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报刊文摘】让非遗成为年轻人的文化需要 [打印本页]

作者: 民俗学梁聪    时间: 2016-3-24 12:30     标题: 【报刊文摘】让非遗成为年轻人的文化需要

[attach]35728[/attach]



[attach]35729[/attach]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族的精神基因。但由于社会发展变化,非遗逐渐被边缘化,全国有不少地方存在人亡艺绝的问题。今年两会上,非遗依然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代表委员们针对当下非遗的传承现状及发展、关注非遗传承人群、增强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非遗要传承更要发展等相关议案、提案和建议,呼吁大家关注非遗,形成保护非遗的文化自觉,建立与时俱进的可靠的保护体系,使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留住文化根脉,我省非遗保护和传承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全省开展了拉网式普查,基本掌握了全省非遗资源的数量、特点、分布状况及保护现状,建立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等技术,比活态保护更稳定可靠非遗是不断传承的民族文化基因,如何让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珍宝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作为文化大省,辽宁的非遗保护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纪元说,早在2005年我省便下发了 《关于推荐申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非遗保护工作由此拉开帷幕。
  10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全省开展了拉网式普查,做到了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不漏艺人,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真实、系统、全面、科学的记录,基本掌握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特点、分布状况及保护现状,建立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和数据库。截至目前,省政府分五批公布了24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67项已率先进入国家级名录行列,5个剪纸项目和4个皮影戏项目,分别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评选公布了三批共198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38名传承人已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成了辽宁民俗民间文化的发展主脉。
  王纪元说,2013年,辽宁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省份之一,经过省非遗保护中心一年多的采录和整理,不仅超额完成预期工作目标,而且试点工作在报数量和容量均位居全国首位。2015年,凌源皮影戏、海城高跷、乌力格尔3个项目再次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试点项目,这3个试点项目共累计著录图片资料1500多张、文字资料30多万字、音频资料近2万分钟、视频资料9000多分钟。
  非遗数字化保护是将非数字化的非遗资源加工转换成数字资源进行保存。通过录入、扫描、摄影、转录、摄像、制作等方式,生成数字文件,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共享。利用数据库等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保存,比活态保护更稳定可靠。
  近年来,省非遗保护中心又将非遗项目专项调研工作常态化,如“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调研”“我们的节日——春节民俗调研”“剪纸项目调研”“秧歌类项目调研”“皮影戏项目调研”“辽宁鼓乐项目调研”等,累计撰写调研报告40余万字,为科学保护、传承非遗奠定了基础。
  如何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以期人人都能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几年来,我省举办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近千场,2万余名学生近距离了解了非遗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非遗保护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传承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传承不能确保;二是环境急速变化,非遗的载体与人文土壤在迅速瓦解;三是生活改变,非遗不能成为下一代的文化需要。
  如何让非遗不仅在传承人身上“活”起来,更在民间“火”起来?秉承非遗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从2009年开始,省非遗保护中心陆续集合了上百名传承人,组成文化志愿者团队,相继在沈阳、锦州、抚顺等11个市(县)的百余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近千场,让2万余名学生近距离了解非遗。2015年,省政府首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纳入重点民生工程,在1年的时间里,100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近300位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项目代表,先后在50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36个县区的20个乡镇、15个自然村,以及50多个社区、两所养老院,开展了系列活动363场,观众达百万人。
  记者曾经多次跟踪采访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比如,2015年4月21日,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走进省实验中学分校,展演了辽宁鼓乐、京剧、评剧、东北二人转、辽西木偶戏、蒙古勒津好来宝、抚顺地秧歌等,近1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20多名传承人参加,演出队伍80多人。展演中,辽宁鼓乐传承人于水龙和鼓乐班11位农民鼓乐手,身穿紫红色唐装在台上用笙、管、笛、箫等民族乐器演奏。学生们通过此次展演对鼓乐有了了解:辽宁鼓乐是流传于辽宁城乡的一种民俗音乐;辽宁地区早在辽代就有笙管乐的流传;2006年辽宁鼓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辽西木偶戏又让学生们惊叹不已。舞台上,造型逼真的木偶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娜的手中“复活”了,不仅会模仿戏曲演员的手势、水袖功,还会用毛笔画竹、变脸、喷火等,掌声赞叹声把演出推向高潮。省实验中学分校700多名学生观看了展演,和非遗进行了近距离接触。
  王纪元认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的长效开展,不仅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拉近了社会大众尤其是孩子们与非遗的距离,还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培育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
  非遗不仅仅面临保护问题,更应在保护中传承和创新,这种创新是注入时代气息,让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并传承据《中国文化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画家李延声多年来一直在为非遗传承与保护鼓与呼。在政协会场上,李延声说:“非遗是民族的根和魂,而传承人是非遗的主角,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和关键。”
  一些非遗项目由于收益不好,使得年轻人干脆避而远之,老艺人找不到传承弟子,非遗传承后继乏人。假如年轻一代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只能走进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变成历史记忆。如何让年轻人喜欢并传承非遗项目?我省通过举办非遗大展,促进非遗传承人合理利用非遗资源,使传统工艺注入时代文化气息和元素,创作出的非遗衍生品,得到市场的检验。
  记者去年在沈阳老北市皇寺广场举办的非遗大展上曾看到,精致、洋气的非遗衍生品频频亮相,辽西绳结技艺、盘锦小亮沟苇编等,一改传统作品的实用性功能,推出了美观的绳结项链、时尚的苇编包等诸多创意作品,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围观。辽西绳结技艺传承人颜伟齐说,创作新作品的目的就是展示绳结的精湛技艺,让老手艺更能适应现代人的审美。以前参展的作品都是一些传统的小动物,还有些复古的实用型绳结,这次大胆创新了一下,编了项链和《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寒冰射手”,没想到反响这么好。而盘锦小亮沟苇编传承人姜万玲说,我们以前都是制作实用的苇鞋、草帽,或者篓子,只有实用性,却缺乏美观性和时尚感,这回带来的苇编包,经济实惠还美观,所以很受欢迎。
  与传统技艺的创意作品不同,传统舞蹈类的项目则更注重演出市场的培育和开发。盖州高跷艺术团的领队王吉先说:“我们辽宁秧歌扭到哪都是喝彩声一片。”他们团从2008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八都应邀进京参加一年一度的龙潭庙会,如今已经连续6年;还常年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全国各地演出,每年演出上百场。盖州高跷只是辽宁秧歌的一个缩影,省内众多的传统舞蹈类项目,如海城高跷、上口子高跷、抚顺地秧歌等,不仅是年节时的“角儿”,更逐渐在省内外各类文化展示活动中“走俏”: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成都国际非遗节、南京十运会、沈阳十二运、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等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中,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除此之外,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频频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如韩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受到了外国观众的欢迎。
  如何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被年轻人熟知,成为他们的文化需要,这是非遗保护和传承一直探索的问题,也是辽宁非遗一直努力的方向。从籍籍无名到声名鹊起,从小众保护到大众关注,辽宁非遗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态度,非遗才能世代传承、绵延赓续。

来源:《辽宁日报》3月24号第8版
链接:http://epaper.lnd.com.cn/paper/l ... 4/content_27098.htm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