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道士为何被称作“牛鼻子”?
[打印本页]
作者:
黄景春
时间:
2008-10-5 10:34
标题:
道士为何被称作“牛鼻子”?
“牛鼻子”是对道士的戏称,或者也可以算作蔑称、俗称。元明清文学作品中多有用“牛鼻子”指称道士的用法,近现代武侠小说也不乏“牛鼻子道士”的说法。这就难怪我们在阅读金庸小说时,总是发现有人称呼道士为“
牛鼻子
”、“
牛鼻子道士
”。
《汉语大词典》第3480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对“牛鼻子”解释如下:
①对道士的戏称。以道士梳髻高起如牛鼻,故称。一说道教所奉的始祖老子曾骑青牛过函谷关,故称。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你这先生不要听这牛鼻子说谎,我每日诵经到晚,肚里常是饿得支支叫哩!”明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三折:“这牛鼻子大胆!怎生在我面前,说长道短的。”《说岳全传》第六四回:“牛通就对诸葛锦道:‘都是你这牛鼻子,叫他去叫船,如今叫人捉去。’”②牛的鼻子。常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
《汉语大词典》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为什么称呼道士为“牛鼻子”,一般有三种说法:
1、道士帽,又叫冲天冠,前边有沿,上翘象牛鼻子;2、道士发髻形状像牛鼻子;3、道教尊为鼻祖的老子,据说坐骑是一头青牛,后来用青牛指代老子,牛鼻子指代道士。
我以为,第三种说法似乎更加可信,可以接受。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遇关令尹喜,作《道德经》五千言,是非常著名的道教传说。由此,老子也被称作
青牛师、青牛翁
。历史上还有一位名叫封君达的道士,也慕老子风范,常乘青牛,号称“
青牛道士
”。这些都为道士被称作“牛鼻子”做好了铺垫。
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老道称作“牛鼻子”的例子很多。除了上边《汉语大词典》引述的3例之外,还有《古今杂剧》元孙仲章《河南府张鼎勘头巾》三:“原来是个
牛鼻子
,我不是官身忙,赶上打他一顿。”《元曲选》范康《竹叶舟》一:“你看中间一个老秃厮,左边一个
牛鼻子
,右边一个穷秀才,攀今揽古的,比三教圣人还张智呢。”
清吴睿《飞龙全传》第四十四回“赵匡胤带罪提兵,杜二公挈众归款”道:
只见匡胤在旁哼哼冷笑,叫声:“苗光义,你这
牛鼻子的道人
,你自恃其能,说这许多谎话,恁的天花乱坠,惑乱人心。我此去得胜回来便罢,若不得胜,不把你腿筋儿打断,我也不姓了赵。”
第四十五回“杜二公纳婿应运,高行周遣子归乡”道:
匡胤见攻打不便,又不见高行周出城会战,心中焦躁起来,便骂道:“苗光义这
牛鼻子的道人
,他在王府中恁般胡言乱语,说我运至时来,逢凶化吉,又说我兵上潼关,便能战胜;怎么到此已有十余日,不见高行周的兵马出来?这不是他随口谎言,骗人之局么?”
今人多不知道“牛鼻子”是道士“雅称”或曰“俗名”,倒是在古代小说戏剧和仿古较多的武侠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些。这点小知识犹如将灭灯火,将逝流泉,快到了需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地步了,哈哈!
作者:
张礼敏
时间:
2008-10-9 09:45
哈哈有意思的考证!
如果单纯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说,牛鼻子老道也算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了吧?脸谱化的处理方式,一听到这个词就知道该人物的形象、性格甚至命运。
就如同单田芳评书里的坏道士都是长驴脸。。。。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8-11-20 09:28
牵牛要牵牛鼻子呵!
作者:
剑蒙尘
时间:
2009-5-27 02:03
第三种说法虽然看似很有“历史”根据,但从逻辑上说,最多只能说明老子后来为什么会被和牛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有“青牛翁”等称号。但依然没有说明白,为什么后来道士会被用牛的鼻子来指称。难道就因为“鼻祖”和牛有联系,于是后来的徒子徒孙就和牛的鼻子有联系了?那为什么不用牛的耳朵呢?,如果只是因为形容指代事物“关键部分”的话,牛耳朵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并不亚于牛鼻子吧,不是也有所谓“执牛耳”的说法嘛。
本回复不是为了鸡蛋里头挑骨头,吹毛求疵,没事儿找茬儿。而是觉得帖中提供的一般三种说法,其实真正和牛鼻子有直接关系的,是说法1和2,虽然看上去有点流于儿戏。说法3虽然貌似有“历史”根据,却无法和牛鼻子产生直接的逻辑联系,说服力不强。
作者:
karin
时间:
2009-5-27 18:21
哈哈,有意思的论题!
