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名家讲座】刘晓春:从“物性”看传统手工技艺的复兴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洁洁    时间: 2018-6-6 17:12     标题: 【名家讲座】刘晓春:从“物性”看传统手工技艺的复兴

岭外君  岭外风雅颂  2018-06-05

       6月3日晚19:30,中山大学中文系刘晓春教授应邀来到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展题为“从‘物性’看传统手工技艺的复兴”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教研室承办,由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黄韧老师主持。

[attach]38251[/attach][attach]38270[/attach]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从‘物性’看传统手工技艺的复兴”,刘晓春老师系统地阐述了他多年从事非遗保护研究的心得以及对于现存非遗保护困境的对策性思考。讲座伊始,刘老师首先指出传统手工技艺复兴的难题——“回归生活”,如何让传统工艺“回到生活”,发挥其实用功能是官方、艺术家以及手艺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可是,为什么有些传统工艺能够延续,有些却濒临灭绝呢?刘老师指出手艺复兴的又一大障碍——情怀。对此,刘老师以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和日本“民艺”运动为例阐释了对“民艺”的见解,同时提出要注重手工艺没落的内在原因,而非过度强调其外在属性,由此引出第三个问题——从“情怀”到“物性”,对“物性”这一概念进行了梳理,从艺术学、人类学以及后现代主义三个角度对“物性”加以界定。那么“物性”是如何在手工技艺复兴中体现的呢?刘老师以柳宗理的设计理念为引,以瑞士生产的登山冰镐、李奇名窑制碗及“竹笼灯具”为例,强调产品设计要用“手”去思考,总结了柳宗理发掘手艺的现代性的独特之处以及柳宗理对柳宗悦民艺理论的延展, 对其重视手工艺的物质性进行了肯定。回归“物性”是对中国传统工艺复兴的启示,按照鲍德里亚对现代社会“物体系”的分类,人们现在过于强调追求让神话物回归生活转变为功能物,我们应从机械时代的角度来探讨手工艺,重视工艺本身的随物赋形以及“无心之美” 传统手工技艺的复兴应该回归“物性”,发挥器物的功能即用途,让机械产品融入民艺精神、工艺气质,民艺观念吸取机械产品的经济、简洁,这才是传统工艺的现代性命题,才能真正使传统手工艺焕发长久的生命力。

[attach]38253[/attach][attach]38254[/attach]

       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刘晓春老师做了总结:在高度技术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振兴传统工艺,单纯依靠情怀是不对的。那些过分渲染、刻意制造所谓传统工艺“民族风格”的做法,往往成为“民族元素”、“民族符号”的简单拼贴、挪用甚至滥用。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真正能够实现传统工艺现代性转换的,究竟是人为后设的符号、象征、意义,还是基于材料的物质特性,使用传统工具,随物赋形,回归材料自身的自然特质,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质的自然、简洁、经济、实用的日用器具?

[attach]38255[/attach][attach]38256[/attach][attach]38257[/attach][attach]38269[/attach]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刘晓春老师对在座师生提出的有关手工技艺如何复兴以及传统手工艺和非遗保护如何传承延续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刘老师认为:手工技艺的复兴更多的要注重其“物性”、注重其实用性,不能只喊口号,只讲情怀,如果对传统手工艺的情怀关注超越其实用性,会导致手工艺产品发展的难以为继,所以要更关注其技艺的内在属性。同时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以及非遗保护要顺其自然,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要顺应当地民众的意愿并且考虑其发展价值,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我们可以把濒于消失的传统手工艺详细的记录下来,留存其历史及文化价值,进行“博物馆式”保护。

根据刘晓春教授讲座内容整理
整理:杨振/高雅珍
编辑:高雅珍
摄影: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宣传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attach]38259[/attach]
广西师范大学
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教研室
投稿合作邮箱
lingwaifengyasong@126.com

[ 本帖最后由 刘洁洁 于 2018-6-12 09:54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