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张海洋]人类学与东西方文化比较(下)
[打印本页]
作者:
cfs
时间:
2008-9-8 22:36
标题:
[张海洋]人类学与东西方文化比较(下)
人类学与东西方文化比较(下)
张海洋
(三)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时间
时间是跨文化比较里的棘手难题。这是因为当能比较的两个文化都有很长的历史时,文化的时代性就会与文化的类型性(民族性)相纠结。面对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我们首先要问这是时代差别还是类型差别?如果是前者,它会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消失。例如清代中国还曾经是家天下,现在就不再是。半年前中国对“三无”人员还采用收容制度,今天就改成了救助制度。但如果是后者,问题就不会这么简单,例如中国古代用方块字,今后还要用。使问题变得更复杂的是中国的文化延续性很强。这也是国人引为自豪的特点之一。中国自古就崇尚大一统,今天还是如此。相比之下,西方的文化从希腊、罗马到今天,出现过许多断裂和跳跃。例如它的基督教从无到有,它的经济中心从地中海挪到大西洋彼岸,它的罗马帝国分解为中世纪的诸侯王国,近代又形成林立的民族国家。过去几年,它又开始通过欧盟搞起新的大一统。这样历时地看,一个中国就要跟好几个西方比。我们对此的解决方案是:第一,确认参与比较的是两个文化中相对稳定的文化大传统,而不是特定时代的特定制度。第二,通过划分相对的时间阶段来体现两种文化各自的历时变迁,避免任意打乱两种文化在时代上的对应性。第三,体现厚今薄古原则,重点比较当前的东西方文化特点。当两种文化处于同一个时间阶段时,例如在1500年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时,我们就在承认文化之间有时代差别的前提下侧重文化之间的类型差别。
(四)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
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第一节“文化模型”中的内容。例如,民族和国家这两个概念在现代的东西方文化中都很重要且高度可比。通过比较,我们能把这些词的中文意思理解得更深。例如,中国宪法中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一个词,但它对应的却是西方的nation和state两个词。同理,中国的“民族”一词,也对应着西方的三个概念nation,nationality和ethnic group。东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甚至神话传说也都可以进行比较。
(五)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方法
如果没有严格的方法论,跨文化比较就会漫无边际,因而达不到认识双方文化本质的目的。我们采用的东西方文化比较方法,首先是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方法。具体操作中,我们首先参考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提出的四个步骤:
第一:从东西方文化中归纳其各自的共同点(分别概括两种文化的特点);
第二:从共同点中抽象出他们各自的社会文化根源(在各自的社会中探求其根源);
第三:验之以西方文化史看这个根源存在的持久性(历时的检验);
第四:验之以当今事实看这个根源的存在的广泛性(共时空间检验)。
其次,我们遵照钱穆先生晚年提出的关于文化史研究的下列原则:
第一,研究整个体系,不要研究孤立的事物或层次;(注重整体性)
第二,辨别两者之间的差异,暂时忽略其共性;(注重找寻区别性特征)
第三,从大处看,不要专计其小;(着眼根本制度而不计皮毛)
第四,看汇通,不要看个别;(侧重抽象全貌,不要罗列细目)
第五,看长远,不光看眼前;(注重规律或趋势)
第六,看各自的长处,不要专寻短处。(为学习和反思而不为自优自豪而比较)(注:钱穆:《如何研究文化史》,载于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pp496-507。)
基于上述的方法,我们引进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文化模型,还有比较方法中的整体论和文化相对论。这样比较的结果,我们能对东西方文化得出如下的结论性模型(从下向上看):文化事项千头万绪,没有哪个模型能将其囊括净尽,但模型毕竟是我们认识文化特点的地图。地图不是实际空间,但它能为我们认识空间提供一种方法和导向。模型的作用也是如此。这个模型的缺陷是一定程度上的时代错位:它显示的是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它引起的问题是:为什么不拿中国的现代跟西方的古代比?或者拿中国的现代来比西方的现代?我们对此的回答是:首先,跨文化比较只能比较成型的内容。中国的现代文化尚未成型,因此其内容显示不出中国特色而只能折射出许多西方特色。其次,我们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正是为了认清中国的发展方向和保持中国人的认同。西方的现代对中国和世界造成的影响最大,所以我们要拿中国的古代跟西方的现代比较。
三、东西方文化比较给我们的启示
