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骑行蓝家河
[打印本页]
作者:
马佾
时间:
2016-12-4 01:52
标题:
骑行蓝家河
蓝家河边
出武陵城东行七里,县治河以北一溪奔涌而来,河两岸多蓝姓人,故名蓝家河。这儿埋葬了一位名人,欧阳照。《竹溪县志》(同治版), 坟墓条,陇西道副使欧阳照墓,县东七里,蓝家河。仕宦条,欧阳照,字成原,万历庚戌进士,授河南扶沟县知县。有治行,擢户部江南司主事,转寻台谏谏立储,外任陇西按察使副使。为政持大体,有儒者风。我们再看看《郧阳志》,欧阳照,字成原,号太华,万历进士。余扶沟令,著理迹,擢户部江南司主事,转寻台谏,谏立储,迁陇西按察副使。
明史记载,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3名钱谦益,这位历史大名人,不说也罢,第141名为竹溪人欧阳照。万历四十一至四十四年任扶沟知县。翻阅《河南通志巻三十二》)欧阳照,湖广竹溪人进士,万歴四十一年任河南省扶沟县知县。扶沟县古称“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故称“扶沟”。西汉高帝11年(公元前196年)始置县,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现在我们知道了欧阳照曾任河南知县,那么在河南志书是不是记载了他呢?查《扶沟县志》,名宦祠22人,欧阳照居其一。保障二勋祠,祀明知县王廷华、扶沟举人何岑,在文庙西。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士民请于当道,知县欧阳照建。也就是欧阳照任知县的第二年,为两位前任知县修建勋祠。顺便补充一句,王廷华也在名宦祠,居欧阳照之前,何岺落选,未入名宦祠。欧阳照也是位作家的,在《竹溪县志》艺文卷,载有《沈公祠记》,里面说到他曾师从吴兴异材沈公华松先生五年,即沈元壮先生。吴兴即湖州,三国吴甘露二年(公元266年),吴主孙皓取“吴国兴盛”之意改乌程为吴兴,并设吴兴郡,辖地相当于湖州市全境,隋代因地濒太湖而更名湖州,吴兴为下辖县。志书上说,湖州拔贡,万历二十三年除,多善政,邑人为建生祠,邑进士欧阳照有记,详《祠祀》,不赘述。
看了《竹溪县志》《郧阳府志》,那么省志上如何记载欧阳照的?《湖广通志卷七十三》清 · 徐国相,王新命等著,欧阳照,字文白,庐陵人。就兄慨,读书襄阳,遂家焉。后成进士,令仪徴,上官习为善地,以不称意,调扶沟,歴升闗西道。有《醒世名言》《先进遗风》等书。我们知道《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冯梦龙出生于明后期万历二年(1574年),卒于1646年。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他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七年(1634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也就是说,万历三士八年时,欧阳照考中进士时,冯梦龙时年三十二岁,身为同龄人的两位,在写作时是不是相互借鉴了呢?两位的作品命名上惊人的相似?而我们,竟然不知道欧阳照这位竹溪人在明朝也曾经撰写过一部《醒世名言》。更不知道,欧阳照竟然在襄阳读书才考中埋进士的,后来也一直居住在襄阳,只是死后叶落归根,才回归故里,葬于蓝家河边。同时,我们从这里还知道,欧阳照先任仪徵,后迁扶沟的。
根据故老相传的规律,一地名人,必然记载于当地的志书里,那简直是一定的。
《襄樊历代著述记略》一书,见欧阳照撰述著作有《醒世名言》 《先进遗风》(载志书《艺文略》)作者字文伯,号成源。原竹溪籍,因就读襄阳,逐居襄阳。万历庚戌进士。由户部郎出守严州。这里字文伯,号成源,与前文字成原相异,且多出字文伯。文伯指文章宗师,是一种对著名作家的敬称。唐朝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一文中说道:“吟咏情性,纪述事业,润色王道,发挥圣门,天下之人谓之文伯。”而成源与成原,当为误写无疑了。那么仪徵知县呢?
