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王艳] 富春山居读村记: 记浙江富春江畔一个国家级古村落的前世与今生
[打印本页]
作者:
蓝色爱德华
时间:
2016-8-29 21:41
标题:
[王艳] 富春山居读村记: 记浙江富春江畔一个国家级古村落的前世与今生
江南的酷暑,正逢暑假,我带大学生们下乡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工作。由此,我们走进了浙江省桐庐县。宋代地理学名著《方舆胜览》载:“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结庐在桐下,而无车马喧,“桐庐”的地名风神潇洒,颇带魏晋风骨。富春江贯穿桐庐县全境,两岸诗咏不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一封吴均寄给好友朱元思的书信之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描摹,使得桐庐的云山烟树、叠翠峰峦带有了深刻的文化印记。更为出名的是,这里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代表作《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这幅传世名画以富春江为背景,用墨淡雅,疏密得当,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曾长期游历于桐庐和富阳一带,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荒村疏林,远浦近丘,风帆钓艇,皴染山河、笔蘸烟雨,他以萧疏的枯笔,特有的矾石,把潇洒桐庐郡的春江美景簌簌地定格在千古的画卷之中。
我们这次调研目的地茆坪村就在这传世名画的实景地,它地处桐庐县西南、富春江正东南,居于芦茨(白云源)溪流域的大山峡谷中段。全村总面积为29.1平方公里,人口1270人,七成村民为胡姓。茆坪村始建于宋元之际,距今700余年,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们是来这里做古村落立档调查科研项目的。村落,作为中国乡村文化的具象载体,在多年城镇化改造之后却正不经意间在尘世间逐渐减少。作家冯骥才曾说过:“很多传统村落就是一本厚厚的古书,只是很多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之所以选择茆坪村作为我们课题组在浙江进行立档调查研究的第一个村落,因为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的底蕴,以及完整的村落形态。这里有着真正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古朴生活。而且在我的理解中,一个经典性的江南古村落,应该有风光美景,有人文传奇,有宗族的记忆,有家国的情怀,有命运的起伏,有血脉的传承,要有历史与过去,更有现在与未来……茆坪村始建于宋元之际,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这里有很多明清时期粉墙黛瓦的古民居,无论是单体结构,还是总体布局,都体现出传统儒家文化中尊卑有序、阴阳相生的思想。古树名木,苍劲挺拔,弄堂小巷,纵横交错……就是我们记忆中的故乡。
在我眼里,茆坪村的发展就是一部典型的乡土中国农耕社会生产方式的递进、转型、演进史。追溯茆坪村的历程,古时深居大山里的村民因地制宜,辛勤培育经营竹木柴茶等山货,尤以烧炭为生,卖炭为业,经炭致富。炭,兴盛了这个古村。元朝中后期,茆坪村人胡仲仁,品行方正,乐善好施,面对为山路所困的村民百姓,为山道所累的往来客商,慷慨解囊,独自投资修建成马岭古道。于是,穿村而过的古道,便成为沟通桐庐与浦江两县的商贸通道;绕村而过的白云源溪作水路,运出山货销往外地,运入砖石建造楼房。处在中段的茆坪村,便是过往客商货物的必经的重要驿站。历经数代村民们的创业与经营,明末清初的茆坪成为浙西地区兴旺发达的村落之一。解放后,为响应国家号召,茆坪人开始垦荒种粮。上世纪50至60年代,茆坪村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继承先民精神,立下“不吃返销粮”的雄心壮志,齐心协力,奋战十几年,硬是将周边的荒滩缓坡改造成为一块块粮田,人均耕地面积翻了一番,继而改良土壤,科学种田,彻底丢掉了吃返销粮村的帽子,一跃成为余粮村,连续被评为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之一。从1969年开始,芦茨公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兴修水利、建设五级水电站的战斗。占全公社三分之一的茆坪村民,奋勇当先,担负起建设的主要任务,谱写了又一页光荣奋斗史。岁月悠悠,“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今通过将炭包装成地方特色产品,村民们给予了“炭”新的文化延续。而古村茆坪,也一如这“炭”文化,在时代中新生。如今,一个以复原村庄历史风貌为主要内容的整治规划方案正在实施中,随着修复工程的推进,这个古村将迎来新生。当下,村民们正在参与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积极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等相关产业。
