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宗教社会学2015北京论坛”在京召开
[打印本页]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5-11-6 00:38
标题:
“宗教社会学2015北京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宗教学术网 2015年11月5日
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中国社会学会宗教社会学分论坛(筹)”联合举办的“宗教社会学2015北京论坛”于2015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京召开。
2015年10月31日上午九点举行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理论研究室主任赵广明研究员主持,由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致开幕辞。
开幕式
上,金泽研究员介绍了宗教社会学论坛及《宗教社会学》辑刊。金泽研究员介绍说,《宗教社会学》辑刊已出版3辑,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辑刊由中心论题、专题研究、理论前沿等栏目组成。每一辑的论文都设有中心论题和专题,尽可能围绕某一重要理论或现实议题进行多方位的深入研究。金泽研究员介绍说,《宗教社会学》辑刊和宗教社会学论坛的立足点是中国,推崇对中国宗教进行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中层研究”。金泽研究员介绍说,已出版的《宗教社会学》三本辑刊的中心论题分别为“宗教与现代性”、“公民宗教”、“宗教类型学”,分析了理性化、世俗化、公共宗教、宗教类型学等理论,对西方理论框架进行反思,为学科积累做出了贡献。
“宗教社会学2015北京论坛”的主题是“宗教的功能与公共性”
,旨在对宗教社会学上的功能论进行追根溯源,厘清其内涵与流变,并考察宗教的公共性及宗教的社会治理。
论坛的第一场“宗教的功能与公共性”专题
于10月31日上午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邱永辉研究员主持,由北京大学孙尚扬教授评议。该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肖海明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黄海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钟智锋博士分别发言。李向平教授发表了《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功能主义偏向》一文,该文梳理了宗教社会学中的功能论,并指出了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功能主义偏向及其对中国宗教研究的深远影响。肖海明博士的发言题目是《试论佛山祖庙北帝诞古今社会功能的变迁》,通过深入观察与访谈,阐发了佛山祖庙北帝诞功能的变迁。黄海波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保护与约束:美国宗教用地规划管理的争议及启发》,力图通过美国案例,为中国城乡建设中的宗教用地问题寻求异域的经验。钟智锋博士的发言题目是《变革社会中的宗教》,通过分析东欧与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化浪潮,南非与美国的反种族隔离运动,以及尼日利亚和南斯拉夫的民族宗教冲突,力图归纳因素宗教发挥双重作用的因素与机制。
第二场“宗教的私人性与公共性”专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华伟副研究员主持,由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担任评议人。在该场发言的有复旦大学陈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阮荣平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李峰副教授。陈纳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走出历史的阴影:关于“宗教”与“迷信”的再思考》,阮荣平博士的发言题目是《宗教让人更加慷慨了吗?》,李峰的发言题目是《社会关系结构与个体信仰方式》。在发言中,陈纳教授试图通过追溯社会历史情境,分析“宗教”和“迷信”的概念以及“宗教与迷信”的话语输入中国的背景和过程,审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探讨这些概念的建立及其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陈纳教授认为,“宗教与迷信”的话语是隐性东方主义话语的体现,他提出,在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大变革中,应告别“宗教与迷信”的历史话语,以期深化对“宗教”的本质和意义的认识。阮荣平博士从慈善捐赠的角度分析了宗教信仰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他基于CGSS2012全国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受限因变量回归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发现宗教信仰在个体捐赠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李峰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信仰、信仰形式与社会关系结构三者组成一个互构综合体,改革开放后,个体化的畸形发展强化了自我主义,由此造就出关注私利、不关注精神和灵魂的处于漂泊的原子式个体,这一方面使得信仰只涉及个体的安身立命,另一方面,不同信仰的繁荣仅是多样化,而非多元化的表征。