黄老师赶紧显身吧!!!
咱们论坛太缺少自己的“声音”了。
小可一直把这里当“贴吧”:力所能及地“添一砖加一瓦”……但凡有空就搜索相关信息转贴过来,直到有位管理员跟俺发短消息说要调动老师和同学的参与,俺就傻了……
因为俺早就毕业了,现在完全独往独来。
俺不知道该怎么做……
在大家都不说话的情形下:俺是继续灌水,还是等闲视之?
俺虽然“消失”了一阵子,其实每天都在这里“游走”……无可适从……
有时也很难过,大家不说话。如果把这里当作贴吧的话,至少也能贴贴自己看到的相关文章或是信息……
其实看看论坛统计数字就知道,绝大多数的会员“一言不发”,连转贴一篇文章的“心气”或是“热情”都没有……
俺没别的本事,就是喜欢“搬家”……可现在的管理员连搬家的活路儿都不想让俺这么做下去鸟……可能他/她不想让论坛成为贴吧?
但没人说话怎么办涅?
俺还是成为“中国民俗学的叛徒”好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愿俺也能彻底去“闭关”……
作者:
ameiqq
时间:
2009-5-28 00:14
说法均不是最原本的来源.
作者:
sing
时间:
2009-5-28 01:05
引用:
原帖由
ameiqq
于 2009-5-28 00:14 发表
说法均不是最原本的来源.
可什么才是”最原本的来源”呢?
有关“本真性”的讨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吗?!!!
作者:
sing
时间:
2009-5-28 01:08
引用:
原帖由
ameiqq
于 2009-5-28 00:14 发表
说法均不是最原本的来源.
[瑞吉娜·本迪克丝]本真性(Authenticity)
作者:瑞吉娜·本迪克丝 译者:李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14 | 点击数:207
[译者按]:瑞吉娜·本迪克丝(Regina Bendix)现为德国哥廷根大学民俗学教授,本文是她应译者之约为《民间文化论坛》撰写的专稿。
欧美民俗研究伊始之时,便受到渴求本真性之强烈影响。坦率而言,“本真性”一词,隐含着对真实性的探求,因为这种探求具有多义性和不易把握的本质,学界和社会均难以达成共识。
本真性一词源于希腊语的“authentes”,意为“权威者”或“某人亲手制作”。尽管本真性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它在20世纪60年代才进入文化研究的领域,彼时学界正开始对正典形构(canon formation)进行批评性反思。随后的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相关学科的学术转向表明,本真性不仅成为建构民俗和作为民俗中一个类别的民间叙事的基本要素,而且,对“真正”、“真实”、“完整”的追寻,已然成为18世纪开始的社会、经济、政治巨变的驱动力。这些变革引发了“传统/现代性”之争,提供了考察社会生活的新视角。通常与“传统”相关联的本真性概念,在这一论争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经济方面,工业化导致了大规模生产,带有本真性光晕(aura)的手工制品日见稀少。在社会和政治方面,旨在政治民主化的法国大革命,力求推翻社会等级制,播撒了个人自主自决观念的种子。继而,浪漫民族主义者希望找到新的国家基础,以取代君主制度的精英语言和文化。他们在口头文学中,稍后又在民间文化中,找到了这种基础。史诗和其他的叙事形式,都是原汁原味、本乡本土的语言,因此被看做是真正的立国文化之本。直至20世纪末,这种基于群体的本真性变异形式,仍然主导着文化学界。
