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毕淑敏:我以山东人为自豪 [打印本页]

作者: collector    时间: 2009-4-28 04:12     标题: 毕淑敏:我以山东人为自豪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9年4月22日   


书博会专刊•齐鲁文化之旅

毕淑敏:我以山东人为自豪

■本报记者 舒晋瑜

--------------------------------------------------------------------------------





  今年初,山东文登的老乡在北京开同乡会,把作家毕淑敏叫上了。一进门,到处都是山东话,满眼全是大个头,一刹那间,毕淑敏觉得亲切极了。

  她一直以为,自己漂泊在外多年,对山东的情感已经随着父母的逝去淡泊了。 然而不是。熟悉的胶东话充盈耳间时,她深深地体会到,故乡的感觉依然连绵不断地在血液中流淌。

  其实,籍贯文登的毕淑敏,并没有在山东生活过。当年她的父亲随王震所在的第一野战军征战新疆,毕淑敏便出生在伊宁,她在部队的幼儿园到小学及中学长大,但是回到家里,听的却是父母的胶东口音,所以毕淑敏觉得,山东人的自我意识还是挺强的。

  如此,毕淑敏和文登的联系,究竟有多少?小时候随父母回老家探亲,毕竟只是短暂的几天,于幼年的毕淑敏并无多深的印象。几年前,有一次,毕淑敏去青岛出差办完公事后,提出去一趟文登。当地的朋友问毕淑敏想看什么地方,毕淑敏却说不出什么具体的地方,因为她的家乡已经没有亲人。毕淑敏思忖了一下对朋友说,那就请你开着车在那片土地上到处走一走吧。车缓缓行驶,时而停下。毕淑敏站在父老乡亲生长的那片土地上,把矿泉水瓶中的水倒掉,装了一瓶当地的水;又在村头买了一把胶东的大葱带回北京。她跟母亲说,这是家乡的水和葱。母亲喝了一口,品了品说:“真是山东的水,比北京的水好。”

  那是她印象最深的一次“回家”。“站在那块土地上,风吹过,太阳照耀着,看看庄稼,河流,喝着那里的水,其实就已经是对自己很大的慰藉。”也因此,毕淑敏很珍惜和老乡的聚会。在和他们的接触中,她能更深地理解父母的个性;也因此,她愿意有更多的时间回到老家,去感受山东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她甚至和文登的市长和市委书记约好,把手头的事情忙完后,她要回父母生活过的地方去待一段时间。她开玩笑说:“父母的长辈以及兄弟姐妹都不在了,我没有要去的哪一家。就是想去看看那一块土地。虽然是故乡,却不知该投奔谁。”市长说,你就投奔政府吧。

  她一直特别想写父母的经历和故事。写过的数百万字作品中,毕淑敏却很少提到父母。“不是不想写,而是因为特别尊崇他们,我的力量还不足以更深刻地理解他们以及他们那一代人,包括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经历的年代。我会回到我的父辈生活过的地方待一段时间。年轻的时候觉得联系不那么重要,人其实是环境的产物,不会离开这个时代以及周围所有关系形成。血浓于水,这个纽带是割不断的。”在毕淑敏看来,写作是顺势而为,心里面总是要想写的东西,会在那里顽强却无声无息地存在着,也许某一天某个微小的契机,就会引发翻江倒海的连锁反应。

  从中华版图的文明的发育程度讲,沿海地区接受外来文明的渠道更多一些,山东对外的交流一直比较活跃,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很多外来的思潮碰撞。在毕淑敏的眼中,山东人耿直,会比较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爱憎分明。“他们的立场很鲜明,表达意见很充分,在某种程度上很勇敢。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可能因此而稍显鲁莽、冲动,不大考虑方式方法,不喜欢委婉地表达,这也许有待于加以完善。”总体上来说,“可能因为是孔孟的家乡,山东人‘仁义礼智信’的氛围比较浓厚,比较守信用,有一诺千金身体力行的习惯。”毕淑敏说,在自己父母身上,这些特色也体现得很明显,他们特别乐于助人,讲究孝道,负责任,务实,任劳任怨,并且怀有慈悲之心。“山东养育了我的父母,在我们的家庭里,父母又齐心合力把山东人的品质教导灌输给我们。我没有在山东生活过,但我以山东人为自豪。人们对很多地方的人有评论,比如某一个省的人小气,某一个地方的人精于算计或者孤陋寡闻,但是对山东人的评价基本上比较正面。当然了,哪个地方的人都是千姿百态的,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说负面印象,山东人太重义气,可能要算一个缺点。在社会的文明进程里也是需要慢慢调整的。”

  对于山东的作家,毕淑敏也很关注。她很喜欢张炜的作品,最近刚看完他的《芳心似火》。“我特地跟张炜说,这部作品让我对山东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对于那种醇厚的文化的底蕴,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充满诗意地表达出来。”毕淑敏说,家乡有一种神秘而巨大的力量,使她对有关山东的所有一切都怀有深情。

  临到采访结束,毕淑敏谈到即将带到书市上的三部作品:年初出版的《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行记》、《心理小组》以及新近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有关心理学长篇散文《心灵密码》。在和儿子芦淼共同完成的《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行记》中,她曾讲述自己如何经历晕船的痛苦,不期然竟又拿出一部20万字的长篇散文,实在令人咋舌。

  毕淑敏说,正因为在船上,语言不通,交流的时间有限,恰恰具有了思索的氛围。“海天一色,特别苍茫,只有在那种情况下人才会思考,一生如何度过,怎么度过,如何把握生命的时间,让自己生活更有意义,所有这些,像海浪自然而然浮现出来,内心变得平静,有很多东西淡漠下去,有很多东西坚定地浮现,内心又单纯又复杂,又缓慢又激荡不已,特别适合写心灵的感悟。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以至于修改时无法下笔,因为那种情境无法重返,类乎一种和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感觉。现在看到某段落时,我会想到这是在大西洋或是加勒比海写的,或者写到这儿时正看到鲸鱼在喷水,几只海豚像约好了似的一跃而起……回到喧嚣的城市,内心无法再回到那种特定的思考状态中。”

  当时晕船之痛苦,常人体会不到。因为总是在呕吐,毕淑敏开玩笑说,这部作品简直是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这是她特别努力完成的一部作品。“我当时有一种想法,写到半途的时候,就想赶快把稿子发回国内。因为我不知道这船在路上会不会沉。不至于视死如归,但在船上,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作品完成后,最初定名为《心理笔记》。从事心理医生多年,这些年来,毕淑敏的内心有很多感触,但因为要保密,来访者的故事没办法写出来。她想,自己可以提炼出那些人的生命体验,“他们转述给我,我不能秘不示人,因为这些经验如此宝贵。想办法提炼出来告诉更多的人。”这部作品,大多是毕淑敏拎着手提电脑在甲板上完成的。所以她在前言里说:每个字都被海风吹过,每个字有点咸有点湿润。

摄影:芦淼
作者: 杏雨飞扬    时间: 2009-5-9 15:05

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己的土窝窝!家乡毕竟是自己的家乡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9-5-21 21:16

每个字都被海风吹过,每个字有点咸有点湿润。
喜欢这样的文字!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09-9-24 11:00

山东人豪爽,山东人憨厚,山东人勤劳!
山东人孝敬,山东人尚礼,山东人正直!
一山一水一圣人,浓郁的齐鲁文化滋润着生生世世在这里生长的人们!
我为山东骄傲,我为山东自豪!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