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少数民族村寨:见证这过去的三十年 [打印本页]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09-3-23 09:47     标题: 少数民族村寨:见证这过去的三十年

张  跃  
最近更新: 2009-02-27 11:08:05 编辑:云南大学新闻中心  

       在特定时空中,万物的荣枯繁衰在循环进行,人类社会也在反复演替,并比较集中的反映在作为人类社会微缩标志之一的村落中。30年,相较于飞速流逝的自然时间而言,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对于加入了人类活动的社会时间来讲,却又是一个不算短的历程。在中国,1978~2008年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30年。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会议。此后30年的历史进程表明,以这次会议及其通过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为标志,开启了改变中国社会发展的崭新格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刚刚从十年噩梦中惊醒来的国人来说,如果这一论断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仅仅停留在“解放思想”的观念层面,那么时至今日再回顾这一宣言,就会发现它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影响是多么的巨大:从农村体制改革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从固守封闭到全面改革开放,从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国家腾飞战略的制定实施,从解决温饱到实现现代化,从追求单一发展到强调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全国人民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而在这其中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55个少数民族,也随着国家大环境的进步潮流,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汉族地区一样共同享受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文明成果。
       探究中国社会巨变的缘由,盖因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工作重心转移及一系列渐行的改革开放配套政策,使市场经济、政治民主、依法治国等之前中国社会中或鲜有、或中断的运行系统不断得以确立,使得千年文明古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新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在结束各种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以及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自1978年以来的30年中,民族社会也在一种适应国家发展潮流的过程中经历着变迁。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无疑是这种变迁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分布在祖国广袤大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则为探究这一有意义的问题提供了较为典型的案例。
       正是为了展示30年间从东北到西北、华北到华南、东南到西南的广大区域内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所发生的变化,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组织编写了《中国少数民族社会30年变迁》一书,分为上下两册,共计122万字。
       本书注意突出了以下方面:第一,在体例安排上,按照内容分为综合、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描述时间限定在1978~2008年的范围内。第二,在民族选择上,考虑到高山族的特殊情况,书中并未安排撰写,实际上描写了分布在中国内地的54个少数民族。第三,在区域选择上,由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支系众多,同一民族内部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每个民族选择一个村寨(极少数到乡镇)作为研究对象。第四,在作者选择上,既然是以一个具体的民族社区为研究对象,那么作者必须对该社区及其民族有直接的了解和研究,因此该书的所有作者均实地调查过研究对象的情况。文章作者以云南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为主,这是因为云南大学曾经于1999~2000年对云南省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25个少数民族各选一个村寨进行了调查,2003~2004年又组织了对分布在除云南以外的全国14个省区30个少数民族各选一个村寨的调查,当时参与调查的绝大部分人员参与了本书的写作,这就保证了本书内容上的真实性。另外,也邀请了部分省外作者参与撰写。第五,在写作要求上,强调以田野调查所获资料为依据,可以描述为主,也可以分析为主,所以呈现出写作风格上的多样性。
       作为展现和见证中国社会30年变迁历程的一个视角,《中国少数民族社会30年变迁》无疑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学术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30年变迁》已由民族出版社于2009年1月出版发行)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