进茆坪村要经过一条绿道,起于芦茨村,经茆坪村,止于石舍村。绿道沿途有乡野田园、乡村民宿、文化景观、远古村落等,既能观赏四季的夏忙冬闲、春华秋实,又能品读远古村落的传承历史、特色文化。我们沿着自北向南的马岭驿道进村,高脊飞檐的徽派建筑,疏影斑驳的苍天之树,历史的暗香幽然浮动。村内保留良好的古建筑有胡氏宗祠、文安楼、东山书院、五朝门等,古路桥有仁寿桥、万福桥、马岭古道等,以及二十余幢古民居,它们为茆坪村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慢生活体验区建设等提供了改造提升的独特基础。在村里,我们就能够解读到明清期间江南乡村的历史景象。古道、古桥、古树、古宅……满怀乡情的村民将茆坪村的形状巧妙地比喻为一艘整装待发的大船,船的桅杆就是村南两棵苍劲的姊妹柏树。这两棵古柏,犹如一对相互提携的姊妹,相依相随了1300余年,依然枝繁叶茂。满怀着对祖先的敬仰,善良的村民中流传着许多美好传说,说胡氏祖先之所以率领宗属迁徙至此,能世世代代,安居乐业,除了良好的地理风水,还有这两棵被村民奉为吉祥神树的柏树庇佑,意喻茆坪村只要积极向上,就能够乘风破浪的美好愿望。
在茆坪村的村口,有一尊胡国瑞的塑像,他是村里胡氏宗族的先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塑像所有的筹资和兴建过程,完全是民间的行为。资金由村里胡氏后人众筹而得。我很好奇胡国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文献查阅的过程中,透过历史的烟尘,他的形象渐渐明晰起来。胡国瑞是大宋名士,曾进士登榜,威镇鄢陵,官授侍郎。在任用官吏问题上,坚持亲贤人,远小人。宋徽宗召其问政时,他直言,首先要整顿官吏队伍,去除冗滥无用之人,启用清正干练之人;要求后宫的妃后及其家人不得在京城当官,干预政事;选用官员要以有否成绩为标准。徽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次日就在朝上宣讲了,并一次罢免了百余权贵子弟。胡国瑞因秉直不阿,难为朝官所容,宋高宗建炎时被外派至知舒州军州。当时,该地刚经历战火,百废待兴。他宽严结合,严而不苛,针对一支被招安,却仍横行四乡的降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先礼后兵,严惩首恶,平定局面。后因忧心成疾,转任杭州洞霄宫提举。在洞霄宫任上,他以做善事为己任,赈贫济困。不久又改任江州太平观提举,恰逢战乱,粮食歉收,粮价奇高,他将藏粮以市价四分之一供给百姓,别有用心之人欲高价收购,被其严正拒绝。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胡国瑞上表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归乡之际,他尽献家财,以济乡族贫寒子弟,立义学,择名师,使各知礼义,献出儒学膳士田,乡人后来以义田名之。同年十一月,胡国瑞谢世。因其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功绩卓著,被朝廷追封为文安郡开国男。茆坪村的胡氏宗族自迁入村起,便以胡国瑞为先祖、文安郡为衍源,传承至今。
自古以来,茆坪村的主入口,村子的精华部位之一,就是一个由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文化沉积巧妙结合的村口。拾级而上,一座凉亭式建筑迎面而来,这就是五朝门。其北侧是高高的石坎,南侧是临溪的悬崖,这小巧玲珑的村口便成了一处风光美丽的隘口。其形貌看似简单,却有着不凡的历史。五朝门是封建社会显示权贵的建筑,经过五朝门,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修建五朝门,必须经过皇帝的允许。茆坪村可以修建五朝门的传说有两种:第一个传说,说北宋大观初年,胡氏祖先胡国瑞晋升吏部侍郎,政声卓著。胡国瑞谢世以后,宋高宗为表彰其一生的功绩,敕封其为文安郡开国公。奉旨以后,可以在建造胡氏宗庙的同时建造五朝门;第二个传说,宋朝胡氏宗族里有位才学渊博的先生为皇太子教书的“御师”。太子受其熏陶,即位之后,希望先生住在京里,他却坚持告老还乡。太子问其家在何方,先生指着一片白云说:“我家就在白云底下白云源村。”新皇就下了“圣旨”,准许他在宗族祠堂旁建“五朝门”。五朝门历经沧桑,在历代村民悉心呵护下,妥善保留至今。文昌阁右连五朝门,左接胡氏宗祠,都是随着胡氏宗祠的兴建而兴建。系运用五行八卦、风水运数学说,选址于村寨要口。文昌阁前绿水潆洄,古木参天,阁内祀有魁星神与关公神。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祭祀建筑,文昌阁或文昌楼、魁星阁、魁星楼等,是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保一方文风昌盛之神文昌帝君而建。传承数百年的《桐江白云胡氏宗谱》中,就记载着一位叫胡儒超的《奎楼望月》遗诗,诗曰:“良宵蹑足上奎楼,远瞩长空一色秋。万丈云梯如有路,乘风须到广寒游。”
