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锡诚
结识老作家董均伦,已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时我虽然已经在文艺界混过几年,在单位里同事们也都以"老刘"相称,但终归还是个涉世未深的青年,而他已经是全国知名的作家了。由于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常有的一种疏离感,除了业务上的关系外,与他几乎没有什么私人间的交往。真正与董均伦夫妇交往多起来,是在1979年之后。
我历来景仰董均伦的人品和作品。董均伦是年长一辈的老作家,青年时代在北平上过教会学校,学的是英文,是喝"洋水"长大的,后来经由香港辗转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受组织之命给来解放区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医生作翻译。毛泽东曾赠送他一张签名的照片,留作纪念,他一直视若珍宝。他在延安时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亲自听了毛泽东的著名讲话。全国解放前,40年代他就写作并出版了中篇小说《刘志丹》,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因此他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由最"洋"的学生变为一个最土的作家的人物。记得是1982年吧。当时我在《文艺报》供职,作文学编辑,评论文学新作、扶持文学新人是我们的职责。这一年的春节前夕,我到济南约稿,去董均伦家里拜见他,谁知他们夫妇在临朐县深入生活,不打算回家来过年,家里不仅冷锅冷灶,连火炉子也没有生。这年的春天,恰巧我的老家潍坊市举办初学写作者的讲习班,要我回去作些辅导工作。为家乡做些事,我是十分乐意的,我按时去了。讲课间隙里,我提出去临朐县看望长期在那里深入生活的董均伦和江源夫妇。这个要求得到了讲习班主持人、诗人王耀东的同意,并在他的陪同下趋车前往。我们在临朐县城招待所旁边的一间小平房里见到了董均伦夫妇。那是一间农村里常见的那种平房,卧室兼厨房,靠近窗户有一张二屉桌,是他们写作用的,当屋地是一个带烟筒的煤球炉子,铺了砖的地板上放着大盆小锅一类的杂物,看起来十分拥挤。他们在这个环境里生活得很习惯,感到十分舒适自如,一点也没有在外乡的感觉。董均伦身穿一件对襟的老棉袄和大裆裤,操着抑扬顿挫的胶东口音,那股朴素、憨厚和老实巴交的劲儿,真能把你镇住,哪里有大作家的派头!他们夫妇一看到我从大老远的北京到这地处沂蒙山区北部边缘的偏僻小地方来了,那个高兴劲啊,两只大手一下子把我的两只胳膊紧紧地抓住不放,连声地问长问短,完全不像是个60岁老人与一个小小编辑见面的样子。
董老滔滔不绝地同我叙谈起他们在这里的生活,老乡们在党的富民政策下命运的巨变,以及他们的写作计划,并向我一个个打问首都文艺界的朋友的情况,真可说是求知若渴。在他的老朋友中,他最关心的,莫过于小说家雷加和散文家丁宁了。问他们的身体情况和写作情况。江源则不声不响地挎起小篮子,给我打个招呼,上街买菜了。当时农村里刚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农民的剩余副产品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出售了,出门不远就是市场,菜市上熙熙攘攘,买菜是很方便的。不大一回工夫,江源就买回来一大箩筐新鲜蔬菜和鱼肉,在我们旁边动起手摘起菜来。她一面听我们谈话,一面包饺子、炒菜,偶尔加上几句话。我说只包饺子就够了,不用炒菜了,江源哪里肯让,还是炒了好几个菜给我们吃。他们以老年之躯长期深入山区生活,与农民朝夕相处,休戚与共,与农民过着一样的生活,这精神实在令我这个多年从事文艺工作的晚辈敬佩和感慕。
他们的《聊斋汊子》出版5年之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又于1987年出版了该书的《续集》。这两本书加在一起,共有1300页,实在是部煌煌巨制。当时我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担任领导工作,趁着续集出版之际,我们在北京为他们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参加者有他们的老朋友雷加、著名散文作家丁宁、儿童文学作家邱勋等许多文艺界老朋友,我也出席了那次座谈,并发了言。董均伦夫妇作为一个作家,长期在老百姓中间生活,他们的口号是"行万里路,找千人谈",从民间了解生活的真理,用故事的形式反映老百姓的所想所思。他们以《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自况,以《聊斋志异》自比,游访民间,采集故事,积40年的劳动,终于汇集成这两部可以流传后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被到会的作家学者们称为"中国的格林兄弟"。他们的辛劳受到到会者们的一致推崇和首肯。
1990年(农历庚午年)除夕,我乘坐北京到济南的火车出发,于1991年(农历辛未年)大年初一的早晨到了济南。老董亲自来车站接我,我们俩一老一少,踏着落满红绿颜色的鞭炮碎纸屑、弥漫着硝烟却又是静悄悄的市街,安步当车,穿街走巷,来到了经六路省文联的宿舍,先给他和江源同志拜年,然后坐下来吃饺子。吃了过年饺子后,又去给文艺界的老朋友们拜年。然后,就开始和董均伦、江源二位谈他们的一部新作《孔子世家——九十九个半故事》的有关出版事宜。由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被撤销,原来与该社签定的出版合同变成了一张废纸。需要另找一家出版社。恰巧我的儿子在作家出版社作编辑,于是就把这部书稿推荐给了作家社。我认为这是一个好选题,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十分有益的。我此行完全是来为朋友办事的。我很看重这部书,在这部书里浸透着董老夫妇的心血,是他们步入老年之后的一部力作。
为了出好这本书,尽管窗外不时传来鞭炮声,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欢乐气氛,我却安安静静地关在屋子里看他们的稿子。这部长达44万字的书稿,我三天就读完了。当我在董老的书房里读完这部书稿,直起腰来的时候,我感到一种内心的愉快。我为他们夫妇这部新作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为读者,特别是为儿童读者,贡献了一部优秀的文学读物。他们为了写这本《孔子世家》,花费了八个春秋,曾五次去曲阜,三下泗水,远上曾庙和传说出过麒麟的嘉祥县,去过孟母三迁的邹县和怪石万垒、丸石叠连的峄山,到过孔子当过中都宰的汶上县和有着蒙山、曾子山、曾点墓的平邑县,沿着孔子的足迹,到过他行教的兖州和靠大野泽的济宁......在这部书里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德行高洁、学问渊博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孔子的形象。由于作者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而创作的,因此书里所体现的思想无疑是老百姓的思想和观点,与历来古籍中的孔子形象显然有同又有别。作者采用了民间的口语作为叙述语言,令读者感到有一种深入到老百姓中去的淋漓酣畅的亲情之感。感谢作家出版社的领导,出版了这部好书,不仅印制精美,而且附有著名画家陈全胜的插图,为书稿增色不少。
我和董均伦、江源夫妇交往有年,年龄的差距并没有影响我们成为忘年之交。他们十分尊重我,信任我,我十分景仰他们的人品和作品。我们居住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常有书信来往,书信成为沟通我们彼此的情况,加深我们之间的友谊的桥梁。《孔子世家》出版后,他俩还有一个愿望,希望在有生之年,再为孩子们写一本书,就定名为《写给孩子们看的故事》。他的这个想法,多么像是十九世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啊。我期待着这本有意思的书的问世!
原载《现代交际》(长春)1995年第6期;收入拙著散文集《走出四合院》(群众出版社1996年1月)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