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讲座笔记】江帆教授:全球化语境中民俗学研究的维度与视角 [打印本页]

作者: 民俗学梁聪    时间: 2015-12-4 11:23     标题: 【讲座笔记】江帆教授:全球化语境中民俗学研究的维度与视角

  2015年11月30日下午13:30,辽宁大学江帆教授在法商北楼531会议室作了题为“横看成岭侧成峰:全球化语境中民俗学研究的维度与视角”的“校级百场”学术讲座。讲座由社会发展学院安俭教授主持,社会发展学院田兆元教授、王晓葵教授作评议,民俗学研究所徐赣丽、王均霞等老师,以及数名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attach]35375[/attach]



整体性视角:
  谭振山的1000多个故事,从整体性的视角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它能够反映辽河平原汉族农耕民众的生产与生活,知识与智慧,理想与愿望等,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

民族志视角:
  她提到“实验民族志提倡和践行的‘对话’与‘多声道’,即在摒弃‘独白’,强调对各种各种故事的互相的、对话式生产,将民族志的语境理解为协力创造故事的语境,产生‘多声部’的文本。这样一种民族志的研究对民俗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生态人类学视角:
  生态人类学在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中较早、较好地整合了不同学科的学术资源,因而能够矫治传统的学术范式下易于被遮蔽的一些学术盲点。

新历史主义视角:
  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总体的历史”,而“历史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在对历史的重建中,需要具有‘长时段’的视角和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的视角,”“口头传统也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其放在与‘正史’同等重要的位置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本能文化视角:
  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人类生存本能文化丧失的现象,并指出,“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全球化之后紧接着就是民俗化,民俗化维护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经济全球化与人文全球化,两者的思想运动相逆反。从人类共同利益来看,一个是以经济强国为中心,让各国利益向一元中心聚拢;一个以本土文化为中心,让全球化利益向多元方向分布,两者的利益走向也是相反的。必须以新的内容来补充、修正全球化的含义,使全球化过程变成一个文化整合、文化创新的过程。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具体表现为一些合用的知识、经验、技艺,其价值与意义体现在可以帮助我们修复正在日益丧失的生存本能。”

  主讲人简介:江帆,辽宁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与东北民族文化研究、民间叙事与传承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峡两岸学术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学术成果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一等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国家级及省政府奖项。

文章来源:华东师大民俗学研究所公众号(有改动)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kWz#wechat_redirect
作者: 百鸟衣    时间: 2015-12-4 19:21

看了江帆老师的全球化语境下的民俗学研究讲座笔记,很受启发,让我联想到“民俗主义”这个术语。民俗学家本笛克丝曾对”民俗主义“有简明扼要的概括:“脱离了其原来语境的民俗,或者说是伪造的民俗。这一术语被用来指涉那些在视觉上或在审美经验上令人愉悦的民间素材,例如节日服装、节日表演、音乐和艺术,它们被从其原初的语境中抽取出来,并被赋予了新的用途,为了不同的、通常是更多的观众而展演。”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