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二十四节气|冬至】 冬至大如年
[打印本页]
作者:
梦竹1994
时间:
2017-12-22 13:48
标题:
【二十四节气|冬至】 冬至大如年
冬至
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是为冬至。当日,以“圭表日中测影”,得影长古尺一丈三尺,即今3.5米,为一年中最长。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始于冬至,冬至也是传统计算时令的基点。冬至过后,全国各地都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三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作为节气,冬至萌芽于殷商时期,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尚书·尧典》中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昂,以正仲冬。”“日短”指的即是冬至,一年中日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到了春秋时期,随着测日水平的提高,“四时八节”得以确立。到西汉时,作为节气的“冬至”正式出现。
冬至大如年
在古人看来,冬至不仅具有时令标记的意义,将冬至所在的月份奉为“天正”,也长期被视为与新年媲美的人文节日,号称“亚岁”“冬节”“长至节”。其实,冬至在上古时期就是新年,在历法时代之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将冬至作为年度循环的起点。周密《武林旧事》云:“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煌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一)拜天
《周礼·春官》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至,致地示物鬽。历代帝王均将冬至祭天视为盛大的朝仪活动日。宋代冬至日南郊圜丘祭祀昊天大帝,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会膜拜天。而祭天时往往将祖先与天神并列祭祀,孟元老说:“坛上设二黄褥,位北面南,曰‘昊天上帝’;东南面曰‘太祖皇帝’。” 除此之外,祭天还兼祭百神。
(二)贺冬
由于冬至为一岁时令的起点,故自汉代以来,就存在着贺冬的惯制。宫廷之中,皇帝使“八能之士”迎冬至。在民间,家家喝冬酒、吃汤圆、祭祖先、拜贺长辈。《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北堂书钞》中也载:“贺冬至,言日阳南至,短冬至而始长,宜欢喜也。”人们认为“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过后,白昼渐长,阳气回升,新一轮节气开始,自是一个吉祥的好日子,应该庆贺。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五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五天,欢度佳节,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此外各地还需派遣使者入朝献贺,下级地区需向上级地区派使者贺冬。民间效仿官方,冬至这天家人之间、亲友之间也要相互庆贺。
(三)祭祖
冬至时节,皇帝拜天祭祖,乡村里舍,无论贫家富户也都要祭祀祖先,以祈求福佑。殷代的年终大祭“清祀”便是在冬至所在的十一月。“清祀”以祭祀祖先为主、兼祀百神,类似于周人十月的年终祭礼大蜡。汉代之后改用夏历,将岁末大蜡移至十二月,无论是孟冬、仲冬还是季冬,作为年终祭礼的祭祖典礼,始终围绕在冬至前后。冬至要用羔羊祭祀玄冥之神——北方水神,还有祖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京师最重视冬至节,这一天,人们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祖先。民间把这种冬至祭祖的活动,叫“祭冬”或“拜冬”。
三门祭冬是浙江台州杨氏家族每年冬至举办的拜天祭祖活动,已经流传了700多年,2014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仪式主要有取长流水、祷告祈天、祭祖、演祝寿戏、行敬老礼、设老人宴等流程。冬至前一天清晨,族人扛起彩旗,带着采水工具,排着长队,在鼓乐的伴奏下,步行几公里到龙潭,焚香拜祭,举行取水仪式,以表示对自然禀赋的感恩、对天赐圣水的感谢。取回山泉净水后,取水者必须轮流用肩扛水回村,整个过程不得使用任何交通工具。净水取回后还要用红布将桶包裹好,防止误用。为什么一定要取龙潭水呢?因为龙潭水为长流水,寓意杨氏一族源远流长、子孙绵延不断。
冬至食俗
俗语云“冬至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以求冬季平平安安。相传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也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冬至吃“捏冻耳朵”,即饺子的习俗。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吃汤圆,江南尤盛。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福州称冬至为“冬节”“团圆节”。在冬至前夜全家围坐搓米时,寓意团圆。搓好之后,冬至早上煮熟,外裹黄豆粉加糖食用,象征好运。出嫁的女儿会在冬至当日送米时回娘家,以表孝心。冬至福州为什么吃米时,这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传说吃米时是为了纪念一个孝子。在福州人眼里冬至是个孝顺节。过去有位男子上山砍柴,被母猩猩抓走成亲,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母猩猩悲恸欲绝,孩子也哭闹着要找妈妈。因为母猩猩喜欢吃糯米粉做成的丸子,思念母亲的儿子,便在冬至这天,把煮熟的米时粘在门板上,让母亲循着米时的香气而来,找到了自己。
