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2016年第1期 总第128期
目 录
栏目与篇名 | 作者 | 页码 |
艺术文物·宋代青釉彩绘花腔腰鼓 | 潘汁 供图 | 封面 |
生活艺术·鱼盘 | 徐艺乙 供图 | 封底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
“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项目简介 | 王杰 | 封二 |
“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项目主持人王杰简介 |
| 封三 |
学界名家 |
|
|
我的中国戏剧形态史治学经历 | 康保成 | 5 |
中国戏剧形态学的创立与探索 | 彭恒礼 | 10 |
神话·图像 |
|
|
从“玉教”说到“玉教新教革命”说 | 叶舒宪 | 15 |
视觉人类学 |
|
|
藏文化的空间句法 | 宋卫红 | 25 |
“文创”神偶之显圣性及实现 | 陈丹 | 32 |
文化遗产关键词 |
|
|
时间 | 刘琪 | 39 |
地图 | 安琪 | 46 |
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向问题研究 |
| |
“动物保护”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孟令法 | 54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动物使用”的伦理困境
| 林海聪 | 63 |
楚“镇墓兽”功能新解 | 宋亦箫 | 70 |
东汉外来杂技幻术与佛像关系及影响 | 何志国 | 76 |
艺术探索 | ||
“民之歌”与“歌之民”: | 范秀娟 | 82 |
中国连环画:艺术场”的倾斜与迷失 | 徐秀明 | 86 |
景德镇瓷业生产的时间性结构建制 | 牟晓林 | 97 |
谣言探究 |
| |
辟谣困局: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 施爱东 | 104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堂 | ||
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 | 安德明 | 111 |
《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问答、评议与讨论 | 张志娟 安德明等 | 116 |
文化研究 |
|
|
论神话图像的本体价值 | 王怀义 | 122 |
彝人诗中的印第安 | 梁昭 | 127 |
清代湖州“笔客”考 ——笔商的另一种社会身份 | 姚丹 顾平 | 134 |
海外视角 |
|
|
“引用”:文化音乐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与遗产议题 | 吉娅·贾妮珍 文 凌嘉穗译 萧梅校 | 141 |
发现异邦 | ||
“梦回故里”:问询历史老录音 | 萧梅 | 156 |
学界资讯 |
|
|
艺术人类学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 安丽哲 | 160 |
多元语境下的民族艺术 | 尚竑 李修建 | 166 |
名家名作 | ||
乔晓光剪纸作品 | 乔晓光 | 93 |
封面说明 | 潘汁 | 封面 |
青釉彩绘花腔腰鼓简介 | ||
封底说明 | ||
鱼盘 | 徐艺乙 | 封底 |
稿约 | 31 | |
购阅启事 | 168 |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栏目与篇名
| 作者
| 页码
|
艺术文物·西汉人面纹羊角钮铜钟
| 潘汁 供图
| 封面
|
生活艺术·南京剪纸《蝶恋花》
| 徐艺乙 供图
| 封底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项目简介
| 王杰
| 封二
|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项目主持人王永健简介
|
| 封三
|
学界名家
|
|
|
坚守和拓展中国艺术学———四十年之艺术学探索心路
| 陈池瑜
| 5
|
推动现代形态和民族特色中国艺术学建设
——陈池瑜教授艺术学研究评述
| 赵盼超
| 12
|
前沿论坛
|
|
|
城市艺术区的人类学研究——798 艺术区探讨所带来的思考
| 方李莉
| 20
|
遗产资源论——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
之七
| 方李莉 王永健 孟凡行
| 28
|
神话·图像
|
|
|
尧舜禅让:儒家政治神话的历史建构
