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吴瑕】呼唤民族灵魂的赞歌 [打印本页]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09-3-29 22:25     标题: 【吴瑕】呼唤民族灵魂的赞歌

                                                                                                               呼唤民族灵魂的赞歌

                                                                                                                    作者:吴瑕  

    内容摘要:肖邦《黑键练习曲》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钢琴乐曲,它以轻盈、快捷、流畅的旋律呼唤着波兰民族灵魂的觉醒,激励着波兰人民的英勇奋起,它是一首不朽的民族赞歌。
  关 键 词:民族灵魂 民族精神 爱国情怀 呼唤 赞歌
  
  素有“钢琴诗人”之称的波兰作曲家肖邦,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性和崇高的思想性,充满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肖邦共创作27首钢琴练习曲(其中,OP.10有12首,OP.25有12首,另有3首新练习曲)。1830年肖邦创作的降G大调(OP.10,NO.5)钢琴练习曲,俗称《黑键练习曲》从它首次在音乐会上问世起,就引起音乐界的强烈轰动,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热捧。一首仅有85小节,且演奏只有一分多钟的钢琴曲,能一举成名并成为当时音乐会的必演曲目,实非易事。近200年来,有无数位钢琴家演奏过它。直到今天,不少国际性钢琴赛事,仍将它列为参赛选手的选用曲目。
  《黑键练习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一首钢琴练习曲竟能产生如此之魅力,绝非偶然,这和它创作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19世纪的波兰,到处是一片恐怖与黑暗。列强的入侵,民族遭受蹂躏,国土遭遇三次瓜分,民众陷入任人摧残、恣意宰割的惨境中。为了民族的生存,举国上下掀起反对异族奴役、反抗大贵族欺诈的民族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然而,遭遇一次次的失败,也给波兰民族儿女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刚刚步入青年时代的肖邦,亲眼目睹侵略者和大贵族的野蛮残暴,目睹自己父亲参加的起义惨遭失败。民族尊严的丧失,使国家沉浸在一片向往与绝望、期盼与哀叹相互交错的悲观声中。这一切也使肖邦这位热血男儿的心灵受到了激烈的震撼。“爱”与“恨”这两个字,在他心中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并引发出了强烈的反思。
  《黑键练习曲》是作者爱国情感的真挚流露 民族解放运动的低落,伴随而来的却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复兴运动不断高涨。这也许是给久经沧桑的波兰民族和灾难深重的波兰民众带来的唯一一丝慰藉和期盼。民族艺术的复兴,对于从小就具有音乐天赋,深受母亲音乐熏陶,酷爱民族、民间音乐,毕业于华沙音乐学院的肖邦,提供了一个展示音乐才华、追求艺术发展的空间。波兰诗人维特维兹曾勉励肖邦,要他“成为从斯拉夫民族的浩瀚宝库中吸取宝藏的第一人……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作曲家……”。当民族解放运动又一次处于低潮,遭受战争折磨的人们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已极度失望。几乎彻底绝望的关键时刻,肖邦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愤,为了激发民众的斗志,激活民族的灵魂,他怀着对敌人无比愤恨,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心情,毅然拿起手中的笔,以他对音乐的特有灵感,用音符这一“精神武器”,进行精心策划、巧妙构思,充满浪漫色彩、富于乐观主义激情的钢琴曲《黑键练习曲》一下子展现在人们面前,肖邦把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深眷恋,对民族运动的必胜信念和真挚的爱国情感,融入到这首乐曲中,使其生生不息、充满活力。
  《黑键练习曲》是民族精神与民族灵魂的融汇铸就 该曲采用单三部曲式(A、B、A′),是一首以右手仅限于黑键而创作的钢琴曲。右手旋律升C、升D、升F、升G和升A,五声音阶的构成,是东方音乐风格和异国风情格调的一种组合。作者以浪漫主义的全新理念和独特的键盘风格,用黑键喻示英勇的波兰儿女对未来充满激情的向往和无限美好的遐想。连音、跳音和弦的构建,使整个旋律得到进一步升华,形成一种新颖的织体,伴以左手主旋律和声快速多变,富含非常的节奏,使整个乐曲生机盎然,充满欢快和乐趣,音乐线条向深层次的延伸,预示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将永远是波兰儿女奋勇前进的指路明灯和坚强后盾。
  《黑键练习曲》是一首呼唤民族灵魂的赞歌 这首钢琴曲的创作基础,是波兰民族音乐文化在肖邦心灵深处的厚实积淀。乐曲的旋律如同一股强大的暖流迅速而果断地注入斯拉夫民族的心脏,激活民族的灵魂,理顺民族的网络,呼唤着几乎麻木昏睡的人们尽快觉醒。告诫人们再也不要犹豫、彷徨,只有振奋精神,拿起武器,冲向前方,才能夺取胜利、迎来曙光。作品音符像珍珠般的颗粒,剔透、华丽、轻盈、流畅。将伟大的民族主义精神和民族灵魂紧紧融合到一起,形成对如火如荼民族运动的真实写照和对未来诗情画意的远眺。朦胧中,显现出对隐藏在乐曲中的“精神”与“灵魂”的赞美和歌颂,这正是作曲家创作这首钢琴练习曲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和目的。
  《黑键练习曲》创作体裁 肖邦一生中创作的乐曲体裁,大体上可归纳为四种:“法国沙龙性”“波兰民族性”“炫技性”和“情感刻画的精神性”。笔者以为,《黑键练习曲》的创作体裁恰恰是这四种体裁的综合性体现,以“波兰民族性”与“内心情感刻画的精神性”为主体的一种“特定性”体裁。
  《黑键练习曲》的音乐内涵、演奏表现力 《黑键练习曲》的音乐个性,活泼、流畅,富于节奏性。第1—16小节(A)乐曲一开始就以舒适自如、清晰流畅的快板,直入主题。右手黑键的连音,纤细而有光彩,跳音、断音干净利落,犹如“珠落玉盘”,仿佛在向人们讲述一个美好而富有激情的故事。让人以一种生动、活泼、欢快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妙境界和无比愉悦的清新画面。右手每一个音符,每一小节的弹奏都是以左手和声旋律快捷有力、富于弹性的衬托和支撑来展开的。作品用主旋律和弦,一改异族入侵带来的祖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惨景,而是去唤起民族儿女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与向往,使民众感受到:只要有伟大民族灵魂——“母亲”的存在,就会有翻身解放的可能。第17—32小节(B)右手仍现歌唱明亮的音乐线条,左手则出现非同寻常的旋律,就好像伟大的“母亲”在忠告自己的儿女:在满怀乐观主义精神的同时,切不可忘乎所以,只要敌人存在一天, 都要时刻警惕,永葆坚强的革命毅力。第33—48小节是主题再现前的过渡,其中,41—45小节是乐曲的高潮,是民族儿女面对“母亲”发出的气壮山河的宣誓:“为了民族的尊严,我们一定要战斗到底,直到胜利”。紧接着乐曲经右手三连音的八度转换,音乐线条稍有波动,左手低音部旋律介入,犹如风浪中前进的航船,在阵阵雷声中,虽然暴风雨即将来临,而民族的“母亲”依然稳如泰山,保持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之势,一如既往地稳握着航舵,破风斩浪,驶向前方。第49—66小节(A′),经过右手黑键连续的三连音和左手稳健的歌唱旋律的重要弹奏后,又回到主题,仿佛在叙说英勇的人民,经过了暴风雨的战斗洗礼,经历了千难万险的严峻考验后,已经成长壮大起来。主题再现部的音乐是原有主题音乐的紧缩,稍显平静,然而仍保持活泼、流畅的旋律。第67—85小节,是全乐曲的结尾。音乐在左右手三连音同时上行至极点后,又同时反八度下行,在落地有声、强劲有力的和弦上结束全曲。乐曲的结尾,是民族“母亲”和儿女发自肺腑的最强音:“只要团结一致,坚持斗争,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波兰人民!”
转贴演奏《黑键练习曲》时既要用多种指触的变化,弹出明暗不同的音色,又要极其准确、干净。音乐多由左手带动,左手层次要立体,右手要音质透明光辉。因此演奏《黑键练习曲》时,一定要具备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和一气呵成的触键气势,以绝对清晰的理性、调整,把握好黑键力度的控制,乐曲中右手六次出现:
  
