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杨义]关于六十年学术史的一些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karin    时间: 2009-5-4 14:14     标题: [杨义]关于六十年学术史的一些看法

关于六十年学术史的一些看法

杨义





●改革开放这30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崛起对思想学术注入了日益深厚的物质支持,增强和提高了一代学人与时俱进的文化自信心。

●这30年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为这代学人去崇尚学科开拓和学术原创提供了很大的精神空间。

●这代学者经历了风雨人生,阅历了世事变化,不少人磨砺出了思想者的气质。




         60年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学术来说,应该是上台阶的节点。60年的社会平稳发展,已经养成了足够的当代人才,也养成了足够的学术底气。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前30年主要建立国家的学术体制,探索学术发展方式,强化国家的意识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在建立体制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大学文科进行了调整,中国科学院也成立了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也是那个时候——1953年成立的。

        对于五六十年代文学学科体制建立的这个功劳,我们不应该轻率否定。我们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学术,比如说我们的主要刊物《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现在都变成权威刊物了,但它们是在上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长久以来发挥着引领全国学术的功能,所以对于前人的成就要进行如实地肯定。

        但是由于当时的冷战格局造成的思想文化的紧张感,由于战争年代思想文化的宣传模式和经验的延续,由于苏联模式的影响,使苏联模式失效后,在思想文化批判的紧张推进中,连续出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文化运动,挤压了甚至压倒了思想学术研究的全面建设。

        这个教训要正视,“文革”造成了思想学术文化的大面积崩溃,所以对“三十年河西”要很好地总结,但更要重视改革开放后的30年。改革开放后这30年的中国学术足以代表一代学术。尤其是人文学术,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以往的学术,从规模上、形态上、广度和深度上,也许学术体制没有赋予这代学术和学者以权威感,但在实际成绩上已经出现了改革开放时代思想文化应有的辉煌。

        学术需要我们理解它、认可它,需要我们作为一个现代大国给予它应有的尊严和地位。所以如何认识这30年的学术,实质上是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这一思想路线给中国学术带来的繁荣和成就。改革开放不仅给我们带来经济上的振兴,而且带来学术上的发展,只有这样理解,才能全面地理解3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新生机。

        改革开放作为时代的主题词,使中国人民受压抑、挫伤的创造热情和智慧奔涌出来,形成了难以估计的历史主动力量,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我认为,有三项基本收获值得注意。

        第一项,改革开放这30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崛起对思想学术注入了日益深厚的物质支持,涵养它的底气,增强和提高了一代学人与时俱进的文化自信心。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得到了国家提供的新科技对学术的介入,中国当代的学术已经形成了很重的分量、很大的规模、很新的境界。

        第二项基本收获是,这30年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为这代学人去崇尚学科开拓和学术原创提供了很大的精神空间。精神空间是学术创新的基本条件。20世纪50年代的一批学人虽然学术功底深厚,但学术讨论的空间局限在现实主义、反现实主义,人民性、反人民性,甚至进行阶级分析,什么官僚地主、庶民地主等等。在这么一个阶级斗争缠绕的狭小的空间里做学术,要自由从容地释放和施展思想创造力,又谈何容易。

        我们现在思考的学术文化问题、经历的学术创造局面,已经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每个人都会非常明显地看到这30年的学术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超越了过去。

        第三项基本收获是,这代学者经历了风雨人生,阅历了世事变化,不少人磨砺出了思想者的气质。我们要铸造和养成大国风范,必须有一套良好的体制培育这一代学术,提升这一代学术。作为现代国家,没有一批权威的学者在世界学术论坛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一个民族文化风貌和软实力的损失。不能由于这一代学术在商品化、评职称、评博士点、抢滩公关中,出现了很多“热闹中的平庸”或“填充报表的泡沫”,就对之盲目乐观或者全盘贬抑。重要的是对这代学术进行符合现代化大国学术要求的辨析。真正高明的学者是在垃圾中发现珍宝。所以我们应该听政于真学者、好专家,建立一个能够提升学理、激励创新的学术体制。我们需要一个体制让学者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博大精深的学术,更多、更好的原创性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流派。学术建设应包括学者真诚的学术心态建设。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没有感染世界的学说,中国只会出口电视机,不出口思想观念,因而软实力不行。我们听到这些话有什么感想,难道我们中国的学者都是那么没有创造力吗?中国的智慧是足以支撑这个民族走向辉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堂堂正正的位置的。如果这样的民族智慧潜力尚未充分开发出来,那么我们不怨天、不尤人,而要反求自己,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应该好好想想,怎样才能使这一代学术走向世界,发出我们富有影响力的声音。

        如何通过研究这60年的学术史,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的学术史?平心静气、实事求是、很客观、很理解、很懂行地总结,使我们这一代学术在受肯定的基础上,在世界的思想文化领域发出宏亮的声音。只要这个工作做好了,我们以后在回顾这60年的学术,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学术时,我们会于心无愧地说,这是一个气象万千、成就辉煌的时代。我们的眼光是明亮的、信心是充足的。我们甚至创造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国标准”。这代学人及下一代学人自强不息的耕耘和收获,在许多前沿和拔尖领域,不愧于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可以为当代的世界的人类提供能够共享的精神财富。也许这个作为走过来的学者群体,有自身的局限性,但他们真诚的努力并没有辜负民族振兴时期。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9-4-23 8:55:34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