第三场“宗教群体与社会治理”专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主任唐晓峰研究员主持,由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副主任李志鸿副研究员担任评议人。在该场先后发言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赵法生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石丽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钟智锋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生郭硕知。赵法生的发言题目是《乡村儒学与乡土信仰重建》,他基于自身在山东推广乡村儒学的经历指出,乡村儒学讲堂应当承担三种功能,发挥传统上私塾、祠堂及教化的功能。石丽的发言题目是《网络宗教、网络社会与社会治理研究——以上海市调研为例》,其发言从社会治理的理论视角切入,通过对上海市网络和宗教管理相关部门的访谈,试图探寻网络宗教的社会治理机制。钟智锋在大会上介绍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于2013-2015年所做的“中国宗教调查(China religion survey,CRS)”及其调查结果。郭硕知的发言题目是《靠而不信:广西瑶族道教认同研究》,他指出,瑶族与道教自身的特点和处境共同影响了瑶族的道教认同,瑶族对道教的认同也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第四场“宗教与地域社会”专题
由中央民族大学何其敏教授担任主持人,由中国人民大学曹南来副教授担任评议人。在该场发言的共有五人,其中三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但来自三个不同的研究所,拓展了看待宗教问题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何蓉研究员首先发言,何蓉研究员致力于推进中国宗教研究的空间转向,即从物质文化、地理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入手,对宗教场所的构建、发展过程、其宗教活动中心等功能、宗教与社会的纽带等多方面的问题加以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邱永辉研究员通过中印宗教交流引入主题,以《中国宗教治理报告——以宗教社团的自治为中心的讨论》为题作了发言。邱永辉研究员指出,宗教团体的自治管理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与从外部进行管理和控制相比较,自治管理更容易为信教群众所接受,能够充分调动信教群众的积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的李国强博士以山西为例,探讨了乡村教会与基层社会稳定的关系。山西省委统战部的黄杰博士,以《佛道教与山西地域传统的影响与互鉴》为例作了发言,并重点介绍了五台山在山西佛教乃至全国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影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李辉博士比较了温州与南阳的基督教状况,探讨了宗教的私人性和公共性及其边界问题。
第五场“宗教与社区秩序”专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建欣编审担任主持人,由复旦大学范丽珠教授担任评议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李志鸿副研究员、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叶建芳副研究馆员、郑州大学韩恒教授及研究生牛林溪、复旦大学胡安宁副教授及研究生杜满分别作了发言。李志鸿在题为《罗祖教与闽西宗族》的发言中指出,闽西罗祖教与宗族文化关系密切,在历史与现实中,许多宗族成为罗祖教在闽西赣南地区传播的重要力量。在《民间信仰的“制度性”探讨——以布努瑶为例》的发言中,叶建芳指出,民间信仰以一种“地方性制度”的身份出现并整合社会。通过在河南对基督教传道人关于儒家文化认同的调查数据,韩恒、牛林溪发现,基督教传道人的儒家文化认同存在着“外疑内同”现象,即传道人表面上质疑儒家文化,实际上内在认同儒家文化。通过对2009年台湾社会变迁调查数据(TSCS2009)的分析,杜满、胡安宁试图回答两大问题:台湾的宗教信仰的阶层结构以及宗教信仰与两岸关系认同的关系。
第六场的主题为“宗教与公共领域”
,这也是本届论坛的重要分论坛,分别由宗教社会学界的新锐黄海波、李峰担任主持人和评议人。复旦大学哲学系郁喆隽副教授发表了《宗教应该进入公共领域吗?——哈贝马斯与罗尔斯之争》,从对公共领域一词词源的考证引入主题,通过分析哈贝马斯与罗尔斯关于宗教在公共领域中的位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开启了本场讨论。紧接着,来自梧州学院的吴军博士作了《作为理想类型的话语型公共领域——为讨论公共领域中的宗教问题所做的预备性工作》的发言,重点讨论了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看法,澄清以往学界关于公共领域概念的误解。深圳大学邵铁峰博将西方政治思想中的法律观念作为切入点,从上层建筑和基础结构两个层面来分析贝拉的公民宗教理论所运用的精神资源。郑州大学韩恒教授分析了当代河南第一代基督徒的皈信机制,他认为第一代信徒的皈信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加入教会、归属教会、认同教会,从需求到入教、从入教到归属、从归属到认同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真正的皈信是认同基督教的价值观念,并以此解释自己的经历和各种社会现象。