在台湾,冬至时人们要在门上粘糯米圆,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两个穷苦人讨饭来到闽南小镇,女儿要留在这里做奴婢。离别之际,父女俩讨来糯米圆,父亲对女儿说:“今日离别,就像糯米圆分成两半,咱们就每人半个把它吃下吧。待日后团圆时,再吃圆子。”父亲走了,这天正是冬至。女儿盼望等着父亲,又到冬至,她对家主说:“大家都吃圆子,门神也该敬敬。”说着,就搓了两个又大又圆的糯米圆,粘在大门上。她想,父亲不会忘记离别时的相约,若是看到门上的圆子,会来接她的。花开花落,女儿每到冬至都要在大门上粘两个糯米圆。周围的人们说,糯米圆象征着团圆和吉利,也学着装点自家的门。由近及远,传为台湾、闽南、潮汕等地的冬至食俗。
扶“阳”好时节
冬至是阴阳转换的时节,也是人体养生保健的关键时期。冬至之后,进入三九天,天气越来越冷,体内阳气虽刚刚生发,比较弱小,极需保护阳气,勿使情志过极,以免扰动阳气。此时的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增加高能量食品的摄入,以增强御寒能力。此外,应早卧晚起,以护阳气,还要注意起居和运动。
冬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药补,二是食补。冬补的药物有人参、阿胶、鹿茸等,人参补气,对气虚、体弱、四肢无力、过度疲劳的人最为合适。阿胶是滋阴补血的良药。但“药补不如食补”,冬至时节,适宜食用暖性肉食,如牛肉、鸡肉、羊肉、虾肉,还有菜花、花生、黄豆、胡萝卜、韭菜、芥菜、油菜、香菜等蔬菜,加之橘子、龙眼、红枣,猕猴桃等水果,此外,红糖、糯米、松子等也适合此时食用。冬补时需要注意,进补容易引发上火,可适当增加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进行调和,如梨水、糯米粥、百合粥等。
冬至时节,阴阳交替,天气寒冷,应多穿衣物,暖双足,常晒背,勤搓手,重视起居养生。
“九尽桃花开”
为了挨过漫漫寒冬,中国人发现以“数九”方式消遣娱乐,是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法。人们相信,只要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从宋代开始,“九九歌”就流传于大江南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收录了一首《数九歌》,“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鹭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两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这是“九九歌”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国南北地域差异很大,但其记述的冬春交接的时间方式没有变化,如当下仍在流传的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唱着九九歌,人们一步一步走出冬天,迎来充满希望的春天。
“九九消寒图”是古代闺阁女子、文人雅士以图画的形式标示由冬到春的时间流转。染梅和填字是两种最为流行的方式。染梅即画一枝梅花,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瓣。每天用笔涂染一朵,花瓣尽而九九出,故称“九九消寒图”。此图最早见于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书中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 九九出,春草绿,故近人在消寒图旁题联曰:“试看图中梅黑黑,自是门外草青青”。和染梅相似的是另一种涂圈的方式,将八十一个圈分九行九列,每日图一圈,且涂抹的位置根据天气而定,如天晴涂上半部,阴雨涂下半部。《京都风俗志》载“冬至日,俗谓之属九,或画纸为八十一圈。每日分阴晴图一圈,记阴晴多寡,谓之九九消寒图,以占来年丰歉”。
填字是对九个九笔画的字进行涂绘,可以是独立的文字,也可以是诗句。清朝宫廷内曾有皇帝御制的“九九消寒图”,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風)’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题‘管城春色’四字于其端。南书房翰林日以‘阴晴风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词文典雅,寓意深远。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从古至今,在人们的观念中,冬至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文化意蕴。人们在冬至时拜天、祭祖、贺冬、过冬节,庄严神圣、绚烂缤纷的节俗活动都源于对冬至时节的特殊感受,在极阴之中一阳产生,天地宇宙在此时勃发生机,阴阳更替、新旧交接,人们努力的促动阳气的萌动,迎接生命的自我更新。
【作者简介】
邵凤丽
辽宁大学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2009级民俗学博士
(本帖转发自北师大民俗学公众号)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