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师资简介:
Diane Tye: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民俗学系教授;原加拿大民俗学会主席,现为美国民俗学会理事;《Digest》杂志联合编辑。著有《作为传记的烘焙:食谱中的个人生命故事》(Baking as Biography: A Life Story in Recipes),并与Pauline Greenhill合编了《未解之假设:传统、性别与累赘》(Unsettling Assumptions. Tradition, Gender, Drag)等。
李靖:2004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民俗学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民俗学者Roger Abrahams、 Regina Bendix等。现为葛底斯堡学院(Gettysburg College )副教授,亚洲研究系共同系主任(Co-chair),原美国民俗学会亚洲分会主席。迄今为止,已经发表了《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理论之路——20世纪70至90年代》、《爱情故事、女性形象和性别政治:中国的民间故事电影》等论文十余篇。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女娲的神话与信仰》、《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与张霞等合著),与安德明合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等。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著有《神话与中国社会》、《神话学与美学论集》等。
康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迄今为止发表了《中国巧女故事中的类型》、《角色置换与利益代言——从社会性别角色解读中国巧女故事》等论文十数篇。
刁统菊: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民俗研究》杂志副主编。迄今为止发表了《回娘家习俗与嫁女身份的转变——兼论民俗文化的协调功能》、《女性与龙牌:汉族父系社会文化在民俗宗教上的一种实践》等论文40余篇。
王均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讲师。论文有《从“事象”到“情境”:中国女性民俗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目标生成》、《“以女性民俗实践者为中心的情境研究”探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