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者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
简历 郑元者,男,1964年10月19日生,浙江省乐清市人,汉族。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蒋孔阳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文艺学与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会长、《民族艺术》编委等。荣获国家教育部首届(1999年度)“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奖。 研究范围 多年来潜心于当代人类学美学、艺术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比较宗教学、民俗学等领域的跨学科性研究,近年来重点专攻的是图腾美学和艺术起源学。有《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崇高之始:中国图腾文化》《美学观礼》《美学心韵》等专著,《艺术人类学与知识重构》《走向元文艺学》《试论艺术起源研究中的历史优先性原则》《艺术起源的性别学思考》《相似、相应与相继──艺术与进化论小议》《蒋孔阳的美论及其人类学美学主题》《美的探寻与人生的觉醒──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当代中国美学的四大遗憾》等论文50余篇。在当代人类学美学和艺术人类学方面有诸多开拓和创见,有相当的学术社会影响。主编《田野印象丛书》《文化与艺术人类学译丛》等。先后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编教材《美学原理》、教育部专升本统编教材《美学》(副主编)的撰写。 所开课程 为各类学生讲授过的课程有:美学、人类学美学、艺术人类学、当代人类学美学专题、美学讲座、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话、文艺心理学、文艺理论研究等。 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 《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崇高之始:中国图腾文化》,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 《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艺术起源与图腾特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文学卷》之一),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学观礼》,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美学心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主编、选编、译著、教材 《文化与艺术人类学译丛》(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陆续出版。 《田野印象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 《上海著名学者文集·蒋孔阳集》(选编),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蒋孔阳学术文化随笔》(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美与真:蒋孔阳美学随笔》(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蒋孔阳全集》(参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神圣的饥饿:作为文化制度的食人俗》[P.R.Sanday](译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美学原理》(参加撰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学》(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数字人类学》((美)克伦普 著,郑元者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文化与艺术人类学译丛》(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主要论文 悲剧快感发生的生理心理机制(《文艺理论研究》1988.3) 图腾艺术与生命感受的表达(《民间文艺季刊》1989.1) 瓦雷里与象征主义(《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研究》1991) 畲族的盘瓠崇拜及其民俗心理(《浙江民俗》1992) 立足于高标准 反对平庸──美学和文艺创作的下一步目标[学术对话](《文论报》1993.1.2) 图腾崇拜的悲剧感及其原始崇高感(《社会科学》1993.5) 喧哗中的庄严:评《现代西方美学史》(《复旦学报》1995.5) 寻求跨世纪的文学史新景观(《学术月刊》1995.12) 文学史研究中的历史优先性原则(《文学评论》1996.2) 走向元文艺学(《文学评论》1996.4) 勾勒20世纪西方美学的历史图景(《社会科学》1996.8) 面向21世纪的美学家:蒋孔阳(《美与时代》1996.8) 蒋孔阳的美论及其人类学美学主题(《文艺研究》1996.6)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美学的思考[学术对话](《文艺理论研究》1997.2) 艺术起源序说(《民族艺术》1997.1) 艺术起点问题新探(《民族艺术》1997.2) 艺术作品的起源与艺术起源学(《民族艺术》1997.2) 试论艺术起源的必然性》(《民族艺术》1997.3) 艺术起源问题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意义(《文学评论丛刊 》第1卷第1辑,1997.12) 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复旦学报》1997.4) 试论史前艺术的始源性意义(《求是学刊》1997.6) 诗人的象征──瓦雷里(《语文学习》1998.4) 试论艺术起源研究中的历史优先性原则(《江海学刊》1998.4) 史前艺术的功能属性(《中国文化与世界》第6辑,1998.6) 艺术起源与“美”的情境性(《华南师大学报》1998.3) 试论劳动说与模仿说的有效性问题(《复旦学报》1998.6) 蒋孔阳的美学道路(《学术月刊》1998.11) 上海美学研究发展报告[1978-1998](《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1978-199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的探寻与人生的觉醒──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蒋孔阳文集》代编后记](《文学评论》1999.1;《复旦学报》1999.4) 文化滑向凡庸的忧思(《文汇报·文艺百家》1999.4.10) 人类学立场与文化的未来发展(《民族艺术》1999.2) 史前艺术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2辑,1999.4) 艺术起源的性别学思考(《性别诗学》,社科文献1999) 物品与人品[美学对话](《中文自修》1999.1) 美育和生活[美学对话](《中文自修》1999.2) 美与创造[美学对话](《中文自修》1999.3) 人类学与艺术[译作](《民族艺术》1999.3) 艺术人类学与知识重构(《文汇报·学林》2000.2.12) 当代中国美学的四大遗憾(《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3辑,2000.4) 20世纪中国美学:边际化及发展策略漫议(《美学与艺术评论》第5集,2000.6) “只要有路,我还将走下去” ──蒋孔阳先生的最后十年(《学术界》2000.3) 艺术与童心(《中文自修》2000.1) 感觉的天使(《中文自修》2000.2) 形象的风帆(《中文自修》2000.3) 城市之美(《中文自修》2000.6) 艺术起源与因果问题(《海上论丛》第3辑,2000.4) 相似、相应与相继──艺术与进化论小议(《东方丛刊》2000.3) 民族民间艺术与21世纪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99南宁国际民族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完全的艺术真理观:艺术人类学的核心理念 ,《文艺研究》(权威),2007年第10期 中国艺术人类学:历史、理念、事实和方法 ,日本东京大学《BI》(美)日文版,2007年3月 无害的苦工:界定民族音乐学,《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中国艺术人类学要义,《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该用怎样的文化滋养网民,《解放日报》,2007年2月6日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