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直播】网络民间文学专场
[打印本页]
作者:
喵星包子
时间:
2016-11-6 14:20
标题:
【直播】网络民间文学专场
直播君中午开了个小会晚到了一会儿,现在终于跟上了进度~~
[
本帖最后由 喵星包子 于 2016-11-6 14:31 编辑
]
作者:
蓝色爱德华
时间:
2016-11-6 14:30
[attach]36739[/attach]
[attach]36740[/attach]
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施爱东老师的报告
网络谣言的语法
摘 要:网络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文体,具有可外在识别的结构、语法等形态特征。如相对简短的篇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难以追踪检索的模糊信源、情绪宣泄式的行文风格、极端化的夸张表述、浅显直白的警示语等。当代流行的网络谣言多由网络水军、职业谣言家生产传播,往往以快速扩散、吸纳关注为其核心诉求,一方面高调故作惊悚之语,一方面压低姿态求转发、求关注、求辟谣,行文多用祈使句、感叹号,等等。有些谣言只有其中一二种特征,有些谣言具有以上多种特征的复合形态,这些显著的形态特征让我们有可能仅仅凭借谣言的衣着相貌就将其从纷繁的网络信息中识别出来
作者:
蓝色爱德华
时间:
2016-11-6 14:31
[attach]36744[/attach]
[attach]36745[/attach]
来自辽宁大学的吉国秀老师的报告
实践取向:一项基于R语言文本挖掘的IT笑话研究
摘要:IT笑话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时代背景使其与传统笑话存在着显著差异,例如,专家系统术语进入叙事框架;IT进入中国引发的知识分类学(掌握新技术的与不掌握新技术的群体);书写传统的口语化倾向;IT对于民俗传承性的重新诠释;以及叙事凭借IT对于时空在场的颠覆等,这些作为新的民间叙事特征固然是民俗学所关注的内容,但是本项研究更为关注的是IT笑话的语境化,亦即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问题。与谚语一样,笑话的体裁相对短小,在文本的搜集与整理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去语境化的问题。如何在研究中实现再次语境化,是IT笑话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在IT笑话中,关注叙事的讲述,凸现行动者的行动,尤其是新行动者的加入,例如程序媛故事的出现等,帮助我们揭示了IT笑话的复杂性,以及此前研究中没有得到充分讨论的部分。扎根理论对于极端案例的跟踪与持续比较为IT笑话研究的再语境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现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找到R语言分析所忽视、隐藏的内容,尤其是在弥补词云中没有显示出的极端案例上显得非常有效。
作者:
民俗学梁聪
时间:
2016-11-6 14:39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哇,吉老师
作者:
蓝色爱德华
时间:
2016-11-6 15:13
[attach]36747[/attach]
[attach]36748[/attach]
来自石河子大学的吴新锋老师的报告
网络民间文学批评初探
——以晋江论坛2014年“鬼月鬼话”活动为例
摘 要:网络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发展中产生新形态。学界对此问题已有一些深入的讨论,不同学者尝试对网络民间文学给出准确的界定。笔者认为,网络民间文学是特定群体以网络新媒体形式呈现(或创作)的传统(或创新)的民间文学,是基于人机互动的特定群体之间的一种艺术性表达;这种文本既符合传统意义上民间文学的界定,又体现出网络时代民间文学文本的独特性。晋江文学论坛“鬼月鬼话”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民间文学交流活动,它固定在每年鬼月期间举行,成为晋江文学论休闲区一个小传统。这些“鬼月”期间被讲述的鬼故事具有网络民间文学的典型特征,同时也对网络民间文学批评提出了新的课题。
关键词:网络民间文学,晋江文学论坛,“鬼月”活动,网络民间文学批评
作者:
蓝色爱德华
时间:
2016-11-6 16:15
[attach]36750[/attach]
[attach]36751[/attach]
来自北师大的张倩怡(我们的志愿者哦)在作报告
电子游戏文本的故事形态分析
——以国产RPG《仙剑奇侠传五前传》为例
摘 要:本文运用故事形态学理论,分析游戏《仙剑奇侠传五前传》剧情。其目的在于勾勒出游戏情节的叙事结构,以便清楚地看到其中的民间叙事及文人叙事,进一步探讨其传达的价值观。与普罗普所述不同,故事情节通过拼贴、组合,以及主人公主观感知与反应呈现。由对仙侠故事整体结构的梳理,可将其形态总结为“功能群”,即功能项、功能对及片段、序列三个层级并列的结构。文人叙事既利用游戏体裁对故事形态结构进行了改造,也拓展了故事思想深度。
关键词:游戏,仙侠,功能,序列,“功能群”
作者:
喵星包子
时间:
2016-11-6 16:48
点评时被施爱东老师批了一通。肥来继续直播,向大家宣告:我还活着。。。不过真心获益匪浅,感谢施男神!!手动@敏之女王~
[
本帖最后由 喵星包子 于 2016-11-6 17:00 编辑
]
作者:
喵星包子
时间:
2016-11-6 16:53
从数字化到大数据——我国民俗学数字化研究述评 崔震(云南大学)(本版块的另一位直播君哦~)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数字化技术进入我国以来,有关民俗文化的数字化研究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从早期的“数字化时代”逐步向“大数据时代”迈进。面对当下来势汹涌的“大数据”,我们应该如何上升到学科角度,来看待民俗学和“大数据”的有效结合就是各位学者最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将试图以时间为轴,梳理近年来中国民俗学数字化研究的发展脉络。并试图为未来中国民俗学数字化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民俗;民俗学;数字化;大数据;文化遗产
作者:
喵星包子
时间:
2016-11-6 16:59
《山大诡事》一则网络传说的传播与认知 马星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摘 要:网络已经成为民间文学发展的新方向,随之产生了各种体裁的网络民间文学形式,网络传说就是其中一例。以网络传说《山大诡事》为例,通过分析其文本、传播以及认知,可知网络传说不仅具有传统民间文学的特征,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出新的特点。网络传说作为网络民间文学的典型形态,在虚拟世界中吸引了大量关注,表现出民间文学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但作为民间文学发展的新空间,网络为民间文学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的回归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关键词:网络;传说;民间文学
作者:
喵星包子
时间:
2016-11-6 17:22
从网络祭奠看传统祭祖新发展 张晓洁(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 要:祭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而网络祭奠伴随着时代潮流应用而生。传统祭祖具有尚礼、庄严、多样、凝聚的特点,而网络祭奠更加便捷、绿色、永久、开放。网络祭祀作为传统祭祖方式的补充与延伸,其积极意义在于是对传统祭祖方式进行改革的良好契机,能够更好的发扬和传承祭祖精神,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传统祭祖;网络祭奠;比较;积极意义
作者:
吴新锋
时间:
2016-11-7 00:25
标题:
感谢大家共同关注网络民间文学
感谢张倩怡同学!!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6-11-7 10:38
这一场好热闹啊。民间文学转战网络是一大突破啊。
作者:
虾哥
时间:
2016-11-7 19:35
可惜 看不到互动的情况。
作者:
吴新锋
时间:
2016-11-7 23:18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后面会整理讨论的录音
作者:
谭一帆
时间:
2016-11-24 21:16
哪里可以看到论文全文呢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