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第32届大会”在京举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5-12-15 01:19     标题: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第32届大会”在京举行

发布日期:2015-12-10  作者:姚慧 /文 郭翠潇 毕传龙/图
[attach]35449[/attach]

 2015年12月7-9日,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第32届大会”在京举行。此次大会由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共同承办。

  12月8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现任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执委孙小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与人文科学部助理干事长阿勒-纳西夫•纳达(Nada Al-Nashif)先后致辞。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前任主席阿达玛•萨马赛扣(Adama SAMASSEKOU)先生、现任副主席罗萨琳德•哈克特(Rosalind Hackett)女士、理事会秘书长路易兹•奥斯特毕克(Luiz OOSTERBEEK)教授,以及各位执委和成员组织的30余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后,蔡昉会见了纳达,双方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合作倡议进行了会谈。张勤会见了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执委会成员。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onseil international de la philosophie et des sciences humaines,简称CIPSH)成立于1949年1月,其成员组织涵盖全球数百个哲学、人文科学领域的知名学会或联合会,它与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CSS)同为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三大顶级国际学术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重要、最富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机构之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以组织各类国际学术活动、推动跨学科研究和出版多种文字学术刊物为主要工作内容,团结世界五大洲的众多学术组织,不遗余力地在哲学人文科学研究机构及国际学术团体之间搭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对话平台,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哲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与过往的斐然成绩相比,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当下在机构运作、财务状况以及开展大型活动等方面,均面临挑战与困难。对于处于重要转轨期的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而言,第32届大会具有非凡的意义。来自亚、非、美、欧洲的代表是几个最著名的国际学术组织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人类社会当下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给出症结的诊断和发展的思路,并为今后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下,推动国际社会继承优秀传统、开拓创新,以智慧应对各类威胁,让专注于哲学和人文科学的理事会,集结并带动众多国际组织,以哲学与人文科学的独特视角关注、思考并应对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与人文科学部助理干事长阿勒-纳西夫·纳达(AL-NASHIF Nada)女士在大会中对社会转型与人文学科的关系进行了重要阐述。她认为,人文学科与社会转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人文学科却在当下的转型中缺席或偶然存在。“社会转型是一场阐释性的挑战,如果人文学科缺席,我们将无法完成阐释和再阐释的任务。”在此基础上,纳达女士对人文学科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深层阐扬,她认为“人文学科在公众讨论中需要扮演这样的角色:富有启发但又不颐指气使,严谨细致但又不超然物外,密切相关但又不刻意迎合。”“人文学科应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描述这个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人文学科没有牺牲自己的尊严或严密性,而是在实现自己的重要性。”

   因此,纳达女士强调,“我们完全可以希冀人文学科在对社会转型的理解方面做出贡献,从而使人文学科在提高解决社会转型问题的应对能力方面为社会各界贡献智慧。”讲话结束时,她再次重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一再强调的2017年世界人文大会的重要性。该会由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联合举办,其彰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心:“不仅仅要举办这次会议,而且还要使其成为MOST项目中具有战略性重要意义的议程设置事件。”同时,这次世界人文大会“应该是切实具有包容性的,它反映的不仅仅是2017年8月能到列日参会的代表们的意见,还应反映身处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在这些地区,人文学科在学术和制度上的前景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之间的关系远不仅仅是关于这两个组织本身,而是关于人文学科的承载力,关于如何通过人文学科中所包含的诸多专业领域来理解人文学科的当下,继而描绘它的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的友好合作与密切交流由来已久,不仅学部委员汝信、黄长著、卓新平教授和资深教授安家瑶先生曾先后出任该理事会的副主席一职,学部委员朝戈金教授现在正担任该理事会主席一职,而且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期节选翻译和出版理事会会刊《第欧根尼》的中文版。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又接受CIPSH秘书长路易斯·伍斯特贝克教授的邀请,将加入该组织并在北京举行的第32届大会上完成入会仪式。

  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促进全球哲学与人文科学领域各国际组织在关乎人类社会与人文科学发展等问题上达成共识,相信卓有建树的与会学者定会更好地引领理事会、并通过理事会引领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界,在人类社会的今后发展中,更响亮地发出哲学和人文科学界的声音。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共同承办,将有利于推进实施中国学术“走出去”战略,通过参与多边合作,增强中国学术集体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与会资深专家们的学术专长与真知灼见也会为中国哲学与人文科学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12253&detail=1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