仁寿桥和灵谷寺都是茆坪村的重要遗址。仁寿桥是茆坪村西侧入口的标志,古代从富春江进山的人们,到了此桥,便到茆坪村了。其实,修建马岭古道的当年,它并不是石拱桥。由于资金的拮据,最初是用造价低的大树作梁、木板作面的木质便桥。吱吱呀呀声中,木头桥梁一走,便走了元、明、清三个朝代。到了1922年(民国19年),茆坪村绅士仇芾伯,别号“长寿先生”,见木桥容易受天气影响,需要经常维护修理,便有心改善此桥。他独自筹集资金,改木桥为永久性的石桥,取名为“仁寿桥”,桥长12米,宽3.3米。仁寿桥的兴建,是对马岭古道茆坪段的完善,是对茆坪村景致的增色,如今已经成为村落的标志性文化景观。有《仁寿桥闻钟》诗云:“曙色当窗梦不成,披衣策杖小桥行。禅房未见双扉启,但听钟声杂水声。”仁寿桥与溪对岸的灵古寺相呼应,均为茆坪村的主要景观之一。灵古寺最初约在宋代建造,原称灵谷寺。后历经沧桑,多次毁损又多次重修,现在的寺院重建于1998 年秋,取名为灵古寺。之所以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因为百姓心中强烈的信仰。茆坪村的灵古寺与芦茨村的陈公寺系同出一脉的姊妹寺,供奉的是同一位造福乡里、卫护百姓的烧炭始祖陈老相公。他不仅在当地敬若神明,而且为广大南方山村奉为安泰的保护神。隋亡后,陈老相公便隐居在树木茂盛的白云源深山处,基于群山延绵,薪炭林无限,便将烧木为炭的技艺传授给当地村民,成了造福一方的烧炭始祖。他还将烧炭技术发扬光大,传授到浙中、浙西等山区。这居于群山环抱中的灵古寺,成为了十里八乡百姓对陈老相公的情感纪念处,也形成古村、古寺、古树交相辉映的乡村景观。
据史料记载,当年原籍安徽的胡氏家族,几经迁徙,在宋理宗年间分徙到桐庐芦茨村,后又分支到茆坪安家落户。茆坪建筑也因此有了徽派之风。胡氏的到来,兴盛了茆坪,也将宗族文化流传了下来。胡氏祠堂又称“振德堂”,巍然耸峙于“远涵嶂山,近俯青溪”的西侧主村口,这座宗祠是清乾隆37年(1772年)起修建的原始建筑,距今已有240余年了。起初茆坪村的胡氏族人祭祖,要到芦茨村的胡氏家庙总祠“振礿堂”进行。二十多里山路,需要翻山越岭,往来诸多不便。到了清乾隆37年,茆坪村的胡氏家属人丁兴旺,经济富裕,便开始在茆坪村建造胡氏宗祠。与此同时,在其右侧建造了五朝门和文昌阁。
胡氏宗祠坐北朝南,总面积1800平方米。宗祠整体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粉墙黛瓦、砖木石雕、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三间三进长方形。石砌的门梁上刻着“胡氏宗祠”4个大字,整个祠堂显得十分整肃。宗祠里,可以看到内部分成三进即三厅。第一厅是一个戏台,可拆装式舞台,平时敞开,供人们进出宗祠瞻仰,活动时合拢,成为演出的舞台。村民逢年过节,尤其每年农历九月十五过时节时观看戏曲等集聚活动。第二厅正上方悬挂清朝皇帝钦赐的“平寇”圣旨匾(原件已毁,现为仿制),供后人缅怀先辈功臣。这里还有一个白云源义团与“平寇”圣旨匾的故事。清朝咸丰、辛酉年间,农民反清起义运动风起云涌,各地战火硝烟弥漫。战乱蔓延到了白云源区域,危及茆坪等村百姓的安宁生活。是年九月,“茅贼”——长毛军队不仅放火抢钱,而且还杀死了负母避乱、以孝殉难的胡绍康。为保卫家乡,激愤的茆坪村民举旗组织白云源义团,与建德红岭的义团分守白云源要口。白云源义团推举胡镜渠为团总,莘恬为副团总。胡镜渠等还捐出家资,供给军用。在关键的五云岭交战中,熟知地理的义团充分利用山形地貌,而且英勇善战,守卫家园取得大捷。被区区小山村义团战败的“长毛部队”岂肯善罢甘休,集结了严州府、即现梅城的所有青壮年兵力,择日攻打白云源。得悉此信息后,白云源义团一方面与红岭义团作好应战准备,另一方面将此信息通报了驻军备战在淳安的官兵。待严州府的“长毛军”倾巢而出之际,淳安的官兵趁虚而入、轻松地拿下了严州府。得知此消息的长毛部队,自知中计,便败走逃离。战后,咸丰皇帝亲颁“平寇”圣旨予以表彰。圣旨匾成为胡氏家属的最高荣誉象征,被高悬在胡氏宗祠第二进的正上方。第三厅悬有“振德堂”匾额,弘扬以德处世的宏愿。祠堂的第三进目前被改造作为茆坪村文化礼堂中的道德讲堂。与“振德堂”所弘扬的“以德处世”精神互相呼应,相得益彰。茆坪的历史上,古代有出资修建“马岭古道”的胡仲仁,以家财为军资组织乡民抵御战乱的胡镜渠、胡绍康等都体现了胡氏先祖“以德处世”的道德人格。这种精神直到今天还影响着茆坪村民,并成为他们的一种家族传承的隐性财富,也体现在上世纪60年代中的围溪造田、兴修水利等等卓越的奋战中。
