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09-5-1 20:43     标题: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

作者:宋晓梦 高平  来源:光明日报



  自2005年蒙古族长调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长调的传承从草原走进学校,传承者从牧民变成老师,学唱者从放羊娃变成学生,这些变化会带来哪些利弊——



蒙古族长调艺术团在台湾演出。额博摄



  第一次听到蒙古族长调,是10年前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演唱者定是骑在马上,否则怎么会唱出如此感人的律动?

  10年后再听长调,是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室里。半个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使长调的传承从民间走进了学校。对此,有人认为:这是保存长调艺术的最佳途径;有人担心,长调艺术会因此失去它的原生态。

  长调传承进学校,民间大师功不可没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是国内学习和研究长调艺术的最高学府。院党委副书记毅力老师介绍:第一个把长调引入学校的,是民间艺术大师昭那斯图。他先于1959年应邀到内蒙古中专艺校授课;1965年又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讲学一年。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民间大师,登上大学讲台,为师生们讲长调的唱腔、唱法、艺术内涵。长调作为一种声乐流派,在民族唱法中有了一席之地。

  音乐教育家莫尔吉胡在担任内蒙古中专艺校校长期间意识到:要使长调从实践教学变成有科学理论体系的学科,需要有一批既懂长调,又有音乐理论修养的人才。在他的建议下,自治区文化厅派出一批年轻教师,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为长调艺术纳入高等教育学科体系打下了基础。

  用科学发声唱长调,有分歧没争论

  长调牧歌,早在18-20世纪初就已非常流行。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几乎没有不会唱长调的。但几百年来,它的继承方式都是口口相传。一位艺校老师说:“现在听到的长调已不是原生态的了,那些刚从牧区来面试的孩子唱的才是。到学校让钢琴一定音,一练声,唱出的长调就不一样了。”

  一位被誉为“草原雄鹰”的长调民间大师说:“民间哪里知道什么高音、中音、低音,就是唱着唱着找感觉。长调的气息有三层,第一层是小肚子,第二层是肚子,第三层是头腔。唱歌时,该用哪个用哪个。对于‘诺古拉’(装饰音),我觉得是没法教的。它要靠感觉,要根据个人条件自然发挥。不能像拧螺钉一样,固定的,那样唱就没味儿啦。”

  而在学术界、教育界,科学发声的优点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内蒙古大学音乐系主任李世相老师认为:科学发声使长调更艺术化、更成熟,不会带来跑味儿、风格不纯的问题。这位著有《蒙古族长调概论》的学者虽然是汉族,但他家在内蒙古已经三代,自己的感觉和蒙族人是一样的。

  格日图勒是该校唯一具有博士学位的长调教授。他说,过去民间的传授方式,只有天分极高、感觉特别好的孩子才能成材,而通过科学训练、科学发声,即使自然条件不是最优异,也能培养出来,成材率要高得多。

  巴鲁老师是昭那斯图大师的嫡传弟子,如今她已是内蒙古大学长调教学方面的顶梁柱。她独特的教学法,除了继承昭那斯图大师的方法,还揉进了她在中央音乐学院学到的科学发声法。巴鲁老师认为,这种结合使练声的效果更好了。

  那么牧民怎么看呢?大学三年级的浪腾苏都是巴鲁老师的学生。每年假期回牧区探家,她少不了要唱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听。在她接受长调学前教育的家乡,人们表示:“(在学校)学过的和没学过的就是不一样!”长调的高音区、超高音区比一般民歌多得多,意大利专家曾惊叹:“真正的意大利美声唱法原来在这里!”没受过训练的牧民只有特别出类拔萃的才唱得上去,而受过科学发声训练的学生普遍都唱得上去。

  是保存长调的原生态还是使其随时代的发展更加艺术化,在学术界和民间都有分歧。听过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东方红》、江苏民歌《茉莉花》的人,大多会觉得,要想在更广阔的范围流传,艺术化之后的《东方红》和《茉莉花》要容易得多。好听与否各有标准,但那种原汁原味,能接受的人群毕竟是有限的。不过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调,恐怕还是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保存。好在,分歧并未引发更多的争论,反而使“原生态”制约着“艺术化”的程度,“艺术化”赋予了“原生态”更强的生命力。

  威胁不来自学校,却令学校担忧

  然而,长调的命运还是令人担忧。对长调的传承构成威胁的是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化。无垠的草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赋予了长调悠长舒缓的特点,自由无羁的风格。而今,牧民们住进了固定的平房居所;人口和牲口的过快增长,使负载过重的草原严重退化。今年“五·一”期间,在实地查看内蒙古中部后,李世相深感游牧生活在淡出历史。

