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第一分会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1)
[打印本页]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7-10-28 15:09
标题:
第一分会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1)
召集人:朱以青
吕韶钧:基于风险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二次风险”的规避研究
乌春雷:东蒙地区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行动与实践研究
侯丹洁:“非遗+快闪(店)”:非遗三展新形式研究
彭莹:大众视角下非遗整体性、生产性和传承性的再思考
胡玉福:从“文化输送”到“文化活用”
孙岩:新媒介时代赫哲族文化传承方式的现代转换
何华湘:网络时代背景下非遗传承的创新机制研究
[attach]37486[/attach]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7-10-28 15:11
基于风险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二次风险”的规避研究
吕韶钧(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认为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本身是一次重要的文化反省,也是对活态性和不稳定性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的文化自觉和风险规避行动。然而不可否认由于当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理论建设的滞后,以及缺乏对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使得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极易导致另一种新的风险出现,即存在着非遗保护“二次风险”的问题,主要表现出“行政化”、“商业化”,以及“现代化”等基本特征。而非遗保护工作的“二次风险”问题应该引起我们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采取必要的规避措施,以正确引导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为我们子孙留下一笔宝贵的“本真性”的文化财富。
[attach]37475[/attach]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7-10-28 15:12
东蒙地区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行动与实践研究
乌春雷(东蒙艺术馆)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它的文化成就来自中国大地上各个民族不断的辛勤创造。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少数民族的功劳。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东蒙地区的传统文化是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它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礼仪、节庆习俗、婚姻状况以及审美追求。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进了特殊的民俗内涵,受到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今保留着古朴自然的风格。采取有力的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attach]37487[/attach]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7-10-28 15:14
“非遗+快闪(店)”:非遗三展新形式研究
侯丹洁(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非遗+快闪(店)”作为一种近几年开始极速流行的非遗三展——展示、展演、展销的新形式,其自身拥有着开展的便宜性、文化气质的契合性、展销关系的协调性等优势,注重线下、线上的互动内容,注重可参与度,用有趣的现场体验引发线上的分享、互动,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拥有极高的关注度,可以补足博物馆、展览馆等机构在非遗保护与宣传上的不足,是可以广泛推广运用的一种新的非遗保护与宣传形式。但同时,这种新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attach]37478[/attach]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7-10-28 15:15
大众视角下非遗整体性、生产性和传承性的再思考
——关于佛山市民对非遗认知的问卷调查
彭莹(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根据对佛山市民的问卷调查,本文得出:大众对非遗的认知与客观实物和实景地点紧密相连,对实用性和参与性较强的项目接受程度较高;新兴媒体与网络社交对非遗传播和传承的影响力比预期低,静态展示与互动参与依然是非遗传播最有效的途径,与非遗相关的文化消费市场基础薄弱;大众对非遗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对非遗意识形态功能作用的肯定程度较高,但具体参与和实践多集中在兴趣爱好层面,政府引导不够和传承人缺失是非遗发展的最大阻力;大众对武术非遗的价值判断集中在文化精神范畴,与武术技击本质有所区别,对武术非遗保护与传承倾向的方式略显保守。大众视角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整体性需关注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培育与非遗相关的文化消费市场、提高与非遗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政府引导与支持下实现专业传承与兴趣传承的相互促进。
[attach]37490[/attach]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7-10-28 15:16
从“文化输送”到“文化活用”
胡玉福(中山大学)
文化扶贫向文化精准扶贫的变革,揭示了从输送先进文化改造农村落后文化到活用农村文化的文化观的转变。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已经成为各地普遍的行动,社会上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如果从非遗项目传承的实际状态以及社会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来理解的话,非遗项目参与精准扶贫的并不总是长期有效。鲁锦在手工织造普遍存在时能够有效的脱贫致富;当出现传承危机时,扶贫效果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在活用非遗项目参与扶贫时需要科学的选择和动态的考量,保证民众受益,这也促使我们在更大层面思考民俗资源利用的问题。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7-10-28 15:17
新媒介时代赫哲族文化传承方式的现代转换
孙岩(重庆师范大学)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决定着一个民族兴衰存亡。固步自封的文化传承方式已不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反而过分地坚守只能导致这一民族文化的迅速消亡。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发展,赫哲族文化受到“他者”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对着岌岌可危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赫哲族人尝试着从理想人格时代转换、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与“他者”文化的关系等角度突破,这成为了赫哲族文化传承的现代转换中最有效的解决对策。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7-10-28 15:18
网络时代背景下非遗传承的创新机制研究
何华湘(梧州学院)
非遗是文化创新的产物,创新是一种传承常态,非遗必须而且只能在创新中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大抵可分作两类:一类是由于传承、传播条件改变而发生的自然变异,一类是以创新为目的而进行的创新。为实现非遗创新的预期效果,在进行有意识的创新之前,需要首先了解非遗的创新机制。在不同历史时期,创新机制因非遗的自身条件和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区别。在进入网络时代以前,非遗的创新机制约略经历了传统社会、市场经济、保护运动等三个发展阶段,创新的动因、主体、方式、内容、条件都各有区别。进入信息社会,人类文化对主动创新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必须根据网络时代、网络社会的特点对非遗的创新机制加以创新。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