如今在胡氏宗祠里面陈列有“杭州富阳春江民生文化博物馆”。“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就是与百姓有关的琐事,这里的“文化”,就是和百姓有关的记忆。喝富阳江水长大的富阳籍文化人叶加申,怀抱一颗感恩之心,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各类地契、农民田税收执、结婚证书、分家书、保甲朔门牌等原始凭证,以及寻常百姓家曾使用过的陈设品、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等向大众展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旧影陈迹,残铜锈铁,碎陶残瓷,零红断绿,片纸只字,之所以可贵,因为他们关联着民生的万古史、千秋事、百样人、某种理。收藏、保护并综合利用这些资源,旨在获得不可取代的历史信息与审美愉悦,与更多人分享文化。
流连在古祠堂,默默念诵着代表胡氏宗族精神的《白云胡氏家训十八条》,一个家族血缘里绵延传承的人伦道义,如今也成为村民“以德处世”的精神象征。“奋于忠义,道军曲折,挺身报国,不避艰险”,可谓爱国;“凡我子孙,幸而富贵,必制节谨度,乐善好施”;可谓友善“必诚必信,无遗后悔”,可谓诚信……对宗祠的管理,在《家训十八条》中有“子孙应常加理漏,勿使霉湿”等具体要求。随着社会文明的推进,姓氏有别,忠诚相同,在历代胡氏后人及村民的呵护中,不仅理漏,而是跟踪保护,“凡见坏损,及时修葺”。胡氏宗祠已成为社会文化及乡村旅游的一个符号。进入新世纪,尤其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富春江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建设以后,宗祠的维修保护、妥善利用成了茆坪古村落开发的一件大事。2013年,村委会、村老龄委及热心村民齐心协力,对宗祠从大梁立柱到椽支瓦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检修、更换加固等工作。同年,“振德堂”被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尊重历史出发,“拆开”了舞台,恢复了宗祠由大门进入的通道。其后,弘扬农村正能量的文化礼堂、道德讲堂、杭州民生文化博物馆入驻祠堂,先后在此落脚。如今,祠堂虽老,情怀依然,成为了今天精神文明建设中新的思想与道德传播场所。
我们行走在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茆坪村的古村道上,沿街而建的建筑,有店铺,有货栈,有仓库,也有民居。据说门前有水塘的大多是民居,而没有的大多是货栈。这种顺着街路、建在房前屋后的小水池,在江南农村中比较多见。水池之间流动着活的水流,有的以明渠连接,有的以暗沟连通。池水方便了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洗菜、淘米、洗衣等洗刷,同时有可以灌溉田地,并且还兼顾了防火灭火的防范作用,并且有排涝防洪的作用。从现存的街道,古老的房屋,以及局部的残壁中,能让我们窥视到当年茆坪村民生活的富足,推测出当年物资流通的活跃,以及熙熙攘攘的市井繁华。在美丽乡村建设以前,古街(包括小弄堂)的石子路曾经被改成了水泥路。镇政府以发展特色村落为指导,在古建筑保存良好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茆坪村进行古村落的提升与改造。以这个村的明清风格为目标,以保留良好的古建筑、古道路为样本,力争修旧如旧,提升“山水古韵”的特色价值。这些既是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也是今天讲究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的好教材。在茆坪古村街旁,有一幢土坯楼房,这就是村里的“知青楼”。它是1974年为来自杭州低压电器厂职工子女、20多名到茆坪村插队入户的知识青年居住而建造的。后来还有当地的知识青年、富春江电厂职工的子女插队到茆坪时生活居住过。到70年代后期,插队知青逐步离开这里,返回城镇就业生活。当年热闹的知青宿舍已经空了,物是人非,但依稀能够感受到这里曾经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在中国,“知青”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社会群体。上山下乡的岁月里,他们以满腔的青春与热情,以自己的知识与才干,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也形成了内涵深厚的知青文化。作为村落的历史见证之一,在当前文化旅游的纵深化发展进程中,这里可以打造成忆旧的场所或者青少年教育基地,怀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获取积极进取的正能量。