| 叶舒宪
| 37
|
视觉人类学
|
|
|
边界与融合:论影视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关系
| 朱靖江
| 48
|
作为南岭民族文化走廊内客家族群性经济网络记忆的曹主造像
| 黄韧
| 53
|
艺术遗产
|
|
|
论艺术遗产之形制
| 彭兆荣
| 61
|
比较视角下的新疆木卡姆有品乐器
| 夏凡
| 66
|
艺术考古
|
|
|
艺术考古学的合法性与属性问题
| 练春海
| 75
|
规则的映射——论彩陶层式装饰结构
| 刘金宝
| 79
|
艺术探索
|
|
|
美国艺术社会学知识地图(1951—2015)
| 卢文超 王廷信
| 89
|
草根艺术:孝义三弦书
| 乔志亮
| 96
|
哆耶的演述行为及民间听赏
| 熊晓辉
| 101
|
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音乐研究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1957—2015)
| 丁庆 仉晓红
| 108
|
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与《刘三姐》的创编
| 毛巧晖
| 114
|
谣言探究
|
|
|
图像谣言:数字时代的谣言新宠
| 施爱东
| 119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堂
|
|
|
超越语境,回归文学——对民间文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倾向的反思
| 刘宗迪
| 125
|
是“危机”也是“契机”——《超越文本,回归文学——对民间文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倾向的反思》问答、评议与讨论
| 朱佳艺 刘宗迪等
| 133
|
文化研究
|
|
|
由音声关系论郑声郑音的认知形成
| 曹胜高
| 139
|
攀附与逃离:作为社会记忆的中渡城隍传说
| 李鹏 覃德清
| 146
|
海外视角
|
|
|
艺术:人类学的视角
| 〔美〕纳尔逊·格雷本 文 李修建 译
| 151
|
皮尔士思想下“艺术人类学”发展的可能性
|
| 157
|
发现异邦
|
|
|
泰国北部“Khap lue”的传承、传播与文化认同
| 李纬霖
| 162
|
学界资讯
|
|
|
“城镇化与农民画发展路径”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 温小兴
| 167
|
传统艺术
| 魏力群供图
| 85
|
皮影雕刻
|
|
|
封面说明
| 潘汁
| 36
|
西汉人面纹羊角钮铜钟
|
|
|
封底说明
|
|
|
南京剪纸
| 徐艺乙
| 52
|
栏目与篇名 | 作者 | 页码 |
西周浮雕饰铜甬钟 | 潘汁 供图 | 封面 |
新繁棕编玩具 | 徐艺乙 供图 | 封底 |
|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
“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图像语言及美学品质研究”项目简介 | 王毓红 | 封二 |
“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图像语言及美学品质研究”项目主持人王毓红简介 | 王毓红 | 封三 |
|
|
|
学界名家 |
|
|
开放性的艺术人类学思考———方李莉学术自述 | 方李莉 | 5 |
另一种物质的表述:人类学家方李莉陶瓷文化思想研究 | 罗易扉 | 12 |
|
|
|
前沿论坛 |
|
|
多重语境叠合中的当代美学与艺术———“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八 | 王杰 向丽 王大桥 | 17 |
|
|
|
神话·图像 |
|
|
汉代的天熊神话再钩沉———四重证据法的证据间性申论 | 叶舒宪 | 26 |
|
|
|
视觉人类学 |
|
|
仪式中的意象符号群与超验的身体表达———广东湛江傩仪的视觉人类学观察 | 杨正雄 邓启耀 | 35 |
重绘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年画运动与农民的 抵制 | 〔美〕洪长泰 文 王媖娴 译 | 42 |
|
|
|
文化遗产关键词 |
|
|
文化遗产关键词:天命 | 彭兆荣 | 50 |
文化遗产关键词:帝国 | 王一燕 | 57 |
|
|
|
艺术考古 |
|
|
外输至东亚佛教地区的中原意匠———“柄香炉”溯源与东亚传播辨析 | 程雅娟 | 63 |
滇文化瘤牛形象研究 | 俞方洁 | 72 |
|
|
|
艺术探索 |
|
|
18世纪海上丝路漆器的展开:以溢入法国为视点 | 潘天波 | 82 |