第七场的论题为“宗教、公共领域:历史与现实”
,由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肖海明博士担任主持人,由梧州学院吴军博士担任评议人。该场有四位发言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陈进国副研究员、复旦大学范丽珠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岳永逸副教授、北京大学陈锦航博士。陈进国副研究员通过分析南少林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益争夺,追溯福建“少林寺”(禅林)与“南少林”(武林)的叠合记忆过程。陈进国发现,当代“南少林寺”概念的话语构建说明,“叠合记忆”其实是社会记忆、集体记忆、历史记忆的一种固有的表现形态。复旦大学范丽珠教授在题为《宗教与中国城市新移民的观察与理论思考》的论文中指出,移民本身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某些宗教组织在移民中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改变了中国宗教的地域格局与宗教人口结构,有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在博士论文和专著《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的基础上,岳永逸继续表达了自己对当前流行的民间信仰功利论和复兴论的反对,通过历史及当下的田野研究,他指出了中国人-神敬拜的礼俗辩证关系,深化了现有的研究。陈锦航发表了《邪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作为突生现象的邪教》一文,意在从邪教及其英文对应词入手进行溯源,希望正本清源,减少邪教概念的使用,并分析了邪教产生的原因、机制。
第八场主题为“宗教社会学理论钩沉”
,由郑州大学韩恒教授主持,由复旦大学郁喆隽副教授评议。该场为本届论坛发言的最后一场,重点探讨宗教社会学理论,充分体现了对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视,可谓有深意焉。在本届论坛最后一场发言的均为青年才俊,分别为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的黑颖博士、中央民族大学蒋雨樨博士、北京大学彭睿博士。黑颖博士条分缕析,探讨了较少为学界关注的汉斯·莫尔的宗教社会学理论。蒋雨樨则通过梳理和分析,试图分析“边界”在宗教认同中的功能及意义。最后一位发言人是拥有经济学背景的彭睿博士,他尝试从经济学角度重新思考宗教社会学,他把宗教社会学的主要命题转换为,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均衡是什么,以及如何达成这种均衡。他认为,中国独特的宗教体系,尤其是中国大众宗教,可为现代经济学进入宗教社会学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资源。
在论坛的最后举行了学科建设座谈会与闭幕式
。学科建设座谈会与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郑筱筠副所长主持,由金泽研究员做会议总结发言。在闭幕式上,复旦大学范丽珠教授、陈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何其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曹南来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赵广明研究员、陈进国副研究员、刘国鹏副研究员、山西省委统战部黄杰处长、四川省泸州市宗教局罗素平局长、太原蒙山大佛主持一伟法师以及听会的学生代表分别做了发言,对论坛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结合自身经历对论坛未来的发展及组织形式提出了建议。
本届论坛上,各位发言人力求回顾、厘清在宗教社会学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能论,通过理解功能论的发展演变,为学科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回答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功能有哪些,是正功能多,还是负功能多,正、负功能得以发挥的结构性条件是什么,发挥功能的机制、途径、规律有哪些等问题。除“宗教的功能”这一议题外,本届论坛还集中讨论了宗教的公共性及宗教治理等问题。
本届论坛规模上超过了前两届论坛,说明宗教社会学论坛受到越来越多学科和学人的关注。这是中国学界召开的第三届“宗教社会学论坛”,承接前两届宗教社会学论坛,意在加深对西方宗教社会学功能论的理解,对其进行溯源,尝试引导学界关注学科基础研究,夯实学科基础,推进学科积累。
来源:
http://iwr.cass.cn/xw/201511/t2015110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