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图文:网络祭祀,不温不火为哪般
[打印本页]
作者:
tch_minda
时间:
2009-4-4 22:16
标题:
图文:网络祭祀,不温不火为哪般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网上祭祀的人只是少数 记者刘中灿摄
本报记者刘俊华 见习记者刘毅 实习生陈思 林诗颖
又是一年清明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让我们习惯于在这样一个日子,对逝者寄托哀思。
随着网络的发展,七八年前网祭之风也悄然兴起。2007年,民政部曾专门下文,倡导绿色文明的网上祭祀活动。几年过去了,网络祭祀的现状如何?记者在清明前夕对此进行了探访。
1突然消失的网上纪念馆
“网上纪念馆消失了,我们留在网上那些怀念母亲的文字也找不回了。”前日,荆门李女士反映,姊妹们为母亲建立的网上纪念馆消失了,祭祀网站的服务人员也失去联系。
47岁的李女士说,母亲于2008年2月去世。由于姊妹5人都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于是决定找一家祭祀网站,建一个网上纪念馆,以网祭的方式来怀念母亲。通过搜索,她发现一家名为“炎黄祭祀网”的网站还不错,于是缴纳50元管理费,为母亲建了网上纪念馆,姊妹们上传了许多老照片,经常登录留言、诉说心事、缅怀母亲。
2008年8月,李女士突然发现,该网站似乎中了病毒,每次登录都非常困难,后来网页根本就打不开了,母亲的照片和姊妹们的留言都看不到了。李女士觉得自己的感情受到了伤害。
记者还发现,在百度上,一位网名为“anwar_163”的网友发帖说,2008年4月,他交了100元钱,在“炎黄祭祀网”上建了两个纪念馆,但目前,该网站不能登录了。
按照李女士提供的网址和客服电话,记者试着登录“炎黄祭祀网”,发现该网页的确无法显示,客服电话也无人接听。
2网祭一直没能热起来
汉口谢女士的丈夫已经去世3年,葬在孝感老家,所以每年她只能去“看望”丈夫一两回。去年,她在网上建了一个纪念馆,经常登录与丈夫“交谈”。记录逝者的生命历程,抒发生者的追思,谢女士认为她找到了满意的寄托方式。
记者从九峰山和石门峰等几家市内墓园了解到,几年前,他们都在网上设立了虚拟墓。刚开始上网开纪念馆祭奠的人非常多。而眼下,这些虚拟墓已很少有人打理。
一名墓园工作人员称,2005年网上祭拜创办初期,由于媒体的宣传,加上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网祭的人数一度达到了2000多。然而,近年来,不少用户往往在开办了纪念网页后就疏于管理,常常是两三年都没有进行维护,当他们再次登录网页的时候,可能觉得此举对故人不够尊敬,于是便主动撤下了纪念网页上面的照片和文章。
记者通过网上搜索发现,目前国内提供网络祭祀服务的网站不足百家,网上建立的祭祀纪念馆只有四五万个。这个数字和我国每年动辄上亿的清明扫墓人群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3祭祀网站难以赚钱
祭祀网站的营运状况如何?昨日,记者联系上祭祀网站“天堂在线”的负责人鲍先生。他向记者介绍,该网站建于2001年,现今约有3万名建馆用户,其中90%是免费用户,只有10%的付费用户。一般建馆为100元,每年收取20元维护费。网上建馆的程序很简单,和注册博客用户操作程序差不多,输入用户名之后接着设定密码,仅简单的几个步骤就完成了。相对免费用户而言,付费用户的网上空间更大,可以上传照片、视频、音频等文件。目前,网站收入勉强能维持服务器运行。
鲍先生说,最高峰时,全国的祭祀网站有数百家之多。2003年,仅清明节前夕,就有近300家网站跟风推出网络祭祀服务。其中有家甚至一口气投资了500万元,结果并未迅速赢利。
鲍先生分析说,虽然网上祭祀的需求空间很大,但时令性也很强,投资者通过这一项目快速获利的想法并不现实。因此,一些急功近利的网站见势不妙,就迅速退出。网站的服务器关闭后,用户的资料流失在所难免,从而也会伤害网络祭祀者的感情。
记者采访另一家提供该项服务的网站“网祭天堂”,其负责人称,自前年网站创办以来,至今仍未赢利,但该网站并不准备靠建馆者付费创收,而是希望培养人气,提升点击率。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运行比较稳定的祭祀网站不超过20家。祭祀网民在选择服务时,应从网站规模、建站时间、信誉等多方面考虑,以免发生不愉快。
4市民无法完全接受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对于网络祭祀,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
市民李女士说,她比较赞同网祭,每年清明节都有很多人涌向公墓,给城市交通造成负担,人们烧香、烧纸还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网祭则不同,不污染环境的同时还可倾诉和寄托个人感情。
家住武昌中北路的姜先生则表示,现在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年轻人,渐渐失去了父辈们对祖先长者的尊重和缅怀,家族感本来已经逐渐淡薄,实地扫墓是一种切身认知家族血缘观念的方式,就算自己因种种原因不能亲自到场,也可以委托亲人拜祭或者遥祭,以后有时间了还是应该补上。网络祭祀不能取代传统,就算是家族观念相对淡漠的西方国家,人们也会在特定时节亲自到墓前缅怀。
即便是有过网祭经历的市民,他们也有着顾虑。就像前文中提到的荆门李女士,她在接受付费服务时权益受损,应该通过什么渠道维权呢?“天堂在线”的负责人鲍先生称,祭祀网站与建馆网民之间一般并无书面协议,只在网页上有权责承诺。付费网民中途停止交费,网站就会中止服务;而网站关闭,网民的资料流失,以致感情受伤害,网民很难有效维权。
武汉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一名负责人称:目前,民政部门只是倡导网络祭祀,但并无针对性的监管法规。
5专家观点
网祭是对传统祭奠的补充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向柏松教授认为,网络祭祀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只要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可让其自然发展。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网祭能否像传统祭祀活动一样表达人们对逝者的哀思还有待考量。现代社会中,扫墓等传统祭祀方式还有其更多的内涵。例如扫墓时,亲友们一起外出,这实际上是亲情的一种维系和交流,而网祭很难实现这点。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恢忠副教授认为,网络祭奠的出现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性加大而产生。网祭能够方便在外地的亲人缅怀逝者,但如果逝者的墓地就在附近,还是应该到实地去祭奠,这样所表达的感情更真实。
两位专家均认为,从绿色环保和交通负担方面考虑,政府部门倡导网祭、市民选择网祭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网祭无法取代实际的祭奠活动。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