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实践国际研讨会暨暑校专题讲座之六:
1945年以来日本乡村的变化与延续
[attach]37182[/attach]
主讲人桑山敬己教授
(一)1986年与1950年代的比较
1986年,日本已完成了全面机械化。桑山教授用图片展示了新池村机械化前后的惊人变化。1950年代,新池村的农活完全靠体力劳动,而在1986年,耕地、种植、灌溉和除草等各个环节都已机械化。机械化带来了各种好处,但人们却并未因此得到解放。为了挣钱买机器,他们不得不到附近城市工作,因此种田成了第二职业。此现象被称为“机械化带来的贫困”。与此同时,乡村社区被认为是导致二战失败的封建思想与行为遗留的温床,因此日本将乡村地区的现代化与民主化视为两个社会目标。人们开始努力改变和消除传统思想行为,试图在乡村建立民主化与现代化的社会。
(二)2010年与1986年的比较
完成博士论文后,桑山教授并没有进行追踪调研。20年后的2010年,他才再次来到新池,发现这里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人口的减少。1986年新池村有26户,118人;2010年多了两户,变成28户,但人口缩减为74人。由于当地人对隐私的重视,很难得到其他的具体数据。其次,由于上文提到的乡村社区的现代化与民主化,一些传统在改变,比如A家的小儿子留在家里成为继承者,负责家族的祭祀事宜;B家的女儿留在家里,与丈夫在父母的土地上建了房子;C家的儿子娶了基督徒妻子,其妻拒绝参加丈夫家族所有与佛教有关的祭祀活动。最后,最大的变化是土地的闲置和荒废,这也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内容。1986年,桑山教授在此做田野调查时曾制作了一张地图,详细标记了土地所有者的姓名。当时几乎所有的土地都被开垦得整整齐齐,而到了2010年,不少稻田却变得杂草丛生。弃耕抛荒的部分原因是在日本特别是日本西南部,土地都被分割成小块,很难使用机械耕作,因此通常需要人工种植。一些老人虽然不再种地,还会付费请人来除杂草。但一些年轻人自己不种植,也不请人除草。当然,土地的碎片化不是主要原因。新池东部自泰修时代(1912-1926)起就被整合成较大块的土地,但也同样出现了弃耕抛荒的情况。实际上,这一情况在日本已成为全国性问题。根据官方数据,到2010年时,闲置土地的面积达到全国农田面积的10.6%,并且还在继续增长。
关于导致农田弃耕抛荒的原因,农业经济学家们认为有农民收入低、社会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缺失、农田的生产力下降、寻找佃户的难度增加和农田周围的社会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等因素。但桑山教授对新池村的个案研究表明,经济学家们忽视了经济原因背后的一些社会原因,即日本工业化结构的变革带来的日本乡村社区的瓦解。桑山教授用新池村清理沟渠的个案对此进行了说明:1986年,新池村村民会在六月份种稻前集体组织清理沟渠。这是该社区所有家庭的重要责任。每年一到这时,无论有无农田,每家都会派一名成员参加清理沟渠的活动。社区内部有一种“邻里监督”机制,保证每家每户都完成相应责任。然而二十年后,这种“邻里监督“机制的作用已微乎其微。在共同举办的年会上,不同年龄的人们以平等的语气说话,年轻人对老人很少用敬语。对民主和平等社会的追求导致原有年龄分级的弱化。老人们在访谈中表示对年轻人的行为只能保持沉默。换句话说,由于对平等社会的追求和所谓封建作风的消除,社会分层以及社区监督机制遭到弱化乃至逐渐消失,进而导致日本乡村社区的瓦解。桑山教授指出,根据仔细询问得到的结果是新池村的荒废土地主要属于“不负责任的”两个个人:一个是上文提到的A家的小儿子,他在继承家业后拒绝管理其哥哥分到的土地,造成该土地荒废;另一个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年轻人。1986年桑山教授碰巧给正要上小学的他与其母亲拍了张照片。之后不久其父母因事故去世,他在后来也去了外地工作。他所拥有的大片土地就被荒废了。
桑山教授对农田闲置和荒废现象的原因做出了细致全面的分析。这些原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多种复杂因素并存是新池村乃至整个日本农田弃耕抛荒问题的特点。
(三)2015年与2010年的对比
最后,桑山教授简单介绍了他2015年再次访问该村时观察到的一些变化。变化首先体现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新池位于旅游胜地“Kibiji”(吉备路)上,沿途有诸如5世纪初的日本第四大土墩墓和9世纪中期建立的大佛寺等很多历史古迹。新池人对旅游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和热情,但旅游业依然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将是桑山教授以后的研究课题之一。另外,2015年当地开了一家保育园,该保育园建在上文所提到的去外地工作的年轻人所荒废的土地上,大概占据该土地1/3的部分。保育园到底是购买的还是租赁的我们不得而知。保育园的建立,为身为母亲的女性继续工作创造了条件,因此保育园的普及使全国农田弃耕抛荒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attach]37183[/attach]
中央民族大学苏日娜教授发言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