来到茆坪村的标志性古建筑文安楼跟前,迎面气派的大门,地势开阔的广场,组合成为乡间小村的迎客胸怀。文安楼占地面积52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南北稍长,东西向略窄。粉墙黛瓦,风火山墙。五开间两厢进,前厅后堂。自1922年破土动工,历时3年建成。茆坪村的古建筑虽然大多采用江南地区常见的徽派建筑风格,但并不墨守成规,拘泥传统,具有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和自身的创意理念。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这幢文安楼。距今不足90年的文安楼,既以传统手法为基本风格,又将西方科技融入其中,体现出审美、实用和科学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与时俱进。大门是这幢楼最有特色的设计之一。以条石的大门门框为中心,通过贴塑等手法构筑成既像城楼又似牌坊,构思巧妙,风格别致。最上方是“双龙戏珠”图,以下有“居贞吉”和“派衍文安”二匾。“居贞吉”取自于《易经》中的“居贞吉祥”词句,表达了楼主遵守正道,以求吉利祥瑞的理念,勉励子孙洁身自好,不与浊流同污,以保平安吉祥之意。“派衍文安”,表示楼主对祖先文安郡开国公胡国瑞的传承之意。进入大门后,屋内的梁柱门窗等均按照晚清时期的风格建筑,梁枋、牛腿、花窗等雕刻精巧细致,花鸟虫鱼,故事人物栩栩如生。从安全角度考虑,窗户开得略小;在进深的尺度上稍有缩短,并且将天井稍加扩大,避免了室内采光的不足。更为巧妙的是,花窗镂空雕刻上蒙了一层轻纱,使得室内平添了一种朦胧静谧、和谐温馨之感。前堂与后堂的排水系统非常科学,有效地引走了楼内天井地面的雨水。楼房东南方向,从二楼开墙伸出一个“望月台”,这是楼房又一别出心裁之作。置身于望月台,可以一览山村安逸秀美的山村风光,感受月夜下“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楼房建成之初的1926年前后,康有为欣然接受楼主之邀,来此楼休息养病。幽静的生态环境、甘甜的新鲜空气,加之主人的盛情款待,使他安心居住,在望月台吟诗泼墨,展卷卧读,一住就是数月。
这“江南第一农居”文安楼的主人叫胡儒艺,出身官宦,但不乐仕途,愿意从商。定居乡里后以经营当地山中的竹木柴炭为业。历经辛苦奔波,家境渐渐殷实。于是继承宗族的传统,请来能工巧匠,花费3万多银元,历时3年,建成了此“豪宅”。由于楼房建筑气势豪华,功能俱全,环境优美,主人好客,成了许许多多名人大师、外来宾客的留恋之处。抗战时期,国民党省政府高官曾在此多有留宿;解放前夕,这里曾作过金萧支队江东联络站。上世纪的90 年代,叶浅予数度到访茆坪村,有时还带着学生来写生作画。
我们来到一座看似废弃的旧宅前,原来这里就是茆坪村东山书院。信步其间,这是一处回廊式的中国传统建筑,院内有轩廊、水池、小径,环境通畅而清静,正是读书的好地方。东山书院为北宋年间方楷所建,他是唐朝著名诗人方干第八世孙,仁宗天圣八年进士。方干才华横溢,却一生与功名无缘,然崇文家风却一直延续。子孙继承先祖遗风,终于在其第八世孙开花结果。“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曾是多少中国书生的理想,支撑起他们寂寂寒窗下的夜夜苦读。自此后150年间,这一家族共出了十八位进士,且有四次兄弟同榜的盛况,实属难得。我们可以遥想当年书院情景:前厅屋檐处射进柔和的日光,孔子画像端挂中堂,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一代又一代学子,在读书与讨论中,在潜移默化中,健全着学问和德性。而这些散落在中国乡间的书院,弥漫着书香的农舍,也体现出“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愿望,知识精英的思想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接近人民,走进民间。锄禾而归,翰墨飘香,诗书礼乐的精神在江湖之远的乡村一脉相承。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就会开发成类似书吧这样阅读氛围浓厚的场所,演变成为村里一处文化地标。
茆坪村还有一项好看的非遗活动——女子板龙。整支队伍由160余人组成。板龙有78节,每节的背上都装饰有一幅故事的花灯,有鱼虫鸟兽、锦鸡凤凰、十二生肖故事,也有历史故事。龙灯队能舞出十多种阵法,如铁锁阵、梅花阵、连环阵、元宝阵等等。五朝门建成后,茆坪村民通过舞龙灯等活动形式,表达对先祖业绩的缅怀,崇敬与纪念。此后,每年的正月元宵节,村里都要热烈兴办年龙庆典,祭祖,并且庆贺国泰民安。与此相联系,舞龙灯还和茆坪村每年“过时节”结合起来。即在农历的九月十五至十七,茆坪村过时节的时候,要外请剧团在村里日夜连演戏曲、全村老人同祝寿等活动。其中最具传承意义的,一是抬陈老相公菩萨,二是热舞龙灯。到了上世纪的30、40年代,茆坪艺人胡海根等人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创新,使茆坪龙灯更上一层楼。抗战胜利了,村民们用舞龙灯来欢庆胜利;中国解放了,村民们也以舞龙灯来庆祝。