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张怀群)《中国西王母万碑林入刻作品大典》序言、后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怀群    时间: 2019-7-17 11:00     标题: (张怀群)《中国西王母万碑林入刻作品大典》序言、后记

序言  
   
    丝绸之路穿过甘肃全境,西部第一市乃敦煌,以莫高窟名扬天下;东部第一县是泾川,因西王母发祥地而引人注目。当世人惊叹莫高窟中古人留下的博大精深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时,甘肃省第一座碑林中国西王母万碑林正在泾川勒石。敦煌艺术的精华是人和之美,吸引着古往今来的万国朋友云集丝路。泾川碑林以世界和平为主题,汇多国书法家墨宝,其金石闪烁着博爱之光。西窟东碑,古岩今石,共同为丝绸之路作着历史和现实的注释,为世界和平人类文明高唱着赞歌,为甘肃东大门增添着无尽的荣光。
    泾川回山王母宫始建于汉代,泾川丰富的西王母文化遗存,已引起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向往和珍重。近年,台湾同胞络绎不绝越过海峡寻根至泾川,挖掘弘扬西王母文化的精华,祈盼世界和平,祝福人类幸福。西王母文化遗产成了和平的象征,团圆的象征,成了促进两岸统一的载体。西王母万碑林应运而生,为突出地域特色,刊刻了西王母文化碑林和丝绸之路碑林,选古人今人吟颂丝路、赞美泾川自然人文景观和西王母的诗联佳句及史事精萃,请海内外书法家题书后镌刻于碑。设计者注重碑林的世界性,突出地域特色又不被地域所囿,力求使当代碑林突破纯表现书法金石艺术的模式,让碑林成为凝聚炎黄子孙向心力、弘扬人类爱心和文明、和平、奥运精神的载体,内容紧扣人类共同关注的和平、文明、环境、奥运、团圆、长寿等永恒主题,如世界和平碑林、奥林匹克运动碑林、世界环境碑林、世界女子碑林、世界寿星碑林、世界酒文化碑林等。而香港、澳门、台湾文化碑林,更是炎黄子孙期盼祖国统一强盛的最好见证。书法形式记载重大主题后存留于金石,各重大主题纪录精萃存留于碑林,便赋于碑林崭新的时代意义,使碑林的功能和内涵产生了重大突破,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注重书法的民众性,是该碑林的又一特色。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法有法,书道无道,书法体现著作者的气度、经历、学识、修养、智慧,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和创造。钟情书法的人愈多,愈证明这一国萃生命力的强大。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无不是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该碑林正是以此思路而选刻作品的。让人民大众中产生的书法家挥毫,书颂盛世,墨存金石,其意义已超越了碑林和书法本身。    ’
    在勒石的同时,汇原作成集,是宣传书法家、宣传碑林、宣传甘肃而促进碑林发展、甘肃振兴之所需,相信会得到海内外更多仁人志士和国际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其大典作品质量、编辑印刷并非尽善尽美,以书为缘,能让更多的朋友了解甘肃,是编者的初衷。
                            1996年6月6日
后记
沿着古丝绸之路(今312国道)进入甘肃,东部第一县是泾川 县,西部第一市是敦煌市。泾川在关中与陇中之间,与陕西接壤,气候、物产、风情与关中相同。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泾川人”头骨化石证明:泾川50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周时,泾川有周王朝的阮国和共国两个封国。泾川处于上古“四荒”之一西王母之邦(西王母名回)中部,故称回中。《史记》载:秦时皇过回中。汉武帝置安定县,此后泾川屡屡为安定郡和泾州郡治州治所在地。属安定籍的北魏灵太后(胡太后),曾临朝执政14年,洛阳的永宁寺为她所建,北魏的佛事与她有着难解难分的瓜葛;今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泾川南石窟寺和王母宫石窟寺的开凿,也与她有缘,南石窟竣工后,她曾与做皇帝的儿子元诩先后还乡察视。唐初,秦王李世民亲征至泾川伐薛举父子,柳宗元因之而作唐乐府《泾水黄》。柳宗元的《段太段逸事状》著名,正是写段太尉秀实在
泾州任上事。李商隐在泾川生活多年并在泾川成婚,为官之际因泾川的灵山秀水而诗兴大发,留下千古诗篇。泾川人梁肃,是韩愈的老师。武则天下诏所铸的唐代金银棺,1964年在泾川出土后成为当年中国考古界大事之一,金银棺曾出国展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不朽名句,其文中首提的腾子京正是在泾州贬官后到巴陵郡修了岳阳楼。