  游牧生产方式的日渐式微,游牧文化也逐渐显现出断层。毅力老师说:“过去在东苏旗、西苏旗都有长调的生源,但现在,要到更偏远的牧区才能招得到。”格日勒图老师却提供了另外的信息,他说:“招到学生并不难,因为‘会不会唱长调’成为这里餐饮、娱乐业的招聘条件。”想通过学长调找个饭碗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也使浮躁的心态从一开始就潜入了青年人的求学生活。蒙古族散文家鲍尔吉·原野曾这样阐发聆听长调的三重境界:“第一,听出的是长调的悠远;第二,听出的是苍凉悲抑;第三重境界,会听见蒙古人那绸子一样柔软的心肠。”对处于这个时期的学子,要能理解长调的悠远、悲苍和外刚内柔,必须在学习历史、文学和其他文化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一心想挣钱,甚至在学习期间就花过多的时间去卖唱挣钱,心又怎么沉得下来呢?巴鲁老师对记者说:“有些学生嗓音条件很好,音乐感也好,但唱出的歌就是没有魅力!”

  巴鲁老师的学生20%留校当了教师,60%进了专业艺术团体。对做教师的毕业生来说,还有条件孜孜追求长调艺术,但对进了餐饮业、娱乐业的毕业生来说,能保持这种追求就难了:因为这种场合懂长调的没几个!

  美国留学生凯丽给我们的启发

  凯丽是巴鲁老师指导的美国留学生,今年25岁。2001年夏天在美国读大学的凯丽来内蒙古旅游,第一次听长调就着了迷。回去以后,她开始研究蒙族文化,准备大学毕业就到内蒙古学长调。

  2003年,凯丽来到内蒙古大学,先学了一年汉语,然后跟巴鲁老师学长调。为了更好地理解长调,她主动要求学蒙语。巴鲁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已经能唱得比较有味道了”。

  凯丽说,她想两年后回呼和浩特开一家有艺术特色的咖啡店,店里要挂满美国和中国音乐大师的画像。演奏和演唱的音乐作品,既要有美国民间音乐的特色,又要有中国内蒙古民间音乐的特色。她还想在美国也开这样一家咖啡店。

  凯丽所展示的,不仅是创业计划,而且还有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坚持艺术追求的智慧。

  “无土栽培”也繁荣

  如果说,游牧生产方式的结束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游牧文化是否迟早要走向衰亡?这让我想起了生物科学领域的“无土栽培”。现代科技能使“无土栽培”硕果累累,而现代人文科学似乎也给长调带来了生机。

  就内蒙古大学而言,从1997年起,关于长调的各级科研课题就没断过。研究的范围囊括了长调的历史、记谱、唱法、地域特色等等,在国内上百篇有关长调的论文和数部专著中,相当一部分出自该校教师之手。今年三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正规的长调教材。从自治区到各旗各院校年年举办的长调演唱比赛,无不提醒着社会各界新一代长调歌手们不要忘记对艺术的追求。电视台利用学校专家学者的资源,开办长调艺术的专题讲座,更使长调传承完成了从民间走进学校的演变之后,又从学校回到了民间,不过这种回归已达到更高的层次。

  唯一尚无答案的是:长调适合表现当代牧民生活吗?毕竟,近半个世纪以来创作的新长调只有十几首。云南可以将50平方公里的泸沽湖留给保留着母系社会生活习俗的5万摩梭人,内蒙古是否也可以划出一片游牧生态的自然保护区,好让长调的创作者和艺术院校的师生们能在回归自然中找到灵感?或许,这不过是我们外行的异想天开。

  链接

  ■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长调的产生距今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长调在成吉思汗时期就作为勇士们的战歌,伴随蒙古铁骑风靡欧亚大陆。

  ■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

  ■长调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内部结构较自由,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赞马、酒歌等方面,是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几种民歌的总称。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等不同歌种。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优秀的长调民歌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牡丹梁》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等,都是乐段体的长调民歌。(辑自新华网)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09-5-1 23:06

蒙古长调——蒙古民歌的天籁之音

作者:佚名  来源:拙风文化网

  蒙古民歌是天籁之音。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

  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是民歌的海洋,每一个蒙古包里,每一位蒙古族同胞的口耳之间,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上辈人传给他们的歌。蒙古民歌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音乐宝库。

