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17届学术大会准备工作就绪
黃大仙信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暨
第十七屆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大會
2016年9月21日(星期三) | ||||
9:30 | 参观啬色园附属机构 | |||
10:30 | 参观黄大仙祠及出席黄大仙宝诞科仪 | |||
午 膳(地点:百乐门酒家)13:00~14:00 | ||||
14:30 | 回酒店休息(14:00~15:00) | |||
16:00~18:00 | 研讨会开幕式 | 致辞嘉宾: 李耀辉监院(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 马文辉会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张忠柟校长(珠海学院) | ||
主题演讲 | 陶立璠总会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总会长) 陈耀庭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 金善丰教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前任会长) | |||
晚 宴(地点: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18:30~21:30 | ||||
| ||||
2016年9月22日(星期四) | ||||
第一场研讨会 (9:00~10:30) 主 题: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总论 主持人:陶立璠 地点:凤鸣楼礼堂 | ||||
萧 放 |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节日地位的浮沉与未来走向 | |||
叶 涛 | 大陆非遗保护中的民间信仰问题——以泰山东岳庙会为例 | |||
刘 丰 | 数字数字化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学苑出版社“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网络服务系统”项目设想 | |||
邹兴华 | 香港华人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
小休 | ||||
第二场研讨会 (10:45~12:30) 主 题:黄大仙信仰与民俗传承 (I) 主持人:邹明华 地点:凤鸣楼礼堂 | ||||
陈华文 | 衰落与复兴:黄大仙信仰历程——从金华黄大仙信仰演变为例 | |||
祝黔 | 从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的道教元素看民间信仰的现代意义 | |||
危丁明 | 筚路篮缕:从啬色园的成长看战前黄大仙信俗的发展 | |||
邹明华 | 从人到神:黄大仙的传说与信仰的演化 | |||
郑土有 | 黄大仙信仰的生成与特质 | |||
午膳 | ||||
第三场研讨会(13:45~15:30) 主 题:亚洲及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传承(I) 主持人:陈益源 地点:凤鸣楼礼堂 | ||||
张昌玉 | 浅谈日本茶道中的清、敬、寂、和理念 | |||
苏庆华 | 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以马国槟城大山脚盂兰胜会为探讨中心 | |||
杜 温 | 缅甸华人“王公”信俗:从吴氏香火到“非遗”展演 | |||
何 彬 | 文化分布图与民间信仰研究试论财—实践民俗学运用探讨 | |||
末松刚 | 关于日本国京都的祭礼文化「剑鉾」 | |||
| | |||
第四场研讨会(13:45~15:30) 主 题:信俗与文献、艺术、地域文化 主持人:苏庆华 地点:凤鸣楼二楼 | ||||
钟亚军 | 从宁夏隆德王官庄「祭山」活动看地域文化认同研究 | |||
常耀华 | 河伯娶妇在殷商——甲骨文祀河卜辞研究 | |||
王宜峨 | 年画与道教神仙信仰 | |||
志贺 市子 | 东中国海域文化圈的有关无缘死者信仰-中国东南部、台湾、冲绳和日本 | |||
刘惠萍 | 汉代老子的神化与宗教化—以传世文献及出土资料为主 | |||
小休(15:30~15:45) | ||||
第五场研讨会 (15:45~18:45) 主 题:港澳地区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持人:邹兴华、萧登福 地点:凤鸣楼礼堂 | ||||
游子安 | 樵港澳地区「大仙信俗」:从「香港黄大仙信俗」列入「非遗」为中心 | |||
萧国健 | 水神也移民──天后、洪圣、北帝信仰之传入 | |||
马健行 | 香港粤调歌乐乐师群体研究 | |||
黄竞聪 | 一个花炮会的「转型」:以古洞义和堂为例 | |||
王丹凝 | 祖先的节日,子孙的节日:香港新界乡村道教仪式中祖先与鬼的文化含义 | |||
陈德好 | 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浅谈香港非遗的保护和开发 | |||
陈国成 | 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在两岸关系的角色 | |||
| | |||
第六场研讨会 (15:45~18:45) 主 题:地方神明与民间信仰 主持人:叶涛 凤鸣楼二楼 | ||||
林坚 | “妈祖信俗”及其在沿海地带的影响 | |||
黄海妍 | 神楼:番禺石楼“洪圣王出会”的珍贵实物 | |||
陈益源 | 大学与寺庙关于信仰研究的合作之道—以成功大学与台南市大观音亭兴济宫的经验为例 | |||
萧登福 | 试论太岁的煞神及星神神格 | |||
罗丹 | 打醮与地方社会——河北省广宗县的例子 | |||
徐天基 | 华北乡村的表功师傅:河北广宗的例子 | |||
晚膳 (地点:百乐门) 18:45~20:45 | ||||
| ||||
2016年9月23日(星期五) | ||||
第七场研讨会 (9:00~11:00) 主 题:黄大仙信仰与民俗传承(II) 主持人:郑土有 地点:凤鸣楼礼堂 | ||||
钟洁雄 | 以启山林——黄大仙信俗与香港社会发展 | |||
施怀德 | 金华山黄大仙文化世界营销之我见 | |||
侯杰 | 黄大仙信仰与20世纪上半叶香港华人社会研究 | |||
宣炳善 | 黄大仙传说的财富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 | |||
翁烈辉 | 黄大仙信仰的民俗传承与现代意义研究 | |||
小休(11:00~11:15) | ||||
第八场研讨会(11:15~13:20) 主 题:道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科仪与音乐 主持人:王宜娥 地点:凤鸣楼礼堂 | ||||
刘楚华 | 古琴审美中的道教元素 | |||
许菱子 | 道与乐—试请道教神性和音乐意韵的契合及其作用 | |||
陈进国 | 道教正一派传度科仪研究——以德化显应坛为例 | |||
王琛发 | 八卦五雷钱:雷法传承的民间传播 | |||
王忠人 | 澳门道教科仪音乐的传承与保育 | |||
罗明辉 | 现代都市中的民间仪式音声:太平洪朝音乐 | |||
第九场研讨会(11:15~13:20) 主 题:亚洲及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传承( II ) 主持人:萧放 地点:凤鸣楼二楼 | ||||
田英淑 | 韩国西南海地区崇蛇习俗的历史考察 | |||
金京南 | The Assignment of after that time designation of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Property | |||
柳春奎 | Act on the Safeguarding and Promo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Korea | |||
宗树人(David APalmer) | The “Bible of the Great Cycle of Esotericism:”From the Xiantiandao Tradition to a Cao Dai Scripture in olonial Vietnam | |||
午膳 | ||||
| | |||
第十一场研讨会 (14:15~15:00) 主 题:整体总结 主持人:游子安、危丁明 地点:凤鸣楼礼堂 | ||||
15:15~15:45 | 闭幕礼 | 致辞嘉宾: 余君庆董事(啬色园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席) 谢增荣会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陶立璠会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总会长) | ||
15:45~18:30 | 参观文武庙、东华医院礼堂 | |||
闭幕晚宴 |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