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15,民俗学沈阳年会侧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民俗学梁聪    时间: 2015-10-30 13:18     标题: 2015,民俗学沈阳年会侧记

  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10月23号至26号在辽宁大学举办,这是继2014年8月份河大读本科期间“民俗学属性与范式学术研讨会”之后,际遇的又一次盛大学术会议。
  21号周三,志愿者团队已提前进驻,但上午英语、下午历史民俗学、晚上政治,一天课。所以虽然迫不及待,却力不从心,晚上19:30下课后,找间教室,拜读林耀华先生佳作《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接着读两章,写得真是出神入化、呼之欲出。
  第二天一大早就坐公交来到新校区,涵月宾馆在哪儿?博雅楼在哪儿?也是问的环卫老师,这也是次日晚上顶风冒冷校门口接站的原因,因为不希望老师们下出租车摸不着北,迎接他们的只有黑夜和严寒。来到涵月宾馆,直觉告诉我,大厅里站坐的就是志愿者团队的成员们,叶涛老师在北面坐着面向大家,去年来河大开会的时候也见过,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意思打招呼,就借机和邵老师赶去会场,半路被支回来给志愿者们引路。回到宾馆,就鼓足勇气向叶老师问好,叶老师、张多学长也把大家介绍给认识。一见如故的感觉,或伴随着一丝诧异:你就是梁聪呀?平时网上挺活跃的,没想到现实生活中这么腼腆、不爱说话的一个人儿。
  也许由于民俗学论坛广泛的影响力,不少老师也都晓得梁聪这个代号,相遇辽大更是添上一层温暖与亲切。“文章合为时而著”,因为部分懂你,所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期达到一种“肥而不腻,口有余香”的效果,一般也就不会“无病呻吟”。于洋学长(老师)还说文笔很好,夸别人文笔好,就像称赞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还是一件蛮值得欣慰的事情。
  22号上午在402培训基本顺利,虽然电脑连不上网,但通过手机USB网络共享,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朱卿兄也点头称赞。但下午WIFI开的是223教室,USB共享不了,转到双号楼上午培训的402,也就没有了WIFI,只好通过“爱辽宁”上网,但是信号时断时续、网速也不给力,最后折返223,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同时“时间都给耽误了”,向巴莫老师及志愿者同仁道歉!最后巴莫老师还是很有耐心地讲完所有培训任务,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操作并号召大家加入到相关志愿服务的行列。
  中午和多哥、月姐在清真食堂吃的;傍晚天比较冷,就和同学们来碗汤面,饭后施静几位女生想要买围巾、手套,不知道为何最终没有买。考虑到要取电脑还有一些资料,就赶回老校区,下公交车,大家就在议论,不怎么能想明白,为什么女生六人寝一年一千,男生四人寝一年八百?经过建行自动取款机,都进去查了查,顺便取点钱,划过学费之后,大家都有点穷了,那就发红包呀!所以,回到寝室一晚上就这个事儿,题目也已经想好:辽大办年会,上万红包任你来抢。“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将于10月23号至26号在辽宁大学举办,为了表达版主的冲动和喜悦之情,特将集藏一年的红包倾囊而出,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谢谢!”不知道咋回事儿,难道来势太猛,领取红包的页码崩溃,全是乱码。最后改由后台发放。晚上11点多,建军兄打来电话,说李扬教授也要来,请准备一辆自行车,久仰大名,也就迅速联系会务组和其他同学,很快就征到一辆。
  第二天打包一笼包子、两个花卷,就去给令法博士采集银杏叶,一塑料袋,话说结了果的银杏树,叶子药用价值更高。就近在食堂门口采了起来,还有女生偷拍被发现,瞬间感觉自己像个采花大盗似的,采完了,原来是黄得快,不是银杏叶,倒掉,又一路小跑到银杏路,这回肯定不会再犯错。适逢辽大第三届银杏节,早上已经聚集不少人拍照留影,树枝比较高,索性豁出去,拍就拍吧!最后大家有幸赶趟校车,也正好在宾馆处有一站,买的包子、花卷车上仅吃一半,放在包里,而后又放在会务组窗台上,一直没来得及,后来杜实兄说什么东西有味就给扔了,想必也有它们吧!
  上午去采购一些药品,创可贴、感冒颗粒、消炎药,甚至还有救心丸,隋老师很有经验、列了一个清单。倒是希望它们派不上用场,但不久就听说巴莫老师患上重感冒,so sorry to hear that. 回来也就一件事,接站、接站,还是接站。如今70高龄的史耀增先生每年年会都会来,住在马路对面的如家。办过住宿以后,史老先生执意要送给小梁一本专著《合阳民间俗语里的民俗》,香港一家公司出版的,朋友圈、空间得瑟一下,结果放在会务组给弄丢,空留一张照片,好伤心!母校河南大学也来两位老师、两位研究生,郜老师、马老师坐飞机,我和洪展同学在校门口迎接,当跟洪展说老师还有差不多半个小时就到校,坐飞机来的,她显得很吃惊,“你知道机场离这儿有多远吗”?加上天气有些冷,我们就先回宾馆,但总害怕老师提前到,于是拿本会务手册回到校门口,想着等候的时候把次日非遗演出的节目单录下来贴到论坛上,充分利用时间嘛!不一会儿老师们就到了,洪展说半点的时候来,所以没赶上,就给打电话出来了。
  这也就开启了接下来基本的接站模式:从涵月报到处往如家带,回来的时候在门口迎接,领着老师们前去报到,再往如家带、再迎接、再报到的循环,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多。站岗的保卫老师换了两三个,闲着就唠唠嗑、走动走动。将近10点钟的时候,站岗的老师也回屋,就剩自己一个人,考虑到出租车都停放在校门西侧,就试图往那边走一走,继续,重新燃起耐心和希望,从来没有像那天这样喜欢过出租车,满是期待。