  分别是第(1)、(6)、(10)、(14)、(49)、(54)小节,在弹奏这六个重复部时,应尽可能达到一次比一次有渐进感,以尽可能完美地达到对音乐线条不同层次的理解、把握,力求完整地演奏出作品所蕴含的深度激情。
  结语
  波兰钢琴家雷吉娜·斯门江卡曾这样评价肖邦的练习曲:“我敢冒昧地断言‘练习曲’这个曲名和‘谐谑曲’一样,是肖邦‘硬’加上的,所以不应该照字面来理解,因为这两类曲子都包含着深刻的
内容,因此在练习曲的阐释里,高难度和复杂的技术手法不应该成为目的本身。”由此可见,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理解《黑键练习曲》的高超创作技巧和艺术的真正价值,才能从单纯追求技术性能中彻底解放出来,使纯技性的音乐成为有深刻思想内涵、形象化的艺术珍品。当然,笔者对肖邦《黑键练习曲》的创作意图的理解和诠释或许有“牵强”之嫌,然而作为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作曲家,怀着对祖国人民荣辱与共的无私精神,用他的音乐作品来讴歌赞颂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其思想境界是何等高尚和伟大!《黑键练习曲》从时间跨度上看,它创作于华沙起义前夕,是肖邦即将离开首都华沙,离别祖国、亲人时所创作的最后一首音乐作品。它是一首振奋民族精神、呼唤民族灵魂、鼓舞民众斗志的进军号角和英雄赞歌。正是这首钢琴曲为1830年11月的华沙起义,一度取得辉煌的胜利,赶跑侵略军,建立波兰自己的政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华沙起义的失败,它又成为一首为《革命练习曲》(OP.10,NO.12)创作而准备的“前奏”。由此可见,伟大的音乐家肖邦创作的《黑键练习曲》不愧是一首珍贵的民族赞歌和经典的艺术佳作。他的音乐作品,将永远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刻苦磨炼、探究剖析。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新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8月.
  [2]林育.怎样弹好肖邦钢琴练习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8月.
  [3](波)雷吉娜.斯门江卡著,梁全炳,姚曼华译.如何演奏肖邦.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月.
  [4]常桦《让音乐带动技巧,让技巧展现音乐》——《肖邦练习曲》的学习与探索,钢琴艺术,2006年第10期.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Music/090204/15095330-2.html

[ 本帖最后由 代启福 于 2009-3-29 22:32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