其后虽一度消沉,但在建国50周年及港澳回归之年,村里自筹资金,又恢复了舞龙灯的传统。这不拘一格的女子舞龙,刚柔并济,流畅柔美,给男性为主的舞龙表演,带来了别样的魅力。我们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对“女子板龙”这一非遗进行活态保护和传承,在原有表演形式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编排,适应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放进博物馆保护和展示就够的,而应该是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活态流变”延续。回归本土,接轨当下,就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天下有水也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记得在车行入桐庐县城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块镌刻有“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景观石矗立在道路之侧,这就可以一窥桐庐县的发展思路。以“画城”定位、“景区”理念,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规划体系,积极打造沿江沿路线美丽乡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带。茆坪村有九大特色:一树,二水,三田,四院,五路,六桥,七庙,八祠,九楼。它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底蕴深厚,集休闲娱乐、度假观光为一体。古村、古道、古宅之中,弥漫着无边的乡愁。凭借其自然与人文的优势,茆坪村现在正在推进休闲旅游业,这是体验山村农家生活、乡村慢生活的好地方。一个没有文化的村庄不可能成为美丽乡村的典范,因此要始终把文化资源的发掘放在重要的位置。如今,作为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单位,面对前人留下的历史遗产,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茆坪村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县内最美好,杭州市优秀村”。时下,茆坪村结合芦茨慢生活体验区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规划、细化设计方案,并且着力突出“山水古韵”的特色。我们这次调研,正好是盛夏时节,经常可见来这里嬉水和参观的城里人,民宿和餐饮的生意也蛮红火。但是,如何进一步丰富参与性休闲旅游项目,真正造福一方百姓;并且在保护与传承基础上,对村落文化资源进行纵深化的创意开发,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关注。
山水浙江,诗画江南。浙江有上千个古村落,然而,大多数古村落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不为世人所知。其实,每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印记。希望我们能充分挖掘村落资源,用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等吸引游客,打造出厚重鲜活的文化风貌,让这些古村落重焕生机。历史和现在,城市和乡村,传承和发展,需要一条纽带来沟连。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传统村落实现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挑战。近年来,全省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特色化的乡村开发与建设模式,努力使之成为村民们自己的幸福家园,外乡人心灵深处的乡愁载体。我们此行的桐庐县茆坪村的文化传承与开发,就是古村落“再发现”中一个生动而典型的案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故乡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就在这滟滟随波千万里的富春江边的美丽小村庄,余音缭绕,经久不息……
(特别鸣谢:我们这次田野调查中给予接待和提供资料的茆坪村村委,以及接受我们访谈的村民们。)
2016年8月18日,于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茆坪村民宿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