  又过一会儿,若男姐一行从校园里走了出来,从背后问到,梁聪你怎么还在这儿呀?当然不会被那样萌萌哒的甜美嗓音给吓着啦,反而感觉很温暖,“时候不早了,这么冷,赶紧回去睡觉吧”!嗯,学校十点半以后就不能随便进车,要登记,到这个点儿就回去!突然想起黄鸿先生的相声“我一个出租车司机还怕等人吗”?等啊等啊,从出租车上下来一位老师,“您是来参加民俗学年会的吗”?是的,南昌市民俗博物馆梅老师,感觉自身价值又一次得到升华一样。到了宾馆,报到处已经收摊,办完住宿手续,也就转身离开。路上一直在想,再有老师来报到怎么办,黑灯瞎火的?无能为力,毕竟手头也没有老师们的到站和航班信息。可以原谅吧?
  我们四五个没回老校区的同学,就挤在如家旁边两间小旅馆,围绕中心,辽大师生们简直了,省吃俭用的。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到学生食堂吃套餐,隋老师也吃过一次,还给同学们买了回头客非常多的豆浆。回来洗个热水澡吧,哎呀妈呀,淋浴拧的那个玩意儿没了,垫个毛巾死活也拧不动,好容易活动活动,那水温,忽冷忽热的,热得烫皮、凉得发抖。我是那种办事从来不喜欢隔夜的人,想着把会议论文下载保存一份吧!复制题目、下载、粘贴、保存,一个接一个,一百七十多份,趴在床上,整个人也不感觉累了。
  第二天,开幕式,致辞、合影加主题报告。大家趁虚而入,争先恐后和乌爷爷及其他大咖们合影,自己只愿做一个安静的男子,默默地坐在前排,而不去打扰任何一个先生。结束后就一直待在会务室,想着整理乌爷爷的录音,也就废寝忘食了。谁料下午分会场要提供几台笔记本,就拎着四五台过去了。暂时没有什么任务,就找了一间教室,接上电源,整理整理上午的照片,乌老的讲话肯定不行了,教室里有其他同学在自习,所以不方便也不可能放录音。那就写一个报道吧,《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隆重举行》。也许欠些火候,就没有发。
  逛逛论坛,奇怪,第七分会场怎么没有人直播?趁着茶歇的机会问问多哥,原来安排过人,可能没有到位。那就你吧,临危受命。但下半场刚直播一会儿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儿。我坐在左侧第二排,前方第一排还有一位学姐吧应该,红色电脑,也是马不停蹄敲着键盘,时不时拍拍照,虽然没有直播,该是考虑着录播,之后应该会补上吧。就把自己开的第七分会场直播删除了,如释重负。专心润色报道《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隆重举行》,发到论坛,并配上十来幅照片,因为拍出来的照片都比较大上传不了,所以都需要先截个图,也花费不少时间。没想到事后中国民俗网陶立璠先生也进行了转载。
  晚上有非遗演出,应广大与会者强烈要求,周老师献上两曲古典吉他独奏。回到旅馆,就去做中午没来得及的乌老录音整理,智杰同学也不介意放录音,一会儿就呼呼睡着了,隔壁传来XXOO的声音,怎么说呢?我也是醉了。乌老的声音有点小,也因为大家都没有带耳机,所以手机外放音量就得调高,以致于大家一鼓掌,声音就飚了上去,不知道会不会打扰到隔壁呢,至少没有找过来理论啥的。做事儿不喜欢过夜的人,整理完录音已经凌晨两三点。
  25号周日,接到隋老师一项任务,要给开幕式主席台就坐的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周浩波先生打印、装订一本论文集,从多哥那儿讨一份电子名单,做两个表格,一份是信息汇总,包括姓名、单位和职称,从表上可以清晰看出中科院来多少研究员,北师大来多少教授;另一份是论文目录。本想着很简单一件事情,但是在邵老师看来,给书记看的,丝毫不能马虎,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就这样,定下稿来就已经下午四五点,差不多一天也就忙这一件事,也没能到会场听听会。
  李扬教授下午三点半的车,被请来会务室晒晒暖,的确,阳光非常好。李老师给大家讲了自己传奇般的经历,相信大家都惊出一身冷汗。相机就在身边,想想还是别了,美好的回忆留在脑海、字里行间便好。
  完事儿赶紧到打印室,已经来不及,眼看六点大聚餐的时间就要到了,于是先交两百押金,撤回宾馆。好想上去和咱们志愿者一块,敬大家一个酒,也许接待能力有限,终于还是和我们辽大同学默默走开,去了京华肥牛,饭菜也非常丰盛,但心里总不是滋味儿。不一会儿,建军兄打来电话,也就有了后来的故事——酒逢知己千杯少。当晚周老师不在,我们就在他屋,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
  26号考查,上午北陵、下午故宫,车上导游给大家讲满族人不吃狗肉以及把乌鸦视为祥瑞之物的传说。北陵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部分志愿者在大政门前的合影,大政门是传统榫卯建筑,将近四百年历史,看起来像蒙古包也像一顶帽子,在正门前合影也就有步步高升之吉祥寓意。开往故宫的旅游大巴,辽大同学给与会者每人发50块钱午餐补助,可惜辽大同学没有单独发,中午就由若男姐请客,在刘老根旁边吃的熏肉大饼,经济实惠,好吃不贵。本想把邓博士送上公交车,还是拗不过若男姐,加上刘慧姐等一起去逛街。路上发现了两幅非常有意义的扑克牌,老家开封《清明上河图》以及封皮一个胖娃娃的年画,礼轻情意在,送给两位留作纪念。
  下午转故宫,下起小雨。工人师傅正在到处喷漆,也就没转多长时间。回到宾馆,最后的晚餐,大搓一顿吧!晚上和刁哥、智杰留在会务组收场,多哥一行浩浩荡荡下来也就搜刮一两盒方便面,纸杯也没用着。刁哥买来饮料和啤酒,还有熏肉大饼,饭饱酒足就收拾收拾准备睡觉,第二天装箱将剩余物品运回老校区。若男姐、多哥、建军来蹭周福岩老师的课“社会理论与文化哲学”,想必肯定牢记一个观点:爱是先于理性的。中午大家去吃马家烧麦,而后取完东西,上课的上课、返校的就返校,建军兄晚上8点的车,还在我们寝室一起回听乌爷爷的录音,并做了补正……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5-10-30 17:29

