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资治通鉴》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09-5-6 15:20
标题:
《资治通鉴》
史部之
资治通鉴
郑任钊
发布时间: 2008-03-31 08:17 光明日报
《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北宋司马光等撰,记载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仁宗宝元年间进士,曾任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等,官至尚书左仆射。司马光以为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尽览,“常欲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初成《历年图》五卷,为战国迄五代之大事年表;后又成《通志》八卷,载周威烈王迄秦二世史事(实即《资治通鉴》周、秦二纪),先后进呈英宗,深得赞赏。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英宗命司马光设局于崇文院,“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司马光以刘攽、范祖禹、刘恕三人协修。次年,神宗即位,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资治通鉴》全书撰成,历时十九年。
《资治通鉴》共二百九十四卷,包括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另有《目录》和《考异》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的,以历代政治大事为主要内容,注重对治乱兴衰的原因分析与经验总结。该书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体例严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具有非常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郑任钊)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