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17华东师大民俗学备考经验 [打印本页]

作者: 答剌罕    时间: 2017-4-4 13:41     标题: 17华东师大民俗学备考经验

讲一下我当时的备考心得吧,以下讲的备考内容是以华东师大17年的指定书目和参考范围为准,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主观体验。去年这个时候我迷茫的样子还历历在目,希望我的这些心得能给以后打算考民俗学的同学一点帮助,无论是作为经验还是作为一种教训。如果有错误的话请批评指正哈~


华东师大的参考书是钟老的《民俗学概论》和王文章老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这两本。考试范围分别是:1.民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外民俗学史,民俗志田野调查方法基本概念和方法。2. 基本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保护名录,调查申报与保护方法,生产性非遗保护,非遗传承人,非遗生态保护区,非遗资源产业,案例分析。


关于这两本参考书怎么使用,我当时就是一遍一遍地看,别无他法。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欢迎补充~到后面非遗的那本书都被我翻得掉页了,这里好像有点自我感动的感觉…我觉得一遍一遍看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在熟悉书中基本知识以后起到能够抓住整本书框架的作用。这两本书我在看第一遍的时候都非常慢,一章恨不得看两个小时或者半天,看完还是晕晕的,这就是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民俗学,头脑里还没有搭起一个框架。等到后面一遍一遍地翻,你会发现把知识都串联起来了,速度也越来越快了,那个时候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是非常欣喜的。举个例子,复试书《文化人类学》我看第一遍的时候花了一个月,第二遍好像是十几天,第三遍好像就几天时间,到考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书上的重点都过一遍。因为你熟悉书本内容了,知道哪里是重点了,了解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了,看得自然就快了。

在备考初期,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get民俗学的框架也不要紧。先把书里的名词解释,容易出简答题的地方记住,即使暂时记不住也不要紧,那就先把这些做记号标记出来。虽然真题里考的名词解不完全是书里的,但是先把这两本参考书上的基本知识记住是没错的,至于书里没有的也不用慌,因为像16年民俗学里的语境,17年的民俗主义这些名解,到后面也是应该了解的~

做完初步的“了解”以后,可以开始着重去抓书的结构和更进一步的知识拓展。看书的时候要多问自己一些问题,这一章为什么这样分类?这一章内容属于民俗学的哪个部分?比如说你在备考初期记住了钟老的民俗学四部分类法,然后再回过头看《民俗学概论》的目录,就知道第二第三章属于物质民俗了,这样就可以把原来分散的知识点串起来。我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备考初期,大概暑假才刚刚摸清楚入门的,然后才开始整理框架做拓展阅读的,最初的入门阶段花的时间会比较长,但是后面会越来越顺的,所以不用慌。

还有就是可以做一些拓展阅读,很多参考书里暂时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在拓展阅读中找到答案。我当时看得是高丙中老师的《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这本书我特别喜欢。还有施爱东老师的《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里面有关中国民俗学历史、田野作业到底是什么?等内容也给我带来很大帮助。我的记性很差,属于看完很容易忘,所以我当时参考书也是看完一遍再看一遍~

何其有幸,走完了考研的所有阶段。现在回顾自己的备考过程,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记诵基本概念。比如你背出了四合院的特点~完成这些就属于达成了第一阶段的成就。

第二阶段,拓展阅读阶段。比如你在第一阶段知道了柳田国男的一国民俗学,重出立证法等理论,在第二阶段的拓展阅读中又了解了福田亚细男提出的传承母体。你熟悉了钟老的概论,又去了解了近年来民俗学研究范式的新转换~

第三阶段,你进一步知道了为什么要提出传承母体论?你在知道文化遗留物说的基础上又知道了这一学说来到中国以后的作用是什么,真的是一无是处的吗?这个高丙中老师书里有提到。你在第一二阶段知道了日本民俗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心意现象,在第三阶段又知道了心意现象和记忆研究、作为方法的口述史的关系。你在第一第二阶段看了王娟老师的《民俗学概论》,知道了王娟老师对民俗的定义。在第三阶段你就会知道王娟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抽象地定义民俗?这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个吕微老师在民间文学的外在性和内在性这篇文章里提到过。再比如你在第一第二阶段知道了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是民俗事象,民间传承。在第三阶段,你又进一步知道了学科前沿的观点。民俗学的研究,第一、关注的不是过去的传承,而是当下的传承。第二、应了解的不是民俗本身,而是通过民俗了解普通人的心态。

最后,是一点祝愿。吕微老师在论文里曾经提到当年顾颉刚的妙峰山之行抄了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香会内容带回是因为有问题意识。我觉得在考研过程中问题意识也挺重要的,衷心祝愿各位同学怀着问题意识,攀登心中的“妙峰山”。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心想事成,一切顺心如意!






                                                                                                                                                                          答剌罕



Ps:非常抱歉,我讲的有点乱。以后应该还会补充的~感谢阅读!
作者: 秋山溪月    时间: 2017-4-6 20:34

万分感谢学姐的经验分享,帮助很大!!谢谢。
作者: Always    时间: 2017-4-27 13:16

万分感谢学姐
作者: 答剌罕    时间: 2017-8-21 17:59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没事的,一切顺利。
作者: 答剌罕    时间: 2017-8-21 17:59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没有关系的哦~哎嘿嘿
作者: 学习者    时间: 2018-2-11 10:10

感谢,感谢
作者: ymmelon    时间: 2018-2-11 13:48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