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乌丙安走了 但他身后的民俗热不会降温 [打印本页]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8-7-12 12:48     标题: 乌丙安走了 但他身后的民俗热不会降温

乌丙安走了 但他身后的民俗热不会降温


[attach]38351[/attach]

    “我今年整整90岁了,荣幸地从‘80后’进入‘90后’了。这么多年我把心思都放在非遗上,这也是我的长寿秘诀。”今年初,获得201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度人物”的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乌丙安这样说道。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博学、乐观、开朗的学术大家的“90后”时光是那样短暂。昨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惊悉,乌丙安先生于昨日645分在德国柏林逝世,享年90岁。
  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家乌丙安昨日仙逝
  坚守民间文化遗产65年的老兵倒下了
  今年1月份,乌丙安在先后获得了“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称号和201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度人物”两大殊荣之后,在沈阳家中接受了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的独家专访。在受访时,他语带欣慰地说,这些殊荣是对自己65年来坚守民间文艺工作的肯定。与本报记者交流时,乌丙安对近几年民俗学科热潮不断回升而感到欣慰。本报以《乌丙安:不是乌丙安热了,而是民俗学科热了》为题采写的报道,被全国多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转载,受到多方关注。
  尽管作为“文化遗产大厦守门人”的乌丙安先生离开了,相信致力于非遗传承和民俗文化发展的专家学者、专业青年以及非遗传承人们会继承他的精神,在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乌丙安1928113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955年至1958年在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589月以后在辽宁大学中文系任教。作为世界级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一生出版了《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丛话》《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俗文化新论》《中国民间信仰》《神秘的萨满世界》和《日本家族和北方文化》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民俗学专著,为中国与国际民俗学事业和民俗学专业教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当代民俗学史册上,被誉为“中国第二代最富有声望的民俗学家”。值得一提的是,乌丙安出版的《民俗学丛话》、《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被学术界誉为“撑起中国民俗学理论建树的‘三级跳’”,为他在中国及世界民俗学史上奠定了应有的地位。
  70岁从辽宁大学退休至去世前,乌丙安担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的职务,仍为民俗文化和非遗工作在全国各地奔走。在学术著作撰写方面,2016年乌丙安出版了最后一部个人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因为年纪和精力的原因,他曾表示自己不再单独出版新书了。2017年由乌丙安担当总主编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第一辑正式出版,今年本报记者采访乌丙安时,他表示接下来自己会为第二辑的内容继续把关校对,这部囊括了我国56个少数民族的历史、特色、民俗、文化的民族文化巨作仅出版79册,它将成为乌丙安生前未完成的遗作。
  拜访养蜂学会、参加跳蚤市场大集、和外孙互动
  90后”乌老最后的“朋友圈”
  今年126日,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乌丙安,没想到竟是最后一次和这位著名的民俗学大师零距离接触交流。当天,记者敲开乌老先生的家门时,很难想象他已经90岁高龄了。看到记者提着一篮子水果,他连连说道,“下次可不许带东西了”。近距离观察,除了因为年纪太大听力下降戴着助听器,交谈中的乌老不仅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而且微信朋友圈等现代科技都操作熟练。
  尽管已经90岁高龄,乌丙安仍为非遗保护工作“飞”往全国各地,当记者表示惊讶时,他笑着表示,“做民俗研究,必须到第一线去,整天在老百姓当中,不能当‘大楼学者’。”乌丙安告诉记者,儿女们非常支持自己的民俗研究,“他们也心疼我,但是看到我一谈民俗脸上的高兴劲儿,就妥协了。”
  当天采访结束后,乌丙安还跟记者互加了微信,记者通过朋友圈发现,乌老除了是一位对学术严谨认真的学者外,还是一位“网瘾老人”。乌老在接受记者采访后不久就到德国柏林的女儿家中享受天伦之乐,平日里喜欢在朋友圈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拜访德国勃兰登堡州的养蜂学会、研究当地花卉植物、参加当地跳蚤市场活动、和两位外孙时不时温馨互动。625日,乌丙安还在朋友圈中感叹柏林的“冷夏天”,没想到不到一个月他却离开了自己如此热爱而眷恋的世界。乌老先生虽然离开了,但他倾注大半生心血的民俗学科热将不会降温。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张宁摄影记者常晟罡
  2000年被聘为沈阳晚报形象大使
  乌丙安:我一直是晚报的读者
  作为民俗大家,乌丙安先生2000年被沈阳晚报聘为形象大使,一直与本报有着深入友好的交流互动。曾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及与晚报的交往,乌丙安自曝“多年来我一直都是晚报的读者”。乌老说,虽然从辽宁大学退休之后,他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外地工作生活,但熟练掌握新媒体手段的他会定期上网浏览沈阳晚报电子版,“看看家乡的新闻,看看沈阳发生了什么大情小事,会觉得特别亲切,就像还是在家里一样。”就连几次接受沈阳晚报记者采访,都是恰巧他身在沈阳,乌老总说:“我和沈阳晚报有缘!”
  身为本报形象大使,乌丙安先生积极参加晚报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除了亲自参与,还会时不时出一些好点子。乌老说,他很愿意参加晚报举办的社区文化讲座,和普通读者一起探讨文化问题,“讲座结束之后读者管我要电话号码,我就给他们,然后和他们在电话里探讨民俗现象,我觉得既有趣又有意义。”
  乌老经常受邀从专家型读者的角度为本报提建议,他从来都是直言不讳,也对晚报的报道给予过充分的肯定:“我希望晚报的风格‘永远是微笑的,永远是温暖的’,说穿了就是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新闻要多反映社情民意,这样的报纸生命力才会旺盛。欣慰的是,这些年来晚报做到了!”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林娜

来源:http://news.syd.com.cn/system/2018/07/12/011661897.shtml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