仪徵,仪真与仪征三者同为一地,古今异名,此不赘述。
明史中,则见仪真县知县条,万历年任,欧阳照,竹溪进士。可见欧阳老先生确实在仪真任过知县。同条见其前任知县有竹溪人熊彰,武德年间任,可见其曾为欧阳照的前任知县。只是不知详细情况。然而在同治版《竹溪县志》中,见熊彰为北流县知县,未见载为仪真县知县,然亦未见欧阳照为仪真县知县条的。
查仪真志书,见奎光楼又名文昌阁,位于仪征实验初级中学的泮池的东南角(今有奎光巷),古与鼓楼、天宁塔合称“真州三璧”,奎光楼文革时期遭遇浩劫毁坏严重终至废弃消失。初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古为“真州三璧”之一,是欧阳修的裔孙、当时的仪征知县欧阳照主持建造的。“砖木砌筑,糯汁灌缝,上下二十四只风铃于风中摇曳飞响。楼尖状如葫芦,乃古风火铜所铸。楼台下有圆拱通道,与市中心之鼓楼下拱道同。楼有三层,前人描述登临时的情景是,“凌云空际出楼台,奔赴江山眼底来。盖代文人因地胜,雄州图画自天开”,还在楼上竖起扁额,说是“秀挹江山”。”
现在我们知道了,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欧阳照考中141名进士,任仪真知县,以不称意,万历四十一年(1613)调任扶沟知县。在仪真任上修建文昌阁,扶沟知县任上建二勋祠,入名宦祠。同时为本县沈公祠撰写一文以感念沈元壮知县。万历四十四年其后任职户部郞,迁严州,后至台谏。台官指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其主要职务为纠弹官邪,是监督官吏的官员。明代给事中职兼前代谏议之责,因此称给事中为给谏,而通称御史为台谏。因谏立储,外任陇西按察使副使。退休后居信襄阳。死后归葬竹溪蓝家河边。
今日午时一行数人,百味群(84134126)友一行数人,在退休老师张吉厚带领下,骑行至此,考察了蓝家河边百年老院子旧貌。
74岁老人蓝官勋介绍说,清初他们老祖宗蓝世清弟兄四人由江西逃难,分居湖北郧西竹溪四川及陕西四地。蓝世清逃到这儿时,看中县治河边有寨如船,七里长沟之北山形如旗展,山岭多铜一洞出金,岭边山梁如磨子细细磨出金银,船形寨竖旗山金洞岭四面包围,磨下那条河就叫蓝家河吧。移民迁徙,插草为标,方圆三十余里,就是蓝家的了。年岁渐长,蓝世清看中县治河下游数十里垭子田家姑娘,那家姑娘父亲去世,只有母亲陪伴,孤儿寡母生活艰辛,上门提亲。田家老母要求姑爷只添加一子,那是蓝家的后人,如果添加了两个儿子,一个必须为田家接续香火。田家姑娘后来添了两个儿子,老大蓝起选,老二田起朝。辈字依序为:世起芝(第四代为单字,缺少辈字,名字均为两个字)国正天心顺官明永治安。田起朝在垭子修建祖坟立祖碑,那个垭子田家人就叫田家垭子,一直叫到今天,现属竹山县。三代归宗多为常态,田家垭子后人不知何人在何时挖去了祖坟祖碑上的蓝字,只承认他们是田家后人了。实际上,竹山县田垭子的田家,竹溪县蓝家河蓝家,一条血脉传下来的。故老相传,蓝田不开亲,开亲是罪人,本为兄妹姐弟的。传到第五代国字辈时,势力最强有七个,积攒多年钱财准备盖房,依山傍河修建四合院,只是老七蓝国洲砍树时,不幸去世,只盖起了六大院落,形成了今天的蓝家的六大房。同治年间匪乱起,六大院毁于战火。后重修,今仅存旧院侧房一间。
据蓝家祖碑记载,道光元年,
辛巳
年,公元1821年,国字辈弟兄八人修建祖碑。《字汇》 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我国婚姻法规定最低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加上晚婚等因素的考虑,按此推算,25年到30年即是一代人。以此推断,若二十年一辈人,蓝氏先祖蓝世清当在1720年左右来逃难至溪。三十年一代人,当在1670年至溪。我们取二十五年中间数,当为1696年左右。
1696年是一个闰年,农历丙子年,是鼠年,康熙三十五年。
2月30日,康熙帝率中路兵启行,二次亲征噶尔丹。
9月19日,康熙帝统兵启程,三次亲征噶尔丹。
当年《古文观止》刊行:康熙三十五年(1696),吴楚材、吴调候编、吴兴祚审定的《古文观止》一书刊行于世。吴楚材、吴调候好读经史,同时又擅长写作八股文,他们为了给当时的学童和其他读书人编纂一本启蒙读物,便从上起先秦、下迄明朝的众多文章中,选遍了二百二十二篇古文,辑成《古文观止》一书。编者认为这些文章都是古文中的数理化,所以便用吴公子季扎观赏乐舞《韶箭》时发出的赞词“观止矣”(好极了)来命名这部书。
本年中,著名学者颜元,清代前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开始主持漳南书院,仅半年时间。同年八月中旬,漳水漫堤,发生水灾,漳南一带全部淹没,书院也荡然无存。
据蓝官勋老人介绍,蓝氏家族自第五代兴起,第六代达到高峰。然而从志书寻找,仅仅第六代正字辈,在《竹溪县志》同治版独山寨阵亡乡勇条,见蓝正艺。其余并无一人。倒是如今的蓝氏后人中名人有蓝官衡,十堰市政协主席。蓝官玺,前竹溪县教育局副局长。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