当代民间艺术的奇美拉化———围绕农民画的讨论 | 徐赣丽 | 87 |
生存与展演:旅游情境中小规模展演社团的困境 | 杨杰宏 | 96 |
论“弋阳诸腔”与“青阳诸腔” | 纪永贵 | 105 |
|
|
|
谣言探究 |
|
|
谣言作为民间文学的文类特征 | 施爱东 | 113 |
|
|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堂 |
|
|
什么是宝卷———中国宝卷的历史发展和在“非遗”中的定位 | 车锡伦 | 120 |
继承与开拓———《什么是宝卷》问答、评议与讨论 | 宝诺娅 车锡伦等 | 125 |
|
|
|
文化研究 |
|
|
熔炉里的太阳花———“美国国立美洲印第安人博物馆”的特质与象征 | 徐新建 | 131 |
一则“神话”的诞生:民间文学知识的实践和反思 | 黄静华 | 137 |
|
|
|
海外视角 |
|
|
艺术、人类学与博物馆:美国的后殖民主义方向 | 〔美〕萨莉·普里斯 文 胡啸 译 李修建 校译 | 143 |
原始主义:遗失、发现与重构 | 〔澳〕科林·罗德 文 刘翔宇 译 李修建 校译 | 151 |
|
|
|
发现异邦 |
|
|
从周岁仪式透视墨西哥社会 | 张青仁 | 159 |
|
|
|
学界资讯 |
|
|
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新视域———评《北京798艺术区:市场化语境下的田野考查与追踪》 | 王永健 | 165 |
|
|
|
传统艺术 | 传统艺术刘延山萨满剪纸 | 101 |
封面说明 |
|
|
西周浮雕饰铜甬钟 |
|
|
封底说明 |
|
|
新繁棕编玩具 | 徐艺乙 | 11 |
《民族艺术》2016年第5期 总第132期
目 录
栏目与篇名 | 作者 | 页码 |
西汉八孔竹笛 | 潘汁供图 | ( 封面) |
生活艺术·通山木雕《涌泉跃鲤》 | 徐艺乙供图 | ( 封底)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隋唐丝绸之路艺术东渡入日史探论”项目简介 | 程雅娟 | ( 封二) |
“隋唐丝绸之路艺术东渡入日史探论”项目主持人程雅娟简介 | 程雅娟 | ( 封三) |
学界名家 | ||
编书与治学 ——协助王朝闻先生主编《中国美术史》的经历和体会 | 邓福星 | |
邓福星美术学研究述评 | 王成国 | |
前沿论坛 | ||
工匠精神的社会学批判:存在与遮蔽 | 潘天波 | |
神话图像 | ||
石家河新出土双人首玉玦的神话学辨识 ——《山海经》“珥蛇”说的考古新证 | 叶舒宪 | |
视觉人类学 | ||
符像的仪式场域及表述语境 ——民间法事祭祀用符像的视觉人类学考察 | 邓启耀 | |
神像灵性的视觉建构 ——以南海神庙波罗诞庙会的“五子朝王”仪式为例 | 王晓青 | |
文化遗产关键词 | ||
文化遗产关键词:丝绸 | 袁宣萍 | |
文化遗产关键词:方志 | 王 璐 | |
艺术考古 | ||
西辽河流域的“鸮面”岩画 ——兼谈先商文明鸮崇拜 | 孙晓勇 | |
黄渚关太山岩画及相关遗迹考证 ——兼论嬴秦黄金来源 | 蔡副全 | |
艺术探索 | ||
文人旨趣:梅兰芳的身体表演美学建构的“他者”意味 | 邹元江 | |
民族影像中的国家、市场与权利 ——21世纪少数民族电影的政治经济学 | 林吉安 | |
政治空间压缩与杂技传统的建构 ——基于杂技艺人“化外之民”形成与发展历程的考察 | 王立芳 | |
谣言探究 | ||
网络谣言的语法 | 施爱东 |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堂 | ||
重识民俗学的浪漫主义传统 ——答刘宗迪和王杰文两位教授 | 户晓辉 | |
文化研究 | ||
“天才的”还是“集体的”:关于歌谣归属的文艺论争 | 曹成竹 | |
泾川西王母神话新构及仪式重建 | 黄景春 | |
身份、仪式与表述 ——“微时代”网络亚文化的人类学反思 | 吴震东 | |
海外视域 | ||
神经元艺术史:进一步理解艺术 | 〔英〕约翰·奥尼恩斯 文 刘翔宇 译 李修建 校 | |
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四个理论背景 | 〔英〕罗伯特·莱顿 文 李修建 译 | |
发现异邦 | ||
魂归梓乡:越南倮倮“西玛朗/瞄比萨”腔调探寻记 | 苏毅苗 | |
学界资讯 | ||
民俗学的“新声”与“新生” ——评《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 | 林海聪 | |
名家名作 | ||
剪纸 | 许雅娟 | |
艺术文物·西汉八孔竹笛 | 潘 汁 | 封面说明 |
通山木雕·涌泉跃鲤 | 徐艺乙 | 封底说明 |
封面、装帧设计 | 韦 军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