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千年呜音传古韵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09-3-29 15:00     标题: 千年呜音传古韵

千年呜音传古韵


记者 李无垠


发布: 2009-3-27 09:44 |   来源: 襄樊日报




[attach]2184[/attach]


刘国武、刘国福兄弟俩吹奏喇叭。




[attach]2185[/attach]



演奏呜音喇叭所需的各种乐器。




[attach]2186[/attach]



刘定家和三弟刘定和。




[attach]2187[/attach]



刘家班在家中演奏。




  在南漳县巡检镇的大山深处,流传着这样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它融歌、乐、舞于一体,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宫廷,后在民间流传至今。如今,在农家的红白喜事上,都可以看到演奏这种音乐的艺人的身影。有一首诗歌是这样形容它的:“好远好远的行程啊,从宫廷一直走向民间。好美好美的旋律啊,竟然回响了三千年。说你是楚乐的活化石,史学界是这样论断:说你是闪光的国宝,绝非是无凭的侃谈。当喇叭响起的时候,我们翻开了历史的画卷。当锣鼓响起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这首诗歌中所描述的、深受南漳县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文艺形式就是“呜音喇叭”。

  据南漳县文化馆馆长杨志国介绍,呜音喇叭原为楚国宫廷音乐,为宫廷乐师师旷所创,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音乐结构与《九歌》、《离骚》近似,分头腰尾三段式结构。在古代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中,呜音的主音是徵音。据史书记载,徵是旺盛、向上的意思,也是红色的意思,楚人崇拜火、尊重火神为祖先,选择徵音,符合楚人的精神,极具楚文化的特色,具有楚国早期崇巫尚神的民间风俗、民间音乐特征。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呜音喇叭被楚史学者发现后,即宣传开来,得到海内外楚史界的高度重视。2004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专程到巡检镇对呜音喇叭进行了采访录制并对国内外播放。2006年10月,在国际亚细亚学术研讨会第九届年会上,日本、韩国等6国专家学者现场聆听了专场演出,反响强烈。2008年,呜音喇叭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呜音喇叭现遗留曲牌上百套,与丧葬、婚俗、节庆和祭祀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分别有较固定的曲牌。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喜乐类,例如“开套”、“衣调”、“娶亲调”、“虎抱头”、“何仙姑”等;二是丧乐类,例如“上山坡”、“叶叶落”、“普天乐”等,所有曲牌都伴以打击乐。其演奏所用的乐器分为吹奏和打击乐两大类,分别有铜制长号、喇叭;牛皮制边鼓、铜制凸锣、大锣、大钹、小镲、小锣。

  刘定家是南漳巡检镇文家垭村人,今年已有83岁高龄,他10岁开始随父亲刘帮秦学艺,能演奏呜音曲牌80多种,是目前在世的、年纪最大的呜音喇叭传人。他的儿子刘国福,现年52岁,16岁跟父亲刘定家学艺,现在能吹奏100多个曲牌,目前边务农边参与红白喜事演奏,每年演奏70多场次。44岁的二儿子刘国武10岁跟父亲学艺,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演奏本领,经常和父亲组织的刘家班一起到各地为村民演奏,参加了上千场次呜音喇叭的演奏活动。刘定家19岁的孙子刘臣山也从祖辈和父辈那里学会了演奏呜音喇叭的技艺,使得这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后继有人。

  南漳县文化馆副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信国洋告诉记者,呜音喇叭在两千多年来的流传过程中,无乐谱记载,全凭一代一代的乐师口耳相传,且传内不传外。因而无法普及。清末至民国初期曾有数十个专班,几百名艺人,能演奏全部曲牌。目前在南漳巡检镇一带活跃的呜音班子仅存5个,会演奏者不足60人,主要传播途径靠做农村红白喜事演奏部分曲牌,他们在普查过程中还发现曲牌已有近30套失传。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漳县建立了以县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领导为组织的“呜音喇叭”保护小组,并在县文化馆设立办公室。上世纪80年代,南漳县文化馆组织专人进行普查、整理了部分曲牌、资料,并推荐录入国家民间音乐集成丛书;上世纪90年代,县里曾组织过专题培训,培养了一批新人;本世纪初,县里还组织过多次呜音喇叭比赛。近年,县里组织人员系统地对演奏曲牌进行了录音、摄像和乐谱记录,同时确定了刘定家、刘国福、刘国武为代表的主要传承人,以更好地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照片均由南漳县文化馆提供)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