000多口人,以张姓为主,现无胡姓,但以胡姓冠村名,当是泾川最早的大型的胡姓住区。胡家峪村以北有胡家嘴山,传为胡家峪村最早的住区,全山己不再住人上百年。
泾川北魏二碑题名中,安定籍官员和客籍安定官员有25人,可证明泾川境置过安定郡和安定县,如此规模记清安定籍官员和客籍安定官员的北魏碑刻现存,在西汉安定郡21县中可谓罕见。
大魏永平二年(509)敕赐嵩显禅寺碑碑阴安定人题名
安定人在安定作官的10人,别驾从事史皇甫轨字文则安定人、治中从事史梁微字定显安定人、平凉太守朝那男皇甫囗字文远安定人、仑曹参军梁穆字文和安定人、主簿路彰字囗乐安定人、主簿韩邕字法和安定人、西曹书佐梁瑞字成起安定人、祭酒从事史程熙字保愿安定人、部郡从事史张炽字安昌安定人、部郡从事史张囗字光囗囗囗人。
外地人在安定作官的2人,征虏将军安定内史临泽伯口字天囗河南人、安定令荥阳子阴愍字僧念南阳人。
大魏永平三年(510)南石窟寺之碑碑阴安定人题名
安定人在安定作官的9人,司马敷西男安定皇甫慎、别驾从事史安定胡武伯、平漠将军统军兼别驾主簿安定胡文安、主簿兼州别驾从事史安定粱僧寿、囗囗从事史囗囗张广昌(疑与部郡从事史张炽字安昌安定人为兄弟)、部郡从事史安定贠荚、省事安定胡季安、祭酒从事史安定皇甫询、囗囗囗事囗安定席道原。
外地人在安定作官的4人,骑兵参军事都护安定内史辽西段逸字丰口、征虏将军安定内史临囗囗囗囗囗囗某、安定郡丞沛国刘纪、安定令荥阳子武威阴愍。

西汉安定郡21县的精准县界不是千古之秘

今日学术不可逾越的高地是,古籍未写出准确的县界,就连古县县城的点也没有写准确。因此,古县地理这样的学术结论,永远让世人只知道个大概,不能让人百分百信服。各县域间的古战场、历次战争和大事件所经路线还未考证清楚。历史自然地理学、历史人文地理学、区域历史地理学和历史地图编制正在发展,期待安定郡21县、所有古县的精准县界不再成千古之秘。

汉临泾、安定县城即汉城的城址、北魏泾州治所城址在6至8米以下

水泉寺泾州古故城内,2012至2013年1月9日发现宋朝佛像窖藏、宋龙兴寺诸佛舍利地宫和储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西平铁路路基下挖掘出宋代官署院落一处,出土有戳记“官”“官互工”“使互工”等陶文的瓦片多件,同时出土石夯100多个,可载数车瓦砾。据此推测,此院落当为宋代州司佐官衙署。3号探坑发现唐宋时期的水井8口,还有纵横的水渠,是宋代的供排水系统,对唐代《水部式》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物证,其意义为第一意义。
这是在无一字记载线索、随机釆点挖掘2米之后的结果,如果再挖2米,应是唐代城市遗存,再发挖2米,应是北魏城市遗存,再挖2米,应是汉朝城市遗存,汉临泾县和安定县城址、北魏泾州治所城址必然浮出水面。大数据时代,必须有21县县城所在的定论。目前,此论的学术文字都是过渡。

胡国珍墓在镇原,期待发现墓志铭,以所刻文字为临泾地理和胡姓郡望之刚性证据,结果不会令今人失望

“胡国珍墓,位于镇原县上肖乡翟池村东南1公里。胡国珍(439—518),字世玉,安定临泾(今镇原县)人。北魏宣武灵皇后之父,司徒,历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其女为宣武帝充华妃,谥曰灵太后。墓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并列2座圆丘形封土,其中1座残高2、底径20米;另一座残高1.5、底径12米。墓碑及其它附属物无存。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魏史有重要价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文物局网站)  
胡国珍墓在镇原,期待发现墓志铭,以所刻文字为临泾地理刚性证据,安定临泾、胡姓郡望原创地地理可大白于天下,北魏泾州原创治所在何处也有了旁证。结果不会令今人失望。