第一个“发现”民谣及其推定本真性力量的典型例子,是盖尔人的史诗《芬戈尔》(Finegal,1762)和《帖木拉》(Temora,1763)。它们据传是盖尔人游吟诗人莪相(Ossian)所作,被詹姆斯·麦克菲森(James MacPhearson)“发现”、复原并出版。尽管不久人们就怀疑麦克菲森出版的是伪作,尽管学界“莪相之争”纷纭不断,在变革中的欧洲的文学界,莪相的诗歌依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莪相的作品,是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原生的、乡土的诗歌范例,反映了臣属国人民的民族诉求和愿望。1773年,赫德(J.G.Herder)曾为莪相诗歌的译本撰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他对本真性一词加以扩展,涵盖了纯正、原生、自然、永恒等意义,以此来概括由这位“盖尔人的荷马”所传达的苏格兰高地民众心声的本质。无疑,与莪相诗歌的接触,促使了赫德在1774年发出了影响甚大的搜集“歌谣中民众心声”的呼吁。将民谣作为民族精神的真正体现物而加以搜集和复原的活动,随即在整个欧洲展开,成果甚丰,芬兰的史诗《卡勒瓦拉》就是一例,它在重建民族认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民俗学界,本真性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尺,部分是由于材料的政治因素依然存在,部分是由于从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所有的学科研究领域都试图建立科学标准。作为概念而言,本真性或真实性也引致其对立面——虚假性。因此,在民间故事、史诗或其他体裁的搜集作品中,日渐强调来源材料的“货真价实”——是想方设法从民众的口头搜集而来,是完全“没有受损的”。文献研究和书刊编辑也倾力于确证这种本真性。在更多的民族志导向的研究分支中,学者们认为:从生活在“传统中”民众那里搜集得来的叙事作品更具有本真性,他们没有进入工业社会,因此应是古代传承遗产更忠实的守护人。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种二分法观点的内在问题开始显露。理查德·多尔逊(Richard Dorson)对民间叙事作品大众化、商业化的抨击,引发了一场关于“伪民俗”(fakelore)的论争;在欧洲,则展开了持续数十年的“民俗主义”(或“二手民俗”,folklorismus)的讨论。这加剧了整个民俗学界的观点对立。有些学者认为,自己责无旁贷,应当是本真性的仲裁人(民俗只能从具有某一文化传承背景的个人处搜集而来);另外一些学者则试图说明,认为某些事象较之其他事象更为真实的看法,只会导致民俗的“灭绝”。正如赫尔曼·鲍辛格(Hermann Bausinger)所言,学者的裁断将“民俗的真正范例”放置到了一块不断缩小的飞地上,将之从动态的文化进程中隔离出来,而这种进程正是人类交流传播的一种特质。简言之,对真实性的保护,必定引致适得其反的非真实性。一旦一种民间习惯、一首民歌、一篇民间叙事作品被宣称为“真实的”,它势必更为引人注目,会变得僵化守固,会被市场化,按照本真性的说法,它就成为虚假不实的了。
由于下列观点和研究的变化,至少在学界讨论中,本真性已经越过了一个转折点:1)学者们开始将不同的传播媒介纳入研究视野,探讨其在民俗传承和传统化当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他们亦不得不承认民俗搜集者、编辑者和翻译者在传承、变化过程中的深远影响。人文学界不能像早先学者们期望的那样,遵循和探求更为实证、“科学”的方法和目标,因为人文、文化学科总是将知识的变化与社会深刻联系在一起。2)学者们逐渐对共时的问题,较之对历时的问题更感兴趣。19世纪的研究者对模糊不清的历史起源问题孜孜以求,20世纪的学者则开始转而致力于当下民俗传播和产生方式的探讨。语境和表演被当成理解民俗的重要因素,由此观之,每一例叙事都是独一无二的。学者们开始承认,“变异”是传统过程的一个内在的要素。3)文化学界开始将市场纳入视野,认可文化产品和活动的商品化是地方乃至各地生活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学者们不再一味指责书本、漫画、电影等当中泛滥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其他文类,而是研究其改编、转换及其蕴含的经济和社会政治意图。在放弃描述何为本真性这样难以把握的目标后,学者们转而问询:是谁、在什么时候、为什么需要本真性?
