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民俗学的转型之路——王晓葵教授《放弃“传承”概念的民俗学去向何处?》讲座侧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6-12-18 22:03
标题:
民俗学的转型之路——王晓葵教授《放弃“传承”概念的民俗学去向何处?》讲座侧记
[attach]36881[/attach]
2016年12月9日上午,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日本民俗学会国际交流特别委员会委员王晓葵教授登上“海大人文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放弃‘传承’概念的民俗学去向何处?——日本民俗学的探求”。此次讲座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扬教授主持,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教授、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仇玲女士、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新艳博士等教师出席了讲座。
当前,中外民俗学者面临着学科生存的危机感。王教授从中外“民俗志”知识产品生产的早期形态谈起,认为这种由罗列式的民俗事象所构成的“民俗志”,只是具备了资料积累的意义,但始终无法面对当今社会生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这是民俗学一直存在的内在危机。他指出,民俗学是通过调查、分析民俗来了解一个特定的地域社会生命运动规律的科学。换言之,民俗学是一门通过民俗来研究的学科,而不只是一门研究民俗的学问。在传统的民俗学观念中,学者们常常把从整体生活语境中抽离出来的民俗事象作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取向呈现为“碎片化”的事象对“整体观”的生活的取代,而且随着传统民俗的日渐式微,我们民俗学者对于现代生活的诠释能力日益衰弱。
[attach]36882[/attach]
王教授通过追溯中国民俗学诞生的根源,指出民俗学在诞生初期与文学、政治革命紧密相连,它并未真正提出对于学科内在学理的要求和根据。我们民俗学今天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早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埋下了种子。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虽然提出过“一国民俗学”的观念,认为只有本国民俗学者才能真正解读出本土的民俗文化。但是,这种学科生存策略随着这些永无止境的旧式民俗志的生产已经失效,我们对于本土民俗文化的解释力并没有随着资料的累积而日益增强。于是,民俗学者把目光转向了当代日常生活,逐渐对于漫画、互联网等现实性、前瞻性的生活文化研究的可能性产生了兴趣。在现代民俗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上,传统民俗学的核心概念“传承”受到了挑战。
整个20世纪,日本民俗学主要通过对“传承”概念的把握来解释地域生活逻辑。但是这种被置于三代人时间范畴之内的“传承”无法解释诸多现实性的生活文化。而且,当代生活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异质化的面貌,以至于民俗学者无法使用传统的“传承”概念来对当代生活做出有效的诠释。因此,以传承为视角的单纯民俗事象研究范式逐渐衰落。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民俗学者考虑把研究视角从传承事象转向人的生活。日本民俗学者岩本通弥把民俗学定位为记忆之学,为人的生活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王教授认为中国民俗学目前有三条出路,首先民俗学依旧有许多现代“传承性”的视角可以探讨,如“一个议员诞生的民俗志”就是以“传承”为切入点的民俗学研究成果。因此传承性的视角在民俗学的研究范式中依旧显得弥足珍贵。此外,事件的传承化路径也值得我们关注。第三条路,像德国民俗学一样放弃“传承”和“民俗学”的概念,主要讨论生活世界中异质性的东西是如何逐渐被我们内化成生活组成部分的过程。但对于第三条路,中国民俗学却面临着两个主要困境:学科倾覆的危险性和民俗学知识呈现的可能性。
[attach]36883[/attach]
在讨论环节,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纷纷踊跃提问。王教授就“日本的都市民俗传承呈现为衰亡还是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研究中民俗对象新生的可能性”“在日常生活研究中,是否可以选择坚守‘传承’‘变迁’的学科本位立场来理解人的生活感受和阐释人的生活转型”以及“对于民俗志在学科地位上的评价”等一系列提问主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并对于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尖锐性给予了好评。最后,李扬教授做了讲座总结发言,他对王教授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国际化的学术视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生活经验和学术思考引申了讲座主旨。在与会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此次“海大人文讲坛”圆满落幕。(中国海洋大学,张建军)
[
本帖最后由 大耳朵 于 2016-12-18 22:05 编辑
]
作者:
小虫虫
时间:
2020-6-16 07:34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