  碧绿的草原苍茫辽阔,一望无际,朵朵白云像崭新的棉絮般静静地浮动着,在蓝天映衬下,越发显得皎洁。羊群如同碧海中流动的云彩,马群好似绿浪中奔腾的浪花,乳白色的蒙古包群像是撒落在绿色翡翠盘里的珍珠。天地相连,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夕阳西下,远山披上了晚霞的彩衣裳,牛羊背上如同镀上了一层金,天边的云朵也变得火焰一般鲜红。

  蒙古人有三件宝,那就是:草原、骏马和蒙古长调。

  蒙古民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蒙古民歌有着优美的旋律,独特的韵味,歌中时时透射出蒙古人胸襟的开阔。

  蒙古民族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其音乐歌曲的内在品质也大都饱含苍凉、孤独、悲怆的艺术之美。

  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在内蒙古地区大致形成了五个地域性风格色彩区:呼伦贝尔风格区、科尔沁风格区、锡林郭勒风格区、鄂尔多斯风格区和阿拉善风格区。大体上来说,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科尔沁民歌旋律平和流畅、蕴藉深沉;锡林郭勒民歌苍凉而古朴;鄂尔多斯民歌旋律活泼跳荡、大起大落;而阿拉善民歌则显得沉着而有耐力。各风格区之间既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也偶有交错现象。

  而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

  长调中特殊的发声技巧称作“诺古拉”,即波折音,类似颤音,对形成蒙古族长调独特风格有重要作用。长调牧歌是草原文化的代表和蒙古族音乐的结晶,广大牧民和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间歌手在“长调”中不知倾注了多少的感情,发挥了多少创造力。对于“长调”艺术中文化意蕴的认识,我们永远也不能穷尽,它的价值和魅力是永恒的。

  蒙古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美学的感悟。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特点,并与蒙古语言和文学等息息相关。

  可以说,蒙古长调演唱艺术是代表蒙古歌唱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蒙古歌唱家代代相传,口承心授,使长调成为具有成熟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和世界上任何民族歌唱艺术不同的结构和要素。

  长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悠扬的旋律、繁复的波折音和只可意会的内在节律。演唱长调时,常有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的完整过程,有时一支长调要用几组这样的过程。长调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如,高亢奔放,字少腔长,不少乐句都有一个长长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

  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即四句歌词分两遍唱完。长调演唱艺术只能根据演唱者的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掌握,而不能象短调歌曲的节拍那样以“强和弱、1和2”来固定地表达。即不同的人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而对这些草原特有的景色,只有悠远的长调才能绝妙地加以表现。蒙古长调的唱法以真声为主,它感叹自然、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它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其心灵深处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会联想起那茫茫无际的大草原,联想到蓝天、白云、毡包和畜群,都会令人体味到草原独有的浓郁的草原气息,春天的喜悦、夏天的激情、秋天的深沉和冬天的苍凉,便立刻能感受到,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

  如今,蒙古长调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项目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办。
作者: 天曳    时间: 2009-8-21 19:21

第一次听,是在北交大附近一次火锅宴上,七年过去了,还在感叹那天晚上那个瘦小的女孩子怎么就能有这样的声音和气魄?如果不是因为酸菜鱼的气味太浓,还真以为到了草原呢……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9-8-23 09:36

在此小小地喊一下放牛班的课堂赶紧回来上班了……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9-9-26 21:31

云南可以将50平方公里的泸沽湖留给保留着母系社会生活习俗的5万摩梭人。

就这一句说点话。
泸沽湖是四川与云南的交界湖,大部在四川,周边以纳西族支系摩梭人为主,是世居民族。
由此得出两个语病:一是50平方公里之说就涵盖了云南、四川两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摩梭人只有两万多人。作为世居民族,谈不上哪个留给的问题。反而是云南这边去年招商引资5亿多元,由上海一个集团准备搞一个女儿国,现在已经如火如荼地动工了,摩梭人的文化与自然生态均面临着重重挑战!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9-9-26 21:33

另外,四川的摩梭人在民族识别时划入蒙古族,而自称为纳汝;云南摩梭人划入纳西族,自称为纳日或纳,与丽江纳西族的自称是一致的,均为纳人之意。
这些问题在李绍明、方国瑜等先生的论著中也讲得很清楚了。
作者: 林中路    时间: 2009-10-18 20:44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学生真可怜!小小年纪就要背负这么重大的历史使命;也不问人家喜不喜欢;去年要让全国的小朋友唱京剧,现在还要常长调么。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9-10-19 13:04

难啊!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哪!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