西汉21县治所原创地及中国历代古县治所原创地会找到的

如果把西汉至民国的“西汉临泾县、西汉安定县、东汉安定郡、北魏泾州治所不在泾川”学术元素当着信息看,这信息早己透眀化,通过手机,凡识字的人早己知道隋以前的临泾在泾川,隋以后的临泾在镇原,西汉安定县、东汉安定郡、北魏泾州治所在泾川。其实,从1960年代我在泾川水泉寺舅家亲耳听外祖父多次讲过,直至今日的水泉寺人在汉城墙上凿大窑洞定居,脱口而出城里、城墙上等村内地名,及城乡老人反复口传:泾河边上有临泾城、安定城、泾州城。这是和王母宫山在泾汭河畔一样纯真地存在着,如此而己。
今天,千百年存在的城乡差别己经在都市与乡村的结合部基本不存在,大学生数量和小汽车数量增长一样,哪里停放小汽车,哪里必有上过大学的人。一县现有2万多大学生,百十人入职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学术研究没有门槛,田野调査的天然条件优越于世界上都市里的专业学者,学者已不分国家学者和地方学者(本来没有此说),只有当地学者称谓。博士、硕士并不稀缺,高级职称或国家级各协会学会会员己在首都省市县至乡镇生存,学者专家作家艺术家在一个个城镇的小区里已俯仰之间可见,感情远远超越了热爱家乡之朴素,而是最后的学术结论是,往往是田野里的原创结论成为定论。学生成果正超过老师,学术探究己城乡就地化、生活化。
二是理念不同,不囿于古籍。比如甘肃泾川1964年、1969年、2013年三次发现舍利之线索,竟然在国家志和地方志等所有史料中无一字记载,也不是学者和考古学家刻意发现,而是前两次由当地人随机发现,后一次是当地人以动土时发现迹象、访当地人、认准大目标后自然发现。特别是2012-2013年发现宋龙兴寺270多件佛像窖藏后,万万未想到还能发现龙兴寺二千余粒诸佛舍利并佛牙佛骨。学者正研究是云江、智明个人发愿藏舍利,陶棺与地宫不奢丽豪华,无高官参与,对诸佛舍利一词不可理解,认为此次发现非高、大、上。而泾川人已经知道宋太祖诏“秦凉己通,可遣僧往西竺求法”。在宋太祖至仁宗四朝的96年间,有54批舍利进入中国经过泾州去京城献于朝廷。是否给泾州留舍利待考证,但这个54批舍利进入中国大潮流是云江、智明24年间同收舍利的历史大背景。宋朝的精神高度是受程朱理学影响,理学在北宋已实际开创,究舍利文化之理重要,奉安舍利形式不重要。大云寺大周舍利石函铭文中就有“诸佛现喜”4字,大云寺诸佛与龙兴寺诸佛一脉一理。诸佛就是许多佛,含佛祖。泾川百里石窟长廊一词,不是史书有载,而是我在1999年12月26日问世的调查报吿中自然产生。北魏南石窟彩绘舍利石函浮雕与北周舍利石函浮雕内容相同,该石函2019年5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证明泾川在北魏就供养舍利。《宋高僧传》《南部新书》载,唐高宗给各州分舍利49粒,泾州应得,敦煌也得到,有学者成果可旁证泾州。加上隋文帝诏书分泾州大兴国寺舍利和己三次发现舍利,泾川至少有6次6处供养舍利。
有田野学者正探源8000年华夏文明纵深,良渚己成功申遗为夏朝提供物证。加上5G、智能、大数据思维和技术考古,以出土的县名字样物质文本,结合山水地理形胜硬界线,再照应古籍,探究2000多年前后的临泾城、安定县治所、北魏泾州治所在何处,问题就显得如此简单、且历史并不久远,而不再迷于书本文字记载,地理地名原创就在屋外山水间。比如临泾因泾水名,泾水两岸的古城遗址还未被全部发现。
西汉安定郡21县治所地再不出现让时代信服的定论,就让学人太汗颜了。如今一个县的2万多大学毕业生就太自责了。
结论:西汉安定郡21县治所原创地及中国历代古县治所原创地会找到的,其间发生的大事件原址、原路会找到的,为期不远。出土有各县县名字样的金石、县名标志式物质文本是定论治所原创地的刚性证据、让时代信服的科学证据,书本文字仅是过渡期向导。而第一发现者或是当地人。
2019.8.10.22.11. 泾川北大楼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