从国际民俗学的角度而言,了解诸如本真性这样的观念,在何种程度上适用于中国社会和学界,尤为重要。尽管许多世纪以来,国际间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甚为频繁,但是相关终极目标和需求之概念表述,在非希腊、罗马传承和犹太教、基督教传统影响的社会中,可能有诸多差异。正如这篇简介所示,在西方世界观中,某种关于真实性的成见依然根深蒂固,在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一些领域,继续充当着不可动摇的标尺。例如,在艺术品市场中,艺术作品的真品和赝品的甄别,对于其价值的估算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其领域中的一些古老的规则也出现了动摇(例如,人们开始承认,中世纪的艺术品中,有些名作并不是由大师自己绘制而成,而很可能是其他作坊的画家们集体完成)。另一方面,正如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所注意到的那样,对自我的探寻,对真实自我表达重要性的探寻,已经成为欧美社会日渐凸现的特征。文化学界近来更为关注本真性的构成本质。旅游或文化遗产机构使用“本真”这一词汇,仅仅是因为它存留在集体记忆中的深刻影响。因而,本真性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不是为了区分真实和虚假,而是要了解在个人和群体的话语中,本真性的功能和意义究竟是什么。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作者:
ameiqq
时间:
2009-5-29 17:37
Authenticity译成本真性,往往只考虑共时性
我说的本原,更考虑是原本外加历时性.
作者:
剑蒙尘
时间:
2009-5-29 21:40
标题:
关于讨论版和学者的架子
“论坛”,不“论”怎么能叫论坛?“讨论版”不“讨论”怎么叫讨论版?
潜水多灌水少,看热闹的多,参与讨论的少,不光是这个版,整个论坛大部分版面这种情况都存在。我估计原因之一,就是这个论坛的注册者不少为业内人士,更加讲究论述内容之学术性。发表言论习惯于先谨慎思考,写出的文字务求逻辑严密象做论文一般,还惟恐出现一些文字上的疏漏导致被读者尤其是同行取笑。不少是以真名注册的,万一出现一些常识性的笔误,面子着实挂不住。安全起见,自然抱着“慎言”的观望态度,将潜水大业进行到底。
其实,论坛的好处,就是可以轻松自由地发表言论。学术论坛、学术讨论版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轻松自由地探讨学术问题,而不必象在实际讨论会上面对面争论,或者读论文,或者在刊物上争鸣那般过于严肃。毕竟,学者也是人,是人就有严肃的一面和轻松的一面,哪一面被压抑住,往远了说,都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往近了说,也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况且,谁说学术讨论就必须要摆出一张砖块脸,张口必然专业语汇呢?为什么就不可以用轻松活泼生活化的口语来谈学术问题?讨论问题,只要态度严肃认真即可,形式上越自然轻松越能促使人们激发灵感,产生鲜活的新观点。
总之,学术讨论版气氛过于沉闷和沉默,实在跟学者们放不下架子有关。
作者:
ameiqq
时间:
2009-5-30 11:01
剑蒙尘兄所言“现状,其实,况且,总之”与有些人有关,对于爱好,潜心道学的人来说相形甚远。
作者:
黄景春
时间:
2009-7-15 20:19
今天才看到几位仁兄回复,晚了晚了,抱歉得很!
其实我对牛鼻子道士的议论,完全出于趣味,不是什么考证。如果考证这个问题,几百个字恐不够,特别是我乐意赞成老子骑青牛影响了道士称牛鼻子的说法,这个中间当然是有很多环节需要逻辑上的连接的,我没有展开,如果展开就是论文,可我并不想写这个考证论文。随意谈个趣事是一回事,坐下来写高头讲章是另一回事。仅仅给几个道士称作牛鼻子的说法,供欣赏把玩而已。而已而已。这个问题谁感兴趣可以关注,也可以去考证。
关于所谓本真性问题,我在一篇文章(不是论文,是民间文化论坛上的一篇贴子,改了一下而已)主要针对当下各地杜撰、扭曲、伪造民间文化以争取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获得立项又是出于文化塔台经济唱戏的目的)的做法,特别是各地撕破脸皮争夺文化起源地的做法,有感而发,不是一篇理论性论文。至于后面有人讨论学理性的本真性,还有人的曲解,都属于文不对题,与我的文章或贴子无关。
讨论问题很有意思,我喜欢讨论。随意而谈,漫无边际,有感即发,口无遮拦,该澄清的澄清,该否定的否定,适心见性,比做高头讲章大部头论文快活多了!
但是,网上讨论有一个忌讳,就是真名实姓的忌讳跟披马甲的讨论。我也不例外。希望讨论者显露真容,大家讨论会更有效。
作者:
whensee
时间:
2010-1-3 12:11
长知识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