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承仪]扎实推进我国民族理论研究——记我院重点学科民族理论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10-6 22:27
标题:
[承仪]扎实推进我国民族理论研究——记我院重点学科民族理论
扎实推进我国民族理论研究
——记我院重点学科民族理论
承仪
民族理论学科是我院民族所的传统优势学科,迄今已走过47年的发展历程。2002年8月,该学科被确定为院重点学科。其后五年多来,该学科全体成员同心协力,按照学科建设目标的要求,完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提升了整体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科建设取得扎实进展。
该学科认为,基础理论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一直将基础理论研究放在突出位置加以推进,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学基本概念和范畴研究、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方面,该学科推出了数十篇研究报告和论文,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郝时远的《重读斯大林民族定义》和王希恩的《批判、借助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方面,该学科也取得了新的突破。郝时远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王希恩的《深刻理解和谐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和陈建樾的《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均受到学界的好评。民族学基本概念和范畴研究方面,该学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郝时远在掌握大量资料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人民日报》等报刊连续发表文章,就“族群”的语义渊源和早期含义、西方学界对这一概念运用中的实际涵义、中文语境中的泛化倾向等问题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王希恩在《论民族建设》一文中指出,以文化和族性“同质化”为目标的民族建设已告失败,而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基础上的统一将是民族建设存续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些文章都是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相关问题研究中最有分量的成果。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研究方面,王希恩的《全球化与国家的民族属性》《全球化对民族问题的影响》《全球化与族性认同》,陈建樾的《全球化、民族国家与马克思主义》,周竞红的《网络信息与民族关系》均被学界视为开创性成果。
传统民族理论受历史条件所限,研究内容比较狭窄,视野不够开阔,而该学科成员则通过自己的实践大大拓展了研究范围,丰富了学科内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少数民族民族意识高涨,而“台独”势力也利用民族问题为自己的分裂活动制造根据。2002年,该学科6位研究人员赴台湾进行学术考察和访问,回来后迅即展开了台湾民族问题的研究。郝时远和陈建樾在《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为台湾民族问题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弘扬民族精神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对民族精神的学术讨论在民族理论界始终没有开展。鉴于这一情况,王希恩2003年在《民族研究》《世界民族》等刊物连续发表论文,就“民族精神”概念的起源和内涵,民族精神的表现特征、形成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该学科专门调配力量,致力于对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目前,关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已被列入院重大课题项目,周竞红的《从汉族主义到中华民族主义》则是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此外,在近现代中国民族问题研究、蒙古学研究、回族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方面,该学科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捕捉热点问题,占据学术制高点,则是该学科加强学科建设的另一重大举措。近年来,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学术的发展,民族理论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敏感问题的讨论。其中,关于民族问题宜“文化化”,而不宜“政治化”的主张尤其引发争议。对此,该学科成员及时做出了反应。郝时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一文对“文化化”的主张及其由此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否定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批评;陈建樾在《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指出,民族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只能通过政治制度和公共政策来处理和解决。针对亨廷顿的新作《我们是谁———对美国民族认同的挑战》,郝时远撰文指出,亨廷顿的新作是其“文明冲突论”的“美国版”,即“文化冲突论”;该论是立足于种族主义立场、张扬美国民族主义的宣示,其实质则是以退为进的全球霸权主义。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讨论,该学科对国内民族理论研究发挥着重大影响。
在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热点问题研究的同时,该学科不断加强对现实民族问题的研究,推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五年多来,该学科先后完成了一系列所级课题,内容包括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国家民族事务的行政管理等。杨华的《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与教育功能的强化》、孙懿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培养》、周竞红的《论中国民族事务行政管理机制的发展和创新》均受到学界的好评。郑信哲就我国朝鲜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朝鲜半岛与我国的关系等问题推出了不少论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孙懿承担的国家民委的委托课题《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状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十所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状况进行了调查,为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作为院重大课题《台湾原住民问题与“台独”研究》的一部分,陈建樾和杜世伟就河南邓州“台湾村”现象撰写的调研报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郝时远的《关于蒙古国“800周年”活动的情况与分析》《台湾原住民缘何对“台独”媚日行为“出草”抗议》等被《要报》采用,有关部门给予高度评价。
据统计,5年多来,该学科共出版专著8部、论文186篇、研究报告31篇、其他文章36篇,总计发表463万字。该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2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5人,助研2人。学科成员在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上各有侧重,均按学科发展和个人专业方向开展研究,多数同志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该学科基础建设主要集中在相关研究的资料积累上:其一是对马恩列斯论民族问题丛书做出适当修订,并增加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的内容;其二是对解放以前民国政府关于民族问题的文献加以整理、校勘;其三是对各年度民族地区综合和专题统计资料、民族研究学术刊物和会议论文的进行收集整理。通过这些措施,学科基础建设得到明显增强。
5年多来,该学科以民族理论学会的名义主办或与其他单位合办了8次全国性的民族理论研讨会。这些会议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围绕少数民族发展和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对促进民族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学科成员还积极参与“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建立国际研讨会”、“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多项国内外会议的组织工作。此外,郝时远、王希恩多次应邀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单位就民族问题做学术报告,进一步扩大了学科的影响。(承仪)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9-11 14:22:11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