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铭在英国接受教育,而他书里一直与许多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如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 伊利亚斯(Norbert Elias),沃尔夫(Eric Wolf),还有古往今来诸多泉州当地学者进行对话。他引用了萨林斯的“历史之岛”(islands of history)的概念,赞成其对历史与神话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而这也促成了王铭铭自己的一个研究问题。对他来说,中国的城市与萨林斯所提的西方的polis(即“理性城邦”)不同,对于泉州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奠基于当地历史和本地人的理解。于他而言,当地的“历史感”(sense of history)很重要。可是与一些仅仅关心泉州的繁华或者复兴的当地学者不同,王铭铭希望能够通过对一座像泉州这样的中国城市的“变换组合”的考察提供一种新的历史叙述,引领一种新的历史学模式。
十六世纪末,为了应对倭寇的威胁以及一系列的饥荒、瘟疫以及自然灾害,地方政府基于铺境系统建立了乡约制度。它以组织民兵、仪式地方化以及社区自治为特征,强调一种“互相从属感”(a sense of mutual belonging)。然而,如第七章所述,十七世纪初,当地官员怀疑有些地方祠堂或寺庙已经变为“淫祠”。据明代学者施鸿宝的说法,“淫祠”,如胡天保与胡天妹的“爱神”庙,“有伤风化”,也就是“导淫”,鼓励了“通交男女”。随后的“儒教正统复兴运动”毁灭了泉州不少的祠庙。不过,在乡约自治的制度下,淫祠数量增加,草根认同增强,从而挑战了帝国建立正统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