    泾川无任何工业污染,有一流的天然环境,有北中国理想的四季分明的气候。泾川山清水秀,是理想的旅游观光、避暑度假胜地。泾川有丰富的经过黄土过滤的最纯洁地道的矿泉、温泉资源,有发达的农业,蔬菜水果品位进入全国一流行列。泾川是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有丰富的林果、渔业资源,有果园30万亩,人均l亩,其苹果质优味美。驰名丝路的泾川温泉浴池,已接待海内外游客数十年。泾川瑶池矿泉水酿制的瑶池牌矿泉啤酒和西王母矿泉水已走出国门。泾川的棉纺织业、二轻、建材、建筑、商业、小吃著名陇上。312国道横穿泾川全境,坐汽车距宝中铁路不足l小时,距兰州、西安各六七小时。
    泾川距黄帝陵(陕西黄陵)、炎帝祠(陕西宝鸡)、伏羲庙(甘肃天水)、道教第一山崆峒山(甘肃平凉)各一二百公里,位于炎黄子孙朝圣中华始祖及外国朋友了解中国根源的黄金旅游路线上。王母宫、黄帝陵、炎帝祠、伏羲庙在黄土高原腹地遥遥相望,这里是中华文明发祥地重要地区之一。
    牵动全球华人心旌的西王母发祥地泾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泾川回山王母宫始建于汉代,有国内“最早最大的王母祖庙”之誉。周穆王伐犬至泾川、镇原一带,留下了在泾川瑶池会见西王母的美好传说。汉武帝曾11次来泾川朝拜西王母,汉乐府《上之回》及李白、李贺、陆游、汤显祖等历代大家所写《上之回》叙此事,泾川回山西王母古建筑群中亦有周穆王庙、汉武帝庙。《全唐诗》中胡曾的《回中》诗云:“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欲问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宋代陶古撰文的“泾川回山王母宫颂碑”至今保存完好,确切记载了泾川王母宫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变迁。古今诗人咏泾川回山与西王母诗歌达千首。泾川西王母庙会民俗为国内罕见,自宋至今千年中未曾有一年中断。因此,海外华人特别是合湾同胞近年络绎不绝来泾川朝拜西王母,与大陆兄弟携手重修了西王母大殿、东王公大殿、周穆王汉武帝祠和回屋、天梯、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等建筑。周边民众广泛参与的农历三月二十、端午、七月西王母民俗活动兴盛不衰。西王母文化的精华:和平、长寿与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相吻合,这笔遗产成为和平的象征,成为促进两岸统一的载体。1992年9月6日,中国西王母万碑林在泾川创建,碑林不单纯表现无主题内容的书法金石艺术,而在记事中体现书法。除有地域特色的西王母文化碑林、丝绸之路碑林外,以主题而论的和平、奥运、环境、女子、长寿、酒文化等系列碑林,是古今碑林中的第一座,内容能为全人类永久接受。碑林以突出西王母地域特色又不被地域所囿而走向世界,获得了世界多国书法家和朋友的关注和向往。香港、澳门、台湾文化碑林,则是在黄土高原腹地用碑石镌刻着港、澳、台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重大史实。西王母万碑林的总主题是世界和平、人类文明。
    本书不是经典,而是以书为缘,宣传与泾川相识的海内外每一位书法家,宣传碑林,宣传甘肃,广交天下朋友。碑林注重歌颂和平盛世,书法注重社会性、大众性,是为特色。期盼碑林竣工之日。
完整的人刻大典问世。本书编辑过程中,得到海内外书法家、高级干部、将军、学者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指导和重视。四川企业界的刘国金、张卫、许廷圭、何爱吾、冯忠铭、曾平、徐斌、郭宗俊、李锦、胡才亮、罗泽政、蒲锦云,贵州企业界的毛明莉、王怀义、陈奇斌、高山、安徽企业界的蒋建平,甘肃企业界的张景发、张子才、许福林、董恒汕,香港企业界的陈冠杰等先生、女士寄予厚望。甘肃农民报原总编辑李树[草头下分下木]先生、北京战友歌舞团舞台美术设计师、音乐家吕吉祥先生、甘肃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张正杰先生、平凉地区检察院检察长王旭始终给以指教和关怀。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刘云石先生重视选题和精心设计封面版式装祯。静宁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樊晓峰先生提供了于右任在静宁题书的西王母书法复印件,在此一并表示由衷地谢忱。刻工王勇彪、苟小成、胡宏发、陶林科、王之、陶林春、陶立峰,工作人员张永华、陶丽英、史精敏、甘涌、史志敏、魏海峰、王永峰、韩锴、樊惠珍、樊秋琴等付出了艰辛劳动,在此谨记。
                       1996年6月6日于甘肃泾川



发表《中国西王母万碑林入刻作品大典》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7月/《泾川与世界遗产:西王母圣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1月
张怀群著《圣地泾川.西王母祖圣地》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10月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