能把这篇文章推到微信公众号上吗?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5-10-30 17:31

当然不会被那样萌萌哒的甜美嗓音给吓着啦,反而感觉很温暖,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5-10-30 17:32

感谢梁聪的辛勤付出和认真工作,志愿者团队和辽大同学的共同努力,确保了会议的顺利举行,你们是最棒的!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5-10-30 17:37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归有光似乎又有一个鲜肉级男神了
作者: 虾哥    时间: 2015-10-30 17:48

希望有机会见到小聪师弟和众位师弟师妹们,大家辛苦了
作者: 民俗学梁聪    时间: 2015-10-30 18:05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好像有错别字诶
作者: 静候佳音    时间: 2015-10-30 21:10

因为路过的超市没有围巾手套啊,所以就冒着严寒回老校区啦
作者: brook王    时间: 2015-10-30 22:51     标题: 献花

致辛苦而又安静的美男子😘
作者: 民俗学梁聪    时间: 2015-10-30 23:26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除了小聪,就剩一个在读师弟了
作者: chxj02    时间: 2015-10-31 13:08

感谢梁聪,
感谢辽大文学院的同学们,
祝愿你们学业精进,
祝福你们前程似锦!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5-10-31 15:43

感谢梁兄,银杏叶已经风干,下一步泡茶喝了!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5-10-31 16:47     标题: 回复 12# 的帖子

晒下照片嘛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1-2 18:24

感谢梁聪赠送的扑克牌~还有最后的最后,帮我转赠了纪念品予台湾朋友······
作者: 陶立璠    时间: 2015-11-2 20:43

看了梁聪的随笔(日记),大家辛苦了,我被感动了。
作者: 辛巴达    时间: 2015-11-3 19:24

楼主性情中人,好一篇心灵史。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