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赵平安:《保训》的性质和结构zz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志娟
时间:
2009-4-20 09:24
标题:
赵平安:《保训》的性质和结构zz
zz from 简帛研究
www.bamboosilk.org
《保训》的体式与古文《尚书·伊训》相似。先时间,次缘由,然后是训教之言。
训教之言采用直接引语,《保训》用“若曰”,《伊训》用“曰”。两种方式均见于今
古文《尚书》。我们知道,《伊训》是伊尹教导太甲的训辞,属于伪古文。它与《保训
》如此相像,不会完全没有依据。若参照《伊训》,《保训》也可以叫做《文王之训》
。
它极可能是《尚书》的佚篇。今天所能见到的《周书》,最早的莫过于周武王,这
篇《文王之训》,无疑应踞于《周书》首篇的地位。如此,寥若晨星的文王史料,将因
此而获得新的增长。《尚书》有“典、谟、训、诰、誓、命”各类文体,标题为“训
”的仅存一篇,是伪古文。此篇提供了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训”的样本。特别是训教
本身关涉上古帝王所认同的核心价值,某种程度上有中国古代文化“元”的意味,其重
要性无论如何评介都不过分。这样的东西,《史记·周本纪》何以没有讯息?想来应是
汉代已经亡佚,连太史公都不曾见过的缘故。地不爱宝,今日得见,何其有幸!
体会周文王的训辞,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病重的父王对太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那正反训教的模式,反复叮咛的语气,那种惟恐不及训教的急切心情,反映了文王对太
子的忧心和期许。那引经据典的训教方式,特别是对于典故的精心安排,又分明反映出
他帝王的胸怀和高超的智慧。整个训辞运用了三个典故,构筑起训辞的基本框架。第
一个是“昔前夗传宝,必受之以詷”。说从前前夗传宝训,必定把詷传下去。这是文王
为自己传宝提供历史依据,提供正当性,显示他是效法先贤所为。詷,《说文》解释说
:“共也。《周书》曰:‘在夏后之詷。’”王筠《说文句读》:“詷即同之分别文。
”按《尚书·顾命》作“在后之侗”。陆德明《经典释文》:“侗,马本作詷。”陈3
《说文引经考证》引王鸣盛云:“夏后之詷,盖谓中国君长之所共尊奉者。”王氏的说
法,合乎简文,但不够具体。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四度》:“参于天地,阖于民心,
文武并立,命(名)之曰上同。”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詷”的含义。“詷”与
“中”相类,都是古代帝王即大位之前必须掌握的东西,是治国安邦平天下的道理,是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价值。它们的意义与“詷(同)”、“中”的字面密切相关,又超
出字面,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在不同的时代,其内涵和外延都会有新的变化。从简文
看,它们既是一种无形的理念,又是一种有形的文献。“前夗”二字,是一个词,从语音
考虑,可以看做轩辕的借音。轩从干声,辕从袁声,前系字和干系字,袁系字和夗系字都
可以间接通用。把“前夗”释为“轩辕”,音理上是有依据的。轩辕乃黄帝的名号。
皇甫谧云:黄帝“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据《世本》、《大戴礼记》
和《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黄帝为五帝之首。作
为古代传说中的第一个帝王,文王训教以黄帝开篇,是非常适宜的。第二个典故是讲舜
“救(求)中”和“得中”。“舜亲耕于鬲茅”,“鬲”指“鬲山”,“茅”指“草茅”
。郭店简《穷达以时》:“舜耕于鬲山,陶拍于河浦,立而为天子。”上博简《子羔》
:“尧之取舜也,从诸草茅之中,与之言礼。”可知鬲茅应指鬲山草茅。当此之时,舜曾
惶恐求中,得中之后,“帝尧嘉之,用受厥绪”。第三个典故讲上甲微“ 中于河”,又
“追中于河”。
在郭店简《语丛四》和上博简《容成氏》中作偏旁使用,从石声,可读为托。大意
是说,上甲微在和有易氏开战时,曾将“中”寄放在河伯那里,待打败有易氏,形势缓和
之后,又从河伯那里将“中”索回,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用受大命”。周文王透过舜
和上甲微的故事,阐明了求中、得中、保中与“践天子位”的关系。指出求中、得中
、保中才能践天子位。鼓励太子发钦敬勿淫,像舜一样求中,像上甲微一样保中,能“
祗备不懈”,坚守“中”的精神,最终继承大位。这些都是正面训导。末了告诫说:“
不足,惟宿不羕。”“宿”通“速”,《论语·颜渊》:“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
由也与?’子路无宿诺。”“无宿诺”就是“无速诺”,没有马上应答。《史记·淮阴
侯列传》:“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不宿饱”就是“不速
饱”,不能马上吃饱。“羕”通祥,郭店简《老子》甲本:“ (益)生羕。”马王堆帛书
《老子》甲、乙本、王弼本羕均作祥。这句是说,如果这方面做得不够,就会导致不祥
,招来灾祸。是从反面儆诫,故用“曰”另起,有强调意味。此类“曰”字,今古文《尚
书》多见,曾运乾《尚书正读》称为“更端之词”。
训辞中的三个典故,第一个讲黄帝,第二个讲舜,连带提到尧,第三个讲上甲微。第
二个和第三个都与“中”有关,联系紧密,浑然一体,自不待言。第一个和第二个故事
,一个讲“詷”,一个讲“中”,也有内在的逻辑可寻。《周易》说:“黄帝尧舜氏作,
通其变,使民不倦。”“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黄帝与尧舜同属五帝,常连类而
及。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第一和第二两个故事在结构上的关系。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