欧亚大陆四个文明分别起源于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和中国。两河流域和埃及属于同一个地域板块,都是干旱区域中的大绿洲且具有文化上的同质性,它们是欧洲文明的共同源头(因此我们说西方的文明次生于东方)。从印度洋上看,两河流域、埃及与印度也相距不远。历史上,上述三个文化之间的互动程度高于中国。《全球通史》(上册)第114- 115页提供的各文明形成年表是:两河流域:3500BC;埃及,3000BC;印度河流域,2500BC;中国黄河流域,1500BC。中国以外的几大古代文明有如下共同点:一是近海且地域有限。二是由于近海而重视和依赖商业。这是因为绿洲和海滨文化对商业有内在需求。三是由于地域有限而民族入侵和迁徙更迭频繁。四是宗教的发展影响强烈影响政治,形成独立力量。
|
| 西方(欧美) 东方(中国)
|总体形貌 重个性/科学/民主/法制/功利 重群体/直觉/集权/
| 人治/礼义
|语文载体 拼音/简明/贴近发音/明了 表意/繁复/超越发音
| /含蓄
|人际关系 重差异/形貌/实力 重普同/涵养/秩序
|观念形态 人道/递进推理/进化/物竞天择 天道/回顾取譬/循环
| /天人合一
|思维方式 类分/分析/抽象/彻底 描述/笼统/直观/玄
| 妙
|价值取向 前瞻/创新/进取 回顾/怀旧/守成
|宗教信仰 基督教/人神对立 儒学/天人合一
|政治形态 重利益/经济/欲望/尚消费 重秩序/礼仪/道义/
| 尚勤俭
|施政方式 以法治超越人/信规则 将法治付诸人/信道德
| 人心
|社会形态 多元异构/尚权/政教分离 一元同构/尚亲/政教
| 合一
|制度组织 个体-社团-权利格局 家族-亲朋-差序格局
|经济形态 重商/尚生产 重农/尚分配
|核心生计 商贸(移民) 农耕(土著)
|地理基础 沿海(地中海) 大陆(海中地)②
|发生形态 次生于古代东方(两河流域和埃及) 原生于中国本土
|
②关于地中海和海中地的思考,首见于张正明先生1988年的“地中海与‘海中地’,就早期文明中心答记者问”,载《江汉论坛》,1988第3期第42-46页。
上述要素与中国形成对照。空间上,中国远离其他文明。范围上,中国的内部空间远远大于其他文明。因此中国文明形成期的底子铺得更大,从东北辽河流域、长江黄河上游再到珠江流域有数百万平方公里。密度上,中国早期的文化要素分布均匀,没有西方那样发达的商业城邦与原始乡村部落之间的鲜明差别。民族迁徙方面,中国内部的民族人口流动也很强烈,包括几千年来各民族人口自北向南的稳定流动。但不同于西方的是:第一,这些移动或入侵最终被纳入一个体系,从而给人以中国文化连绵不绝的印象。第二,这些民族,无论土著或移民,后来达到较高程度的认同,形成同一的历史文化大传统。例如在中国文明形成早期就有各部落和酋邦的人在中央政府任职,战国时更重用客卿,不问族别和籍贯。商业上,中国社会也有较大规模的商业活动,例如茶马互市。中国古代的商人也曾影响政治,如吕不韦之于秦国。但自大传统形成后,商业一直受到政府压抑,没有像在西方那样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宗教上,中国的文化大传统中也没有形成鲜明的排他性宗教信仰。对于宗教,上层人把它当成个人的精神修练,下层人持一种见神烧香见庙磕头的实用态度。结果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西方那种宗教战争或印度那种宗教冲突。
这些基本特点造成中西两方文化巨大不同。例如重农和重礼使中国发展出超越于发音之上的文字,它使得中国各地各民族人可以用不同的发音读出同一个字的意思。这种文字不利于快速学习掌握,却有利于深度的跨文化交流和认同,并能有效抵制各种分裂企图。历代中国的中央政府保持高度集权,在减少冲突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也使中国没有发展出足以制衡政府权力的民间机制。由于民众权利体现不充分,所以公共责任感也就薄弱。目前国人的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低,也是这种传统的集权结构导致的结果之一。与此相反,西方的拼音文字简单易学,却无力同化和规范方言的发音。在中央政府控制力降低时,例如在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瓦解后,西方就出现了林立的民族语言和民族国家。(注:参见dlister E.Mcgrath:《当上帝开始说英文》,张zhào@①菲译,台湾,新新闻文化事业股份公司出版部,2002。)其结果是欧洲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但自希腊罗马时代以来,西方世俗政治集权始终受到贵族集团和宗教权力的制约。集权统治上的空隙使中世纪的自治商业城市坐大。这种社会结构给宪政和议会政治以空间,而且促成了商业和科技发展。最后,通过民族国家这种商业和战争机器促成了西方文化在全球的扩张。但是,西方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也具有较强的反思和自我批判能力。他们目前正在通过欧洲联盟的形式克服民族国家的弊端,求取多民族统一政体的好处。从这点上讲,中国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又可以作为西方文化的借鉴。至于中国人的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缺乏的问题,则可以从西方的市民社会和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中找到借鉴之道。总之,东西方文化比较除了帮助我们拓展视野之外,也能促使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人类的福祉。
【参考文献】:
1 粱漱溟(1893-1988):《东西文化与哲学》(初版1922),参见《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Link UR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6994f010008u8.html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