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传统社会中关于赡养老人的规定是宗族制度的一部分,也是社区的共同规范。“孝”是立身为人之本,亦是理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可以从小至个体、家庭推广到大至国家、天下的安身立命之根本。固然,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并非没有不孝之人,并非不存在有关养老的家庭纠纷,但对于失范行为和违规的个体毕竟有相应的约束和惩戒去对付,整合的行为规范和意义系统可以维系家、族、社会各层结构的运作和继替。以习俗和惯例形式存在的非正式规则与观念如格尔茨所说“乃是一种赋予特定地方的特定事务以特定意义的方式”,这一套可以满足社区和群体需求的行为规范和意义系统正是完整而自足的“地方性知识”(Geertz,1983)。
现代农村社区中代际之间的交换逻辑发生了改变,而这一过程是与国家权力对乡土社会全面、有力的渗透相伴随的。杜赞奇对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所进行的社会史研究曾经非常出色地阐释了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杜赞奇,1994, pp. 20-33)。而这一互动过程在1949年后以相当不同的方式进行:乡村社会的文化网络不再是“国家政权深入乡村社会的渠道”,而成为国家力量轰毁的目标;国家不仅仅“将自己的文化霸权加之于通俗象征之上”,而是力图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取而代之。
以上研究表明,传统社会中代际传承和亲子间的互动依循着一种交换原则,它所包含的既有物质、经济的有形交换也有情感和象征方面的无形交换;其公正性在于每一个体在一生中的付出与他所得报偿基本相衡。代际交换关系的维系在于传统家庭中的男性长辈的权力、权威,也在于宗族制度和与之配合的道德伦理规范,同时作为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更是为这一运作于乡土社会的规则提供了合法性与正统观念的基础。
经历了1949年革命及其后一系列政治运动和19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乡村社会中代际交换作为一种衡量公正与否的逻辑仍然存在,但是可交换的资源、交换关系的经济基础和使交换得以维持的结构性约束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的经济结构变了,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格局都发生了改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从XY村和其他一些村落观察到的现象告诉我们,在各种相关因素中,影响了代际关系改变的最重要因素还是国家力量。农民生活世界的现象表明,国家权力和国家意识形态已前所未有地深入到农民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农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内容--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无一不与国家发生了关联。原有的宗族制度与文化已处于无可挽回的瓦解状态,国家意识形态日益消解着传统的伦理思想和道德逻辑。这一时期的国家正统思想不仅与原有的传统规范和意识相抵,而且作为一种强加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地方性知识。Helen. Siu在她对中国民众仪式和信仰的研究中曾指出:“如果说民众仪式行为的淡化在台湾和香港是由于市场的世俗化力量,那么在中国大陆农村则是由于一个垄断性的国家力量的介入。”( Helen F. Sui,1989) 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研究说明,民间社会与文化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商品经济和国家权力的双重力量所致。
本项研究意在通过代际关系的变化探讨国家如何使用行政力量和象征系统改变了乡村社会原有的运作逻辑和规范。我们当然并不认为传统的代际交换逻辑和相应的文化意义是完全合理与完美的,它以牺牲年青一代和女性的主体性为代价,它有许多僵硬、荒谬以至残忍的内容,但它毕竟是一套自足的维持生命继替和社会运作的机制,它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部分。我们试图通过农村的养老制度及其变异认识国家、社会与文化象征在特定历史时期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带来的是传统社会结构和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结构的消解。当代新儒家曾提出儒学从“建制化”向“日用伦常”的方向发展,并希冀其从“私域(修身、齐家)向公域(治国、平天下)投射影响力”(余英时,1996:pp. 40-41)。而上述过程表明,一种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生活逻辑需有相应的制度化结构与之配合,道德理念不能作为没有制度化基础的空中楼阁而存在,否则即使在相对的私领域中,所谓儒家伦理的“日用常行化”也是无法进行的。河北农村关于养老的现实表现的正是一套非正式制度和象征体系所支持的代际交换关系是如何在国家力量的作用下断裂的过程。如果没有一套整合的、相互配合的社会运作系统和文化象征体系,如果不能将仍需保留的传统价值观整合到新的经济体制和社会规范体系中去,而只是出于治理的权宜之计、实用主义地选取所谓“精华”,剔除所谓“糟粕”,那么所谓“精神文明”和新的道德观念体系的建设将无以依凭,“宏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口号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1997年7月于北京
参考文献目录:
从翰香:(主编,1995年)《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杜赞奇:(1994年)《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Duara, Prasenjit (1988),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费孝通:(1985年a)《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1985年b)《美国与美国人》,三联书店。
(1985年c) 《费孝通社会学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郭于华:(1992年)《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式与传统生死观》,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黄树民(Huang Shu-min):(1994年)《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The
Spiral Road---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Through the Eyes of a Communist Party
Leader)台北:张老师出版社。
梁治平:(1996年)《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
刘广明:(1993年)《宗法中国》,上海三联书店。
瞿同祖:(1981年)《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
王铭铭:(1997年)《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魏宏运:(主编,1996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东农村社会调查与研究》,天津人民出版
社。
文崇一:(1982年)<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
(杨国枢、文崇一主编),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许朗光:(1990年)《宗族.种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Hsu, Francis L. K. (1963), Clan,
Caste and Club, D. Van Nostrand Company, Inc.]
余英时:(1996年)《现代儒学论》,香港: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袁 易:(1994年)<地方意识、区域认同与华南农民之社群动员>,《中国大陆研究》,第
37卷第8期。
Blau, Peter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Cohen, Abner (1969), “Political Anthropology: The Analysis of the Symbolism of Power Relations”,
Man, 4, 217-35.
(1974), Two-Dimensional Man; An Essay on the Anthropology of power and
Symbolism in Complex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oster, Robert J. (1991), “Making National Cultures in the Global Ecumene”, In Annual Reviews of
Anthropology, 20:235-60 .
Freedman, Maurice (1966),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The Athlone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63) (ed.),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80), NEGARA The Theatre State in Nineteenth-Century Bal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Basic
Books Inc.
Holm, David (1991), Art and Ideology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larendon Press, Oxford.
Jing, Jun (1996), The Temple of Memories: History, Power, 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dsen, Richard (1984),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pkin, Samuel L. (1979), The Rational Peasa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cott, James C. (1976),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ui, Helen F. (1989), “Recycling Rituals: Politics and Popular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In Unofficial China: Popular Culture and Though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edited by
Perry Link, Westview Press.
Yan, Yunxiang (1996), The Flow of Gifts: 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